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4-8-10996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18-3-13 21:08:5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68810115 于 2018-3-13 21:13 编辑


4.2  通信用户数的发展

   

     在数字化之前,由于设备成本高,特别是长途传输的成本相对比较高,使得用户的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而由于数字化的浪潮,使得设备的集成度不断提高,设备的成本不断降低,运营商运维成本的不断降低,从而通信成本越来越低。而通信门槛的不断降低,也使得用户数越来越多,也逐渐摊薄了运营商的整体运营成本,又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固定电话用户

   

    贝尔在1876年申请了专利之后,由于在技术上面还不成熟,曾经想将电话专利以1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当时的电报运营的垄断者,西部联合,但是西部联盟没看上。而电话的另外一个发明人格雷曾经在电报上申请过专利,并将专利卖给西部联合,而西部联合还收购了爱迪生的碳粒送话器的专利(对通话质量改进很大),因此从电话开始发展的时候,就由西部联合和贝尔电话公司一直就专利的问题进行诉讼。

   

    贝尔电话公司从1877年开始提供电话服务,当年发展了778个用户,而同期西部联合也成立了发展电话业务的子公司,美国电话公司。在诉讼进行的同时,电话用户也在快速增长,到1880年时,投入使用的电话机总数达到4.8万部,不过两家电话公司的电话并不能互通。在当时,电话还是主要在本地,电报实现长途通信,主要是由于长途电话电缆投资很大,建设周期也很长。两家公司的诉讼直到1879年才达成庭外和解,西部联合承认贝尔的专利,贝尔电话公司不经营电报,西部联合不经营电话,贝尔电话公司收购美国电话公司,贝尔电话公司分享20%的收入给西部联盟,至此,贝尔电话公司扫清了前进路上最大的障碍。在1880年4.8万电话基础上,到1900年美国全国的电话用户数达到了135万,并在1910年达到763万。

   

    不过当时的电话费可是一个非常高的消费,在1900年左右,电话每年的租金商用是120~150美金/年,而住宅电话是100美金/每年,长途的价格就则根据距离不同而不同,1892年,贝尔电话公司从纽约到芝加哥一分钟的通话费是两美元一分钟,而当时的一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五十美元,到了1915年,从纽约到旧金山,每分钟通话要7美元。

               4.1 01全球电话用户.jpg
            
全球固定电话用户发展

   

    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出,一直到1960年,全球的电话用户数只有9000万,其中美国有接近5000万的用户,占全球用户数的55%,并且用户发展速度也并不是很快,1965年相比1960年,全球只增加了3000万用户,而在朗讯1965年推出程控交换机(非数字程控交换机)之后,全球电话用户数又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在1970到1975年之间,随着数字程控交换机的逐渐投入使用,全球的用户发展速度达到45%的阶段高峰,其中欧洲的法国(阿尔卡特,第一个数字程控交换机)和德国(西门子)两个国家,电话用户从1970年的合计1200万用户增加到1980年的3600万用户,增加了2倍的电话用户。而95年到2000年之间的发展高峰主要是由于中国电话用户的快速发展。

   

    手机用户

4.1 02 20世纪80年手机用户.jpg
80年代手机用户的发展

   

    80年代模拟移动系统刚刚诞生,从1980年2万用户起步,到1989年大概735万用户,因为基数比较小,因此每年用户增幅都比较大,不过增幅的随机性也比较大,增幅大的年度一般都是有新的国家开通和发展。80年代的手机还是奢侈品,无论是系统还是手机成本都是比较高,因此无论增幅多大,总用户数还是少。


4.1 03 20世纪90年手机用户.jpg
90年代手机用户发展

   

    90年代初,模拟系统已经逐渐接近顶峰,用户发展的速度开始下降,然后在94年开始,随着1991年第一个GSM系统商用,到GSM逐渐在全球各个国家部署,移动用户从93年开始重新高速增长,并在1996年全球用户突破1亿。随着预付费业务的支持,大大降低了手机的使用门槛,使得用户快速增加,到1999年的接近5亿用户,而当时全球的人口为60亿,也就意味着,已经有8%的人口拥有手机,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是稀罕之物。


4.1 04 21世纪手机用户.jpg
21世纪手机用户发展

   

    进入21世纪,手机用户的发展已经是一日千里,虽然由于基数变大的原因,从05年之后发展速度降低,但是增加的用户绝对值还是很可观,每年都是增加几个亿的用户,最多的一年2011年增加了接近7亿的手机用户,直到2015年,全球手机用户已经接近人口总数,用户增加的绝对值和增幅基本已经比较小了。

   

    手机对固话的替代

   

    通信本质上是人和人的直接沟通,而移动通信是最契合的一种通信方式,而固话虽然也可以认为是基于人与人的直接沟通,但是在一定范围内还是共享的通信方式,比如家庭的固化,一般一个家庭只会安装一个电话,在单位办公室,早期也是一个或者几个人共享一个电话。并且固定电话又不可以移动,不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沟通的诉求,因此移动通信通信的发展和普及率的提升,必然会出现对固话的替代。


4.1 05 全球固话和移动比较.jpg
移动和固定用户比较

   

    全球移动用户在2002年首次以11.6亿用户超过固话用户的10.8亿用户,02年之后全球移动用户还在快速发展,但是02年之后,固话用户则进入缓慢发展的阶段,移动用户的快速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固网用户的发展。随着移动普及率的继续提高至40%左右的2006年,固话用户总体上开始下滑。2006年全球固话用户达到顶峰,12.6亿用户,固话用户开始缓慢下降。

   

    这里的固话用户的下降是全球总用户的下降,但是不同的国家固话用户下降时间点有所不同。移动用户对固话替代分为3类:

   

    第一类是移动用户普及率达到40%左右,固话用户立即开始开始下降,这种就是以中国,美国为代表。而中国和美国又略有差异。

4.1 06 美国固话与移动用户比较.jpg
美国固定和移动用户发展比较

   

    美国经济比较发达,固话发展比较充分,普及率最高达66.6%,移动用户发展到40%左右的时候普及率还赶不上固话的普及率,也就是移动用户还比固话用户少的时候固话用户就开始开始下降。美国2004年才实现移动用户超过固话用户。美国的固话用户2015年为1.25亿,相比2001年最高峰的1.9亿已经下降35%,普及率从最高峰的66.6%降为2015年的38.4%,降低了约28PCT。

   

    4.1 07 中国固话与移动用户比较.jpg
中国固定和移动用户发展比较

   

    而中国由于固话用户发展得比较晚,进入21世纪之后,虽然用户发展的数量绝对值还比较大,但是普及率相比发达国家的50%以上的普及率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移动用户早在2003年就超过固话用户,这个时候中国的固话普及率只有27.4%。中国2015年的固话用户2.3亿,相比2006年高峰的3.7亿,已经下降37%,而普及率只有16.5%,降低了约11PCT,

   

    第二类是移动用户达到40%左右,固话用户维持在高峰或者固话还会继续发展,经过一段时候固话用户才开始缓慢下降。这是以德国,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发达国家以及巴西为代表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好的发展中国家。


4.1 08 英国固话与移动用户比较.jpg

   

          英国在1999年的时候,移动普及率为25.4%,但是经过一年的发展,跨越了40%的分界线,达到了46.3%,但是跨越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2000年,固话用户还是实现了100万用户的增长,随后进入了下降的通道。但是和中美不同,英国的固话用户在2015年为3100万用户,相比最高峰的3500万用户,仅下降了12%,而普及率仍然高达52%,普及率相对最高的59.8%仅降低8PCT。

4.1 09 德国固话与移动用户比较.jpg

   

    德国在移动用户的发展上面和英国的时间段差不多,比英国晚一年跨越40%的分界线,但是德国的固话用户是在2005年才达到最高峰的5480万用户,开始缓慢的下降。德国2015年固话用户为4540万用户,相比最高峰的5480万用户,下降18%,普及率从最高峰的65%下降10PCT至55%,仍然保持50%以上。


4.1 10 巴西固话与移动用户比较.jpg

   

    巴西移动用户在2005年跨越了40%分界线之后,固定电话用户基本保持稳定,甚至还有所增加,保持4000万用户,但是普及率也是维持在了20%左右。

   

    第三种则是以印度和柬埔寨为代表的经济发展不太好的国家,在固网发展不太充分国家一般都会跳过固网的发展,以移动用户发展替代了固定电话的发展。


4.1 11 印度固话与移动用户比较.jpg

   

    印度移动用户超过固网用户是在2004年,此时固网用户仅4600万用户,普及率仅4%,而在2005年移动用户仅为9000万用户时,印度的固网用户就达到最高峰,并从2006年开始快速下降,到2015年,印度的仅2500万用户,普及率仅为2%,相比最高峰的5000万用户已经降低了50%。

   

    而柬埔寨则是欠发达国家的一个典型,柬埔寨在1990年,全国仅有3000多固定电话用户,到04年也只有3.2万电话用户。柬埔寨在1993年开始发展移动通信,从第二年开始,移动用户的数量就一直比固话用户要高。在固网发展非常不充分的情况下,随着柬埔寨移动用户的普及,固网用户在2012年达到58万用户的高峰之后也开始下降,而当时的固话普及率只有3.9%。2015年全国固话用户只有25.6万用户,而移动用户确高达2000万用户。在亚洲和非洲的大多数的欠发达国家,都基本上是跳过固网用户的发展,直接普及了移动通信。


4.2 12 柬埔寨的用户发展比较.jpg


4.3   通信发展的4个台阶

4.3 通信发展的几个阶段.jpg

   

    通信从电报开始,电报的主要特点是点到点,中间必须经过电报网络(无线电台则不需要),需要沟通的人之间必须要经过发报员和收报员的中转,而在传播方向上,可以认为是单项的,并且是非实时的。在无线电台时代,还需要两个无线电台做好时间上面的约定才能实现通信。

   

    而固定电话则首先实现了双向和实时,沟通更加直接,使得在人和人的沟通的信息量上面上了一个台阶,而实时性也使得对社会的各项活动加快了节奏。固定电话虽然已经是人和人之间的直接沟通,但是固定电话还不具备个人属性,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地点标示,并且是一定范围内的共享,比如说早期一个部门一门电话,到如今的家庭电话,都体现了共享的特点。当然随着通信费用的降低,办公室的固定电话已经基本实现了个人的专用电话,但是还是地点的标示。

   

    到了移动通信时代,最大的变化就是通信有了个人属性,一个移动号码就是针对单个人的,直接到个人并且还可以移动的通信使得沟通的效率和方式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互联网时代和之前通信有了根本的差别,在互联网时代,email,社交软件本质上就是一个到个人的通信的延伸,而这种通信,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实现点到多点或者一个团体内部的实时通信。比如,QQ,微信等。这种传播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进一步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只要需要,可以使得信息在几秒钟或者几分钟内大范围的传播。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制式互联网的一部分,而互联网最大的作用则是实现人与系统之间的信息互动和应用,比如新闻的网站,各种互联网的应用,游戏等。

   

    当然上面介绍的主要通信之外,还有电传,寻呼等短时间应用的技术手段,这个就没有做太多的介绍。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4-8-10996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18-3-25 23:55:0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68810115 于 2018-3-26 00:06 编辑



4.4    主要标准化组织

  

       在自动化和数字化之前,电信行业的标准并不是很重要,但是随着电信产业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要互通,需要进行网间结算,因此标准化组织就应运而生。在通信设备数字化之后和全球化之后,各种设备的标准化和数字化就显得尤其重要。对设备商来说,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既可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也能将自己的专利和技术应用写到标准中去,使得可以向其他设备商收取专利费,也还使得自己在通信设备的研发上面获得先机。

  

       国际电信联盟

  

       电报出现仅十年之后,已经成为一项服务大众的业务。然而当时还没有跨国电报线路,因为各国使用的制式不同,电文需要誊写、翻译并送交到边境口岸,再经邻国的电报网络转发。但这种体制迟缓笨拙,许多国家最终决定制定有助于实现各国网络互连的方案。由于这种方案是国家出面、各管一段,建设电报链路通常需要分别达成多项协议。为简化程序,各国开始制定双边或区域性协议,因此到1864年,已有多项区域性公约付诸实施。

  

       1865年5月17日,法,德,俄,意,奥等20个欧洲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订了国际互连框架协议,也称为国际电报联盟。电报联盟制定出促进国际互连的设备标准化通用条例,通过了适用于所有国家的统一操作守则,并确定了通用的国际资费和结算规则。

       4.4 01ITU.jpg
        

  

       随着无线电报的逐渐发展和应用,无线电报的互联互通也就逐渐提上了议事日程。1906年,德,英,法,美,日等27个国家的代表在柏林签订了《国际无线电报联盟》。到了1932年,又将国际电报联盟和国际无线电报联盟合并,并改名为国际电信联盟。1947年10月15日国际电信联盟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其总部由瑞士伯尔尼迁至到日内瓦。

  

       1993年3月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的国际电联的第一届世界电信标准大会(WTSC-93)上,ITU对电联原有的三个机构CCITT、CCIR和IFRB进行了改组,也就是现在国际电信联盟组织的主要部门: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和电信发展部门(ITU-D)。电信标准化部门和无线电通信部分主要是负责制定各项协议标准(包含各运营商之间国际结算),电信发展部则促进各个国家的电信事业的发展。

  

       ITU的标准化工作都是由很多研究小组(SG)来完成的。每个SG都负责电信的一个领域(传输、交换、话音和非话音网等)。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国际组织、科技协会和公司等也可以派专家来参加标准化工作。

  

       每个SG的成员最多可能有几百人。很显然这样一个过于庞大的团体要进行复杂、经常又是十分细致的标准制定工作比较困难,于是SG又分成许多工作组(WP),WP可以再细分成专家组,甚至可以分得再细。

  

       各个SG制定自己领域内的标准。在1988年以前,这些标准的草案必须提交给4年1次的代表大会,获一致通过才能正式成为标准。在1993年3月的ITU会议上,决定采用“加速程序批准新建议和修改建议”的方案。按照这种新的方法,标准的草案只要在SG会议上被通过,便可用函信的方法征求其他代表的意见,如果80%的回函是赞成的,则这项标准就算获得最后通过,而且不再发行成套的建议书,只采用小册子形式,及时出版新的和修改的建议书。这样就大大缩短了标准的制定周期,提高了效率。

  

       ITU-T制定的标准被称为“建议书”,意思是非强制性的、自愿的协议。因为它保证了各国电信网的互联和运转,所以越来越广泛地被全世界各国所采用。

  

       当然这里的负责制定各项协议标准,并不是说都是由国际电信联盟自行制定,一般情况下,基本都是由区域的组织,比如欧洲的ETSI或者美国电信产业协会TIA (TelecommunicationIndustrial Association),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交建议规范,并由ITU采纳,实际上就类似于批准。

  

       国际电联既吸收各国政府作为成员国加入,也吸收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融资机构,研发机构和国际及区域电信组织等私营机构作为部门成员加盟。

  

       在3G标准介绍中我们也简单介绍过标准争夺的过程,比如无线,只有在ITU获得认可之后,才能在全球获得无线频谱的分配,这也就是为啥WiMax在3G标准关闭好几年之后在ITU又打开的原因。

  

       ITU在我们常见通信标准之外,还会涉及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等标准的制定。

  

       欧洲的标准化组织CEPT和ETSI

  

       欧洲邮电与通信管理会议CEPT(European Conference ofPostal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dministrations)成立于1959年6月26日,作为欧洲国家之间的一个协调机构,属于类似与政府部门。

而在CEPT之下,就是专门负责电信标准制定的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Institute),ETSI建立于1988,在CEPT之下专门负责电信标准的制定。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是一个独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在电信行业的标准化组织(设备制造商和网络运营商),作为被CEPT认可的电信标准组织,其制定的推荐性标准常被欧盟作为欧洲法规的技术基础而采用并被要求执行。虽然名称中含了欧洲,但是ETSI通过的标准在业界有较强的影响力,比如欧洲的2G,3G的标准。当然ETSI的标准的范围会涉及到固定、移动、广播、广播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

4.4 02ETSILOGO.jpg

  

       ETSI每年发布2000到2500项标准,自1988成立以来,一共制定了超过30000技术标准,包括GSM手机系统,3G,4G,DECT关键的全球技术标准。

  

       同样,ETSI虽然不是政府组织,但是也是属于有一定官方背景的组织,有的标准是属于ETSI组织行业内企业共同制定,对于工作量大,标准化工作量的,会采用外聘专家的方式,比如GSM的协议制定,就是先设立了一个专家组,以便加快标准的制定。而在此之后的主要的无线协议标准就都由3GPP负责制定了。

  

       3GPP和GSMA

  

       3GPP,也就是3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在1998年12月成立之初的目标是实现由2G网络到3G网络的平滑过渡,保证未来技术的后向兼容性,支持轻松建网及系统间的漫游和兼容性。


4.4 043GPPLOGO.jpg

  

       这个项目合作伙伴虽然成立是1998年,但是实际上更早的起源则是北电网络和AT&T无线之间的一个战略举措。AT&T无线想建立一个全网IP的互联网,北电作为潜在的供应商就和AT&T 无线讨论相关的愿景和目标。随后AT&T发起了一项全球倡议,,命名为“3GIP”,目标建立以互联网协议为基础的第三代无线标准,参与者包括英国电信、法国电信、意大利电信、北电网络,后来NTT DoCoMo,贝尔,Telenor等运营商和朗讯,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等设备商一起加入,并设立3GIP标准论坛,并开始协议开发。

  

       随着AT&T无线和英国电信就美国和欧洲市场之间的“全球漫游”达成共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项目”,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欧洲标准和美国北部AT&T无线网络的GSM标准为基础,如何演进到UMTS,就将研究组织和伙伴关系统一,并形成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也就是3GPP。3GPP的目标主要是制订以GSM网络为基础,UTRA(FDD为W-CDMA技术,TDD为TD-CDMA技术)为无线接口的第三代技术规范。

