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5年2月17日
谣言:重庆轨道新线开通,开出8-10万年薪招聘员工?
真相:近日,关于“重庆轨道集团招聘站务员、维修工、司机”的信息在网络中流传,该信息以“新线开通机会难得”为噱头,称“重庆轨道集团招聘站务员、维修工、司机岗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年龄35岁以下的站务员不限制专业”,并承诺“综合年收入8-10万元”“五险二金”等待遇。对此,重庆轨道集团辟谣称,该招聘信息为虚假内容,该集团所有招聘信息目前仅通过“重庆轨道交通”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https://www.cqmetro.cn/)及“渝畅行”App四个官方渠道发布,并且重庆轨道集团官方网站是唯一招聘渠道。该集团提醒,有应聘意向的求职者,可关注以上官方平台,切勿轻信他人,以免上当受骗。(来源:“重庆辟谣”微信公众号)
误区:“可降解塑料”随便丢掉就能自然降解? 真相:这种说法并不妥当。“可降解塑料”是一类包含数十种材料,可以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如微生物作用、光照、水分、氧气等)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甲烷或生物质)的塑料材料。根据降解方式不同,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以及氧化降解塑料。具体到生活场景中,很多人以为只要是“可降解塑料”都可以随手丢弃,这些塑料可以很快消失,是一种真正的环保材料。事实是,不同的可降解塑料通常需要特定的降解条件才能实现降解。以常见的聚乳酸可降解塑料(PLA)举例,PLA 需要在工业堆肥环境,例如在高温(50℃以上)、高湿度以及特定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实现降解。而在自然环境中,例如海洋、土壤或者普通垃圾填埋场中,PLA 的降解速度几乎和传统塑料一样缓慢。(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关注:2025年1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691.6万件 详情:2025年1月,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1691.6万件,环比下降6.2%、同比下降8.8%。其中,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受理举报36.1万件,环比下降15.7%、同比下降24.1%;各地网信举报工作部门受理举报78.4万件,环比下降21.1%、同比下降16.4%;全国主要网站平台受理举报1577.1万件,环比下降5.1%、同比下降7.9%。 在全国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的举报中,主要商业网站平台受理量1464.7万件,占92.9%。 目前全国各主要网站平台不断畅通举报渠道、受理处置网民举报。欢迎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网络综合治理,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www.12377.cn 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举报客户端:网络举报 (来源: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通报:近期涉灾害事故部分网络谣言及处罚情况 详情:2025年2月9日,重庆市垫江县网民周某使用AI工具生成“四川滑坡事件中有一名男子笑得那么开心”帖文并在网上发布。该信息系在互联网上搜索与不相关图片、文章后编辑而成,捏造四川凉山州美姑县发生山体滑坡事件、当地民众面对灾情不悲反笑等谣言,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周某处以行政处罚。 2025年2月11日,广东深圳网民许某鑫使用AI工具生成“四川山体滑坡”文案,但其中灾害发生地、救灾情况等内容均为AI工具凭空捏造,与事实严重不符,致使“四川凉山州遭遇山体滑坡”谣言扩散传播,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属地公安机关已对周某处以行政处罚。 2025年2月13日,网民杨某编造发布“重庆煤气泄漏事故,致死242人,送医2200多人”相关虚假信息,谣言扩散传播引发当地居民恐慌,扰乱公共秩序。属地公安机关依法对其处以行政处罚。 2025年2月13日,有网民发布视频并配字幕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云南省盐津县水田坝烟花炸死五六个了”,该信息迅速在网络媒体中扩散,经属地公安机关核实,本地并未发生此警情,该信息为不实信息。经查,该网民乔某某上网时看见一条视频下方有网民评论称“盐津县水田坝放烟花炸死五六个人”,乔某某为博人眼球,吸引关注,在上述评论基础上编辑发布了上述视频。警方随后也将在评论下散布虚假信息的杜某某查获。目前,属地公安机关依法对乔某某、杜某某两人予以行政处罚。(来源:@应急管理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