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将

注册:2004-10-19

家园荣誉版主纪念徽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17 15:14: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电信业》

    ·3G新时代,谁动谁的奶酪?
  ·转型过渡期,迈出稳健步伐

  ·业务创新,将增值进行到底
  
   ·政府监管,服务信息大行业

  ·走出去,积跬步方可致千里

  回首过去的2005,电信业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可喜的是,转型、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日益彰显,信息服务业大行业的观念已经开始树立。同样我们尚存些许“遗憾”,被人们热炒了许久的3G牌照并没有发放,众人期待的《电信法》距离出台也还有一段时日……,“遗憾”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产业走向成熟的表现,代表着时机还没有到来。而在步入2006年之后,时间的积累带来了时机的成熟,这也让我们对电信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的畅想。从“十五”走向“十一五”、移动通信从2G到3G、电信业转型从概念到深化、业务创新从基础到增值、政府监管从探索到日益成熟、市场拓展从国内到海外……2006将电信业带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期。

  3G新时代,谁动谁的奶酪?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发展3G的条件已经具备。”信息产业部王旭东部长的一句话让备受关注的3G话题一下子又火爆起来。

  信息产业部明确指出,既要积极又要务实,推动3G健康有序发展。借助3G发展,进行资源的优化和整合,让固网、移动运营商相互进入对方领域,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竞争格局,这既是当前电信业转型的要求,也是世界电信业发展的主流。日前信息产业部还正式宣布TD-SCDMA成为中国通信行业标准。相信随着2006年的到来,中国3G发展中人们企盼已久的3G牌照发放问题将逐渐明朗,2006年中国3G必将有大动作。如果3G来临,我们将在移动通信市场上看到哪些变数呢?3G牌照一旦发放,又将对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格局产生哪些深远影响呢?

  “以运营业带动制造业”,中国通信产业在2G时代通过大力建设无线通信网络喂饱了国外设备制造商。本土的设备制造商在落后国外同行十几年的低水平下发展,还根本没有能力提供相应的设备,只能走一条“市场换技术”的道路。结果市场几乎被国外厂商包揽,但核心技术仍然掌控在别人手里。有数据显示,仅爱立信一家,在传统的GSM/GPRS市场就占据了35%的市场份额,而华为、中兴加起来也不超过5%。谁都不希望这样的格局延续到3G时代。随着3G牌照发放的时间表日益明朗,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和厂商涌入这一领域,尤其是那些“苦等许久”的一级押宝者——包括华为、中兴、大唐以及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北电、阿尔卡特、朗讯等。同时随着3G产业的不断发展,势必还将牵带出几千家更小型的设备商,他们专注的领域也许更具体、更细化,推进固移融合、拓展3G增值业务以及优化3G终端等将成为设备厂商角逐的重点。

  启动3G,开放增量市场,实现全业务经营,才能确保运营商的顺利转型,实现电信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在2006年,随着3G牌照的发放,双寡头争霸将成为历史,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势必更加激烈。业内有观点指出,从国内电信业发展现状来看,固网领域竞争过度,移动通信领域的竞争相比而言则不充分。抛开这个观点是否十分准确不说,目前运营商对移动通信领域巨大商机的觊觎已经成为铁一样的事实。两家固网运营商内部针对3G的相关准备工作也已经开始,包括网络建设方面和业务准备方面。另外在中国的3G布局中,TD-SCDMA一定会占有一席之地,日前信息产业部已正式宣布TD-SCDMA成为中国通信行业标准。鉴于目前两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的3G发展路线,两家固网运营商试话TD-SCDMA可能性越来越大,而且目前中国电信和网通两大固网运营商已正式入围测试名单。为业界所共识,3G牌照至少要发放3张,这就意味着国内移动通信市场上将出现一个甚至多个新的运营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3G对移动通信市场格局上的影响更甚于技术升级的影响。尤其对于那些市场新进入者而言,由于存在网络覆盖、业务发展、运营经验上的差异,因此很可能采取低价策略,以弥补与原有市场占有者在通信服务上的差异,先赢得一定的客户规模。