  

       随着高通主导的3GPP2及CDMA标准的弱化,3GPP的组织实际上已经从最开始仅仅针对3G标准变成了对GSM,UMTS,LTE及后续5G协议负责,也就是事实上成为了当前移动网络标准事实上的标准制定组织。比如2016年11月的3GPP RAN1 87次会议上,确立了5G短码方案。

  

       3GPP的成员包括欧洲ETSI、美国TIA、日本TTC、ARIB、韩国TTA以及我国CCSA等6个区域协议组织成员,以及300多个独立成员,此外,3GPP还有TD-SCDMA产业联盟(TDIA)、TD-SCDMA论坛、CDMA发展组织(CDG)等13个市场伙伴成员。

  

       而GSMA(GSM Association ),GSM协会,翻译成中文可能更加准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而英文简写反而由于GSM有特定含义而显得范围和定位不准确。GSM协会成立于1995,作为促进GSM发展的 合作组织,起源于1987个国家的13家运营商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推动GSM的部署和发展,代表全球移动运营商的利益,包括大约800个移动运营商GSMA会员和另外300个移动生态系统的准会员,包括手机制造商,软件公司,设备供应商,互联网公司等,以及金融、医疗、交通和公共事业等行业组织。GSM协会通过产业项目,工作组和行业宣传活动,它也会组织移动行业最大的年度展览和会议,GSMA移动世界大会上等。同样,GSMA已经从最初的局限于GSM演变为整个无线行业。GSM协会总部位于伦敦,在各大洲及重要区域有分支机构。

4.4 05GSMALOGO.jpg

  

       其他技术标准的组织

  

       前面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无线主要的标准化组织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上层组织,由于电信设备包括的内容还是很多的,只是由于无线的技术复杂度相对比较高,并且又是近20年发展的重点,因此无线的标准化组织一般都是由单独组织负责,比如ITU中就ITU-R,也就是无线电通信部门。其他的设备的标准化一般都是由ITU-T电信标准化部门标准化部门负责其他电信标准的制定和发布。

  

       ITU-T里面10个标准研究组,针对不同领域的标准进行讨论和制定,并最终发布。比如,SG3就是关于资费及结算原则,SG11则是关于信令要求,协议和测试规范,SG15就是关于传输网络及接入。这些标准组织和小组之间有明确的职责定义和分工,对于交叉部分也有较多的合作。

  

       比如,在电信设备交互中,信令是设备之间交换信息的承载,不但固定网络要用,无线网络也要用,但是在无线技术标准中只是规定了使用的信令的标准,但是不再重复定义的信令的标准。

  

       比如在光传输的相关技术标准,从光纤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到光传输的技术体系,再到运营商如何运维,都有详细的技术建议书作为参考,当然这些技术建议书也都是来自于运营商和设备商的技术专家的讨论和博弈,最终形成发布的标准。ITU-T从1988年就开始开始制定SDH标准,1992年形成了第一批技术建议书(标准的正式名称),1993年到3年之后持续进行研究,对光传输的光纤标准,SDH的电接口,光接口,复用方式,时钟要求,误码要求,光模块等多个技术领域进行定义,并形成了完善的传输相关标准的定义。

  

       除了ITU(侧重于运营商设备的标准制定)之外,具备全球影响力的还有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其会员人数超过40万人。IEEE是1962年由AIEE(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和IRE(无线电工程师协会)两个有竞争关系的美国协会合并而来,工作的范围主要主要是电气、电子、计算机工程和与科学有关的领域的开发和研究,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制定行业标准,最著名的就是就是WiFi和网络通信。虽然目前IEEE是一个国际化的组织,但是由于历史的演进及美国在相关领域特别是IT领域的领先,美国的厂商在IEEE的话语权更强。比如光传输的IP接口的相关技术标准就是由IEEE定义。

  

       标准组织运作及标准的重要性

  

       无论是电信领域,还是IEEE领域,标准组织一般都会分专题分领域形成多个研究组或者工作组,有些复杂的标准还会继续细分,比如无线标准实际上是一个大的领域,在无线领域设立了TSG GERAN(GSM/EDGE无线接入网)、TSG RAN(无线接入网)、TSG SA(业务与系统)、TSG CT(核心网与终端)等4个TSG(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s),在RAN下面又会细分6个小组,分别对不同层的协议和标准研究。  

工作小组的管理和开展以项目的形式,最常见的形式是Study Item(研究)和Work Item(进入标准制定)。

  

       在上述的不同层面,都会有相应的负责人,基本都是各运营商或者设备商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兼职担任,因此各种标准的负责人或者编辑者的角色就很关键,有的时候会主导相应标准的进展,如果结成同盟,则可能会把对自家厂商有利的技术方案确定为标准。这就是在前面的话语权。

  

       由于ITU是面向电信设备和运营商的,在这个领域主要是欧洲的厂商和运营商比较强势,比如欧洲有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等电信巨头,虽然摩托罗拉,北电,朗讯在电信领域也曾经很有影响力,由于欧洲很早就重视标准,因此在电信领域,基本上是由欧洲厂商说了算,当然技术实力本身也是最强的。而美国的影响力主要是体现在了IEEE领域,特别是计算机和IP通信领域。

  

       在标准组织上虽然有ITU(国际),ETSI(欧洲),3GPP等多层组织,但是在标准组织的实际运作中,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标准决策机制,比如对于移动通信标准,基本上由3GPP确定了之后,ETSI及ITU只是最终确认而已,并不会具体的技术标准做出建议或者意见。当然在标准的争夺中,各层组织都会为各自公司或者国家去争取利益,最大化将自家的含专利的提案尽量写到标准中去,因为一旦确认为标准,则可以使用这些专利向其他公司收取专利费。

  

       比如大家最熟悉的WiFi,技术方案最早由澳洲政府的研究机构CSIRO在90年代发明并于1996年在美国申请了技术专利。在1999年IEEE官方定义802.11标准的时候,IEEE选择了CSIRO的技术方案,因此CSIRO的无线网技术标准,就成为了2010年Wi-Fi的核心技术标准。

  

       IEEE曾请求澳洲政府放弃其无线网络专利,让世界免费使用Wi-Fi技术,但遭到了澳洲政府的拒绝。随后,澳洲政府在美国通过官司胜诉或庭外和解,收取了世界上几乎所有IT和电信公司(包括苹果、英特尔、联想、戴尔、AT&T、索尼、东芝、微软、宏碁、华硕,等等)的专利使用费。我们每购买一台含有Wi-Fi技术的电子设备的时候,我们所付的价钱就包含了交给澳洲政府的Wi-Fi专利使用费。因此WiFi被澳洲媒体誉为澳洲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科技发明,其发明人JohnO'Sullivan被澳洲媒体称为”Wi-Fi之父“并获得了澳洲的国家最高科学奖和全世界各种机构颁发的的众多赞誉。

  

       由WiFi的案例以及高通的案例可以看出标准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所有公司都会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在标准的制定上。


4.5 通信发展年谱

     至此从技术和产品的角度的产业篇已经全部介绍完成,从最开始电报发明和发展,电话和交换机的发明和技术进步,传输及光纤技术从无到遍布全世界,移动通信从富人专享到连接全世界,从语音到数据,从模拟到数字,从TDM到IP,随着产品的进步和丰富,人们通信与沟通也越来越丰富。下一篇开始介绍产业篇,产业发展中的市场规模,不同公司在产业中的地位升降以及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并购与重组。

4.5 01通信技术年谱.jpg

产品篇结束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四级通信军士

注册:2016-11-9
发表于 2018-3-26 09:05:07 |显示全部楼层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7-11-13
发表于 2018-3-26 11:18:50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像教科书

点评

h68810115  嗯,不生动,接受批评,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9 16:03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上等兵

注册:2008-9-7
发表于 2018-3-29 14:44:49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4-8-10996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18-3-29 16:03: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撒哈拉骆驼 发表于 2018-3-26 11:18
赞说的像教科书

嗯,不生动,接受批评,哈哈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4-8-10996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18-3-29 23:04:5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68810115 于 2018-3-29 23:10 编辑

产业篇
1  通信产业的变化


        从惠斯通和库克发明电报之后,最开始虽然只面向特定行业的应用,但是随着电报的应用逐渐广泛,特别是面向公众之后,有着不同技术能力的运营商投入运营,就产生了对独立电信设备商的需求。而在这100年多年的电信史中,电信设备商不断的诞生和消失,由于电信市场特点和技术复杂度的不同,对电信设备行业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数字化之前和数字化之后。


1.1    数字化之前的通信产业:

       数字化可以从AT&T(朗讯)1965年推出No.1 ESS开始,也可以以1970年推出全数字化的程控交换机开始。这个界限不一定很清晰,但是在电信数字化之前,无论是产品的集成度,容量还是技术复杂度,都不是特别大,并且由于当时的电信市场都是未开放的市场,整个经济的全球化成都也不高,因此通信设备市场除了AT&T,ITT(国际电报电话公司),爱立信,西门子等少数公司之外,并未形成全球统一的大市场,电信设备市场规模也不大。


       市场规模


       面向公众之后的电报,就电报机本身来说,成本并不高,整个电报产业真正的贵的是电报通信网络,无论是无线还是有线的,因此电报机并未形成很大规模的设备商市场。而电话网络开始快速发展之后,由于交换机还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并且涉及到互联互通,因此独立的设备商开始出现,比如AT&T下属的西部电子,ITT(国际电报电话公司),爱立信等。但是由于当时的电话成本比较高,特别是长途通信线路受限,因此通话成本比较高,因此除了经济特别发达的美国普及率比较高之外,其他国家的电话普及率都很低,到1960年,全球电话固网电话用户也才9000万用户。如果除去美国因为AT&T自身制造电话设备之外,全球从电话发明的1876年之后的90年,总共才发展才发展了4000万用户,而平均到每年的市场就更小了。


1.1 01各国电话普及率.jpg
                           

       本身全球化不足和市场的零散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之前,由于通信和交通的不发达,公司全球化运作能力也比较差,产品销售和服务全球提供能力普遍不足,分散的和零星的市场规模难以支撑电信设备商的全球化运作,因此市场分散化和零碎之后也就造成了一个个相对孤立的市场。


       由于早期的交换机很多都是采用人工接续的磁石电话系统,因此技术本身不是特别复杂,因此在很多国家也会有自身的电信设备生产厂商,比如当时的英国的电信邮政总局也研制了自己的交换机,日本也有自身的通信设备商,中国20世纪初期就已经研制出自己的电报机,新中国建国之后也很快研制成功国产的交换机,也研制出自己的自动交换机,微波传输等。在分散和独立的市场下,各个国家有自己的交换机生产厂商,也限制了全球化的设备厂商的规模发展。


       产品自身


       在各个分散市场提供通信产品在本身市场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各个国家的用户也基本都是政府,军队和少量的富豪阶层,这些用户本身对成本不敏感。形成规模市场和未形成规模市场最大的差异就是在成本,一个产品只有批量复制了,才能逐渐降低成本。独立市场的高成本以及未规模全球化的设备商由于销量的原因也无法大幅度降低成本,通信设备的高成本也限制通信的进一步普及。

在数字化之前的通信设备,由于本身都是以机械结构和硬件电路为主,技术复杂度也不是很高。而产品本身的成本差异也并不是特别大,因此也能够支撑各个独立的本国供应商能够在自己封闭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电信设备商


       在数字化之前,就目前从互联网上搜索的信息看,在全球运作相对比较好的电信设备商包括了ITT(国际电报电话公司),爱立信和西门子。


       ITT(Internati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rporation),国际电话电报公司,1920年在合并几家电话电报公司后成立。1925年收购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控股的西部电气公司的国际部分,形成了20年代跨11国制造电信设备的大厂商 ,ITT也还涉及了部分国家的电信运营,比如曾经收购了西班牙的电话业务(后来成为了Telefónica)。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面还收购了多家公司,不仅仅是在电信设备行业,也还包括了其的行业。随着20世纪80年代将通信业务出售给阿尔卡特,就基本离开了通信行业。


       而西门子和爱立信则由于自身国内市场相对比较小,在诞生之初就面临生存的问题,因此爱立信和西门子很早就开始了在国际市场的开拓,西门子的电报机是首先在英国市场开拓,而爱立信最先突破的则是芬兰电话网络。西门子和爱立信在数字化之前就已经基本将业务拓展到了除了北美之外的其他的主要区域,而北美地区主要是因为最大的市场是由AT&T自身把握的。


       而最著名的AT&T在最开始是在欧洲做了部分拓展,但是随着1925年将国际业务卖给ITT,并聚焦于美国市场和加拿大的市场,在国际上其实没有形成太大的规模。也正是由于1925年的收缩,也让AT&T在1929年大萧条的时候,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并得以生存。


1.2    数字化之后的通信产业:

       随着AT&T的第一个程控交换机的问世(利用分立元器件搭建了CPU)以及集成电路的发展,通信设备开始了数字化大潮。从程控交换机开始,到光传输系统,再到数字化的微波,逐渐的形成了数字化的系列电信产品架构。再配合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逐渐的就成型了全球化的电信设备生产商。


       经济一体化


       随着美国及欧洲的经济发展,为了扩大自身的经济产出及推销自己的产品,美国和欧洲在从二战之后就开始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既可以消除成员国之间贸易壁垒等障碍,同时也为市场容量的扩人和市场的深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一体化区域内的贸易促进了淘汰劣质产品的同时,又鼓励扩大再生产其优质产品,促进了区域内的经济增长。通过降低关税,取消关税壁垒,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1.2 02全球贸易.jpg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但大大的促进了对通信需求,也使得电信设备生产商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全球一体化的运作和发展,通过便利的国际贸易,更容易以低成本的设备和原来在各经济内的电信供应商竞争,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


       电信设备的标准化


       在数字化之前的电信设备由于基本上是围绕各自市场开发,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国家之间通信业务量快速增加,因此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就成为了基本的需求。随着电信联盟及欧洲各标准组织的运作,电信设备随着数字化的浪潮,各项标准也越越来越清晰和严格,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在对外接口上面逐渐的标准化。标准化之后的电信设备也使得广泛的电信设备贸易成为了可能。

随着电信用户变多,一个网络用不同设备也会经常出现,而一个业务涉的业务发起方可能需要经过多层转接才能达到需要呼叫的客户,在这个业务过程中就需要全程全网都能够遵循相同的设备标准。

因此电信设备的标准化是业务发展的必然,也是设备商能够逐步全球化的前提和基础。


       产品技术复杂度提升


       产品的复杂度体现了两个方面:芯片和硬件,复杂的软件和协议。


       数字化的产品的基础是芯片,在数字化的前期,芯片的能力还不是很强,产品的数字化就需要强大的硬件设计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因此在数字化的前期,也只有美国才能成为数字化的先锋,其他国家的技术能力都还达不到。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及后期MPU(CPU)的发展,芯片能力逐步提高,数字化就在多个国家开始普及。但是过了最开始的普及期之后,通信设备很快就过渡到MPU+专用芯片的模式,使用专用芯片能够更改的提高产品的集成度和降低成本,设计专用芯片设计能力和制造能力就将部分国家排除在外,而芯片的使用量也成为了成本高低的关键,使用量越大的芯片,成本越低,这就造成一个马太效应,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

1.2 03芯片.jpg

       产品的技术复杂度的另外一个方面则是随着产品功能的越来越强大,集成度越来越高,所应用的协议也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从固网到无线的技术跳跃,原来的固网的产品虽然基本功能相对简单,但是随着类似于校园网,声讯电话,虚拟总机等固网业务的增多,软件也越来越复杂,而从第二代开始的无线系统,一代比一代复杂,无论是从空口的协议,再到无线资源管理的算法,再到核心网的业务,都比固网的业务要复杂不少,并且无线网络的性能又常常和这些协议和算法实现好坏有直接的关系。随着产品和技术的演进,技术复杂度的增加,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也使得很多厂家在技术的竞争中退出。


       数字化产品的成本差异巨大


       数字化之后的不同技术设计出来的产品,虽然功能可能差不多,但是由于基本芯片和产品架构的不同,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差异很大,也就造成了技术领先的厂家占据了成本的优势,可以获得更多超额的利润用于研发新一代的产品。比如同样一根光纤,可以传输10Gb速率的信号,也可以传输100Gb的信号(当然光纤的工艺要求和标准有所不同),则单位成本就是1/10,而前面提到的密集波分复用,则在此次基础上再将成本降低几倍或者几十倍。因此数字化之后的产品,随着某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甚至能立即改变产业和竞争的格局,比如北电在10G光传输获得的巨大的成本,相对于原来在光传输领域领先的朗讯(只有2.5G的产品)取得了在产品上面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功。


1.2 04光纤.jpg

       由于数字化之后的产品,更多的依赖于芯片和软件,这些都是一次性投入大(比如ITT的程控交换机研发投入了10亿美金),但是随着销量的增加会逐渐摊薄每个产品上面的研发成本,卖得越多,在单个产品上的研发成本就越少,就和软件卖拷贝一样。比如微软最成功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虽然研发费用可能花费了几十亿美金,但是XP在开发完成之后,除了必要的补丁之外,任何一次销售,在产品上面都不需要额外的成本,如果非说有的话,也就是一张光盘的成本。相对Windows XP在生命周期15年里面累计几亿甚至可能上10亿的销量,每一份分摊的成本则是少之又少,可以基本忽略不计。对应交换机也类似,开发一款程控交换机,累计销量几十万线和累计销量几千万线,虽然由于交换机设备还是需要成本,但是在研发费用的摊薄上面就是一个天一个地了。


