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如下:
基站问题1. 城中村、公路隧道、地铁隧道、站台、户外、室外、室内基站覆盖方案的区别? 2. 用户卡顿,怎么区分是基站容量问题还是基站信号覆盖问题? 3. 基站连接是否会为每个连接的用户预先分配资源,而不是用户有使用网络时才分配? 4. 运营商基站建设是运营商自建,还是运营商共同使用的?(地铁集团自建) 5. 一个基站覆盖一个小区还是三个小区?(顶点激励方式) 6. 蜂窝网络的概念,每个蜂窝代表一个Cell(PCI标识),还是一个基站(gNodeB)? 5G问题7. 当前5G接入网络的架构理解是怎样的?个人理解如下:从小到大:UE → Cell (AAU,PCI/CI标识I) → eNodeB (DU+CU) → TA (TAC) → Core Network 8. 4G/5G底层是否具备重传机制,会导致RTT增大?(4G的HARQ协议) 9. 4G/5G是否可以查看网关的ip地址、mac?(目前看不到网关,能看到中间链路的Ip) 10. 深圳地铁的覆盖,5G NSA和5G SA的比例现在是多少? 11. 深圳地铁5号线、2号线隧道为4G覆盖,1号线隧道为5G覆盖。5G覆盖是否需要对地铁隧道进行改造?如果是,一般要如何改造? 基站切换问题12. 小区切换的几种细分场景?(个人理解:同一个基站的不同扇区切换、一个tac下不同基站切换、不同tac下切换、4g->5g切换、5g->4g切换) 13. 地铁的小区切换和高铁的小区切换是否存在不同?(基站内的小区切换、站间切换区别?) 14. 5G的技术方案是否对基站切换延时不一样:5G NSA、5G SA? 15. 地铁上4g->5g、5g->4g切换是小区切换(基站发起)还是小区重选(用户发起)?(关心时延上是否有不同及是否有丢包) 16. 5G基站之间切换的原因?(信号差、基站拥挤) 17. 5G基站切换时,测不到瞬时卡顿的现象;5G->4G可以,为什么? 18. 切换时是否可以通过识别手机信令来感知?(如小区切换信令) 19. 为什么实测中4g切换至5g的卡顿更明显,5g切换4g瞬间不明显? 20. 基站切换什么场景下才会存在切换时延?(个人理解:5G切换4G时) 21. 5G的小区切换为何感受不到时延?(地铁13号线小区切换时,无时延)
本人半路出家搞网络的,也不是做运维的,今天一朋友抛给我这些问题。有时间的朋友帮忙解签一下呀,可以有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