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之声新闻热线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听众投诉,称在办理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的业务时,业务员以“免费送礼品”的方式吸引用户,但实际上需要用户以信贷方式进行担保。这意味着客户与运营商、贷款银行签署三方合同,需要贷款几百元至数千元才能获得手机等礼品。然而,大多数用户并不知道自己签署的是一份贷款合同。一旦手机欠费停机达到一定时间,就会被视为“贷款逾期”,导致用户的信用受损。
在投诉中,用户得到的回复多是“合同已经签字”、“已尽到提醒义务”、“业务员违规操作”等。类似的案例在海南、湖南、广东、四川、河南、江苏、安徽、山东、陕西、甘肃等地都有发生。
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运营商承诺免费送礼品的业务实际上涉及到贷款。业务办理后,用户需要每月交付一定金额的话费,连续3年内不能停机或欠费,否则就会被视为贷款逾期。这对用户的信用记录造成了负面影响。
在一些案例中,用户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并未被告知签署的是贷款合同,导致他们对自己的情况一无所知。运营商常常以“直降”等形式解释这个业务,但实际上涉及到贷款。当用户质疑时,运营商往往回应称用户已经签字,即表示用户已经认可了该业务。
类似的投诉案例很多,背后的套路大致相同,即以送礼品为名,混淆了信贷风险。用户表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理了贷款手续,但如果他们投诉给运营商,对方却指出他们确实签署了合同并提供了签字照片。
这种业务的监管是否到位仍然存疑。用户在办理业务时缺乏足够的信息和知情权,导致被误导和损害。这引发了关于运营商业务销售和信贷合规性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