       除此之外,电信产业政策中的电信贸易开放,使得运营商也在全球发展,也使得电信运营商对设备的采购更加规范和归一化,使得电信设备供应商也越来越向优势供应商集中。


       正是由于设备标准化,产品复杂度的提升以及数字化之后设备成本巨大的差异,导致通信产业快速的形成了全球化的设备供应商,并且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逐渐的向龙头企业聚集,使得全球的设备商越来越少,也正是本文写作的原因。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4-8-10996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18-4-9 08:45:1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68810115 于 2018-4-9 08:55 编辑

1.3    电信产业政策影响

      任何的一个产业,除了自身内在的发展动力之外,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产业的发展也会巨大的影响。近就比如美国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极大的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扶植政策也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大发展,而太阳能的发展肯定也是离不开政府对太阳能产业的补贴。电信行业也是一样,政策的支持和变化也大大促进了电信行业的发展。这里的电信政策支持包括了三个方面:电信私有化和引入竞争,电信服务贸易的开放以及ITU引入的普遍服务的政策。

      电信私有化和引入竞争

      在90年代以前, 无论是通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电信经营管理体制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 即所有的电信业务、通信网路、通信设备以及终端都是由国家电信主管部门一邮电部或通信部垄断,使得电信政策管制部门和电信事业经营部门企业合为一体。这种电信体制的特点是国家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
当然这里有两个例外,一个是美国,虽然经营是由当时的私营的AT&T负责,而政府通信管理部门也是独立的,但是由于AT&T在国内处于垄断性经营,特别是在长途电话领域,因此虽然形式上不是垄断,但是实际上也是垄断。另外一个例外就是日本,日本很早就将政府监管部门独立,但是经营的许可只有一家,所以也可以认为是垄断的。

1.3 01 AT&T和NTT.jpg


      政企不分的弊端较多, 例如各国对电信市场严加管制, 使入网设备的审批时间拖得很长, 不利于开放新的电信业务。各国都使用本国制造的电信设备和通信产品, 优质的产品很难进人其它国家的电信市场, 造成闭关自守。随着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通信设备不断更新, 体积越来越小, 功能越来越齐全,设备也越来越自动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 各个国家也逐渐开始打破垄断,将电信产业开放,引入了竞争。

      1981年,英国首先通过了电信法, 决定对原邮政总局进行改组, 组建一个国家性质的公司—英国电信公司, 同时还批准了一家私营性质的公司。1984年又修改了电信法,决定将英国电信公司改为私营, 将50%股份向个人出售,政府控股21.8%, 同时成立电信行政管理部门一通信管制局, 专门监督新制度的执行,由此开始了电信政策的开放。
1.3 02 英国电信.jpg


      美国贝尔系统由于反垄断诉讼在1984年被强制解体, 形成了大大小小7个贝尔,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和各州公益委员会的管制下, 另外有多家大大小小的电信经营各种业务,同时,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出现多家区域运营商。而在长途领域,一体化的经营体制被打破后,AT&T利用本地垄断控制长途电信市场的优势不再存在,以MCI、Sprint和WorldCOM为代表的竞争性长途电信公司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市场份额。这时的长途电信市场上,除上述三家较大的电信公司外,还有很多规模小一些的长途电信公司。

      法国于1991年分别组建了由邮电部长监管、具有法人资格的邮政和电信公共企业—法国电信公司, 法国电信管制部门是宇航邮电部下属的电信管制局。并逐渐引入竞争。意大利整顿了混乱的电信经营公司, 将原来的4个电信企业改编为一个意大利电信公司, 并成立独立的管制机关。日本自1952年政企分开后, 政府监督管部门一直是邮政省,电信市场于1985年全面放开后, 依据电气通信事业法进行管理。

      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加快电信发展步伐, 筹措更多的电信建设资金, 给电信企业以更大的经营自主权, 也纷纷进行了政企分开的改革。

      印尼于1989年通过了电信法, 明确规定国内电信业务由政府出资的印尼电信公司提供。印尼的国际通信业务由卫星通信公司垄断提供。前者于1991年月改为私营公司, 并引入竞争。马来西亚政府主管电信的部门是能源邮电部。电信业务由马来西亚电信公司负责经营,该公司于1990年私营化。

      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一大批国家也实行了政企分开。

      通过建立独立的增幅监管机构,实现政企分开,政府部门的职责包括制定电信法规及发展方针政策,批准发放营业许可证, 对电信业务经营公司实行监份、管理,· 审批电信业务资费, 管理无线电频率和频率分配,参与电信设备、网络、电信业务标准化、规范化的制定,负责入网设备的审批, 协调电信市场发展。

      而在电信运营领域则引入多家公司负责经营,特别是在移动领域。在固定电话时代,由于线路的原因,有一定的天然的垄断性,竞争力度有限。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接入领域,一般都存在多家电信公司进行竞争,大大促进了电信业的发展,无论是业务的多样性,还是电信的资费,服务的水平。

      中国最早也是邮电通信一体,那个时候称为邮电局。为了引入竞争,在1994年,中国联通正式成立,开始运营GSM的移动网络。1995年之前,当时的中国电信称为中国电信移动通信邮电总局。1995年,中国电信做了企业法人登记,逐渐的开始了政企分开,监管职责由邮电部承担,1998年,邮政、电信分营,中国电信开始专注于电信运营。

      1999年,中国实现了运营商第一次重组,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被剥离出去。经过重组,形成了最初的三大运营商,电信、移动和联通。后由于各种原因,几大运营商又实现了几次重组。
1.3 03 中国电信重组.jpg


      随着中国电信业的充分竞争,电话初装费从90年代的几千块降低到只要几百块的安装服务费,手机的入网费从几千块降低为0,而移动通话费从最初的双向收费,0.6元一分钟降低到单向收费0.1~0.2元每分钟,给用户带来实惠。

      电信贸易开放

      电信贸易开放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电信运营领域的投资和贸易,第二个是电信设备的全球贸易。

      1986年9月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举行了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决定进行一场旨在全面改革多边贸易体制的新一轮谈判,故命名为“乌拉圭回合谈判”。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贸易谈判,历时7年半,于1994年4月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结束。

      在乌拉圭回合中,谈判的内容几乎涉及所有贸易,从牙刷到游艇,从银行到电信,从野生水稻基因到艾滋病治疗,主要的焦点是农业的问题。在此次谈判中首次将服务贸易也作为重点谈判的内容。也就是在这次谈判中,全球就基础电信业开放基本达成了一致,也就电信设备和IT设备降低关税,展开全球竞争达成了一致。在乌拉圭回合中,服务贸易谈判的结果保证使贸易各方减少服务贸易壁垒且不可逆转。在这个计划表中,每个国家都提出了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各种措施,并保证自己永远不减弱措施的力度,以减少服务壁垒。

      在这种政策的指引下,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对电信业开始了私有化的改造,并引入了竞争,当然主要是集中在易于竞争的移动通信领域。对移动通信的投资是电信业增长最快的外国投资形式。许多既不允许在固定网上竞争,又不允许外国投资的国家,对移动通信业的限制相对较少。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允许一定程度的竞争,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允许在提供移动业务方面进行私人投资。拉丁美洲、非洲和中欧及东欧的每个蜂窝网都有外国战略投资者的支持,亚太地区的众多蜂窝网同样如此。在西欧,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两个以上的蜂窝移动运营公司,并且外国参股程度很高,到1996年外国投资者参与世界上100多个移动通信网络。

      一般而言,在一个国家或的确内,两家运营商会形成双寡头垄断,无法形成充分的竞争,而三家基本可以形成充分竞争,4家及以上,则可能形成恶性竞争,造成运营商投资汇报率过低,这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尼和印度。
1.3 04运营商子网.jpg


      通过电信领域的开放,虽然主观上,是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获取了发展国家的市场,但是客观上,也给发展中国家带去了资金,技术和成熟的运营管理经验,为发展国家的通信普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对于运营牌照的发放,也是采用有偿拍卖的方式,也给发展中国家政府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这种外部投资和跨国运营的趋势就更加明显,比如Vodafone,到2015年左右的时候,已经在23个国家运营。

      在电信设备领域,由于关贸总协定的作用,使得通信设备的贸易壁垒进一步降低,关税大大降低,使得各个国家的中小电信设备商将面临全球化的竞争。比如中国,原来邮电部下属有多个通信设备厂,在通信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在交换机领域形成了7国8制的格局。同时通过运营商的跨国运营,运营商加强了设备的准入和管理,因为设备种类数量越少,网络就越好管理,同时通过设备种类的减少,增加了单款产品的采购量,使得运营商有更多的议价能力。

      电信普遍服务

      随着电信运营的企业化和私有化,大量资金涌入,网络的容量越来越大,通信用户也快速增长。但是作为一个企业,运营商也会考虑投入产出,这个就会导致在部分偏远地区,或者人口偏少地区,运营商就不会去建设网络,因为实际的投入和产出基本不成比例。比如在某个山区,小村庄可能只有几户人家,而从最近的机房拉光纤或者传输可能需要更大的工程量,但是这几户人家的电信费用可能并不能支付这里的建设费用,如果是建设移动基站,甚至可能会出现电话费还不够支付电费的情况,因此运营商可能就不会在此处建网。还有就是在部分发达国家的农场,可能在方圆几十公里内只有一户人家,对于固网来说,肯定是入不敷出的。这也就是在欧美的发达国家,为什么在很多的高速公路沿线并不能实现连续覆盖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ITU(国际电信联盟)提出了普遍服务的概念。

1.3 05电信普遍服务.jpg


      普遍服务这个概念是1907年由AT&T提出,也是最早应用到电信行业中的,当年提出的“一个系统,一种政策,普遍服务”的口号与现在的普遍服务概念的内涵是不同的,当时贝尔电话公司主要是为了和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主要的概念是相比竞争对手可以完成地域上的广泛接入。到了20世纪60年代,AT&T才提出在所有城市居民和农村用户都能承受的服务费用前提下,希望每个家庭都能享受电话服务。而这时,美国的家庭电话已经很普及了。

      而现在意义上的普遍服务的概念也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在西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所推行,要素是在电话服务的可获得性,可接入性和可购性。可获性是指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需求,都应该相应的接入服务,可接入性是指无论所处地理位置、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用户在价格、服务和质量等各方面都应得到一视同仁,而可购性是指电话服务的定价应让大部分的用户能用得起。在发达国家,一般发放电信业务许可证的时候,都会要地理覆盖要求和人口覆盖要求,同时让运营商要承担一定的普遍服务的任务。

      而发展中国家由于90年代初期还处于电信服务短缺的时代,大部分的人力和财力都投入到有更好产出的城市地区以及人口较多的农村,在偏僻的地域还不能提供较好的服务。进入了21实际,当城市和主要的农村地区的服务不在短缺时,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推行普遍服务。当然实现方式也有多种多样,比如在南非推行过“电话在5公里内(或两小时步行路程)”,印度采用的原则是“使用更多的公用电话接入”。不断降低降低了一个村庄安装公用电话所需的最低人口标准,缩小每部公用电话的服务范围。

      在中国,2004年,信产部下发了《农村通信普遍服务——村通工程实施方案》曾经在21世纪最初的几年,通过政府给运营商下指标,要求推行“村通”,各个运营商承担一部分区域的村通工程,村通工程有两个目标,第一是到2005年底,在全国至少有95%的行政村开通电话。而当时,还有近四万个行政村未开通电话。第二是通电话村的最低标准:每个行政村至少开通两部以上电话,其中原则上至少有一部电话作为有人值守公用电话,以提高电话利用率和设施安全性。村通工程开通的电路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或移动的。并且规定村通的电话服务资费不能高于任何正常服务的资费标准,公用电话收费标准不得高于固定公用电话资费标准,还鼓励各企业在此基础做出优惠资费。

1.3 06普遍服务.jpg


      除了由企业承担普遍服务之外,也有部分国家在资金,产业政策上面对普遍服务有所扶持,比如对于成本特别高的区域,可以由政府出钱,企业应标,中标之后由企业负责建设,也有部分国家对于普遍服务的收入采用免税的方式,也有部分国家对普遍服务的进口设备采用免税的优惠。

      总之,目前大多数国家在普遍服务上面都会有些要求,或政策扶持,以保证大多数成本偏高的区域提供电信服务,以便使得所有人都能够享受现代通信便利化带来的机会和信息,消除数字鸿沟。

1.4    数字化之后的通信设备商

      随着1965朗讯的程控空分交换机和1972年阿尔卡特第一个数字程控交换机开始,通信设备的数字化逐渐加速,到了80年初期,全球曾经出现了几十种数字程控交换机,从AT&T,阿尔卡特,西门子,爱立信等大厂商,再到非全球化的英国电信,日本的NTT,三星,LG,再到中国的巨大中华等,林林总总的交换机曾经超过50个厂商。但是随着电信服务业的开放,成本的降低,程控交换机面临了全球竞争。再到技术复杂度更高的光传输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电信运营商的跨国运营,电信设备逐渐的向全球几家大厂商开始集中。

      在90年代初期,面向全球的主要的电信设备厂商主要包括美国的朗讯(AT&T),摩托罗拉,加拿大的北电,德国的西门子,瑞典的爱立信,芬兰的诺基亚,意大利的意达太尔,比利时贝尔,法国的阿尔卡特,日本的富士通,NEC,东芝等,随着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又出现了巨龙,大唐,中兴和华为,简称为巨大中华,在交换机行业还有上海的合资企业,上海贝尔,还有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光传输系统的烽火通信,也开发了交换机的广州金鹏等国内企业,还有部分仅面向局部市场的Ciena(光传输),马可尼(就是无线电报发明人马可尼创建的公司)等。总之,在数字化的前期,各类通信公司多达几十家。到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电信设备的集中化使得电信设备商进入了存量淘汰阶段,最终归集到目前的几家寡头垄断企业之中。

1.3 07 电信设备LOGO.jpg


      而巨龙研发出的第一个数字程控交换机则是中国的第一个数字程控交换机,虽然在初期巨龙还是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机制的原因,巨龙很快就快速衰退。但是巨龙的程控交换机的研发成功对中国来说,还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巨龙的交换机在进口交换机在90年代初期每线几千块RMB的时候,也曾经被称为“争气机”。同时巨龙的技术突破也为中兴,华为,大唐等国产证明了国内的技术能力能够支撑国产的交换机开发,为其他几个企业指明了方向。

      随着电信设备的不断兼并重组,当前主流的设备厂商也只剩下了4家,2家西方厂商,爱立信和诺基亚,两家中国厂商,华为和中兴。另外有IP领域的王者思科以及小弟Juniper,光传输厂商Ciena和烽火通信。另外三星也有部分通信销售,但是范围和规模都很小。

      发展和竞争的趋势

      随着设备容量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复杂,设备的复杂度也越来越高,同时运营商的网络也越来越复杂。随着设备商的逐渐减少,运营商可选择的余地就越来越少,对此,营商的对策就是将设备逐渐引导并分解,将各设备之间的接口逐渐标准化。

      以交换机为例,最开始交换机都是用户线路,交换控制是一体的,但是交换机建设很大一部分就是靠近用户的线路部分,随后就逐渐制定了接入网与交换机之间的接口,协议的版本从V1一直发展到V5,也就是大家熟悉的V5接口,V5接口从V5.1发展到V5.2就基本完善了,正是有了V5接口,使得技术复杂度相对高的交换机和技术含量相对低的接入网就彻底分开发展,在降低了建网成本的同时,也使得交换机和接入网使用不同厂家成为了可能,也使得接入网和交换机分别进行招投标,分别在几家之间进行竞争。而通过接入网的大战,价格直线降低,同时交换机由于甩掉的物理线路部分,集成度越来越高,也使得价格快速降低,使得运营商整体的建网成本大幅度下降。

      比如在移动设备,最开始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接口虽然协议制定出来了,但是标准化的程度还不是很高,因此很多地方核心网和接入网是一家厂商,随着商用的进展,A接口的对接也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标准化,最终几乎所有的运营商都采用核心网与接入网分开招标。最无线接入网中的无线基站和控制器之间,也定义了接口协议,但是由于基站和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各种功能都要通过两个设备之间配合完成,接口最终都是私有接口,也就意味着基站和基站控制器必须用一家的设备。

      随着全系列设备的数字化,通信设备供应商的竞争也基本和IT巨头及复杂系统巨头的竞争一样,形成赢者通吃,从多家分别在不同领域竞争到后面逐渐形成少数几家的寡头竞争。

1.3 08赢着通吃.jpg


      形成赢者通吃竞争格局的主要原因有3个:

      1. 标准化组织成功的运作,使得产品的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之间的功能差异也越来越小,设备之间的对接也越来越容易。当然设备之间的性能和成本的差异也还是存在的,只是主要的功能差异相对较小。

      2. 经济全球化导致设备商全球运营商越来越容易,而电信政策牵引和变化以及贸易的便利性,使得运营商也开始全球运营,运营商在设备商选择上,也倾向于少量化,采购集中化也使得运营商在设备更加容易比较,议价能力和需求话语权越来越强使得也进一步促进设备的标准化。

      3. 各设备商不断提升集成度,不断增加功能和提升性能,逐渐在电信设备领域的形成了强大的技术门槛,研发投入越来越大,使得部分应用少的设备商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也使得弱者更弱,加速了设备商的淘汰。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4-8-10996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18-4-12 08:23:2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68810115 于 2018-4-12 08:28 编辑

2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产业变迁
   
       程控交换机从1965AT&T(朗讯)用独立元器件设计的程控空分交换机开始,而真正实现实现完全数字化的交换机则是1972年阿尔卡特的第一个数字程控交换机。然后众多技术公司都投入了程控交换机的研发,产生了几十种程控交换机。
   
