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中尉

注册:2010-4-2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2-21 09:16: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01

麦肯锡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到2025年,全球预计将有4.5亿人不得不重新学习技能。同时,麦肯锡最新预测,2025年基础白领岗被AI替代率达64%

当前知识更新换代的节奏太快,学校传授的知识,平均每2-3年就会过时。

更让人头疼的是,在线教育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普通人完成编程课程所耗费的时间,恰好等同于GPT模型更新两个大版本的周期。

这意味着,刚把知识装进脑袋,技术已然更新,所学知识瞬间就面临被淘汰的尴尬境地。

雪上加霜的是:各类算法还在悄然侵蚀着人类的深度思考能力。

就拿TikTok的推荐算法来说,它每秒能够分析5000个视频的特点,这种极具成瘾性的设计,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大脑。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长期沉浸在这类算法推荐内容中的人群,耐心显著变差,延迟满足能力降低了37%,深度思考的时间相较于2010年缩短了3/4。

02

可以预见的是:AI时代的汹涌来袭,会给普通人的工作带来非常大的改变。

1、与AI和机器学习相关的技术岗位,需求量会增加。开发和维护AI驱动应用程序和系统的软件开发工程师的技术岗位,需求量会增加。

2、但与此同时,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

例如,DeepSeek正在替代的工作:

内容流水线:基础文案/小编(替代率80%)、短视频编剧(替代率60%)

数据民工:Excel表哥表姐(替代率90%)、初级数据分析师(替代率70%)

标准化服务:电话客服(替代率95%)、快餐点餐员(替代率100%)

知识搬运工:法务助理(替代率85%)、病历录入员(替代率98%)

每一次的巨大变革,都会带来喜忧参半的结局,而这种喜忧参半的结局就会让就业市场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阶段性进展”,它代表的意思:你此时觉得与我无关,那可能是因为“阶段”未到,等过段时间后就发现“与我有关”了。

面对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新时代,普通人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首先,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一个核心问题:人类与AI各自的优势究竟体现在哪儿?

· 人类的优势:

1) 创造力与创新

人类擅长提出新颖的想法、解决复杂问题,并在艺术、设计、文学等领域展现独特的创造力。AI可以模仿创造力,但缺乏真正的原创性和情感深度。

2) 情感智能与同理心

人类能够理解情感、情绪、能量,建立人际关系,并在需要情感支持的领域表现出色。AI可以模拟情感反应,但无法真正理解情感或建立深层次的人际连接。

3)复杂决策与道德判断

人类能够综合考虑道德、伦理、社会影响等因素,做出复杂的决策。AI的决策基于数据和算法,缺乏对道德和伦理的主观理解。

4)跨领域综合能力

人类可以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解决跨学科问题。AI通常专注于特定领域,难以实现跨领域的综合思考。

5)沟通与协作

人类擅长通过语言、肢体动作和表情进行复杂的沟通,并在团队协作中发挥领导作用。AI的沟通能力有限,通常只能处理结构化的对话。

· AI的优势:

1)数据处理与分析

AI能够快速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发现人类难以察觉的模式和趋势。人类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效率较低,容易出错。

2)速度与效率

AI可以在几秒内完成复杂的计算或任务,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人类完成任务的速度受限于生理和心理因素。

3)精准性与一致性

AI在执行重复性任务时表现出极高的精准性和一致性,不易疲劳或出错。人类在重复性工作中容易疲劳,导致错误率上升。

4)24/7 全天候工作

AI可以持续工作,无需休息,适合需要全天候运行的任务(如监控、客服)。人类需要休息,无法长时间保持高效工作。

5)模式识别与预测

AI擅长从数据中识别模式,并基于历史数据做出预测(如市场趋势、疾病诊断)。人类的模式识别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主观偏见的影响。

6)自动化与规模化

AI可以自动化执行任务,并轻松扩展到大规模应用(如生产线、物流管理)。人类的劳动力有限,难以实现大规模的自动化。

7)危险环境下的工作

AI可以在危险或极端环境中工作(如深海、太空、核辐射区域),避免人类面临风险。人类在这些环境中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二者的优势区分别是:

· 人类优势区/AI弱势区:专注于创造力与创新、情感智能与同理心、复杂决策与道德判断、跨领域综合能力、沟通与写作等核心领域。

· AI优势区/人类弱势区:擅长于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与预测、自动化与规模化、24/7 全天候工作、危险环境下的工作。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所有成功方法的共同点,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依靠优势,并将其发挥到极致。”



这句话非常经典,我也是这句话的巨大获益者,如果把它迁移到AI时代,那就可以推理出一句类似的话:任何人都不该在“人类弱势区”与AI死磕,而应在人类优势区上发力。

你一定要记住这一句话,因为它会成为你在AI时代活下去且活得好的重要认知。

03

人机合作没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AI技术的发展,你会逐渐发现:真实世界要比这四个字严酷得多。

为什么?

因为在“人类弱势区”,由于AI对工作效率的极大提升,用人数量会相应减少,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事业单位、甚至体制内的裁员动作会阶段性发生。

最终留下来的,是那些处在“人类优势区”的人,而那些处于“AI优势区”的岗位和人,在未来保住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比如:去年我还在考虑要多招几个全职加入团队,但今年Deepseek出现后,随着我用AI对团队工作流程的一次次优化,我需要招募的人数已经下降60%。

所以,对普通人而言,我们如何在AI浪潮中站稳脚跟?

首先需要做的是:审视和评估自己的工作是否处于“人类弱势区”。

如果是的话,就需要尽快进行下一步的发展布局与行动:建立自己的“反脆弱”能力组合。简单来说,就是在现有主业外,尽早布局处于“人类优势区”的第二曲线。

什么是“第二曲线”?

这是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由英国思想家查尔斯·汉迪在《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中提出。

它指的是组织或个人在原有业务(第一曲线)达到成熟期并面临衰退之前,主动开辟新赛道以实现持续增长的策略。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副业吗?”

其实,这个理解是错误的,二者有相似点:增加额外收入来源和拓展技能。比如:第二曲线和兼职副业都能够为个人提供除主要工作收入之外的经济收益。两者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助于个人学习新技能。

但第二曲线和副业之间的区别也很明显:

1)战略深度不同

第二曲线:是一种具有长远战略规划的转型路径。它不是简单的增加收入渠道,而是在个人职业发展的宏观层面,考虑到第一曲线(主业)的局限性或者未来潜在的危机,提前布局的另一条可持续增长的发展道路。

兼职副业:通常更侧重于短期的经济利益。它大概率是为了在当下赚取额外的钱来改善生活质量。比如:兼职开滴滴专车。

2)投入精力和资源不同

第二曲线:往往需要个人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资金。因为它涉及到新领域的深入探索和业务构建。

兼职副业:投入相对灵活。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和现有资源来安排兼职副业的投入程度。

3)对个人职业的影响程度不同

第二曲线:是对个人职业身份和发展方向的重塑。当第二曲线成功建立时,它可能会逐渐替代第一曲线,成为个人主要的职业方向。

兼职副业:一般不会改变个人的主要职业身份。即使一个人有多种兼职副业,其主要职业依然占据核心地位。

如果你第一曲线的主业中有超过1/2的工作处于“AI优势区”,而非“人类优势区”,那么你就需要尽早在“人类优势区”布局自己的第二曲线。

这是一件非常有战略眼光和战略意义的事情,因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那些“忧”往往都是因为看得不够远、想得不够深、做得不够快而带来的。

恐龙的灭绝并非因为弱小,而是因为停止了进化。


来源:36kr

举报本楼

本帖有 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3 04:42 , Processed in 0.19181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