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校

注册:2006-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5 11:08: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丛 书 名:LTE空中接口技术与性能
作  者:张新程 等编著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9-01
  • 页  数:322页
  • I S B N :9787115210340
  • 版  次:
  • 印  次:1次
  • 开  本:16开
  • 装  帧:平装
  • 纸  张:普通
  • 适读人群:  本书面向的读者为运营商、无线网络和终端设备制造商、通信业务提供商以及有关高校通信专业的师生等。此外,本书也可供通信技术领域的其他有关人员阅读参考。【格式】:jpeg/doc
    【发表时间】:
    【内容简介】:本书从网络架构、协议栈、空中接口技术和网络性能等方面介绍了LTE的有关原理及其关键技术,尤其对LTE的物理层技术及主要物理层和空中接口流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技术特点上,本书对LTE物理层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详细阐述了对提高LTE峰值速率起关键作用的MIMO技术原理和详细的工作流程。在空中接口方面,本书对LTE与3G系统的一些关键流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本书对LTE的网络性能和效率分析也有独到之处。


【目录】:

第1章 LTE系统概述 1
1.1 LTE技术特点 5
1.2 LTE网络架构 6
1.2.1 网元设置 6
1.2.2 网络内部接口及网元功能 9
1.3 LTE网络协议栈 11
1.4 LTE组网的技术应用 15
1.4.1 终端移动性 15
1.4.2 RRM 16
1.4.3 无线自组织网络 16
1.4.4 家庭型基站 17
1.4.5 增强型MBMS(eMBMS) 19
1.4.6 中继(Relay)技术 22
1.5 FDD LTE与TDD LTE 26
1.6 LTE终端类别 28
1.7 LTE频段划分 30
第2章 LTE物理层技术 32
2.1 概述 32
2.1.1 eNode B发送与接收技术 32
2.1.2 UE发送与接收技术 35
2.1.3 物理层主要性能指标 42
2.2 帧结构与资源块 48
2.2.1 FDD帧结构 48
2.2.2 TDD帧结构 54
2.2.3 资源块及其映射 60
2.3 下行链路 66
2.3.1 概述 66
2.3.2 下行信道的一般结构 68
2.3.3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70
2.3.4 物理广播信道 70
2.3.5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 74
2.3.6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75
2.3.7 物理HARQ指示信道 89
2.3.8 参考信号 92
2.3.9 同步信号 98
2.4 上行链路 101
2.4.1 上行物理信道概述 102
2.4.2 时隙结构和物理资源 103
2.4.3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106
2.4.4 参考信号 107
2.4.5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114
2.4.6 物理层随机接入信道 123
2.5 调制和上变频 132
2.6 定时 133
2.7 物理层过程 133
2.7.1 随机接入 133
2.7.2 功率控制 136
2.7.3 小区搜索过程 143
2.7.4 UE上报CQI、PMI和RI的过程 145
2.7.5 HARQ相关进程 151
2.7.6 频率复用与干扰协调 156
2.7.7 信道定时控制 163
2.7.8 RRC连接状态下的DRX 167
2.8 LTE地址标识 169
第3章 LTE的MIMO技术 172
3.1 MIMO技术简介 177
3.1.1 天线的种类与应用 178
3.1.2 SDMA 179
3.1.3 码字与层映射 180
3.1.4 预编码 184
3.1.5 下行MIMO 193
3.1.6 SU-MIMO与MU-MIMO 194
3.2 上行MU-MIMO的调度与解码过程 196
3.2.1 上行MU-MIMO的调度 196
3.2.2 上行MU-MIMO的解码 198
3.3 MIMO性能 199
3.4 波束赋形技术 200
3.4.1 基于波束赋形的非码本反馈方式 201
3.4.2 基于波束赋形的码本反馈方式 202
3.4.3 BF和MIMO的结合 203
第4章 空中接口和RRC技术 206
4.1 概述 206
4.2 PDCP子层 208
4.2.1 PDCP PDU 208
4.2.2 头压缩 209
4.2.3 数据传输流程 210
4.3 RLC子层 212
4.3.1 透明模式 213
4.3.2 非确认模式 213
4.3.3 确认模式 217
4.4 MAC子层 225
4.4.1 MAC结构和功能 225
4.4.2 MAC PDU 227
4.4.3 MAC涉及的过程 229
4.4.4 无线资源调度 237
4.5 RRC技术 240
4.5.1 RRC功能 240
4.5.2 RRC状态 243
4.5.3 信令无线承载 244
4.5.4 系统信息广播 245
4.5.5 RRC连接控制 248
4.5.6 E-UTRAN内移动性管理 256
4.6 LTE的QoS机制 260
4.6.1 简介 260
4.6.2 EPS承载业务架构 260
4.6.3 QoS参数 262
第5章 LTE网络性能 265
5.1 3GPP评估的LTE网络性能 265
5.1.1 系统峰值速率分析 265
5.1.2 系统频谱效率分析 267
5.2 影响接收灵敏度的因素 268
5.2.1 子载波频率偏差对接收灵敏度的影响 268
5.2.2 振荡器相位噪声对接收灵敏度的影响 270
5.2.3 符号/抽样定时误差对接收灵敏度的影响 270
5.3 开销分析 271
5.3.1 FDD开销分析 271
5.3.2 TDD开销分析 278
5.4 时延分析 278
5.4.1 用户面时延 278
5.4.2 控制面时延 280
5.4.3 实际网络主要时延分析 282
5.5 SC-FDMA性能 286
5.6 LTE覆盖性能 289
5.6.1 下行信道覆盖 289
5.6.2 上行链路覆盖 290
5.6.3 DL PDCCH覆盖性能 291
5.6.4 UL PUCCH覆盖性能 292
5.6.5 DL RS覆盖性能 294
5.7 MCS的选择 295
5.8 VoIP性能 297
5.9 固定带宽探测参考信号的链路性能分析 300
5.10 上行ACK/NACK性能分析 303
5.11 MIMO信道反馈性能分析 305
5.12 不同频率分集方式对吞吐量的影响 309
缩略语 312
参考文献 316

[ 本帖最后由 ccjjhh 于 2010-1-15 11:20 编辑 ]
已有 3 人评分经验 家园分 收起 理由
imueducn + 1
jxy + 20 + 50 + 20
zyandyjl + 1

总评分: 经验 + 20  家园分 + 51  + 21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56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6-30 21:18 , Processed in 0.23507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