2.1    程控交换机发展及厂商
   
       程控空分交换机
   
       在程控空分交换机期间,当时主要的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交换机,除了局用交换机(面向公众放号的交换机)之外,还有很多用户一个单位内部电话的用户交换机(PBX),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总机。在程控交换机中,用户数据和控制程序都由外部输入,并由CPU执行,在通话中通过继电器实际的线路的连接与断开,在线路中传输的还是模拟的电流信号。
01 朗讯 1ESS程控空分交换机.JPG
                              
朗讯1ESS(ElectronicSwitching System)
   
       当时的主要交换机有AT&T控制的西方电气1ESS(ElectronicSwitching System)及后续的1A ESS,2ESS,3ESS等,北电的SP1,爱立信的AXE系列,飞利浦PRX系列 ,ITT metaconta交换机,英国邮政总局/ BT(英国电信)TXE系列等。
   
       空分交换机实际使用年限不是很长,到72年之后,很多科技型公司都开始了全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发。
   
       数字程控交换机
   
       在程控交换机基础上,不同的厂商都在做全数字程控交换机研究和开发。第一个原型数字交换机是由贝尔实验室作为实验项目实现,但是并没有投入商用。真正实现商用的是1972年由阿尔卡特开发的E10系统,最开始部署在法国西北部。
   
       在全数字程控交换机实现了第一个技术突破之后,很快几乎全球就出现几十种各个通信公司的程控交换机,这几十个交换机厂商,有的是原来各国原本的通信厂商,有的是原来就已经是基本全球化运作的厂商。而这几十个交换机厂商还不包括中国的几个交换机厂商(巨大中华或者巨大金中华),因为中国开始有自主交换机的时候,全球的交换机市场大的格局已经基本确定了(已经淘汰了一大批了),销量最高的已经超过1亿线了,而那个时候全球的交换机用户也才小几亿用户。
   
       先说说小众的或者大家基本没怎么说过的几家交换机,美国:American Digital Switching公司的Centura 2000,Automatic Electric(原来是独立于AT&T的传统交换机厂商,最早的自动交换机厂商之一)公司GTD系列交换机,TELEX 公司的SCX1200和5000交换机,TAI的MSX系列交换机,加拿大的MITEL SX-2000交换机,英国的英国电信(BT,原英国邮政总局)的TXE系列交换机和System X交换机,马可尼(Marconi ,那是叫GEC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的SE50交换机,韩国的大宇电信(DAEWOO Telecom)公司的DTS系列交换机,三星通信(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的TDX系列, LG电子(LGElectronics)的STAREX系列,现代电子(HyundaiElectronics)的HDX-2000,印度电话产业公司(IndianTelephone Industries)的ILT-2048等几个系列交换机,德国的Bosch Telecom的JISCOS 8005和8007两个型号,日本NTT公司的D60和D70,东芝的HDX-10系列,法国的萨基姆(SAGEM,后来做测试手机比较厉害,也是波导手机的技术提供者)Eltex系列交换机,荷兰飞利浦的PRX交换机。
   
       上面列的除了是几个主流厂商之外的母公司还算有点名气的交换机厂商,这些厂商的交换机基本上都没有在全球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数字程控交换机浪潮中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发出了数字程控交换机,比如韩国当年的几个主要的大型企业集团,三星,LG,大宇,现代都曾经开发和应用过交换机,只不过并没有在全球广泛应用。另外还有一些连母公司都没有太多名气的公司也曾经开发了超过10款的数字交换机,但是基本不太为人知而已。上面的这些交换机厂商,有一个略有不同,那就是英国电信,英国电信除了自己开发了部分交换机之外,还曾经将爱立信和马可尼的交换机更改信号作为自己的系列,当然其他系列的交换机是自己开发的或者也是采购的,未做考证。当然最多的程控交换机厂商也是在美国,在资料中能够查到的就有4家厂商,另外还有几家小的美国交换机厂商。
   
       在非主流的交换机厂商之外,主流的交换机厂商也还是有很多,比如朗讯(那时是AT&T或者以AT&T的全资子公司西部电子呈现),ITT(国际电报电话公司),阿尔卡特(Alcatel),北电(Nortel),西门子(Siemens),爱立信(Ericsson),日本电气(NEC),富士通(Fujitsu),意达太尔(Italtel),在这些主流的交换机厂商之外,另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设备厂商,一个是摩托罗拉,没开发过数字程控交换机,但是曾经尝试了一下移动交换机,另外一个是诺基亚,在移动领域成功之后,好像也开发过1-2款固网交换机,但是因为重心在移动通信系统,因此固网领域基本没什么作为。
02 Nortel_DMS10.jpg

北电DMS-10
   
       如果对比上面主流和非主流的交换机厂商,就会发现,交换机首先是在各个国家之内的竞争,比如美国最终广泛应用的就是朗讯交换机,加拿大是北电胜出,法国则是阿尔卡特战胜了萨基姆,德国是西门子战胜了博世,日本则主要是日本电气和富士通胜出,当然在国内竞争的同时,主流的设备厂商也会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竞争。
   
       如果将数字程控交换机的产业做一个分段的话,以我个人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百花齐放,大浪淘沙(1970s~1990),主流交换机厂商胜出
   
       阶段2:重心转移,国产崛起(1991~2005),西方主流厂商的开发重心逐渐转移,中国厂商全面崛起。
   
       阶段3:用户下滑,市场消失(2006~),随着全球固网用户下降,软交换推出,固网交换机只剩下少数几个玩家。

2.2    阶段1:百花齐放,大浪淘沙
   
       虽然第一个全数字交换机是从1972年开始,但是除了AT&T的程控交换机是从1965年开始的之外,真正的数字交换机浪潮实际上是从1975到1980年之间展开的,大多数的全数字程控交换机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段开发的,比如西门子是1975年推出首个EWSD交换机,爱立信的AXE交换机是1976开发成功,ITT是1977年推出程控交换机,北电则是在1977年推出DMS-10交换机及1979年推出DMS-100交换机,NEC是1980年推出程控交换机,而AT&T 应用最广的5ESS则是1982年推出的产品,在5ESS之前首个数字程控交换机则是1976年推出的4ESS交换机,而非主流的交换机厂商一般开发的时间相对晚一些。
03 Lucent_5ESS.jpg

朗讯5ESS
   
       下图是全球电话用户数的发展,当然这个是终端的电话用户,实际上的数字程控交换机的销量会比这个高,有两个原因:一是交换机的实装率一般都在70%左右,交换机的容量一般是大于电话用户的数量的,第二个原因是在程控数字交换机无论是业务提供能力还是运营成本都是远远好于传统交换机的,因此在程控交换机成本下降到临界点之后,一般运营商都会使用程控交换机改造传统步进制和纵横制等非程控交换机。
06 固定电话用户的发展.jpg
全球电话用户发展
   
       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出,全球程控交换机市场在80年代是稳定增长的,全球每年新增用户从1976年的1400万用户增加到1990年的新增2800万用户,新增绝对量增加了一倍,再加上传统交换机改造规模,年销售规模到90年估计会超过4000万线以上。
   
       在1960年左右的时候,美国固定电话接近5000万用户,而全球的电话用户仅9000万,占比超过55%,普及率达到26%,而到了1975年,美国电话用户达到8000万,占全球用户数的35%左右,到了1990年,美国电话用户增加到1.32亿用户,占全球用户27%左右。
   
       在全球化的竞争中,由于主流厂商的产品不断演进,竞争力不断提升,应用的规模不断扩大,再加上集成电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价格越来越便宜,也使得产品的成本不断降低。这也就是到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的时候,在全球就只看到几个主流的厂家的原因,因为非主流厂家已经基本被淘汰。
   
       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中小厂商都是被逐渐淘汰,在80年代,也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并购和合资,并且都是和ITT相关,一个是上海贝尔合资,一个ITT退出通信业。
   
       1983年7月,比利时贝尔(ITT的子公司),比利时合作发展基金和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合资建立上海贝尔公司,中方控股60%,比利时贝尔占比32%,比利时发展基金8%。之所以要求控股并且转让技术,主要是当时国内的通信技术比较落后,并且在引进技术前期,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瑞典等国家的主要通信企业接触,都是可以考虑卖整机,但是对于引入技术和技术转让都不同意,除了这些企业自身的顾虑之外,主要是受到巴统(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的限制。后由比利时政府出面,以条件交换的方式获得了美国的同意才建立了上海贝尔,在引进交换机的同时,也还同时引进了S1240专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生产线。
08 上海贝尔合资协议签署.jpg

1983年7月30日,上海贝尔合资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07 上海贝尔第一商用局.jpg

1986年12月15日,国内自主生产的第一个程控电话局在合肥市开通运行
   
       ITT 1986年将通信业务转让给阿尔卡特(那时是阿尔卡特-阿尔斯通集团),转让的原因之一估计也是因为通信业务经营不是很好。实际上ITT在国家化分散市场的传统交换机领域经营得还不错,但是在数字程控交换领域却落后很多。为了开发S1240或System12据说研发费用超过10亿美金(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的10美金可能相当于现在超过百亿美金)。S12定位功能比较强大,不但满足本地交换,也能够满足长途交换,虽然系统开发出来了,销售也比较也相对还可以,但是沉重的研负担,以及现网系统整合的困难,使得公司的经营一步步下滑,债务负担沉重,最终在1986年将电信设备制造业务卖给了阿尔卡特。
   
       其实这两个事情应该有一定的联系,这个从上海贝尔合资的条件也可以看出来,建立合资企业的条件是从比利时贝尔进口10万门交换机,当时程控交换机的市场价格是几百美金一线,仅进口交换机一项就达到几千万美金。再加上合资后的技术转让费,交换机部件的进口费用,可以部分缓解ITT的通信业务的窘境,比利时贝尔应该有部分政府的股份,比利时政府在比利时贝尔经营困难的时候也想助一臂之力,因此就以政府出现协调以比利时贝尔和中国建立上海贝尔的合资企业,对ITT来说,S1240已经开发开发出来了,他的战略更多的是在国际市场,当时中国国内的市场还是比较小,因此将S1240的技术转让给中国,对自身的战略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并且有可观的经济收入,技术转让费以及获得中国可观的市场。
   
       80年代中期的国际交换机市场
   
       由于全球的详细数据未搜索到,在1988年的一篇由电子部三十所金传升所写的《美国交换机市场综观》的文章中曾经就全球市场做过描述,当然文章的主体是描述美国市场,数据来源应该是相对可靠的咨询报告。
   
       在当时,程控交换机在当时电信设备市场占比相对来说不是很高,我个人估计是由于电话本身的价格还是很高,而程控交换机的每线高达几百美金(参考福州单价600美金),因此电话系统还是属于非常高的投资。当时国际市场(猜测应该是指涉及到国家之间的贸易的金额)1985年是14亿美金,1986年为15亿美金。1985年,东南亚8700万美金,拉丁美洲2.67亿美金,中东北非2.5亿美金。而美国是最大的电信设备市场,其次是欧洲。
09 美国交换机型号.jpg

   
       在亚非拉市场(美国欧洲外),ITT公司是交换设备的统治者,销量占比是25%,但是爱立信在1985年超过ITT,日本NEC则排在第三位。法国阿尔卡特,日本的富士通及美国AT&T基本相当各占9%,西门子占6%,这里的份额占比应该是不算欧美本土市场的。
   
       而美国整个电信设备市场规模达到了300亿美金,85/86年,程控交换机市场在50亿美元左右,而交换机的销量是1300万线,也就是平均每线约400美金。而美国85/86年实际电话用户增加也就维持在300万线左右,因此作为当时最大的电话网络,美国拥有电话用户超过1.1亿户,整个网络的数字化改造是从1981年开始,81年之前建设的网络全是机械式或者电子式程控交换(非数字),在85年左右改造量不到1000万线(程控交换机的装机率一般都在70%-80%)。
   
       1985年的几家主要主要设备商的情况如下:
   
       AT&T:4ESS和5ESS是数字程控交换机,分别具有长途交换机功能和市局交换机功能,其中5ESS采用模块化架构,1983年销量18万线,1984年销量250万线,1985年500万线。除了美国市场外,在包括中国的15个国家有交换设备销售部门。
   
       北方电信:北电主要销售的是DMS10交换机,在1984年占美国当年数字程控交换机市场的一半(随着5ESS上量,销售减少),1986年销售的数字程控交换机约500万线。
   
       ITT:总部设置在美国的包含电信设备制造的联合集团,ITT的子公司遍及世界100个国家,1985年总体销售金额200亿美金,其中电信设备60亿美金。ITT的拳头产品是S12到1986年为止,ITT已经与21国家签订了2200台交换机设备的合同,总容量超过1300万线。
   
       西门子:西门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电信设备商之一,销量居世界电信市场第三位,已经有128个国家购买他的电信设备,1985年西门子的销售金额200亿美金。西门子程控交换机主要是EWSD,截止1984年,西门子已经与17个国家签订了交换设备销售合同,总容量450万线。
   
       阿尔卡特:目前在国际电信设备市场销售金额局第四位,与50多个国家签订了E10-Five交换机合同,容量为2100万线。
   
       NEC:是世界几家最大的数字电信设备商之一,其不仅在日本国内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上也久负盛名。到1986年,已经有47个国家向NEC订购了1020万线NEAX61交换机,其中已经有37个国家装机运行。
   
       爱立信:是世界上最大的电信设备商之一,为了扩大市场,它在16个国家建立了生产厂,截止1986年,在63个国家销售1400万线AXE交换机。
   
       总之,从最初的百花齐放,经过10-15年的竞争与淘汰,在主流的国际市场只剩下了几个主流的交换机生产厂商,全球化做得相对比较好的是西门子和爱立信,接下来是阿尔卡特,朗讯,北电,以及日本的NEC和富士通。
   
       中国的第一个程控电话交换机
   
       在刚刚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的电话用户只有200多万门,并且自动化率还很低,整体通信网络技术水平相比发达国家差不多落后了20-30年。当时许多发达国家实话自动化率接近100%(含纵横制,步进制,空分等非数字化交换机和数字程控交换机),长途自动化率也接近90%。而当时中国全国三分之一的市话靠人工接续,长途电话基本都是人工接续,那个时候的邮电职工的技术比武项目之一就是谁能够记得更多的电话号码,邮电劳模很多都在宣传“活电话本”(能够记住全市几千或者上万个电话号码),而农村地区都是使用手摇式的磁石电话机。在实现的自动交换里,国产的自动交换机还达不到国外60年代的水平,步进制自动交换机占29%,纵横制交换机占34%。
   
       在这种情况下,福建在国内首先引进了富士通的程控交换机, 1982年11月27日。中国第一部程控电话交换机在福州启用,“万门程控”,引申为后来的“万门机”开始正式诞生。
   
       据资料,1979年,福建全省市话自动交换机容量仅12200门,其中福州5804门,平均每千人不足一门。当时,福州市民要打电话到上海,得先拨总机号113,接通福州电信局的交换中心,工作人员在拨号盘上拨上海总机号,通过上海电信系统接通所要找的单位。在两次接力后,电话通路才建立起来,最快也要15分钟。
   
       发生在1979年的一件小事,促成了福建的第一个万门机,作为首批开放的港口城市福州,经常要停泊外轮。当年年底,一艘法国商船靠港,船上大副到电信局,要向法国总部汇报情况,没想到电话不通。这件事让福建高层领导很受刺激:电话不通,所谓开放,所谓引资,全是空谈。于是,省委书记拍板:一定要安最好的电话。
   
       国内产品当时没有程控,传统交换机技术不过关,只能进口,进口就要有外汇,而国家每年给福建的外汇额度是1000万美元。省里一下就给了600万美元,其他项目建设全部推后,给电话让路,基本上就是倾全省之力。为用上最好的技术,省邮电管理局专门成立了“引进办”,当时有8家国际知名公司参与竞争报价,最后,日本富士通公司的F150以低于市场价一半的价格中标,1980年12月,福建省邮电管理局和日本富士通公司签订合同,引进F150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并初装交换机10000门。之所以是一半的价格,是因为F150当时刚研制出来,技术、性能都未经检验,富士通想把福州作为实验室,所以价格上才肯便宜。日本人的算盘打得很精:福州只是个中小城市,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对它在华业务产生重大影响,一旦成功,肯定四面开花。从80年12月签订合同到82年11月正式开通,差不多花了2年的时间。
10程控交换机安装现场.jpg

福州万门程控电话安装现场
11程控交换机使用.jpg
1982年中国第一台程控交换机在福州启用
   
       在第一个程控交换机开通之后,清晰的通话效果和快速的继续速度使得各省邮电局都大为震惊,纷纷带队到福州局来参观和学习。当时的电信局长张奇萍说,他总共接待了21个兄弟省市的主要领导,包括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任仲夷,他在看完福州电信机房后,当场拍板:广州也要装,要装就装26000门!任仲夷随即打电话给广东省委办公厅:“赶快组织人来福州取经,就用这套系统了。赶快!”
   