  在积极筹备应对新竞争对手的同时,现有移动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将随着3G发展而更加剧烈。随着3G牌照的发放,运营商对移动通信投入无疑将日益加大,移动通信的主导地位也将进一步显现。从目前来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为3G的到来做好了积极的准备。中国移动大张旗鼓地喊出了“3G新时代,移动新生活”的口号,推出了能够直接体验交流感受的可视电话;针对用户对视频业务的渴望,中国移动推出了多人交流的视频会议和视频点播、手机电视等业务。中国联通也把3G放在了基于CDMA 1X增强型网络的应用层面。在该网络基础上,业务范围涵盖了娱乐、商务、企业应用以及多媒体通信等多个范畴,包括无线证券、无线银行、网上冲浪、软件下载以及在线游戏等难以计数的丰富应用。在3G商用化真正到来之前,面对ARPU值不断下滑、新增客户低端化的压力,行业市场和农村市场将成为移动运营商新一轮竞争的焦点。2006年这一领域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3G牌照发放在使得固网运营商得以进军移动通信领域的同时,也为移动通信运营商进入固网领域打开了一道口子。固网运营商首先在进军移动通信领域时就面临考验,虽然有观点指出,固网运营商在建小灵通网络时已为3G网络升级做了充足准备。目前将小灵通用户升级成3G用户,从网络改造来看难度并不大,但是如何确保实现3G网络全覆盖仍面临一定的挑战。而且对于固网运营商而言,如何将现有高端用户实现迁移,也将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尤其是随着3G牌照发放之后,移动通信运营商必将加大进入固网业务的步伐,力争尽快实现全业务运营。中国移动的资金、规模、用户群等优势,中国联通的全业务运营经验等,这些都将为固网运营商带来巨大的考验。因此在步入2006年之后,随着3G牌照发放,固网运营商在3G网络部署及建设初期,还应将更大的精力放在固守其已有阵地上,毕竟其最大的优势目前还是在固网运营方面,要做到既保证尽快扩大3G网络的覆盖,同时还必须考虑自身资金以及市场需求的发展。

  3G一动,整个电信市场的格局必然会随之发生巨大变化。3G对于固网运营商和移动通信运营商而言都是非常可观的“奶酪”,然而如何能在保住自己这份的同时能够动动人家的“奶酪”,这是几大运营商所追求的,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所不可避免的。不过从目前来看,3G的启动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事情,而且从今年的总体投资规模与“十五”期间基本持平也可以看出,2006年可能是中国3G的政策年和准备年,而非全面启动年。因此对于国内运营商而言,包括固网运营商和移动通信运营商在内,2006年都将是其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战略期,如何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实现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成为当务之急。

  转型过渡期,迈出稳健步伐

  在创造了10年高速增长的辉煌业绩后,中国电信业还必须思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转型成为中国电信业的必然战略选择。着眼市场、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价值链的变化,信息产业部适时提出了树立信息服务业大行业观念的转型战略,运营商也提出了从传统基础电信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的目标。在“十一五”期间,随着转型的不断深入,中国电信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不断增强,电信业的综合服务能力也将得到提高,全面适应国家信息化深入推进的需要。

  2006年作为“十一五”开局第一年,放眼全局布新篇正在成为信息通信行业的新思维。对于信息通信行业而言,这里所说的大局,指的是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具体到每个电信企业来说,如何将放眼全局与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十一五”开好局的关键所在。通过过去一年的具体实践,再加上对于全球电信业发展形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推进转型是现阶段电信企业服务大局与企业自身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而对于转型的认识以及方向,运营商已有了基本的了解。步入2006之后,转型将迈出更具实质性的步伐。那么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如何深入推进转型?转型深化的落脚点在哪里?

  面向信息化是进一步深化转型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信息通信业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这个大局的出发点。“十一五”规划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使得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信息化建设、发展、应用将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尤其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民经济的下一步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制造业、农业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电子金融、信息咨询、电子商务、在线娱乐等现代服务业的有效发展,电子政务以及各行业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又对电信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满足这些新的要求,电信运营商必须加快由传统电信运营商向现代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将多媒体通信应用渗入到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与各应用主体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面向信息化深化转型,也是企业开拓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为通信发展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在深化转型的过程中,要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全面合作,创新发展模式,应用新的通信信息技术,进而为整个社会信息化提供有针对性的、融话音数据图像多媒体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

