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三级军士长

注册:2011-8-241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4-22 23:27:3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随着新兴业务对电信业拉动作用持续凸显,科技创新对电信业推动作用日益增强。2024年,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据中心为主的新兴业务对电信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8%。2024年电信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1%,高出收入增速1.9个百分点。低空智联网、海洋通感一体化,以及星间与星地通信等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正在加速推进,自研AI大模型多项能力实现升级。
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新阶段,三大运营商将公司战略定位从电信服务公司向科技服务企业转变。对人才,尤其是AI等新兴产业人才的重视程度愈发明确,积极推动研发模式、组织体系等重构。2024年,三大运营商研发人员达12.58万人,增长率为24.4%,研发人员占在职员工比增长到12.9%。运营商人才结构正在重塑。

研发人员占比12.9%

在战略布局上,中国电信表示,推动企业从电信运营商向科技型企业转型,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内涵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科技型企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联通的大目标是: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服务公司。从Carrier Operator电信运营商变成Tech Service公司。小目标则是既懂数字技术又懂行业的科技服务企业。
中国移动强调的“一二二五”战略中,“一”即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一个定位,“五”即主动激发创新红利、人心红利、改革红利、人才红利和生态红利。
三大运营商不约而同的将战略重点由传统通信管道服务向科技创新服务转型,而建设科技型企业的主体是人才。近年来,三大运营商在吸纳人才、人才培养、研发投入方面不断加大力度。

2023年,三大运营商研发人员总人数历史性地突破了10万人,占在职员工比为10.3%;2024年研发人员增长为12.58万人,占在职员工比增长到12.9%。2023年研发人员的增长率为24.4%,2024年研发人员的增长率达25.2%。可见在研发人员增长方面运营商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研发人员的增长相比在职员工的增长是显而易见。2023年,三大运营商的在职员工人数为97.33万人,同比下降0.3%。2024年,三大运营商在职员工总数为97.37万人,相较2023年在职员工仅增长0.04%。其中,2024年,中国电信在职员工较2023年减少865人,中国联通减少2274人,只有中国移动增加3575人。而研发人员方面,中国电信增加10408人,中国联通增加2420人,中国移动增加12429人。

三大运营商在整体员工数量下降或微增的情况下,研发人员保持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增长率,显示三大运营商科技强企的坚定决心,其公司人员结构正在战略性地重塑。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515.65亿元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三大运营商2024年财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2024年研发人员分别为43255人、23638人和58885人,占公司总人数比分别为15.58%、9.8%和12.9%,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3.78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在人才结构上,中国电信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定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进“珠峰”、“昆仑”、“五岳”计划,加强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等培养引进。中国电信已形成由5名领军人才、千名首席/高级专家、万名技术专家组成的科技人才雁阵格局,运营开发一体化队伍完成地市公司全覆盖。

中国联通引进培养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科创人才占比达42%,研发人员占比近10%。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组建创新主体,特别是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业机构,成立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院,打造数智技术和产业高地。

中国移动不断优化“科研特区-重点科研团队-储备库”三级科研改革梯队,公司级科研特区累计达到15个。匹配重大科技专项和新业务新领域需要,大力引进成熟高端技术类“拔尖人才”和重点专业的优秀博士毕业生“金种子人才”。持续建强“十百千万”人才雁阵,深化“高精尖、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技术专家超5500人,选拔入库卓越工程师超2万人。

2024年三大运营商研发费用总金额达515.65亿元,同比增长3.35%。研发费用占比三大运营商主营业务收入为3%。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中国电信持续强化研发资源投入。2024年,中国电信研发费用为145.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3%,全年研发投入177.92亿元,强度达3.4%,较去年提升0.2pp。主要原因是加快建设科技型企业,围绕网络、云及云网融合、AI、量子/安全等四大技术方向,持续攻关核心技术。

中国电信“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和“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两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视联网入选“2024年央企十大超级工程”并荣获“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入选“2024年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同比增长115.9%,位列全球运营商第二,在ITU-T、3GPP、IETF等国际标准组织担任重要职务。中国电信发明专利新授权2494件,同比增长115.9%;完成国际标准结项69项,同比增长25%;WBBA拓展会员单位达160家,覆盖五大洲47个国家和地区,同比增长131%。