       福州“试验”成功后,在短短三年内,全国都开始了程控电话交换机建设的步伐。当时,福州电信局办了8期培训班,做“技术输出”,为中国的最初的程控交换技术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总之,福建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建设,“不管打到世界上任何地方,10秒内接通”的性能,清晰的语音,使得中国大地认识到了,电话还有这么好的,这么快的。在当时经济的发展对电话需求特别强烈的情况下,邮电系统各领导和各省份的主要领导通过福州局的了解,坚定了建设高质量电话系统的决心。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中士

注册:2008-6-45
发表于 2018-4-17 14:32:22 |显示全部楼层
很系统的通信教科书,学习了。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4-8-10996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18-5-4 00:29:2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68810115 于 2018-5-4 00:37 编辑

2.3     国内:7国8制的困境及当时技术和市场环境

  

      虽然说高质量的程控交换机东西好,但是在国内没有产品并且还不会制造的情况下,所有的产品都必须依赖于进口,价格自然也是很可观。以福州局为例,1980年决定引进程控交换机的时候,1万门交换机的外汇额度需要600万美金,平均下来是600美金/线。

  

      而1980年,中国GDP才3000亿美金,外贸出口180亿美金,还都基本上是初级产品出口为主,1980年国家的外汇储备为-1.3亿,可以想见,花600万美金进口一个万门交换机,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是要下多大的决心?并且当时国内是什么都落后,需要将更多外汇放在进口生产型设备上,比如各种生产线及技术引进上面。中国一直到1990年的经济情况如下表:

                            11  中国大陆GDP和外汇.jpg

  

      中国的电话交换机用户1980年是200万线,到了1985年也才达到300万线,一直到1990年,全国的电话用户也才达到690万用户,这其中还包括了部分采用磁石交换机的农网用户以及非程控交换机用户。上海贝尔是1983年签署合同,1984年正式成立,到了1985年才开始建设厂房,85年年底才开始正式生产交换机,86年,87年的生产量也远未达到30万线/年的生产能力,一直到90年代初期也才超过百万线/年,因此上海贝尔的产品在80年代后期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

  

      到90年为止的新增的400万用户,基本上都是程控交换用户为主。按照当时国际市场平均每用户400-600美金/线的成交价,这新增的400万用户光设备进口就花了几十亿美金,而到90年为止,中国的外汇储备也才刚刚突破百亿美金。正是由于设备价格昂贵,当时的邮电局也也没有太多的钱来扩大程控交换机的容量,每个用户最贵的时候仅初装费就要5000多RMB,还必须有关系,批条子才能装上电话,因此用户普及的非常慢。

  

      由于除了上海贝尔之外的所有交换机都必须进口,因此当时国际上主流的交换机厂商都在中国有销售,包括法国的阿尔卡特 E10-B交换机,加拿大北电的DSM-100,瑞典 爱立信AXE10,德国西门子EWSD,AT&T的5ESS,以及日本NEC的NEAX-61 及富士通F-150,再加上上海贝尔S1240交换机,七个国家,八种交换机型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七国八制”。其中上海贝尔的S1240虽然是合资,在中国生产,但是由于交换机里需要大量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这个也还需要依赖于欧洲供应,而与上海贝尔的合资配套的集成电路的合资公司,上海贝岭是到了1988年才谈成,1992年才形成本地的芯片供应能力,因此还是将上海贝尔归为其他国家,成为“七国八制”中的一国一制。除了上述装机量较大的交换机之外,还曾经进口过三星交换机,诺基亚交换机,GPT等非主流交换机。因此七国八制只是主流交换机的概述,并不是所有的交换机。

  

      虽然上海贝尔的产能不足,但是由于不需要外汇,并且价格相对于进口来说还是相对便宜,因此各地的邮电局排队等待上海贝尔的发货和安装,因为对于当时几千块的初装费及后续的月租费和通话费,买到交换机,安装投入使用,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经济利益。而产能不够部分,只能消耗大量外汇去进口。

  

      正是由于在交换机上的受制于人,价格昂贵,并且大量消耗着外汇,通信的业务提供能力远远赶不上需求,因此才有来了国家的交换机开发的重点工程,也才有了后面交换机的群体突破,形成了中国在通信产业上面的优势。

  

      90年代初国内的技术环境

  

      为什么要说明一下90年代初的技术环境呢?因为实际上在90年代之前,国内的经济基础是很薄弱的,无论是从经济的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能力还是产品开发上,都很薄弱。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现在,我们看生产电视机,冰箱是一个很简单的并没有什么技术的产品,但是80年代,我们技术引进比较早的也是最多的就是电视机(八十年代光电视机的生产线就引进了几十条)和冰箱的生产线?主要由于我们的生产管理模式,元器件都相对比较落后,产品本身的质量也很不过关。对于产品本身,就和技术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甚至到了80年代,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内的公司或者工厂对产品开发上,并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人才匮乏,由于之前大学教育普及率比较低,导致实际上中国在80年代之前大学毕业生是比较少的,平均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在经济中各个企业,真正的技术人才很少,真正有产品设计能力或者在技术方面的人才都集中在有明确需求的各部的研究所,而真正在企业的技术人才相对比较少。就算在各部的研究所,人们的开发工作也并不是很多,缺少真正的产品设计经验。

  

      第二,长期执行计划经济或者计划经济的惯性延伸到改革开放之后的最初10几年,使得主要的企业只管生产,对产品的改进并没有动力或者驱动力。国家会在有明确需求的领域,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集中力量突破核武器,卫星,汽车,电视机等。如果是民用的产品,则会指定企业生产,或者指定做支援某个地域设立新的企业,并没有所谓的商业机密一说。到了企业之后,产品自我改进机制是缺失的,产品一生产就是几十年,这也就是从1956年第一台解放汽车诞生,到80年代初期,你看到的汽车基本和原来差不多,12匹的柴油机不同的厂家生产的基本都是类似的。当然,这个只是说明一种现象或者机制,并不是企业一点改进或者新产品都没有,那么多企业,产品的小改进也还是有的,少量企业做部分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也是有的。      

12 解放汽车.jpg
                    
外形几十年不变的解放汽车

13 12匹柴油机.jpg
不变模样的柴油机

  

      经过80年代教育的发展,产品和技术的引进,以及大量的合资企业建立,对于上述两个影响真正的产品开发最关键的因素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从人才上,由于大学教育规模的提升,从1980年招生28万到1990年的60万,使得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能够进入了企业,尤其是在80年代及90年代初的合资企业待遇最好,有很多优秀人才能够进入合资企业,这里包括应届毕业生,也包括各企业,各研究所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而合资企业或者通过技术引进的国有企业,通过对先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设计或者不进行设计,都是能够在产品上积累很多经验,无论是设计,生产,测试,质量保证等等。经过10年的改革开放的积累,在90年代初,在人才积累上,虽然不说人才遍地,但是至少各方面的人才都有了一定的积累。至于80年代前几年,社会上人才是如何匮乏,在后面上海贝尔章节会介绍。那真不像现在,在招聘会肯定能够有原来做这行的人来面试,先不管他水平的高与低,至少他是做这一行的。

  

      在产品上的开发和设计上,由于已经不是国家计划或者指定生产,因此在市场经济中各企业竞争的主要就是产品的规格和产品质量,经过10年的运作,也使得各企业已经有了产品改进的动力和机制,比如原来闻名遐迩的“燕舞收录机”,虽然质量不是很好,但是在产品上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14 燕舞收录机.jpg
盐城的燕舞收录机

  

      在产品推陈出新的不断磨练过程中,国内的整体的产品设计能力,包括技术水平和设计的速度是在不断的提高。而非国有企业的高待遇,也使得人才相对集中的研究所和国有企业不断有相应的技术人才流出,支撑了企业的发展。

  

      90年代初国内交换机市场环境

  

      由于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使得企业和家庭对通信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迫切。特别是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是城市,经济活动对通信的需求远比开放初期的农村经济需求要多,容量要求更高,服务质量的要求更严格。

  

      虽然上海贝尔的合资公司已经建立,但是产能有限。90年建立的北京国际交换(西门子的合资企业),天津日电(NEC的合资企业)也是刚刚建成,产能和产量有限,而青岛朗讯到了93年才建立,广东北电是到了1995年才建立,因此在90年代初期的几年,局用程控交换机(就是邮局用,面向公众放号的交换机)还是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据统计,90年国内交换机的产量仅20万线,1991年65万线,一直到了北京国际交换和天津日电都已经量产规模提升之后,才达到374万线。而电话用户新增则是远远大于国内的交换机生产能力的,91年新增160万用户,92年新增300万用户,而93年一年则新增了600万用户,而交换机的建设又是先于用户的增长,也就是说,实际上在93年之前,实际上大多数的程控交换机还是进口的。


15 BISC办公楼.JPG
西门子合资公司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办公楼
16 青岛朗讯.jpg
青岛朗讯主厂房

  

      当然,随着80年代处理器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交换机的成本也快速降低,再加上各设备商交换机销量快速增长,摊到每线交换机上的研发费用也快速降低,因此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交换机价格已经从80年代平均400~600美金降低到90年代初的平均每线300美金,但是就算是每线300美金,对国内来讲还是一个极高的价格,特别是93,94年之后的汇改,使得1美元兑人民币超过8,折合到每线需要2000多不到3000。

  

      在局用交换机供不应求的同时,国内的用户交换机(一个工厂或者单位的总机)由于80年代不断的引进,消化以及基本放开竞争,以及代理的国外用户交换机,到90年代初期,国内的交换机的生产厂家和进口品牌有超过100家。用户交换机的容量一般都是几十门到几百门,技术复杂度相对比较低,可靠性要求也远小于局用交换机。

  

      总之,在90年代初,国内局用交换机还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的阶段,除了形成规模的三家(上海贝尔,北京国际交换机,天津日电)之外,还需要大量进口交换机。91年进口了208万线,92年进口了300万线,而93年,虽然三大厂都扩大了产能,预计94年能够提供600万线,但是还是供不应求,以93年底对94年的预测看,全年预测交换机需求量为900万线,预计进口量约300万线。

  

      也就是说,到1994年为止,国内的交换机还是不愁销售,只要能产出来。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4-8-10996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18-5-5 17:54:0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68810115 于 2018-5-5 17:59 编辑

2.4  阶段2:重心转移,国产崛起(1)

       这里说的国产崛起,是指国产交换机在中国通信市场的崛起,由交换机的大规模销售形成了在当时国内企业看起来足够多的利润,并支撑了业务的扩张,使得华为,中兴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国内交换机的研发与突破

   

       我国的电话交换机制造业起步比较晚,1957年才建立了第一个个自动步进制电话交换机制造厂,1958年才研制成功纵横制交换机,但是两个自动交换机的技术水平相比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程控交换机诞生之后,在国家层面,我国就在《1978-1985年全国科技发展纲要》中就将程控交换机研发列为108个重点科技发展项目之一。但是由于该规划是国家主导,将研究任务分给各科研院所,但是实际在80年代并没有取得突破。第一次规划和研究算是失败。在福建第一个引进程控交换机商用成功以及全国各地的程控交换机的使用,国家确定了“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升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程控交换机”大的方向,在1991年年底,国务院通过的《1991-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再次规划程控交换技术定位国家重点发展的电信技术,并启动了研发项目。

   

      在行业,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从80年代后期开始跟踪程控交换技术,并与邮电工业总公司联合研制程控交换机。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专家邬兴江和十几名研究人员大胆放弃了传统数字程控交换机的通信与控制的设计思路,开创性的用计算机技术与思维,吸取分布式计算架构的思路,采用逐级分布式体系结构,放弃2000门的容量规格,确定万门机的容量规格,终于研制成功”HJD04”的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是我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程控交换机,也是在程控交换机完全依赖于进口和合资的情况下被称为“争气机”。


17 巨龙HJD04设备.jpg
巨龙04机
   

      04机的研究成功,标志着“七国八制”长期垄断中国程控电话交换机市场格局的终结,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电信网现代化建设受制于人的被动态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评价说:“在国有企业纷纷与外资合并或被收买兼并后,‘04机’送来了一股清风。” 91年年底,邮电部及通信专家在洛阳,对“04机”进行严格的鉴定,结论是:设计新颖、性能可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外国权威专家也认为逐级分布式体系结构属于架构方面的原创,程控交换技术发展做出贡献。04机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04机研究成功之后,就将相关方案授权给我多个过通信设备厂生产,并在1993年开始逐步量产,并于1995成立巨龙通信设备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由于科研与产销运作机制问题导致后续发展并不顺利,这个将在后面公司篇去介绍。


18 HJD04 机鉴定会.jpg
   

      华为的交换机之路

   

      成立于1988年的华为,在初期代理香港用户交换机(就是单位里转分机的总机),经过几年的代理销售,华为建立了一定的销售网络,也赚了一些钱之后,将利润投入用户交换机的研发。很快华为就在开发出了自己的用户交换机HJD48(模拟交换机),并利用已经建立的销售网络取得了一定的销售业绩。但任总并没有止步于此,在 1992年做出开发局用交换机的决策。这是华为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意味着华为正式进入电信设备供应商的行列。因为用户交换机的客户是各种各样的单位,和电信局关系不大。而局用交换机的用户就是各级的电信局。

   

      华为决定开发局用交换机的时候,上海贝尔产量已经上了一定的规模,主流市场被国外七国八制交换机占领。当时04机已经开发出来,并通过鉴定,而同时在开发交换机有很多公司,包括后来成为华为对手的中兴,还有长虹公司,不是四川那个生产电视机的长虹而是深圳市政府和长春邮电学院合办的公司,在华为刚刚开始搞程控交换机的时候,他们的产品就已经卖了一个亿了,不过他们的2千门交换机开发出来之后就没有再继续开发,忙着分钱去了,后来就没有再发展。因此华为搞交换机,在技术,资金,政府支持等各个方面都比别人落后很多。

   

      不过04机的成功,给了包括华为在内的很多公司的希望,纷纷加大力量开发。华为开始招兵买马,开始开发局用交换机。做产品开发最关键的就是人才,华为程控交换机最早的开发人员来自西安邮电十所(西安大唐的主要技术力量),除了十所,华为积极地从其他相关企业挖人。邮电部在西安举办一个程控交换机学习班,全国从事交换机开发的单位都派技术骨干来参加。这正好是华为挖人的好机会。华为去的人,白天学习,晚上就到各个宿舍去招人。 

   

      不过华为的交换机开发并不是特别顺利,进度有所延迟,但华为的销售很厉害,在交换机还没开发出来的时候,已经为第一个交换机找好了开机的地方--浙江义乌。那个时候华为在用户交换机上面赚的钱,不能支撑公司的开销,所有人员的工资领一半,另外一半打白条,不过名义上的工资还是挺高的。华为老板任总说“我们现在就像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拿了老百姓的粮食没钱给,只有留下一张白条,等革命胜利后再偿还”。原计划是是93年5,6月份开实验局,但是一直拖到10月份,尽管交换机还没稳定,还是由开发人员带着开发工具浩浩荡荡的到义务去开局去了。

   

      在交换机开发快结束,即将出去开局之前,在全公司征集名字,最终采用了C&C08。C&C有两个含义:一是 Country&City (农村&城市),表达了华为人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渴望;二是Computer&Communication(计算机&通信),数字程控交换机就是计算机和通信的组合。C&C的格式是模拟当时电信业的老大AT&T而来的(来源,刘平-华为往事)。至于08,刘平在文章中说没什么具体的含义,讨个口彩,我个人猜测在数字除了吉利之外,因为巨龙万门机是04机,华为型号数字应该比这个大,08估计有盖过04的意思在里面。

   

      不管怎么样,第一台C&C08交换机,B型机终于到义乌开局了。开发组的大部分人员带着开发工具都跟着去,等于是把开发的战场放到电信局去了。这个局开了两个多月才完成。后来还经常出毛病,经常需要开发人员去维护。直到几年后,华为给他全部换了新版本的交换机,才稳定下来。

19 华为CC08.jpg

华为CC08机
   

      实验局完成之后就是交换机的鉴定会,1994年华为请了广东省邮电科学研究院测试鉴定,最后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结论圆满地通过了鉴定,并在当年北京国际通信展上首次展出。中国国际通信技术设备展,业内简称为北展,主要是通信商宣传自己的产品,各地电信局的老大和技术人员参展,了解产品。通信展是华为程控交换机首次在展会上亮相,通过北展,使得各地电信局知道华为也有程控交换机的产品,扩大知名度。

   

      在开B型机在开发的同时,华为已经在考虑万门机的方案,万门机的方案是由华为传奇技术男李一男主持设计。万门机也就是搞一个通信模块将多个B型机连接起来,比如16模就是将16个B型机连接起来,交换的容量就基本上是2000*16(实际会略小),大概等于3万用户的量。到94年年中的时候,万门机开始联调,随后成功在江苏邳州完成实验局,当然同样,还是存在软件不稳定的问题。在1994年11月完成省级鉴定。1995年邮电部的生产定型鉴定,取得了正儿八经的电信设备入网证,也就是说,取得了大规模销售的资格。

   

      其他国产交换机

   

      与华为差不多同时,中兴的交换机在在开发了ZX500,ZX500A,ZXJ2000,ZXJ2000A等多款交换机之后,终于成功研制出万门机ZXJ10。随后由邮电部第十研究所,邮电科学研究院及几个留美博士合资的大唐电信有限公司开发的SP30,以及由电子部54所和华中理工大学合作开发并由金鹏集团经营的的EIM-601程控交换机都相继研制成功,并取得入网许可证。


20 中兴J10.jpg
中兴10机
   

      至此,国产成功交换机群体突破的几个主要厂家在相差不长的时间里面都完成了交换机的开发的成功,并取得了入网许可证。时任邮电部部长的吴基传,在一次会议上,从巨龙、大唐、中兴、华为4家公司名称中各取前一个字,形象地称之为“巨大中华”现象。从此,“巨大中华”的美名不胫而走,逐渐成为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代名词,在国内外通信业界叫响了。后来又有人加上了金鹏,就成了“巨大金中华”,至于后来普天成立,加上烽火,就成了2000年前的中国最主要的国产通信设备厂商,“巨大金中华,烽火普天下”

   

      从上面的型号,也大概能够看出各厂家交换机开发的早晚,巨龙是04,华为是08,中兴的是10,而大唐是30,而最晚的金鹏则是601。

   