  具体来说,要进一步深化转型,首先要做的就是立足产业链、打造新型的商业模式。随着信息通信产业逐渐趋向成熟,竞争变得越来越为充分,业务渗透性加强,产业链变得越来越复杂,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角色也开始发生变化,控制产业链变得越发困难而近乎不可能,而应作为其有效的环节,发挥应有的作用,运营商与产业链是一种同生共荣的关系。因此在进一步深化转型的过程中,应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的,而不是争做“盟主”,要将重点放在打造新型商业模式上。回顾电信业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商业模式的选择与产业链的演变是密不可分,目前电信产业链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产业链的裂变和延伸使传统运营商和最终用户之间增加了许多环节,并且这种演变增加了电信产业链的复杂性。传统的电信商业模式难以适应复杂的产业链演变,因此要进一步深化转型,就需要打造与产业链发展方向相吻合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产业链的演变而与时俱进的,即在企业转型的不同阶段应具有不同的商业模式。

  与此同时,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3G牌照发放使得深化转型的过程中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以固网运营商为例,预计2006年固定电话市场将进入缓慢发展期,因此主要增长来源于创新业务的开发和市场拓展。这就使得深化转型中必须考虑增强电信业与IT产业的结合,做好增值业务创新。与此同时,运营商还要正确处理转型与当前工作的关系,有效防范和化解转型风险,处理好新业务与传统业务之间的关系。对运营商而言,深化转型决不是要放弃传统业务,相反,在战略转型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新业务的培育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传统业务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以语音业务为代表的传统业务仍是运营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相当长时期内仍然不可或缺。而且新兴业务的培育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将难以产生足够的现金流。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传统业务增长乏力现象普遍存在,仅仅依靠传统业务将会很快出现增长的瓶颈,战略转型缺少了业务增长的促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进一步深化转型过程中,应该积极培育新兴业务,使新兴业务成为拉动企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而传统业务可以为新兴业务提供现金支撑和运营经验,促进新兴业务的良性发展。

  我们必须承认,进一步深化转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运营商尤其要优化资源配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确保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真正把资源盘活、用好。

  业务创新,将增值进行到底

  自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正式开通短信服务以来,增值业务在我国已经走过了5年多的历程。增值业务在从无到有,在摸索与总结中不断茁壮成长,我国增值业务发展也进一步走向规范化。2005年4月,信息产业部发布了《关于规范短信息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针对短信息服务的提供流程提出具体要求;11月,信产部、公安部、银监会联合发布通知,严厉打击手机违法短信。得益于规范化的发展,2005年增值业务走向了春天:其中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最为瞩目,除短信业务继续创造神话以外,WAP、彩铃、业务游戏等应用也快速成长;中国联通的增值业务成为其业务收入的主要增长点,2005年炫铃业务、无线数据业务均有大幅度增长;两家固网运营商在增值业务领域也有大的动作。

  展望2006年,增值业务的发展将迎来大好机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拓展增值业务成为运营商的必由之路,必须促进企业的价值增长方式由投资成本拉动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以差异化的业务与服务赢得市场,优化价值创造的方式方法,延伸产业价值链,打造上下游共同发展繁荣、合作共赢的良性生态链条。尤其随着3G启动、IPTV标准出台等,越来越多的增值业务发展的利好消息都表明,今年运营商、SP在增值业务方面将会有精彩的表现。而且综览中国电信业发展现状,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推出的“商务领航”、“宽带商务”、“灵通无绳”、“号码百事通”、IPTV等一系列的新业务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数据业务上的推陈出新,各大运营商都将未来ARPU值提升的重任押宝在增值业务身上。

  为进一步推进宽度增值业务的发展,两大固网运营商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均表示将大力发展企业信息化业务,特别是中小企业信息化。2006年的企业信息化市场将成为运营商拓展增值业务的重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面将不断拓宽,信息化的纵深度将加大。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不容乐观,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方式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中小企业赖以发展的低成本优势也在逐渐丧失,以信息化提升竞争力成为其迫切需求。因此在2006年中,国家的宏观战略将为我国的通信运营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低信息化水平、需求旺盛的中小企业市场将为我国通信运营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在今年,国家将陆续出台一些有利于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为中小企业应用信息化成果以及通信、IT企业发展信息化产业提供更好的环境。通信企业也将会在大力拓展电子政务以外,在各个行业的中小企业中推广信息化的应用,拓宽信息化的覆盖面。

