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
- 7080
- 分贝
- 0
- 家园分
- 11099
- 在线时间:
- 3141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6-12-5
- 帖子:
- 3049
- 精华:
- 1
- 注册时间:
- 2009-5-25
- UID:
- 383755
注册:2009-5-25
|
近两个月来搞的开站,搬迁和割接,心里头就有了不少的想法。一吐为快,真所谓有图有真相。首先声明,我不是枪,虽然身在联通,但也不得不承认移动的强大。
上次发了个光缆引入机房的帖子,附有照片,以此切入,谈谈我对工程建设的一些看法。下边的五张照片,为下乡上山,拍摄的移动机房,第六张是联通和电信共享站点的。
1、移动的高桅杆,馈线有专门的走线臂,这样走线方便,而且还不影响塔工上杆,视觉上也很美观。对比一下第六张的高桅杆,馈线全部拥在一块,哪儿有地方就贴上去,势必对后期维护造成麻烦。
2、在我这,移动90%的光缆杆路都是漆白底,刷黑字,起点终点,杆号一应俱全。这点联通和电信都是自叹弗如。
3、空调室外机,放到屋顶,加围笼。在高处利于防盗,不过这个感觉一般,因为联通G13工程,土建机房设一防盗门,一铁门,中间留有夹层空间放置空调室外机,一举两得。这点上略胜移动一筹。
4、馈线窗,接地牌,扁钢套管,滴水弯,都有。图中的馈线窗为4孔,空间小,人无法钻入,而我见到的基站被盗,一般是因为9孔馈线窗口一般只用两孔,余下了很大的空间,所以被撬开一个角,被趁虚而入。所以在防盗性能上,4孔、6孔相比9孔有优势。除非多网共站,否则还是求少不就多吧。
5、排水管,避免屋顶积水。一般机房里边配置有人字梯,巡检的时候都会上屋顶清理疏通。
在线缆,标签等方面的细节也就不说了,最近看到移动的新建站点,机房引入的光缆都基本都是“软柿子”,不带加金属强芯了,为的就是防雷。上杆附挂一种标准,机房引入另一种标准,在末端杆上多加一个接头盒。不得不感慨移动在工程规范化的强大,无论是联通和电信,要向移动看齐,都是任重道远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