      在此之外,国内还有公司曾经开发过交换机(不一定是局用交换机),但是未取得规模商用,比如联想也曾经开发过交换机,LEX-5000,深圳桑达公司的HJD-1000,潍坊花光公司开发JSN-1等,由于前几家的公司都是由传统电信设备商开发的,而上述的这些公司由于主业并不在通信设备,交换机的销售渠道并不是很畅通,并且也不影响公司的生存,因此很快就销声匿迹了。而上述的取得突破的巨大中华的交换机基本都是公司的唯一产品,如果产品失败了,则公司生存都存在问题,破釜沉舟,终于还是闯出一条血路。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4-8-10996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18-5-5 17:54:42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68810115 于 2022-11-17 10:44 编辑

2.4  阶段2:重心转移,国产崛起(2)

      业界主流设备商的重心转移


       这里说的重心转移,是指研发力量和研发重心的转移。由于80年后期开始,移动通信的用户已经开始逐渐快速增长,年新增的用户的绝对值也越来越多。研发重心肯定是随着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的变化而迁移。特别是80年代末期,随着完全全新第二代数字移动系统的开发,必须要投入大量的研发力量。交换机只有一种设备,但是移动系统可是有5,6种设备,并且单一个设备的协议复杂度,技术复杂度,系统复杂度都是远超过程控交换机的。


       下面就尝试一下估计两个市场的规模,下图是从1990年开始的固定用户和移动用户增量的比较,也就说每年全球新增多少用户。为了避免将国产交换突破之后国内市场价格快速下降影响到国际市场,单列一下除国内市场之外的其他区域交换机市场的规模。

                 
21 固网移动新增对比.jpg
          90年代固网移动用户新增对比

       对于价格的假设,在90年初期,国际上程控交换机平均每线的价格价格是300美金左右,按照90年高估一点,也就是400美金,到了1995年下降到100-150美金/每线,后续就保持在100美金每线。


       而移动系统的价格则要高很多,先不算其他的,各主流的设备商的移动核心网都是在程控交换机基础上,在功能和软件上面加上移动相关的协议,就是成为移动交换机(MSC),并且因为技术复杂度相比程控交换机高,MSC每用户的价格要比程控交换机都要高很多。而在移动网络的投资缺主要是在无线接入网,也就是基站子系统,基站系统的投资是核心网投资的好几倍。


       虽然90年初期还是以模拟系统为主,但是估计整体的市场规模应该也是超过固定网络市场规模的。移动系统要分两部分估计,一部分是移动系统的价格,包括基站系统,移动交换系统及其他网元,一部分是手机的价格,因为那个时代,手机还是高科技产品,当时也只有技术实力比较强的系统厂商才有手机业务,而没有纯粹的手机厂商。移动系统的价格在90年代初期高达几千美金一用户,按照保守的估计,3000美金每用户,到1996年的时候,降低到800美金每用户(应该是超过这个价格的),而手机在90年初期,也还高达1000-2000美金/部,到96年降低到每部手机600多美金,到98年降低到500美金左右,按此估算规模:


22 90年代初固网移动市场比较.jpg
90年代固网移动市场规模对比

       从上面最简单和简陋的估计就可以看出,就算在90年的时候,移动系统整体市场规模应该是超过固网程控交换机的规模,而到92,93年之后,移动网络的市场规模就将程控交换机的市场规模远远甩开了。


       上面还仅仅是固网和移动网络自身设备的比较,因为无线站点数量比较多,每个站点都要配套电源,传输,天线等,而每个基站,一般也就是覆盖几百或千把个用户,大量的基站也会带动配套的销售。而固定电话系统,则是传输到机房就可以了,并且一个机房可以带几万用户,最多就是线缆到用户(接入网未出现之前),配套带动销售少。


       从上面的市场规模可以看出,移动网络市场的规模是远远超过程控交换的市场,并且对于移动网络从模拟网络(1G)到GSM网络(2G),是一个全新的系统,系统的复杂度要远远超过程控交换机,因此各西方主要通信设备商肯定是将主要的研发力量投入到无线网络设备的开发上,在交换机上面投入研发相对少一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西方厂商在交换机销售上面放松,不抓住关键市场或者关键客户,在市场销售上面肯定还是会继续保持有限度的竞争,保持关键市场和关键客户。


       在程控交换机研发投入上的减少,就意味着,对新需求或者新机会点的响应会比较慢,产品推出市场的时间就会比较长,而国内群体突破的通信厂商,交换机几乎是当时唯一能够赚钱的产品,对市场响应的速度,对产品改进的速度肯定是远超过西方厂家的。


       这个就是因为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市场规模的不同导致西方厂商研发投入重心的转移。而固定到移动的切换,对各电信设备商的影响巨大。从下表就可以看出,在3年中,增长最快的是诺基亚,以移动网络销售为主,收入增长了4倍,而摩托罗拉则是模拟移动网络的王者,也是数字移动网络销售的佼佼者。增长再其次就是爱立信,NEC和富士通,也包括了移动网络。


       从总金额上看,92年,15亿美金以上的16家通信设备商,合计销售金额为960亿,而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1995年仅前10名的销售合计已经达到1176亿美金,市场增长迅猛。


23 90年代全球通信设备商.jpg

全球通信设备商


       国产交换机的市场历程


       国产交换机虽然在研发上面突破了,但是因为毕竟平台是新的,产品也是新的,产品在质量和功能上和那些已经在现网已经应用10几年,使用量几千万线甚至上亿线的产品相比肯定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另外有国内的企业基本都是新的,在企业制度的建立,管理人才和管理流程上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当然最大也是最核心的挑战还是在市场。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为了引进程控电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遍访发达国家而求之不得;但是看到中国急剧扩大的市场以及通信巨头的重心转移,各主要通信公司都纷纷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除了80年代的上海贝尔之外,西门子在1990年在北京建立北京国际交换,NEC在天津之后合资公司之后,北电在广东、朗讯在青岛、爱立信纷纷建立合资公司,生产程控交换机。这个也是任总曾经说过“在家门口就遇上国际化的竞争”的原因。


       在当时的中国通信网络或者全球的电话网络中,交换机是一层一层的连接的。专家们把电话交换网络的各种交换机分为几种类型,C1、C2、C3、C4、C5,每种交换机放在交换网中不同位置,被赋予不同的使命。

最早划分是按照C1为大区中心,比如上海就是华东区域中心,广州为华南的区域中心,最早是划分几个大的中心,虽然没看到严格的定义,但是可以从几个大的区域长途区号可以猜测出来,比如广州020,上海021,沈阳024,南京025,武汉027,成都028,西安029等。


       C2为省中心,一般都设立在省会城市,C3为地区中心,也就是地级市的中心,C4为县中心,C5为端局,也就是直接放号的。对于端局的用户要呼叫另外大区的用户,都要经过C5,C4,C3,C2,C1一层一层的接通,当然后来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和传输网络话,逐渐的演变成端局-汇接局-骨干三个层次,这个是后话了。交换机层面越高,影响的范围就越大,比如,如果江苏的C2如果都断了,则江苏省的电话就打不出省了,虽然省内的通话没问题。


       由于从80年开始,国内不断进口程控交换机,在网络最初建设的过程中,国外的交换机厂商早已经在各层级都已经占据了C1~C5各个层级市场,对于C5~C3,由于用户容量不断增加,交换汇接的架构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增加,因此在上海贝尔在90年代初期也逐渐占据了部分高层级的交换。比如在95年左右,东部地区,沿海地区和所有的大城市,已经基本为国外交换机占据,3个国际汇接局,30个C2省级二级汇接局,基本上都是进口程控交换机或者上海贝尔的S1240。


       因此在国产交换机刚刚推向市场的时候,由于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相比通信巨头来说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开始只能在最底层的C5的端局开始,逐渐的向县中心和地级市销售,这个也就是国产通信设备“农村包围城市”的来源。当然这个包围和替换的时间不算太长,如果从94年开始算起的话,实现国内新增交换机由华为,中心和上海贝尔包办新增交换机容量也只用了5,6年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最麻烦的则是在刚刚推出交换机的初期,因为设备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差距,电信局不太愿意采购,而设备不经过大量实际的千锤百炼式的使用,稳定性提升就会很慢,因此在创业初期国家的扶持就很重要了。


       突破之后的国家政策支持


       在交换机群体突破之后,国家层面在政策上面多次支持国产交换机的发展。


       第一个政策:从1995年1月1日期停止使用国外软贷款购买进口交换机;从1995年4月1日起,不再对进口程控交换机提供免税政策(之前为了促进通信的发展对进口的交换机免税),这个政策的出台,大大限制了国外整机的进入。


       第二个政策:为了解决04机的发展,邮电工业总公司,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04机的生产厂共同成立了巨龙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因为04机的运作模式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授权各地的通信设备厂生产,并没有一个统一运作的公司,也导致各生产厂之间打架,并且在交换机的继续演进上面没有责任主体。巨龙公司的成立形成了科研,开发和生成责任一体化运作。与此同时,国家工商银行还和巨龙公司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提供5亿元贷款和买方信贷,大大促进了04机的发展。


       第三个,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两次“全国国产程控交换机用户协调会”召开。


       1996年年初时候,交换机新军“巨大中华”论品牌,跨国公司名扬世界,国产品牌鲜为人知;论技术,国外机型成熟稳定,国产设备瑕疵众多;论市场,国外设备根基深厚,国产设备少有认可。虽然各厂商都有销售,但是占比是比较小的,层面也比较低,因此市场规模难以起来。邮电部当时也一直在考虑如何帮助国内厂商,在这种情况下,邮电部计划建设司牵头分别在1996年3月和1997年7月举办了两次“全国国产程控交换机用户协调会”。


       第一次用户协调会参加的厂家有6个:邮电工业总公司、华为公司、中兴公司、西安大唐、巨龙公司和金鹏,而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运营企业则悉数到场。计划司司长讲话希望“在中国市场上有国产交换机的一席之地,有我们自己耀眼的中华牌”。在会议期间,各厂家分别介绍自己的公司和产品,基于协商的基础上,签订了覆盖96,97,98年三年500万线的订购意向书,实际执行为700万线。


24 国产程控交换机用户协调会.jpg
国产程控交换机用户协调会

       在第一次协调会之后,96年各厂家的交换机销售局面打开,现网的使用也使得交换机的质量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用户也更加熟悉,并且在功能和性能上缩小了与西方厂家的差异,部分软件功能还领先于西方厂家。在能够满足现网要求的情况下,明确要求运营企业,在性能价格比相当的情况下,应优选国内厂家的产品。希望各省市区在本地网交换机的选型中至少要有一种国内交换机。因此在97年的第二次用户协调会上,参加的厂家依然是6个,用户还是那些,在最终签订1700万线的交换机意向,实际执行也达到1700万线。


25 第二次国产交换机用户协调会.jpg
第二次国产交换机用户协调会

       两次用户协调会,大大促进和加快了国产自主交换机市场化的步伐,虽然不太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但是站在扶植国内企业的层面又是合理的,及时的,为国内交换机厂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国内交换机产业的发展。


       除了在政策上面支持外,在1998年新成立的信息产业部组织的无线用户协调会上,信产部副部长还明确要求国内通信运营企业不得拖欠制造企业的货款,在当年的财务决算中,要求运营企业全部付清设备款,这给资金状况紧张的国内设备商继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现金流,大大支撑了国内设备商的发展。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4-8-10996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18-5-8 07:48:1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68810115 于 2018-5-8 07:53 编辑


2.4  阶段2:重心转移,国产崛起(3)

       国产交换机的创新与发展

         

       在初步解决了创业的生存危机之后,特别是96年第一次国产程控交换机用户协调会之后,巨大中华4家企业都销量大增,中兴截止96年,在网运行400万线,华为1995年首次以12.5亿的收入跻身电子百强第26名,1996年以22.2亿上升为21名,96年销售交换机250万线,大唐96年销售金额为3.6亿,挤入电子百强84位。而巨龙截止96年累计销售900万线,1997年,华为销售交换机390万线,而同期上海贝尔销售588万线,已经比较接近,与此同时,由于国产交换机的突破与竞争,交换机的价格也由90年代初期的300-400美金/线迅速降低到94-95年期间的50美金/线,并且还持续降低。

     

      在巨大中华以及各合资交换机生产厂一起不断扩大产能的情况下,国内交换机的市场迅速由90年代初的“供不应求”转换为“供过于求”,也就自然迎来了市场经济情况下的价格之争,性价比之争,功能和性能之争,这个时候也就是考验各企业管理功力了。


       考验一:是否有创新?

   

       西方厂商的交换机基本都是70年代和80年代开发的,软件的功能和性能也经过80年的大量的应用,也已经很稳定了。由于西方厂家的研发重心已经转移到了移动系统,这就意味着,西方厂家在新业务,需求接纳和产品演进方面就略显得慢一些。

   

       而国产交换机则不一样,因为在性能和稳定性方面和西方厂商有一定的差距,这个是需要时间积累和实际应用锤炼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功能上领先,那么就使得自己产品在竞争中赢得加分。

比如在1996年,广东电信就针对社会对电信新业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出为大客户建设商业通信网的概念,并联合华为,一起分析,深入调查客户需求,并完成解决方案开发,最终形成了商业网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对于大客户的电话,可以实现内部短号通话和通话免费,也就是实现PBX的功能,替代总机,新增了电信局的市场空间。在其他的功能方面,实现来电显示,支持呼叫中心,数据业务等多方面功能,并在1996年10月在深圳首先开通,并演示了演示了多项商业网业务,受到广泛好评,并在此基础上,又继续开发远端话务台、酒店通信解决方案等多项业务,大大拓展了运营商的市场空间。

   

      再比如,1997年,天津市话局注意到了高校通信市场潜力很大,于是提出了预付费卡业务的需求。设备商针对校园特点,定制了业务流程和计费方式,推出校园卡业务。同时设备商与天津市话局共同研究市场,制订了有针对性的经营策略。很快,校园卡就风靡天津各大校园,进而在全国各地得到响应,使得几乎在所有的大学宿舍中都安装了电话。这个就是市场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因为原来所有的固话都是后付费的,也就是每个月用完,告诉你要交多少钱,包含月租费和通话费。而201卡则是,不需要月租费,每个人需要提前购买201卡,通过201卡扣费,实现大学宿舍的通信共享,大大拓展了市场的空间。


26 华为201校园卡.jpg

华为在201卡上的创新

     

      上面只是两个小例子,说明国内设备商在新功能和新需求方面的积极响应,快速推出新能够,使得自己赢得竞争优势。

     

      考验二:是否有成本优势?

     

      群体突破之后的国内设备商,在交换机的成本上还是有很大的成本优势,成本优势主要是体现在系统架构,低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不断优化硬件去降成本。

     

      由于中国厂商交换机突破都比较晚,因此在架构上面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无论是集成度还是用户容量规格,而西方厂家的交换机开发得相对比较早,除了爱立信后来又推出了AXE810的平台之外,其他的主流公司好像在交换机上面并没有推出新的平台,这就是使得国产交换机在架构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90年代,中国的工资还很低,无论是研发工程师还是制造成本,因此国产的交换机在研发和制造上面,相比西方厂家天然有优势。在90年代,中国1个工程师的月薪一般也就是几千RMB,而西方厂家的研发工程师普遍是几千美金,研发的人力成本比国内的要高很多倍。在制造上,前期国内厂商有制造成本的优势,但是后续主要的厂商都已经在国内制造了,制造成本上面的差异就不大了。

     

      随着国内交换机的上量,国内厂商在现有架构上面还在不断优化和降低成本,使得整体的设备成本不断降低。比如华为,有一个团队就不断降低用户板的成本,一个版本一个版本的更新,使得交换机上的使用量最大的用户板(用户的线缆就是接到用户板上)成本不断降低,赢得成本的优势。在此之外,国内厂商还不断用自行开发的芯片替代原来的芯片,一个是可以保证货期和产品,也能够使得产品获得额外的成本优势。有了成本上面的优势之后,就可以在售价上面可以做到比竞争对手还低,并且还有足够的利润,也有足够的研发费用做产品的进一步开发。

     

      正是有了功能和成本上面的优势,使得97年之后,国内的新增的用户主要就由含上海贝尔在内的国产交换机取得大多数的份额,而西门子则逐渐的退缩到相对高端的汇接局。

     

      远端模块和接入网

     

      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交换机建设量越来越大,而用户在一定范围内数量又是一定的,交换机到最终用户的线路长度太长的话,施工成本和维护成本太高,并且性能上也有影响,因此各交换机厂商也逐渐推出远端模块,也就是将部分模块移到离用户相对较近的位置,通过光纤和交换机相连,远端模块功能简单,可以实现无人值守. 随着县本地网体制的确立和推广,集中维护、集中管理成为国内电信市场布网的主流思想,形成了大容量,少局所的建设思路,当然这个时候远端模块和交换机之间的接口还是非标准接口,远端模块和交换机必须是同一家,虽然未形成直接的竞争,但是交换机的容量越做越大,通过局点数量的减少,远端无人值守模块的大量部署,使得运营商使用和维护的成本大大降低。

     

      在上述远端模块之后,国内从97/98年开始试验接入网,接入网通过V5接口连接到交换机,而V5接口是ITU的标准接口,使得不同厂家的接入网能够和不同厂家的交换机能够对接。由于接入网功能相对简单一些,技术复杂度也小一些,因此接入网主要就是看规模和成本的竞争了。到1998年,接入网产品成为了交换市场的热点,国内通过接入网接到交换机的规模已经达到800万线,占当时所有用户线的8%,而在随后的1999年,全国接入网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900万线。最终在国内形成了华为,中兴和UT斯达康在接入网上形成了激烈的竞争,随着规模的扩大,接入网的价格也从最开始的1000/线,直接下降到500元线。到后来,接入网的投资已经达到交换接入的50%到60%,V5接口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方厂商在现网的扩容和使用,国产设备商更加具备优势。

   