  IPTV同样是增值业务发展的一大热点。2005年,IPTV从技术热点逐步走向卖点,试商用的坚冰被打破。尽管曾经出现了福建泉州广电叫停IPTV等不和谐的声音,但整体上仍显示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这也为IPTV市场的大规模试商用启动吹响了前奏。作为“三网融合”的契机,IPTV对产业链上游的设备提供商、广电、电信运营商以及内容提供商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而对产业链下游用户来说则是一个改变传统娱乐和获取资讯的方式。经过IPTV元年的发展,IPTV的概念逐渐被用户认知并将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被用户接受。然而就目前IPTV政策管制、市场培育、产业链形成、商业模式成熟度、标准、内容等方面来看,IPTV要想在2006年实现商用不太现实,大规模试商用将成为运营商的主旋律。易观国际咨询公司分析认为,2006年IPTV市场规模较去年将会小幅攀升,预期规模在11亿元。

  在信息产业部发布的电信增值业务目录中的五大类增值业务中,移动增值电信业务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引人注目。虽然国内移动增值业务正步入多元化发展阶段,然而目前基于短信平台的业务应用占移动增值业务收入60%以上的份额,而基于2.5G平台的彩信、WAP、Java等业务应用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小,多元化的利润增长点还没有真正形成。随着移动互联网在接入速率上的不断提高,应用内容的日益丰富以及计算机与通信的融合,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应用的距离越来越近,两者之间的结合也必将越来越紧密,像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中国联通的“联通在线”,这两个移动网络为我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运营商要取得市场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就必须将移动增值业务的创新工作陆续交付给专业化的电信增值服务商,也就是对于市场的不断细分。电信增值服务商则通过对基础运营商网络服务的再包装和对网络资源的重新整合,为个人、企业拓展一系列网络增值业务,这是一个对中小企业及外资都具有很强吸引力的投资领域。如何建立起大中小型企业间及中外资之间的良性协作体制,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创建一个共赢的格局是保证移动增值产业长期稳定繁荣的关键所在。

  在3G商用日益临近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加快业务创新步伐,推进企业实现从通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变,是摆在移动运营商面前的重要课题。如果没有丰富的业务应用作支撑,投资巨大的3G网络将难以获得良好的回报,甚至会出现投资风险。假若今年下半年我国的3G牌照能够发放,从运营商启动3G网络建设,到3G网络在较大的范围内全面开通,大约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期间,运营商应当充分利用3G商用前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和完善面向移动多媒体业务的商业模式,为向3G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

  政府监管,服务信息大行业

  “十五”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电信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为代表的电信法制工作不断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电信监管体系初步形成。

  目前,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信息需求的日新月异、竞争格局变化的纷繁复杂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电信业正向一个全新的方向——信息服务业转变。伴随电信行业的转型,电信行业管理工作也面临转型。那么,在新的一年里,我国的电信行业管理将会出现哪些新的迹象?

  首先,电信法制建设将进一步加快。

  已经提交最高决策机构的《电信法》(草案),在2005年历时一年的平静修改中,在2006年将十分值得期待。

  我国电信业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必须进一步加快电信法制建设,健全完善电信法规政策体系。有关专家认为:“在电信改革层面,若完全以立法来推动电信改革并不现实,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电信法》将会为未来中国电信业的改革提供明确的指导,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长期以来,我国电信业一直没有一部正式的法律,被业界热炒已久的《电信法》迟迟未能出台,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2005年12月底召开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王旭东部长强调,要配合有关方面开展《电信法》立法调研、论证、修改完善及立法审议工作。因此,有理由相信,在2006年,信息产业部将会结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安排,全力配合做好《电信法(草稿)》的修改完善工作,积极推进《电信法》早日出台。部领导也表示,《电信法》出台后,信息产业部将紧密围绕《电信法》,进一步完善电信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积极参与涉及电信竞争和电信监管的竞争性法规体系的健全完善工作。

  其次,监管政策将走向开放。

  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竞争不断走向理性,在2006年,电信监管思路将从“以堵为主”转向“以疏导为主”,管制政策将逐步走向开放,以建立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竞争环境。