中国联通2024年研发费用为88.35亿元,同比增长9.1%。中国联通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研发应用。攻关毫米波、多频通感、智能超表面等5G-A关键技术,应用到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重点场景,支持端云协同高效推理、车云协同实时计算、柔性产线快速切换。攻关超低时延、高精定位、密集感知等低空智联网和卫星互联网关键技术,建设安阳、南京等国家级试验区,推进空天地海一体创新。开展6G标准制定、技术研发、测试验证,为6G产业发展做好准备。

中国联通获批下一代互联网和大数据原创技术策源地。成为人工智能链主企业,任务数量行业第一。深入实施“焕新”“启航”行动,战新百大工程数量央企第一。加入云计算、算力网络创新联合体,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联合基金。荣获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申报数量翻番。4家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布元景大模型2.0,布局近40个行业模型。自主研发全栈信创ERP成为国务院国资委标杆示范。

中国移动2024年研发费用达282亿元,同比减少1.9%,研发费用占比主营业务收入为3.2%。2024年,中国移动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实现有力突破。算网大脑实现全国规模商用,全面上线任务式服务,纳管超60 EFLOPS自有算力;联合产业制定标准开放的智算卡间(OISA)、机间互联(GSE)技术体系和标准;提出业界首个5G-A通感一体技术体系;构建“通感管导”一体的低空智联网技术体系,支撑十大低空典型应用场景;构建6G通感算智融合试验装置;“九天”大模型成为首个获得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和“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双备案的央企研发大模型。

加大人工智能人才供给

在不久前的三大运营商业绩发布会上,三大运营商领导纷纷透露人才强企的布局,在人才吸纳激励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遵循科技型企业的建设规律,遵循人才发展的规律,加大人才的吸引力,为技术创新及应用落地开创条件。

在激励机制方面,中国电信一企一策实施科技创新考核激励,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完善一揽子创新支持政策,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中国联通董事、党组副书记王俊治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针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支持基于市场对标采用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实行契约化管理、差异化兑现,上不封顶,对所需工资总额予以单列。

中国移动表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加大科创人员激励力度。坚持创新导向,体系化实施高水平、差异化、长周期的科创激励计划,实施战新任务团队人工成本直达、单列管理,“一人一议”确定高端、高潜人员薪酬水平,加大科研“特区”激励支持力度,丰富中长期激励形式,激发科技人员动力活力。

对于人才发展,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中国电信在保持业务发展的同时,人才发展是战略需要,中国电信建设科技型企业需要人才强企。如何吸引人才,柯瑞文表示,中国电信以事业吸引人激发人是根本,中国电信以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责任使命,为人才发展提供干事创业成就价值的平台。在中国电信,在保证资源投入的条件下可以做很多创造性的工作。比如,七大战略性新兴业务的发展,云网如何真正融合、AI难题如何攻克,每个人都能找到创新发展的领域。中国电信真正做到在资源分配、科技选择上,为各类人才做好基础服务和资源保障。

当前,全球科技型企业都在抢AI人才。作为向科技服务型企业转型的电信运营商,对于AI人才的培养招募尤为关切。

中国联通董事、党组副书记王俊治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面对全球AI人才竞争,中国联通将充分发挥央企的平台、事业及品牌优势,广开大门、不拘一格大力引进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并提供个性化服务保障。培养上,向上打通人才发展通道,对高层次AI人才实施精准培养支持。使用上,搭建干事创业平台,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包容的良好生态,充分激发AI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动力。

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年轻人才队伍作用愈发凸显。2024年,中国电信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最多,达16632人,占比38.5%;中国联通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最多,达10113人,占比42.8%;中国移动35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最多,达31497人,占比53.5%。

柯瑞文举例表示,过年期间大家加班,Deepseek不到三天快速接入。研发AI大模型尤其是视觉生成大模型的团队是不到30岁的年轻团队,量子平台也是由顶尖科学家带领年轻团队在研发,他们非常有活力。目前中国电信的人才品牌效应不断显现,中国电信建设科技型企业的未来寄希望于他们。

近年来,三大运营商面向科技创新不断调优人才结构。王俊治表示,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加速了人才集约,为公司人才结构调整优化释放了充足空间。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应对技术革新对人才结构提出的新要求,持续做好人才培养和支持,鼓励优秀人才向人工智能领域流动,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给。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数字化服务市场竞争更趋多元化,大模型、智算云等业务领域竞争激烈。三大运营商新兴业务研发和落地应用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人才战略布局尤为关键。人才强企战略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运营商转型决定性因素,其人才比重、资本的投入还将持续提升。




举报本楼

本帖有 4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4 10:09 , Processed in 0.18819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