      使用接入网的另外的一个好处就是在最初的交换机接入之外,还能够兼顾数字网络,形成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的接入综合平台,符合当时已经逐渐兴起的互联网接入的潮流。

     

      随着技术和业务的发展,国内的5朵金花也出现了分化,到98,99年,已经形成华为中兴齐头并进,金鹏由于产品上市相对较晚以及业务原因,交换机出货量相对较少。而巨龙则由于机制的原因,导致出现了巨额亏损。大唐则是属于中不溜秋。到了90年代后期,在国内交换机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了华为,中兴和上海贝尔竞争,在接入网领域形成华为,中兴和UT竞争的格局。

27 华为接入网.jpg
华为接入网设备

     

      下图是国内包括国产和合资企业的交换机生产量,到了1999年,交换机产量已经达到了4700万线,而到了2000年和2001年,甚至到了7000万线以上。到后期,已经基本上是华为,中兴和上海贝尔的天下了。


28  国产交换机产量.jpg


     

      国产制胜的关键

     

      国产交换机之所以能够从最开始的举步艰难到后面具备很大的优势,除了最开始的国家扶植和政策支持之外,关键还是自身产品的过硬,成本控制到位以及良好的服务。

     

      在上面已经已经说了产品过硬和成本控制,使得国产的交换机在市场竞争中有了很强的优势,除了功能,规格和成本之外,在国内竞争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国产交换机的配置和运维界面都是中文,还支持图形化,这使得交换机的运维相对西方厂商英文化和类似与Dos的命令行的方式要简单,易于使用,这也是国产交换机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除了产品之外,国产厂商相对合资厂提供的良好服务,也是国产交换机不断高歌猛进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国产交换机在初期产品质量和西方厂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软件版本的稳定性相比西方厂商也有很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华为和中兴就通过良好的服务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前面提到过,在90年代初期,程控交换机是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因此各厂商虽然虽然是乙方,但是由于市场形势使得当时的乙方比甲方还甲方。找上海贝尔买交换机,还提前打预付款,甚至还要找关系插队,才能提前买到交换机。生产能力和计划赶不上市场的需求,乙方的服务人员到了各地电信局,还都是局方请服务人员吃饭。但是随着国产交换机的突破和上量,华为和中兴的销售和服务人员由于自身产品不占优势,因此在销售和服务上面都是求着电信局买自己的设备。出现问题也是尽快响应,快速解决问题。

     

      在各地市甚至各县的电信局都还有采购权的90年代,华为和中兴的销售和服务人员经常是配置到本地网(地级市)的,一个团队负责一个本地网或者几个本地网,对最终的销售和客户满意度负责,对网上交换机运行的质量负责,出现问题也可以直接找到公司的研发快速的定位和解决问题。而西方厂家在交换机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转身就相对慢一些,而公司的运作形成习惯之后再改变,那相对就要难得多。

     

      由于在各地市和局方一直沟通,互动,华为和中兴和各地电信局从上到下的关系都不错,大大支撑了进一步的销售和关系,哪怕后来将采购权收到省公司之后,华为依然在各地市都还配置了服务人员,也有相应的客户经理具体对口各地市,因为毕竟用户满意才可能继续推荐和采购,如果客户一直在抱怨产品和服务的问题,无论如何都会对采购产生一定的影响。

   

      国产交换机海外市场批量突破

   

      实际上在华为中兴刚刚在交换机上有所突破的时候,两家公司都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国际化团队,虽然团队很小,也仅仅是在国际市场上的尝试,但是在国产交换机逐渐成熟之后,两家公司都纷纷开始扩展国际销售团队,形成了交换机的规模销售。当然销售团队也不仅仅是销售交换机,还销售包括传输,接入网,无线网络的其他产品。但是正是有了交换机作为了基础,才逐渐打开各运营商的大门,建立了在各个国家的销售团队和子公司。

     

      1995年,中兴通讯第一次走出国门,当然还不是销售,而是参加日内瓦电信展(全球最大最著名的电信展览,类似国内的北展)。中兴选择试点的第一批国家是巴基斯坦、孟加拉、越南、印尼。第一个单子是在越南,但第一个标志性的大单是在1998年和巴基斯坦签的金额为9700万美金的程控交换机销售合同,这也标志着中兴的国际市场真正开始突破。由于巴基斯坦的电信业几十年来一直依赖西方厂家,电信网上运行的都是国际电信巨子的设备,如西门子、阿尔卡特、爱立信、NEC等,而当年那次招标,则吸引了多达28家通信企业前来投标。中兴最终在5个标中都名列第一,再经过运作,邀请巴基斯坦局方到国内实际考察中兴在国内的交换机运行情况,最终中兴在5个标中全部中标,获得9700万美金的合同,开始了中兴的国际化之路。

     

      而华为的交换机国际化,则是从香港开始。虽然香港算国内,但是毕竟不是邮电部所属,也不是国内的电信运营商运营,而是真正的国际化的竞争。1996年,C&C08机就进入了香港和记电讯的网络,香港成熟的运营市场和苛刻的用户要求对华为提出了一个个新的挑战。为了适应狭小的机房,华为专门提供了壁挂式的远端模块;为了满足号码自由迁移的要求,华为提供了定制化的号码携带NP功能。最终,C&C08机在香港已经有二十多个局,覆盖了主要商业区的三千多座写字楼和香港机场,为亚洲动感之都的通信提供了有力保障。

     

      紧接着,C&C08机陆续进入了俄罗斯、巴西、印度、马来西亚、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俄罗斯、巴西设立了制造工厂。仅以俄罗斯为例,C&C08交换机就有一百五十多万个端口部署在其电信网络上。

     

      经过海外市场的洗礼,华为逐渐从一个交换机领域的后起之秀发展成为全球固网领域的主导厂商。截至2003年底,C&C08机在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应用超过1.3亿端口(当然主要是在国内),并且连续三年在全球新增市场上排名第一。


      经过国产交换机对西方厂商的围剿以及国际市场的充分竞争,到了后期,国际上交换机市场主要形成了华为,中兴和阿尔卡特等少数几家西方厂家在竞争,并且中国厂商还形成了竞争的优势。国外的主要厂商,由于2000年IT泡沫的破裂,在2000年和2001年左右,除了阿尔卡特之外,其他的主要厂商基本都放弃了固网交换机的技术升级及在主要市场的销售,比如北电在2001年5月宣布,北电网络对中国市场宣布放弃程控交换市场,随后在全球也基本放弃,爱立信在01,02年之后就仅聚焦于移动宽带市场,专业服务,技术授权,也就基本放弃固网的市场。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4-8-10996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18-5-20 16:43:5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68810115 于 2018-5-21 16:06 编辑

2.5     阶段3:用户下滑,市场消失

   

       随着接入网的大规模应用,交换功能也就越来越集中化。进入21世纪之后,软交换也逐渐的成熟,并投入商用。软交换的商用,使得从技术上原来基于TDM传统交换机转换为了基于IP的交换机,实现了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功能的分离,使得控制功能更加集中,容量可以做得更大。随着芯片集成度和提高和软交换的商用,一个程控交换机支持百万用户都是只需要很少的设备,单用户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并且还能够简化运营商的使用。

   

       随着移动市场的发展,移动普及率逐渐提高,使得通信到个人逐渐成为现实。在移动通话费高昂而固定电话比较便宜的时代,比如原来移动通话费0.4元/分钟,而固定电话是0.2元/首三分钟,后续每分钟0.1元,那么固定电话还是有发展的空间。随着移动电话资费逐渐降低(每分钟0.2元,甚至更低),那么固话的优势就不存在了。再加移动普及率达到差不多40%左右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已经习惯了直拨手机,这就意味着,如果要用固定电话打手机的话,还要翻开手机查询号码再拨号,极其不方便。

   

       以中国为例,固定电话(含无线市话小灵通)的通话量一直增长到05年,这个时候的移动普及率大概在30%左右,到了2006年,固话通话次数首次出现了下降,但是固话用户还在增长,06年固话用户相比05年增加1700万,其中无线市话新增500多万,真正的固定电话新增了1100多万。而到了07年,移动用户继续增长,普及率到超过40%,固话的通话量继续下降,固定电话则首次出现了下降,相比06年,固定电话下降超过200万,从此,固定电话就走向了下降之路。


01 国内固话用户下降.jpg

国内固话用户下降

   

       用户的下降,并且伴随着接入网的大发展,部分交换功能的下沉以及软交换的使用,固定程控交换机的市场就逐渐变小,因为用户不再增长,通话量下降,使得运营商并没有扩容新建的需求,新增的电话用户可以通过已有网络容量能够解决。当然还会有少量的新城区和新住宅区有部分新建的需求,但是大多数是通过已有网络的调整来满足这部分的需求。

   

       全球固话的发展情况和中国的情况基本类似,只不过因为不同国家之间发展差异比较大,虽然全球用户数在降低,但是在部分国家的固话可能还有新建和增加,但是时间并不长,相差也就2-3年的时间,大多数的国家的固话用户都停止了发展并开始下降。

   

       用户开始下降的时候,实际上这个市场也就基本消失。在现在,基本上,大多数的国家都已经不单独新建固网的交换机,而是通过综合接入网来提供用户端的接入,采用已经存在的集中化的交换机完成控制和继续,也就是说,接入网还在继续建设,但是交换机的建设量已经非常少,当然还有部分固网交换机的更新和改造少量的订单。而在部分发展国家则是跳过固定电话的发展,直接发展了移动通信。

   

       到2002年,华为以1.2亿端口的销量也仅列全球第8位,当然后续可能也还有上升,但是未查到具体的累计销量的排名,不过销量比较高的应该包含西门子,朗讯,阿尔卡特,爱立信等。其中阿尔卡特和西门子两个中的一个,可能累计销量最高。毕竟华为比他们的交换机晚诞生了快20年。

2.6     如何看待早期高昂的初装费

   

       电信运营的几个阶段和定价

   

       垄断经营阶段:由于电信行业早期主要是由固定电话和电报组成,具有全程全网的要求,因此在服务的性质上,就天然有一定的垄断性。20世纪80年代以前,电信业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都是由政府独家垄断经营,或者虽然不是政府垄断经营,但是是由具有极其优势的运营商垄断经营,比如美国和日本。在垄断的市场运营中,基本都是由政府定价。而价格又有两种方式决定:第一种是是由政府直接确定电信资费结构及标准,对电信资费的严格监管;第二种是政府确定资费水平,一般采用成本报酬率的控制办法,使企业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赢利水平。在政府定价阶段,一般情况下,资费结构上允许企业实行内部的交叉补贴。比如对国际电话、国内长途电话、办公电话等业务实行高资费政策,以补贴低资费的住宅电话、农村电话、边远贫困地区的电话。

   

       市场竞争初期:随着20世纪80年代全球逐步放开电信市场并引入竞争机制,大部分国家都允许多个运营商来提供基础电信服务,尤其在移动通信领域。在这个阶段,一般国家都会采用价格上限的办法,也就是对于基础电信业务种类,制定服务价格的上限,引导引导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在这个阶段,少部分国家也会关注服务价格的下限,防止过度和恶性竞争损害整体利益。

   

       充分竞争时期:在充分竞争时期,一般都是几个运营商在市场的竞争过程中已经达到一定的平衡,虽然这种平衡并不是一成不变,但是单个企业已经不能实现价格垄断,因此部分大多数的国家在这个阶段已经基本放开电信资费的标准,只有部分特殊的国家,可能还会对在基本电信业务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电信企业的资费实行上限和下限制度,避免优势企业利用优势地位实现价格歧视,而一般地位的企业价格基本都可以自主决定,部分业务需要报备政府即可。电信市场进入充分竞争时期之后,政府也是逐渐放松价格管制,最终实现完全市场定价。

   

       垄断经营时期的几种定价策略

垄断经营时期虽然是国家定价,但是在定价策略上,也有几种选择。一般企业或者个人申请电话服务时,主要涉及到两种费用,初装费和使用费,因此就有如下定价的组合:

   

       高初装费,高使用费,也就是无论是初装费还是和使用有关的通话费,都是采用高收费模式,这个一般在垄断经营的初期,或者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采用的策略,电话用户相对比较少,电信资费比较昂贵。采用这种电信资费的策略会极大的限制电信业务的普及。

   

       高初装费,低使用费,初次安装的时候采用高收费,但是在使用费上采取的是低定价,这就促进了已经安装电话的用户尽量使用,使得设备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是采用的这种策略,并配合以业务交叉补贴。这种资费政策在电信需求旺盛的情况下,能够较快收回投资。

   

       低初装费,高使用费,采用低价初装费吸引用户,但是使用费相对较高,这种资费策略一般是在竞争初期和用户快速发展期使用。由于存在竞争,就需要通过低初装费吸引客户,而企业的投资则通过相对较高的使用费来收回。在这种资费策略下,一般用户就会尽量减少业务的使用,也能够部分缓解电信网络容量受限的情况。

   

       低初装费,低使用费,采用低价初装费吸引用户,但是使用费也便宜,这种资费看似对用户很友好,但是需要建立在企业本身有很强的资金实力,并且有规模较大的用户产生较好的现金流,如果是初创企业,则企业投资收回缓慢,对电信运营企业本身是不利的,如果长此以往,则最终会使得电信服务的质量不能达到满意的程度。这种资费也曾经在部分国家出现过,会造成部分处于劣势的运营商出现财务困难,甚至出现运营商倒闭的情况,最终损害了用户的利益。

   

       我国电信运营和资费的几个阶段

   

       1978年之前,由于国内经济基础条件落后,电信网络发展不健全、业务单一、电话普及率低、且人均收入不高的情况下,电信主要是为党、政、军及大企业等机构服务的,电信资费完全是根据国家需要来制定的。此时电信运营完全是垄断经营,资费采用全国统一定价,对于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经常使用的市话采用低资费,而使用较少的长途电话业务和估计长途业务则采用高资费标准,以补贴市话业务。而此时电信行业整体上处于亏损的状态。

   

       1978年-2000年,这段时间是属于高初装费,高资费阶段,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对于通信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由于电信行业原本就一直处于亏损或者微利的状态,因此电信行业本身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社会的通信需求,电信行业一度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程控交换机和移动系统非常昂贵的情况下,电信运营企业根本就无法快速的筹集资金和收回投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通过国家政策和价格杠杆,批准了收取电话初装费,并逐渐提高了电信资费,形成了高资费的价格体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居民经常使用的市话费用,还是采用低资费的结构。在这段时间,基本形成了“以国际补国内,长途补市话,电信补邮政,城市补农村,东中部补中西部地区”的交叉补贴结构。


02 无线电台执照.jpg

早期的手机台执照

   

       2001~现在: 经过94年联通成立,1999年电信移动分家,网通成立,2001年铁通成立,2001年电信,联通及网通重组,2009年的电信重组,使得在电信领域形成了初步的竞争,形成了3家主流的运营商。在这种情况下,电信资费逐步下调,2000年推出手机预付费业务,2001年取消了电话初装费,随着业务的发展,电信资费逐步放开,并走向套餐计划,基本实现了手机单向收费,取消漫游费等,大幅度降低了整体的电信资费。在资费总水平降低的前提下,逐步减少业务问的交叉补贴。在这期间,主要资费的策略是采用价格上限制,并限制优势企业的收费,包括高收费和低收费,避免过度竞争。

   

       如何看待高昂的初装费

   

       在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通信是大大落后与社会的需求的。经济活动的发展,使得通信需求大增,但是由于在改革开放之前电信行业的效益并不好,自身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快速的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程控交换机还非常昂贵,而国内实话收费还很便宜的情况下。

   

       80年代初,福建引进交换机的平均价格是600美金/线,到80年中期,程控交换机平均的价格还在450美金/线,而如果安装1万门程控交换机,都是需要几百万美金。先不说外汇的紧张,就按照80年代中期当时的1:4官方汇率,1万门交换机都需要接近2000万人民币,每门交换机人民币的成本就达到2000块左右,而当时的市话才几分钱一分钟,靠正常运营收回投资基本上是遥遥无期。


03 电话初装费发票.jpg

电话初装费发票

   

       在某个新闻报道中曾经有一段描述,安徽想上1万门程控交换机,需要2000万人民币的资金,这个相当于安徽电信两年电信业务的收入。随着汇率大贬值,到90年代初期美元对人民币到了1:8以上,在90年代初期的程控交换机的价格还保持在300-400美金/线,相当于仅交换机的设备成本每线的成本高达3000人民币左右,还不包括交换机配套的机房,电源和传输等。

   

       在那个时候,通信的主要矛盾是满足不了需求,通过收取了价格较高的初装费,优先满足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得到相应的服务,发挥了价格杠杆的作用。对于经济实力比较一般的家庭,由于高昂的价格而不会申请安装电话。想象一下,如果在90年代初期就实现免初装费安装电话,以当时中国电信仅仅几百万用户的收入,根本就无法满足需求,那么申请安装的用户也不会安装上电话,使得权利寻租的空间更大,管理更加混乱。

   

       通过高初装费实现了用户的选择,而低使用费的价格策略促进用户的使用。一方面,即使电话初装费再高,那些对电话消费没有价格弹性或价格弹性很小的企业与高收入家庭也要装电话,另外一方面低使用费鼓励电话用户多打电话,这在用户量很少,电信设备利用率低的情况下无疑有助于提高设施的利用率。本质上也是通过对有经济实力的用户支持电信整体的发展,并为后续逐渐降低资费做了贡献,也是一种以富裕补贴贫穷的一种策略。

   

       除了初装费之外,国家还出台政策允许电信企业对电信设备资产加速折旧的方式,促进电信企业投资。比如,原来规定交换机要10年折旧,也就是说2000万的交换机每年折旧费就是200万,需要进入电信的成本。如果加速折旧,比如说,5年折旧,则每年折旧成本就是400万,这样对于电信来说,就可以实现少缴税,每年可以有更多的折旧费用来做新的投资。