  在互联互通管制方面,通过近年来的综合治理,互联互通形势从乱到治,过激事件、恶性事件得到遏制,用户申诉、企业申告明显减少,全程全网通信质量得到提升。互联互通监管理念实现了从关注协调电信业务经营者间的具体矛盾到关注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的转变;监管形式实现了从行政命令为主向沟通协调监督并重的转变;监管手段实现了从单一行政手段向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多手段的转变;监管过程实现了从事后管理为主向事前事后管理相结合的转变。部电信管理局局长苏金生表示,今后对互联互通监管在形式上要更加注重沟通协调监督,在手段上要实现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多手段并用,在过程上要体现事前事后管理相结合,着力提高全程全网通信质量。同时配合国家电信改革的有关举措,出台相关网间结算政策,研究解决网间结算中面临的重大问题,适时、稳步推进网间结算调整。

  在资费管制方面,2005年9月,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调整部分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从10月1日起,国内长途电话通话费、国际长途电话以及台、港、澳地区的电话通话费、移动电话在国内的漫游通话费和固定电话本地网营业区间通话费实行资费上限管理。规定主管部门只对部分通话费实行资费上限管理,其余由各运营商自行制定。自此,我国电信业务资费管理方式进入新阶段。这标志着电信资费改革日益走向市场化。

  在我国,电信资费一直是国家严格控制的领域,多少年来,我国电信资费的每一次调整都经历了非常严格的政策途径。但是,随着竞争主体的增加,各地的电信市场曾一度出现价格战的混乱情况,不同的运营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同程度地打着政策的擦边球,上演着各种形式的资费竞争。应该说,资费政策的逐步开放是市场竞争走向理性的标志。在我国,电信资费的放松管制已是必然趋势。资费改革的任务还很重。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加上消费者希望运营商能为他们提供更加灵活更加多样的资费种类,信息产业部将会考虑在上次资费有条件放开的情况下,再次放开资费管理。应该说,最为理想的电信资费模式是监管部门管理下的市场定价。有专家预测:“未来,还将不断推进电信资费的改革。”

  第三,普遍服务将有制度保障。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思路,使解决农村通信的普遍服务问题进一步成为贯彻中央战略部署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而目前的村通工程正是实现普遍服务的重要手段。

  “十五”期间,农村通信问题随着电信市场化进程曾在一定程度上停滞不前,为消除数字鸿沟,促进协调发展,信息产业部依照法律规定,采取了以行政手段指定运营商承担普遍服务的方式,在短短两年时间使村通电话比例提高了8个百分点,村通率达到97%,不仅超额完成了“十五”规划确定的95%行政村通电话的目标,而且进一步展现了电信行业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精神面貌。

  我国电信普遍服务的远景目标是在2010年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乡镇能上网”,行政村通电话率接近100%,同时保障乡镇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在2020年基本实现“家家通电话、村村能上网”,让城市低收入家庭、落后地区和广大农村家庭能够以普遍能接受的价格享受到相同质量的最基本的电信服务。这意味着我国电信普遍服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除继续深入实施“村通工程”,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电信普遍服务的长效机制,建立普遍服务基金,为电信普遍服务提供持久的资金来源和制度保障。

  2006年,普遍服务工作将是信息产业部的一项重要工作。苏金生表示,根据部统一部署,2006年将在“十五”村通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农村通信发展。鼓励和组织企业开拓农村电信市场,提高农村地区电话普及率,完善农村通信网络、丰富通信业务种类、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村通工程的成果。在部分尚未具备上网条件的乡镇,组织电信企业改造当地电信网,使其具备互联网接入能力,同时引导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开发农村信息服务市场,提供丰富实用的农业信息内容,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鼓励科研机构和设备厂商开发、研制、生产适宜农村使用的质优价廉经济实用的通信终端,为广大农民享受信息化成果提供便利条件。还要协助相关部门加快普遍服务基金的建立进程,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建立后的具体实施措施,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为农村通信的持续发展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此外,电信普遍服务政策还将在技术中立的原则下,在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上,鼓励运营企业采用更加经济适用的技术手段,鼓励电信设备厂商开发、研制更多适用于电信普遍服务的设备和技术,促成科研部门、设备厂商、业务运营商在电信普遍服务上的通力合作。

