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少将

注册:2009-10-177

家园11年度杰出网友 家园12年度杰出网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9 04:31:07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Ricky_X_F 于 2015-4-13 00:38 编辑

首先,写书不像写文章,写文章要求足够原创,才能得以被杂志接受发表。写书可以有原创,也可以没有。写书意义上的原创,在于用比较新的视角去理解和呈现已经存在的技术原理,可以称之为“微创新”:有新的点,但又不足以作为研究文章发表。《通信新读》的“新”当然就是这类。

不管哪个学科的研究人员,每个人就只会自己的那几招。所以,如果有人写书,作者擅长的部分当然会更精彩一些,当然其他部分作为过渡以保持内容的连续性或完整性也不可或缺。
《通信新读-从原理到应用》,我也有自己喜欢的知识点或章节。这里就简单总结一下,读者朋友可以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尝试融会贯通介绍通信相关基本原理及应用的书。在内容安排上,首先介绍通信要处理的基本对象——信号,涉及信号的表示与分析(频谱分析、采样定理等);接着介绍如何用信号来表示消息,如何无误地传输信号来达到消息的传递(模拟信号通信、数字信号通信、理想系统的通信能力等);再介绍非理想系统的通信,如何对付非理想因素以及非理想系统的传输能力(香农容量公式、编码原理及应用等);进一步介绍更具体、更复杂的非理想系统——无线通信;了解都有哪些更复杂的非理想因素(无线信道特征),以及衍生出来的新技术(OFDMMIMO等);最后以选讲LTE系统关键技术来结束,了解一下一个标准化的无线通信系统都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及以什么样的形式将诸多内容在一个标准化的系统里体现出来,发挥其应用价值。
本书安排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足以编写一本书单独讲解,文献里也有每部分单独对应的教材,因此本书并不会面面俱到,而是会选择各部分相对重要、能相互衔接呼应,以及在实际系统设计和技术研究中真正发挥着基础作用的那些技术理论。最重要的是,还会以独特的风格和形式来尽最大努力讲清楚通信,这么多理论技术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通信/电子/信息科学)师生的参考书,也适合打算进入通信领域的非相关专业读者,以及正在从事通信理论研究和实际系统设计的通信行业研发人员阅读。


本书2013年6月第1次印刷出版上市,2014年4月第2次印刷。目前入住很多国内高校图书馆,例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等。

致谢:
该书从连载到最后出版的过程中,需要感谢很多人的支持以及建议:首先是坛子里的读者朋友,通信人家园,华为内部hi3ms论坛的读者同事,购买该实体书的朋友,机工社负责该书出版相关的李编辑等,人民邮电出版社刘编辑,以及一些领域内同行专家,例如王松林(微波家园论坛站长),杨鸿文教授(北邮小杨老师),北邮高峰老师,杨学志(通信之道作者)等。


不满意之处
1.        写得太精炼了。当时写作时的心态就有点较劲,即想写得越精炼越好。现在回头来看,略有一些偏激;如果有再版,会稍微扩展细化一下,这样或许使基础稍差的读者朋友学起来轻松一些。
2.        有一些印刷小错误,配图画得不够美观,精细;现在的版面大小,使得书有些薄,手感不是特好。

看点(我自己喜欢的部分):
1.        满满的诚意。本书是真正写出来的,封面上“编著”二字中“编”基本上可以去掉。
2.        尽量展现出思维的流动,能看出思考的动作过程,有思考的画面感;而不是仅仅呈现思考之后的结果,给人感觉像标准答案一样。
3.        本人文字功底不好,但逻辑基本清楚。整个书的衔接很紧密,一环扣一环,你不要想着看完这章可以轻松一下了,接下来马上就要用到前面讲过的。这就需要读者朋友拿出满满的诚意去阅读。抱歉没有部分朋友想象的“通俗”,但是只要诚意足够,“易懂”还是可以实现的。

4.        不确定是否第一次,但少有的把绝大多数通信原理用基本的线性空间知识统一起来。例如,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采样定理,DFT,CDM,OFDM,MIMO等等。可参考连载中附件“表示论之通信应用”。该附件在华为研究部小范围内作过培训。当然,胶片写得简单丑陋,百度文库上好像也有人上传。
5.        两场信号表示论(第2,4章以及C.3-C.5)中很多讨论,在其他资料里应该少见。例如,傅里叶变换性质的推到与理解(C.3);DFT/IDFT数学上就两串相互可表示的序列,没必要贴上“傅里叶”的标签,既然贴上,那连续傅里叶到离散傅里叶如何衔接过渡?采样率与还原滤波器大小之间关系讨论(如例4-1,4-2)。仔细阅读,定有收获。
6.        OFDM就是一对DFT/IDFT吗? OFDM中DFT/IDFT天然就该配对吗?部分同学对OFDM的映像可能就是这样的。但不是,OFDM仅用到DFT/IDFT而已。4.5节对它们的作用作了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并不是它们在数学意义上的互逆关系。见论坛链接:OFDM专题连载
7.        理想数字信号通信(5.2节)还原了整个问题的思维流程,我个人相当之喜欢。其中关于采样点无失真和极限传输能力(Nyquist率)的处理“绝对”独家。最简单的问题: 能够得到相同采样点序列的信号有无穷多个,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8.        I/Q调制(7.2),以及复基带信号表示(13.4),把来龙去脉讨论得很清楚。为什么会存在个复基带等价表示?没有咋办?

9.        第一次用组合数学方法解释香农熵,以及在有传输错误的信道如何实现无误通信,简单明了,如9.x,10.x节。香农熵部分内容可参考论坛连载链接:“专题:信息论之香农熵”。


10.        整个关于信道容量的内容(第11章)都有价值。其中,参考了香农的经典论文,在其基础上作了提炼展开。总结了两种得到信道容量公式的方法(连续信号模型情形和离散模型情形)。关于信道容量公式隐含的参数关系,比如功率与带宽互换关系,作了清晰的分析。最简单的问题:为什么香农刻画信道容量要站在无穷长信号来看?为什么说AWGN是最坏的信道?等等。

未完待续。。。

新浪微博(@陈小锋_Ricky):http://www.weibo.com/ricky82


【相关阅读】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6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21:20 , Processed in 0.44417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