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少将

注册:2015-11-26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4-7 15:38: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胡世良 天翼智库

战新业务是指针对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而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产品和服务。战新业务是运营商发展的重点方向。近年来,运营商全面布局战新产业,加快战新业务发展。毫无疑问,如何推进战新业务高质量发展值得关注和研究。

01
战新业务高质量发展五大关键要素

1.融合融入产业集群,在生态发展中实现发展。

战新业务发展要强化战新业务的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数据融合,充分发挥战新业务融合力量,从而更好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群化特点十分明显。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方兴未艾,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通信、集成电路等数字产业集群加速发展。因此,战新业务要发展好,应站在发展我国战新产业的高度,融入产业集群,融入产业生态,在融合融入产业集群中吸收营养,实现共同成长。

2.更加重视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战新业务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因此,战新业务发展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尤其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3.强化战略投资,通过投资进行战新业务发展和布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积极支持创业投资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因此,运营商应加大战新业务投资,优化战新业务投资结构,做好战略资本、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应充分发挥战略投资的价值引领作用,加大资本经营力度,通过直投或基金投资、收购或兼并、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进行战新业务投资布局,旨在打造战新业务产业生态,提升战新业务市场竞争力。

4.要与传统业务有效区隔,实行独立运营。

战新业务在发展模式、技术创新、人才要求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和传统业务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战新业务发展不能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应采取与传统业务相对区隔的策略,实行独立的运营模式,让战新业务充分融入市场,在充分市场竞争中不断做优做强做大。

5.坚持专业化运营,专业公司成功更为重要。

当前,运营商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安全、量子科技等战新领域成立了专业公司,旨在通过专业化布局加快发展战新业务。基于战新业务市场的充分竞争以及战新业务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打造成功的专业公司十分重要和紧迫,这是判断战新业务发展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准。

02
战新业务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运营商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部署,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战新业务发展和布局,重点从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和应用创新、产学研合作、资本经营、专业化运营以及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系统推进,战新业务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正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战新业务要发展好,不仅要看到战新业务发展取得的成绩,更要看到战新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战新业务收入规模较小。基于运营商2024年年报,严格按照战新业务定义,我们计算出战新业务营收占比在30%左右,这与国资委要求202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业务收入占比达到35%的目标尚有差距。从具体战新业务来看,除云计算“一云独大”外,5G专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安全等战新业务收入规模较小,收入占比较低,盈利模式尚不清晰,AI变现能力不足。例如,年报显示,2024年,中国移动5G专网收入达到87亿元,营收占比仅为0.84%;2024年,中国联通数据服务收入达到64亿元,营收占比为1.22%。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战新领域,运营商更注重战新业务的发展,虽然更加重视科技创新,但我们基础研究薄弱,尤其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算法等底层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仍受制于人,缺乏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科创平台,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多。

三是离成功投资孵化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高科技公司尚有差距。近年来,运营商通过加大战略投资、创新孵化以及成立专业公司,加快战新业务发展和布局,但真正投资孵化出独角兽企业和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高科技公司并不多,在近几年国家发布的独角兽企业名单中也难觅运营商的影子。

四是发展模式仍然脱不开传统路径依赖。战新业务发展与传统模式没有很好地区隔,在发展上不可避免受传统体制机制的影响,战新业务发展仍然依靠省市公司发展,离不开与基础业务的融合,思维模式、业务模式、管理模式受传统模式影响较大。

五是高端人才面临结构性紧缺。目前人才发展机制体制难以满足战新业务发展需要,战新业务人才规模和结构不适应战新业务的发展需要,尤其是缺乏顶尖科学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03
加快战新业务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运营商应顺应科技变革和产业发展趋势,立足自身优势,重点从战略引领、集中攻关、共生共赢、聚力聚焦、外引内培和独立运营六个方面系统推进,全面培育战新业务发展壮大。

一是战略引领,持续迭代战新业务发展规划。适应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加快研究制定战新业务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战新业务发展目标、技术路线图和关键行动计划,重点从加大科技创新、专业公司建设、产业生态和集群发展、资本经营、人才队伍建设和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系统谋划,形成强有力的战新业务发展合力,促进战新业务高质量发展。

二是集中攻关,不断提升战新业务关键核心技术话语权。坚持市场导向,实施战新领域技术攻关突破行动,加大国家级科创平台建设,加大技术攻坚,抢占技术制高点;积极为主申报或主动参与申报国家战新产业重大科技专项,实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不断取得突破,以重大科技专项推动重大科技攻关;发挥“链长”引领带动作用,联合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组建各类创新联合体,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应用示范和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共生共赢,深入推进战新业务集聚集群发展。重点构建产业创新基地、产业集群、产业生态梯次体系,加强产业生态建设。在产业创新基地建设方面,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战新领域,以打造产业创新基地为载体,汇聚内外部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基地前瞻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加大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活力。在推进产业集群方面,一方面运营商战新业务发展要融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挥运营商在产业集群中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运营商资源和能力优势,争取政府支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实现战新业务集聚发展。在产业生态建设上,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基础,以应用场景创新、科技攻关为牵引,通过打造有影响力的科创平台、数字平台、创新联合体等形式,加强产业合作,加大战略投资力度,加速培育产业生态。

四是聚力聚焦,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科技公司。推动专业公司发展壮大,重点遴选战新领域有潜力有基础有竞争力的新公司进行重点培育,资源要向创新能力强、有竞争优势的专业公司倾斜。同时专业公司要紧紧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依托运营商资源优势和产业生态,明确公司战略定位,选好专业公司一把手,在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生态合作、人才发展、管理创新等方面系统推进,不断提升专业公司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此外,运营商要把握国家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实施投资加速计划,壮大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完善资本投资容错机制,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产业创新生态,加大对新创企业、成长性企业、具有核心能力的新兴企业进行赋能性的投资和收购,引导资本向新质生产力集聚,支持被投资企业发展壮大。

五是外引内培,打造高水平战新领域专业人才队伍。面向国内外,加快引进战新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尤其要加大顶尖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引入。高度重视战新领域高端人才内培工作,利用重大科技专项、重大产品开发等途径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建立人才梯队,打造创新团队,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战新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

六是独立运营,创新战新业务运营模式。战新业务发展应遵循互联网经济规律、创新发展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独立运营,充分授权,实行自主决策、自主运营,实现责权利统一,集团公司只在资源投入、股权结构、重大人事任免和内部战略协同等方面予以支持,战新业务专业化运营应引入特区制和竞争机制,放手让战新领域自主发展,真正让战新业务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4-8 19:23 , Processed in 0.16639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