  走出去,积跬步方可致千里

  回首刚刚过去的2005年,几大电信运营商积极进军海外市场,国际化战略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一向在国际化问题上较为谨慎的中国移动,先是竞标巴基斯坦电信股份未果,然后花费22.5亿港币成功收购中国香港第四大移动运营商华润万众66.54%的股份。中国电信对外收购了FLAG30G的国际海缆容量,与俄罗斯签署《中俄光缆建设维护协议》,深度参与了东南亚“大湄公河次区域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施建设,对内加强与法国电信的研发合作,共同建设联合研发中心并进行联合采购。中国网通以20亿美金收购中国香港第一大运营商电讯盈科20%的股份,借助电盈的平台拓展内地和东南亚的宽带和移动业务市场。中国联通则另辟蹊径,以10万澳元收购一张中国澳门CDMA运营牌照,开展3G移动业务。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国际化拓展的初级阶段,运营商的国际化探索主要集中在我国周边地区,以资本并购和相互合作为主,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先进发展经验。

  我们应该意识到,目前运营商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应该采取稳健和理性的态度。在积极推进“走出去”的同时,落实国际化战略中对海外市场的选择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循序渐进。因为国内市场还有较大发展空间,经营好大本营仍是首要任务,否则国际化战略将成为无源之本。在此基础上,拓展国际市场是电信运营商积极顺应全球电信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巩固并壮大其国内市场份额的必然要求。在信息产业部强调构建电信强国的形势下,2006年几大运营商纷纷表示将继续探索国际化道路,这一点在其各自的工作会议上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几大运营商都越来越重视国际化战略,强调须积极拓展海外国际业务市场,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要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和商人提供综合信息服务解决方案,并积极探索企业自身的“走出去”策略。

  在步入2006年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运营商在国际市场拓展方面几个利好的消息都日益明显。首先,运营商进行国际化探索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而随着我国政府在电信领域积极展开广泛合作,对于WTO后过渡时期的理解日益加深,在新的一年中,运营商在国际化进程中将会得到更多的鼓励与帮助;其次,如果没有一定比例和一定规模的国际化业务,就无法证明运营商具有强大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运营商在争创一流的过程中对于这一点的认知程度日益加深,在其自身的长期战略目标中都将“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再者,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发展现状迫使运营商寻找新的收入来源和利润增长点,尤其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不断深入,各种政策保护逐渐消失,这些都促使运营商实施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并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最后,随着我国与世界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和紧密,大量在华投资经营的海外客户需要国内电信运营商将服务延伸到国外,随着设备制造商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日益丰富的客户需求成为运营商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驱动力。

  不可否认,对于运营商而言,实施国际化战略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国际化战略在为运营商开拓新领域的同时,同样也将为其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时候,电信运营商务必稳健、务实,既积极探索又要循序渐进。运营商在推进“走出去”的过程中应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第一,避免“两手互搏”,海外公司的业务范围不要与目标国合作公司的自有业务范围冲突;第二,充分研究、谨慎选择目标国,我国周边地区、和我国长期友好的新兴发展中国家以及非洲大陆是产业转移和低成本扩大客户规模的首选,而国际发达地区如欧美等则更多的是延伸集团客户国际业务的重点区域;第三,商业模式的移植必须考虑它与所生存的商业环境是否一致,客户的选择要以与公司和本地有往来业务为先;第四,网络资源和渠道资源的准备必须充分;第五,稳健财务政策和低成本投融资的重要性要大于规模扩张的重要性,要加强财务监督和内控管理,降低由信息不足带来的管控风险。

  中国电信业的“走出去”战略仍然处在一个非常初期的阶段。虽然四大主要电信运营商都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走出去”了,甚至还在海外设立了办事处,但与世界一流电信企业比,差距还比较大。随着我国加入WTO不断深入,“后过渡时期”已然到来,这也要求电信运营商“走出去”的步伐必须越来越大、越来越快。相信随着运营商对海外拓展经验的不断积累,再加上已在海外“打拼”多年的设备制造商的鼎力相助,国内电信运营商在2006年将在“走出去”方面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

  在维持NGN投资的同时,深化信息化建设、电信改革的明朗和3G发展的到来必将进一步释放运营商投资的潜能。可以预测,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信息通信行业将迎来一轮新的增长期。而移动与固网的融合,以及电信、广电和互联网融合的再次启动也将会助推通信行业更上一个台阶。NGN、3G……,“下一代”已然成为2006年电信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词。在这个从“这一代”向“下一代”转折的时代,我们也必将迎来电信业发展的新转折。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5 10:48 , Processed in 0.35243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