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开源大模型掀起热潮,其高性能、低成本的特点迅速吸引了国内外开发者和企业的关注,推动了中国AI生态的开放性和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这一风潮不仅加速了模型层的国产化创新,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易获取的 AI 工具,激发了应用层的创新活力,成为中国AI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AI Agent正在重塑大模型的产品应用形态,带领AI产品由简单的对话问答向完成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演进。作为连接数字智能与物理世界的关键技术,具身智能是下一代AI竞争的战略高地,其发展需要解决硬件加速和软件优化、跨行业生态协作等一系列挑战。DeepSeek的开源开放,推动了大模型技术的普惠与平权,将加速大模型在产业和消费领域的应用普及。构建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安全治理体系至关重要,需要在技术、商业、法律、伦理等多个层面协同发力,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
在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模型参数规模不断扩张,大模型的分布式训练因此变得愈发普遍。在此背景下,算法框架层面涌现出诸如 DeepSpeed、Megatron、Colossal-AI 等分布式 AI 开发框架。这些框架基于PyTorch框架生态,提供了深度学习优化库,致力于提升大模型分布式训练的训练与推理效率,助力开发者更高质量、更高效地完成大模型的训练及部署工作。从平台的角度来看,在大模型时代,AI 开发平台也在积极探索与升级。与传统AI模型相比,大模型在开发、应用及部署上对算力支持、数据管理、功能模块及工具库等方面均提出更多要求,MLOps分化出LLMOps,出现面向大模型,提供整个模型生命周期中加速 AI 模型开发、部署和管理的专业平台工具。为了顺应市场热点以及客户需求,各大厂商纷纷推出了各自的一体机产品。一体机作为软硬件集成的大模型实践解决方案,具有显著的优势。它能够降低企业应用大模型的技术门槛,加速大模型在各个行业的落地实施,同时为企业提供安全、高效的 AI 应用开发和部署能力。以DeepSeek为代表的模型,具备开源部署、本地化应用(保障数据隐私)、低成本高质量以及快速定制化交付等优点,精准地满足了政府、金融、医疗以及工业制造等B端行业的特定需求。预计2025年,DeepSeek适配一体机市场将进一步升温,迎来新的市场热潮。随着大模型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体机、分布式 AI 开发框架以及LLMOps平台等基础层工具逐渐进入产业视野,成为支撑企业及开发者完成产业端大模型应用建设的重要力量。
AI Coding产品是指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通过理解人类语言描述来自动生成代码的工具,具备提升编码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及简化开发流程等产品优势。2024年6月20日,Anthropic 公司发布 Claude-3.5-Sonnet 模型,该模型在编程能力上取得重大突破,显著推动了业界 Cursor、Devin、Windsurf 等标杆产品的破圈应用。AI Coding 产品的发展可极大地提升专业开发者的编程效率,使其能够将重复性工作交给 AI 处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创造性工作中。此外,随着 Sonnet、GPT o 系列等模型能力的不断提升,AI Coding产品的属性正逐步从辅助性 Copilot 向自主性 Agent 演进。这种演进不仅有望进一步降低编程的门槛,使更多泛开发者、非专业人士能够进入编程行业,推动编程的民主化,为后续的软件开发、产品交互及流量生态带来新的发展可能性。
深层产品洞察:AI Agent
弥合大模型能力与场景应用的鸿沟,多元化厂商生态驱动产品应用创新
AI Agent是一种能够自主感知环境、作出决策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产品。受益于强化学习、后训练等技术突破,大模型已展现出优秀的逻辑推理及规划能力,然而,其与应用需求侧之间仍存在一定 “Gap”。Agent 作为“桥梁” 角色,可支撑大模型落地到各类具体应用之中,补足其精准对接业务需求、上下文记忆、主动规划执行以及多任务协作等多方面能力。
2024年,在国内厂商卷价格、卷应用、卷生态的同时,不少企业将目光放向海外市场。以阿里云、字节跳动、Minimax为代表等大模型厂商出海动作频频,其中,阿里云主要聚焦2B电商的AI赋能与数据中心建设,字节跳动在AI图片生成、AI视频编辑、AI社交、AI教育等领域进行了多方产品布局,而Minimax与零一万物等大模型创企也下注在图像视频与AI社交等赛道。此外,一些垂直业务厂商及出海创企表现同样亮眼,如图像编辑厂商恒图科技、以插件工具切入的Monica.AI、以NSFW(Not Safe For Work)切入的Crushon.AI等。从产品方向来看,目前AI对话、问答、搜索等用户流量仍把控在ChatGPT、Perplexity等主流产品当中,AI出海产品大多落在AI图像/视频、AI社交/情感陪伴两大赛道,在下载量、活跃度、留存时长均处于榜单前列。然而这两类产品也是面临支付渠道限制与监管合规风险的重要品类,出海厂商需在版权水印、违禁词审查、风控警戒等方面做严格管理,确保AI产品在海外的长久健康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