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这些 AI 公司内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比如北京的一家 AI 公司办公区,有一层颇为特殊。与其他楼层不同,这一层全是实习生,却能享受诸如午餐、零食等优渥待遇,而其他楼层的员工则无此福利,不仅如此,公司内部的采购部门和商务销售部门矛盾频发,冲突不断,同时公司不断调整商业化方向,导致收入低于预期。
另一家北京的 AI 公司,其内部情况错综复杂,该公司的一位创始人行事风格独断,将CEO管理的诸多人员全部辞退,唯独留下自己人,致使公司CEO被“架空”,沦为有名无实的“吉祥物”。同时,在技术与产品层面,该公司状况堪忧,其自研基座模型被舍弃,小模型和产品服务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可言,然而公司仍硬着头皮大力开展推广销售工作,究其背后原因,创始人的最终目标是自身影响力变大,并且能将公司高价“变卖”给大厂。
显然,国内 AI 公司的扩张和“派系”背后,仍有很多隐忧无法消弭。
“这些‘大模型六虎’正在以三倍速,走当年我们‘AI四小龙’(依图、旷视、云从、商汤)2017-2019年的老路。”林晨曦对钛媒体AGI表示,如果 AI 创业公司想在国内 C 端产品中获得商业化,能力和最终结果远不及字节等互联网大厂,后者有大量的投入、人力资源、流量与用户规模,这是创业公司无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