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连续两年围绕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做实”的核心要求,确定“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贡献力”四个评估维度,构建制造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对制造业上市公司开展综合评估,于近日发布《制造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
研究报告依据评估结果得出制造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百强企业(简称“百强企业”),并对百强企业的分布特征、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企业判断自身实力水平、领域竞争优势和发展长短板提供参考借鉴,为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推动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
报告主要内容 1. 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经营表现: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长,硬科技类企业成为上市主力;生产经营总体保持稳定,利润承压韧性凸显;市值延续震荡下行态势,行业分化愈发明显;自主创新活力不断释放,研发实力持续增强。总体看制造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韧性和活力持续增强。
2. 制造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百强企业榜单: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康威视、迈瑞医疗、海尔智家、大华股份、潍柴动力、比亚迪、中兴通讯、宁德时代排名全国前十。
3. 制造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百强企业主要特征:从百强企业的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优势明显,广东、上海、北京、江苏位列第一梯队。从百强企业的性质看,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国有企业在经营稳健性和盈利效率上更为出色。从百强企业的行业分布看,电子制造业入围数量最多,装备制造业提质升级成效明显。研究表明,百强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研发投入产出成果丰硕;全力推进效率变革,盈利能力强,现金流量充沛;规模体量持续扩张,影响力号召力更上台阶;稳定就业贡献税收,积极回馈社会履行责任,百强企业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 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制造业企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企业增量放缓,高技术领域大企业数量偏少,部分领域中制造业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在经营质效、研发投入、跨国经营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5. 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流产业生态、深化服务做强支撑力;完善制度推进改革、提升现代企业治理力。
报告目录 一、上市公司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 (一)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长,“硬科技”成色更足 (二)生产经营总体保持稳定,利润承压韧性凸显 (三)市值延续震荡下行态势,行业分化愈发明显 (四)自主创新活力不断释放,研发实力持续增强
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百强企业引领示范树立标杆 (一)东部地区优势明显,粤沪京苏稳居第一梯队 (二)国有企业经营稳健,深市企业研发活力更足 (三)电子信息入围最多,装备制造行业提质升级 (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研发投入产出成果丰硕 (五)全力推进效率变革,盈利能力强现金流量足 (六)规模体量持续扩张,影响力号召力更上台阶 (七)稳定就业贡献税收,积极回馈社会责任在肩
三、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在企业做大方面,规模数量存在差距 (二) 在企业做优方面,经营质效存在差距 (三) 在企业做强方面,创新投入和跨国经营存在差距
四、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二)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打造一流产业生态,深化服务做强支撑力 (四)完善制度推进改革,提升现代企业治理力
附:
制造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pdf
(2.12 MB, 下载次数: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