   

       随着94,95年之后国产交换机的群体突破,程控交换机的价格也逐渐走低到只要几百人民币每线,而电话初装费也逐渐从最高峰5000人民币逐渐降低到2000年左右只要500-1500多人民币。但是既然已经收费了,作为垄断性企业,不会自己主动取消收费。随着2000年铁通成立,在固网领域也要打破垄断。随着实际商用的进展,就在铁通开始准备要放号之前,财政部和信产部宣布,经过国务院批准,从2001年7月1日起取消电话初装费和移动入网费,从此,执行了接近20年的电话初装费谢幕。


04 初装费取消.jpg
2001年7月  初装费取消

   

       从上面的过程就可以看到,在初装费的执行的最开始十几年,在解决电信发展的资金上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中国电信快速的做大做强。但是随着交换机的价格下降,虽然初装费也在下降,但是由于中国电信已经是企业化的运作,不会主动放弃已经获得的利益,最终通过铁通这一张牌使得彻底取消了电话初装费。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中士

注册:2008-6-45
发表于 2018-5-21 09:58:04 |显示全部楼层
通信历史资料,留存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8-5-22
发表于 2018-5-22 09:11:52 |显示全部楼层
henhao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少尉

注册:2007-10-91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18-5-23 10:44:37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资料,收藏!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4-8-10996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18-5-25 20:45:3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68810115 于 2018-5-25 20:47 编辑

3.昙花一现的小灵通

   

    小灵通是中国市场特定时期的一个特定的产物,1998年,小灵通正式登陆我国市场,,小灵通不仅耐用且资费相对较低,至2006年11月,用户最高曾达9341万,然后开始了下坡路。2011年,走过了十几年发展历程的小灵通正式退出市场。小灵通见证移动通信业务的大发展,也曾经引起了信产部的几道金牌的追杀,顽强突破,支撑了两家UT斯达康和中兴两家公司的发展和辉煌,也使得其中一家的快速衰落,并在中国3G到来之时寿终正寝。从诞生到关闭,总共14年,在通信行业基本上可以称为昙花一现,如果要更严谨的话,从全国正式开始大发展的2000年算起,到用户快速减少的2006年,对设备商来说,包头包尾也只有7年时间。


3.1    小灵通的诞生

   

    PHS--小灵通前世

   

    小灵通也称为无线市话,技术也叫PHS(PersonalHandy phone System),技术最开始来源于日本。最初有NTT制定标准,并由京瓷,日立和三洋等几家生产基站及系统,于1994年开始试验,1995年正式商用。本来预计是与GSM和CDMA竞争的第二代系统,但是经过本地NTT,DDI和ASTEL三家运营商提供商用,其中DDI是京瓷的子公司,也就是为啥国内小灵通设备商都和京瓷合作的原因。最高峰的时候,日本也曾经达到700万用户,但终因系统庞大引起服务质量下降,同时由于移动通信的费用下调,导致用户不断流失,NTT 1997年宣布将关闭PHS系统,并在1998年正式清算PHS部门。作为PHS的鼻祖NTT,从开始设计到开通运运营,再到最后关闭网络,前后一共损失了2400亿日元,按照美元1:100折算的,损失了20多亿美元。NTT关闭之后,日本Willcom成为了PHS唯一的运营商,又坚持运行了几年,但是还是不温不火,并且随着移动系统价格的走低而逐渐消亡。        


01 日本Willcom手机.jpg
Willcom小灵通手机

   

    而PHS海外第一个推广的曼谷同样是惨败,在泰国曼谷的PHS系统总共建了30000个基站,计划发展170万户,结果放到11万户时,网络便只能靠200名日本工程师现场维修勉强运行,被迫停止放号,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均损失惨重。

   

    PHS在日本的研发,推广和运营,其实更多的是政府的支持和鼓励行为,因为当时在移动系统中已经有了欧洲的GSM和美国的CDMA,作为电子强国,日本也打算推出自己有影响力的并且能够成为国际标准的移动系统,因此才有了PHS系统。但是这次不太成功的尝试,虽然没有在日本取得成本,后来随着UT斯达康的努力,却在中国大获成功。

   

    PHS系统为什么失败?主要还是由于自身技术体制缺陷导致。主要根本的缺陷就是基站发射功率小,采用的小蜂窝技术,基站的发射功率只有20毫瓦,覆盖的距离一般只有100-300米,这就是使得隔个几百米就必须部署一个基站,相比真正的移动系统GSM和CDMA的平均20-30W的发射功率,几公里到10几公里的覆盖,基站数量就不是一个量级。当然由于基站是采用小功率发射,基站的成本相比真正的移动基站成本和售价也有几个量级的差距。在90年代初期GSM的移动系统平均每用户的建设成本大概在1万RMB,而一个基站卖几十万上百万是很正常的事情,就算到了2017年的今天,一个移动基站设备还是需要不到10万人民币。而当时的PHS的基站可以做到几千人民币的售价,成本相比移动基站的售价是低了几个量级。

   

    小发射功率除了带来庞大的基站之外,最影响用户感受的就是切换不行,在通话过程中经常出现掉话,如果坐汽车打电话,稍微开快点就断话,非常影响体验。甚至出现边走边打电话也会出现切换的掉话。

同样由于小功率发射,使得在郊区和农村覆盖基本不现实,出了城区,很多地方是没有信号的,失去了手机作为个人通信属性的本质。而移动基站,只要塔竖的高一点,一个基站覆盖几十平方公里是一个很轻松的事情。

   

    中国的创新--小灵通的诞生

   

    中国小灵通的诞生是时任浙江余杭电信局局长徐福新一手促成,徐福新也称为小灵通之父。90年代后期,全世界的固网运营商都对无线本地环路(WLL)技术感兴趣,也就是在固网交换机上叠加无线环路,提供无线服务。UT斯达康(下面简称UT)从松下公司得到了日本版的WLL技术——PHS,并希望在PHS基础上能够通过新的改造,实现无线服务。

   

    UT的大本营在杭州,因此UT获得了PHS技术之后联系到了杭州边上的余杭邮电局,时任余杭邮电局局长徐福新是南邮毕业,徐福新确实是个懂技术的人,在徐福新的建议下,UT改进了PHS技术,使得更加容易接入交换机,更适合中国国情,可以大大降低移动通信的成本,低成本提供移动服务。

   

    两者一拍即可的合作中,通过相对简单的系统开发,在96年10月开通一个最初的实验网络。同年,小灵通参加中国邮电总局组织接入网(本地交换局与用户终端之间的系统)实验,有13家企业参与选型,技术多种多样,许多技术被淘汰。用小灵通作为无线接入系统的方式最终得到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接入网设备专家评审组的肯定,当然这是后话。在系统开发出来之后,取名也很巧。UT公司里有位员工叫叶舟,此人正好是上海作家叶永烈的儿子,叶舟立刻想到了他老爸的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叶舟因此建议把系统取名为“小灵通”,而这个名字的确是非常灵气,也很上口。

   

    经过最初的实验网,1997年,小灵通在浙江余杭正式开通,实行单向收费,月租费20元,资费与固话相同,首三分钟0.2元,后续每分钟0.1元,相比当时手机的收费,月租50元,双向收费,每分钟0.4元来讲,综合资费差不多只有1/5-1/4,特别是对那些通话量大的,或者由于生意要经常接电话并且经常移动的用户来说,小灵通的单向收费简直就是福音。

   

    在最初的技术方案及实验局通过之后,中兴和唯一的跨国巨头朗讯(通过合资公司青岛朗讯)也加入了小灵通的产品提供之列。三家公司的最初都是通过进口日本的基站,然后配合上自行开发的基站控制器,再通过V5接口接到交换机上。日本有三家企业生产PHS基站,京瓷,日立和三洋,京瓷的销量最大。而PHS手机早期也是采用进口的方式,后来大多数是采用自行设计和生产来满足需求。随着后来小灵通的大发展,后来也设计了500毫瓦的基站,提高覆盖距离最大可以到500米。小灵通在中国大发展也使得日本三家企业基站大量销售,使得PHS起死回生,避免了在PHS上面的投资亏损。


02 小灵通基站和天线.jpg

小灵通基站

   

    小灵通和PHS的区别

   

    为什么PHS在日本很难生存而到了国内确获得大发展呢?其实基站都是一样的,最关键的变化就是将基站系统嫁接到了固定网络的程控交换机上面,实现了低成本:

   

    1.首先小灵通不需要建设专门的独立交换系统,而是直接使用现网的交换机的容量,并且到99年-2000年的时候,交换机每线价格已经很低。由于小灵通又是固话号码,采用的固话管理系统,相应的运营系统和管理都是合一的,只需要将运营软件做适当的改造。

   

    2.由于是小蜂窝基站,并且数量比较多,因此一般都是采用直接安装在室外,不需要租赁机房,一般是在楼顶直接树一根杆子,就可以将基站和天线都安装了。在站点成本上比相应的移动系统的基站省很多。

03 小灵通基站.jpg
小灵通基站

   

    3.由于基站通信容量小,因此传输的要求并不高,每个基站都是采用普通电话的双绞线和控制器相连,而不需要像传统基站要求光传输或者微波传输。而双绞线资源在固网运营商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

   

    4.由于小灵通价格低廉,用户本身就是能够接受标准相对低的服务质量,并且数量比较多,因此大多数的基站都是不需要备电的(就是停电之后可以用电池支持基站的运行),而移动系统本身定位比较高,因此每个基站都是有备电的要求的。

   

    而PHS在日本的时候,由于是独立的运营,服务质量并不能达到用户要求,还需要租赁大量的传输,因此成本相对比较高。而中国在开始的时候就是定位为相对低廉的移动系统,因此用户在服务的要求上面也相对低一些。比如小灵通用户在开户的时候,就会被告知,只能在城区使用,乡下是无法使用的。

   

    小灵通诞生之后背景

   

    小灵通的诞生最主要的还是由于99年电信和移动分家,中国电信当时只有固网运营商的牌照,而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则有移动系统的运营牌照。当时手机用户发展迅速,固网的电话用户已经超过1亿用户,已经开始趋于饱和,用户发展比较缓慢。而分家之后,中国电信原本利润最大的长途业务又受到IP电话越来越猛烈的冲击;增长迅速的互联网业务可以说是中国电信的一个亮点,但是电信内部人士却认为这项业务不可能在一两年内成大气候。但是远未达到支撑电信收入快速增长的程度,占比还比较小,因此电信就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

   

    1999年-2000年时移动资费还比较高,还是双向收费,因此小灵通则是低成本,低收费,因此就在电信获得移动牌照之前的几年时间窗里面,以无线市话形式出现的小灵通,就支撑了中国电信及分家之后的电信和网通发展和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

   

    对经营和投资来讲,每个城市投资之后,基本上能够在2-3年就收回投资。比如说西安,为此投资了近6亿元,”小灵通”共安放了1.5万个基站,覆盖西安市区120平方公里,仅仅8个月后,用户15万,到06年的时候,用户数已经达到110万。在几年的时间里面,通话费和卖小灵通手机为电信带来巨额收入。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4-8-10996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发表于 2018-5-29 21:08:3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68810115 于 2018-5-29 21:10 编辑

3.2    小灵通的曲折发展

   

      虽然诞生电信小灵通发展的诉求是很强烈的,但是由于小灵通的业务必然影响移动和联通的手机用户的发展,并且就信产部来说, 小灵通是一个落后的技术,大量的建设和投资,到最后肯定是浪费,因此从一开始,形成不就不支持甚至是禁止发展,而从电信集团来说,从讲政治的角度来说,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发文和规划,因此所有的小灵通都是由省公司和地市公司自行规划和建设。也正是由于是移动系统正面的竞争,因此移动也在各方面限制小灵通的发展,比如短信互通开始就一直不行。而恶意竞争到了兰州电信开通小灵通是一个高峰,最终是以各打50大板收场。

    04 电信小灵通广告.jpg
        
电信小灵通广告

  

      2000年5月16日,世界电信日的头一天,兰州电信决定突击上无线市话系统“小灵通”,投资额3亿元,时间表是3个月。电信局成立“会战指挥部”,局长亲自坐镇。7月28日,兰州“小灵通”开通,宣传广告铺天盖地——“有线的价格,无线的享受”,“市话的费用,移动的享受”。兰州电信营业厅里免费拨打测试台被人围得水泄不通,销售情形非常火爆。然后到8月2日,兰州移动所有26万GSM用户无法拨打拨打所有市话和110、120、119、112特服号,引起大量用户的投诉,并由信产部介入调查。由于中国移动不开通小灵通的电话号段,使得小灵通用户无法与移动手机用户互联互通,因此在8月2日兰州电信就关闭了固话与移动的线路,引发了认为的电信故障。最终的结果是立即恢复,电信副局长撤职,电信局长警告处分,而移动副总则是记过处分。

  

      在兰州事件事件之前,各地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小灵通之时,在1999年10月13日,信息产业部发下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省(区、市)管理局在无线接入(指PHS)发展问题上,不要一哄而起。对已签订合同的实验项目要尽快实施并抓紧投产,对未签订合同的地区,一律暂停,待全国相关实验点投产运营后,经过认真分析另行研究是否推广。

  

      5月19日,中国电信集团总公司向各地发出(2000)6号明传电报,指出“用于无线市话即移动市话的无线接入要立即停止”,核心精神是“停建评估”。5月30日,中国电信集团总公司正式下文,要求停止新建PHS无线市话系统。

  

      与此同时,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委派的专家组奔赴西安、余杭等地进行调研,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张春江表示,“小灵通不符合信息产业部的基本政策,我们明确反对在大中城市搞小灵通”。调研原计划评估期为两个月,实际上不到一个月,专家组们便陆续赶回北京,因为运营商的市场生存条件和投资分析结果比专家们预计的要好。随后终于在6月28日,信产部发出文件,正式将“小灵通”定位于“小范围低速移动无线接入”,应用范围“限定在县级市及县以下乡镇和大中城市人口相对集中的园区、社区、办公商务楼等的语音和数据通信服务”,正式给了小灵通一个出生证。由于小灵通身份的问题,从99年到2000年,小灵通一共只发展了130万用户。

  

      随着合法身份的取得,使得各地的小灵通开始大量投资和建设,由于技术不断进步,网络和终端成本快速下降,管制环境日益宽松,以及运营商加大网络建设,小灵通用户在一年间迅猛增长,市场遍布全国各地。到02年年底,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全国主要的城市都开通了小灵通的业务。2003年信产部又批复同意小灵通与手机用户之间的短信互通,进一步放松了对小灵通的业务管制,促使小灵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下图是小灵通的用户发展,到2006年11月,小灵通达到用户的顶峰,9342万用户,然后开始下降。

05 小灵通用户发展.jpg

小灵通用户的发展
3.3    小灵通快速衰退

  

      丧失资费优势,用户下降

  

      尽管定位在无线市话,小灵通的目标市场和低端移动用户市场却是重合的。小灵通业务与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相比,价格是其最主要的竞争手段。自2004年之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不断下调资费标准,加强了对低端用户市场的争夺。很多地区,特别是城郊结合地区、农村地区,移动运营商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下调通话费率,其移动业务资费已经接近了小灵通和固定电话的资费水平。如中国移动在城郊和农村推出无漫游功能的“神州行大众卡”,目标直指低端用户市场。与此同时,中国联通也推出资费低廉的“郊区卡”蚕食小灵通的地盘。


06 小灵通广告2.jpg

电信小灵通广告

  

      大城市中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北京移动推出了“神州行充值返话费”、“动感地带大幅降价”、“神州行上网包月”等优惠活动。其中,动感地带的资费最低调到了每分钟0.15元。随后,联通将旗下的“长市合一型如意通”话费全面下调,优惠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移动和联通的夹击之下,小灵通昔日廉价资费的优势已经没有太大的优势,而唯一的优势当时就是单向收费。因此从06年开始,小灵通的用户就开始下降。

07 小灵通用户的下降.jpg
小灵通用户下降

  

      随着08年电信重组,电信获得CDMA移动网络,北方的网通和联通合并,形成电信,联通和移动3家全业务运营商的格局,电信和联通的发展重点也就放在了移动用户的发展上面,09年是小灵通下降用户数最多的一年。

  

      频率之争,延期退网

  

      在1998年时,原信息产业部将1900~1920MHz共20MHz频率规划为小灵通系统频率,由当时的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共用,在经过电信业重组之后,小灵通业务现在由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运营,这部分频段现在也掌握在这两家运营商手中。在发放3G牌照之后的2009年1月,工信部下发通知,要求小灵通业务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其所用频率无条件收回。

  

      按照国际电联规定,1880-1920MHz频段以及2010-2025MHz频段共计55M带宽用于TDD网络,这当中正好包括小灵通所使用的1900~1920MHz。而我国在2002年时,也确定将1880~1920MHz共40MHz频率规划为TDD的主要使用频段。

  

      到2012年,小灵通已经超期服役了一年半多的时间,主要是电信和联通不想放弃已经拿在手里的频率,并且1000多万用户的确还在网,使得关闭网络和退出频率也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于各地存量用户的数量不同,在4G牌照发放时,各地终于彻底的关闭了小灵通的网络,将用户转移到了各自的移动网络上。比如电信2014年9月28日全部关闭了小灵通,联通则是2015年1月关闭了小灵通。当然关闭小灵通也给存量用户有一定的优惠,或者给相应的套餐资费,部分省份有用移动网络不改号的升级措施。

  

      至此,小灵通网络从1998年余杭开始,到2014年年底2015年年初终于走到生命的尽头。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Archiver|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3-28 19:30 , Processed in 1.77255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