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讨论]请教大家一个关于MAC地址与IP地址的问题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9-7-21 14:59
作者: stan2007     标题: [讨论]请教大家一个关于MAC地址与IP地址的问题

每个网络设备都对应有个MAC地址,
在整个广域网中这些网络设备都会有个IP地址,
MAC地址是唯一的,IP地址也是唯一的,
在实际的数据传输中,只要知道对方的IP地址就可以传输数据,
那这个MAC(而且还是唯一的)地址又有什么用呢?
时间:  2009-7-21 15:12
作者: netameng

抄一段:
  1. 对于网络上的某一设备,如一台计算机或一台路由器,其IP地址可变(但必须唯一),而MAC地址不可变。我们可以根据需要给一台主机指定任意的IP地址,如我们可以给局域网上的某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为192.168.0.112 ,也可以将它改成192.168.0.200。而任一网络设备(如网卡,路由器)一旦生产出来以后,其MAC地址永远唯一且不能由用户改变。

  2. 长度不同。IP地址为32位,MAC地址为48位。

  3. 分配依据不同。IP地址的分配是基于网络拓朴,MAC地址的分配是基于制造商。

  4. 寻址协议层不同。IP地址应用于OSI第三层,即网络层,而MAC地址应用在OSI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使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递到相同链路的另一个节点上(通过MAC地址),而网络层协议使数据可以从一个网络传递到另一个网络上(ARP根据目的IP地址,找到中间节点的MAC地址,通过中间节点传送,从而最终到达目的网络)。
时间:  2009-7-21 17:35
作者: shenhqi

1.MAC地址从来没人说是唯一的,只有以太网卡的地址是唯一的,这二者不能划等号
2.通信只依赖MAC地址,与IP地址无关。
3.知道IP地址是不可能完成通信的,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查到MAC地址(ARP协议就是干这个用的),然后通过MAC地址进行传输。
时间:  2009-7-27 12:05
作者: captaingdf

首先,在任何一个编址系统中,都需要满足:在有效范围内,对最小认别体的唯一编制。例如:端口号、进程号、我们的住址等。
其次,现在的网络是一种层次化的体系结构。在这里网络层和链路层(专指以太链路层)都是一种广播性网络拓扑结构,他们都需要一个编址系统来解决对不同个体的识别。这里的编址系统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IP地址和MAC地址。
最后,IP地址和MAC地址是解决不同网络层面的个体识别和联通的任务的,两者在目前的体系架构小还不能成为一种替代和被替代的关系。:) :)
时间:  2009-8-6 16:28
作者: chen_xun

IP和MAC是不同层的地址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住在501房间,名字王二狗
MAC是501房间, IP是名字王二狗

有人送快递过来, 要给王二狗, 但必须解析出房间号,才能把东西给你。
时间:  2009-8-7 15:07
作者: jojo_zhu_zhu

顶5L··
时间:  2009-8-7 16:54
作者: harg6

IP是网络层的IP地址,主要路由会用到.
MAC地址是链路层的, 用于二层寻址.

IP地址标示你在哪个房间(IP地址包含了网络号)
通过网络号找到你所在的小区(局域网)
MAC地址标志你在哪个接口,
然后就可以直接就传给你了.
时间:  2009-8-11 20:06
作者: illidan

5L这么有材,不加分没天理。

另外其他几位说了很多大道理,但没有说明使用(以太网)MAC地址的意义。既然有了全球都可用的IP地址,为什么还要和MAC地址?

因为IP从本质上是一种点到点协议,直接用IP地址不适合做本质上共享的局域网。这就是多址访问控制(MAC)协议存在的理由。
时间:  2009-8-12 09:23
作者: shenhqi

8#,你的理解不完全正确
通信只能使用物理地址,不能使用虚拟地址。因为虚拟地址的目的不是为了进行通信,而是为了屏蔽各种不同的通信设备的差异
时间:  2009-8-12 15:18
作者: leegptet     标题: 5L


时间:  2009-8-12 20:39
作者: illidan

原帖由 shenhqi 于 2009-8-12 09:23 发表 8#,你的理解不完全正确通信只能使用物理地址,不能使用虚拟地址。因为虚拟地址的目的不是为了进行通信,而是为了屏蔽各种不同的通信设备的差异

“虚拟”和“物理”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就像“硬件”和“软件”的区别一样。

这种情况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因为IP生得晚,各种物理设备都已经有自己的编址方式。如果IP生得早,照样能直接用来通信(当然它不合适做局域网)。

有个东东叫IP over Fibre的,就是这么干的。
时间:  2009-8-12 21:06
作者: wolcshan


时间:  2009-8-13 09:44
作者: shenhqi

原帖由 illidan 于 2009-8-12 20:39 发表

“虚拟”和“物理”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就像“硬件”和“软件”的区别一样。


不得不说一句,这个概念大错特错了!
物理就是物理,不可能用虚拟来代替,硬件同样不可能用软件来代替。有那么一些技术(一般来说属于算法),即可用软件实现,也可用硬件实现,这是确实存在的。但是,大部分的硬件技术是不可能用软件取代的。
通信也是一样,有那么一些技术必须采用物理实现。最直截了当的例子就是电路交换技术,任何虚拟技术都不可能取代他。或者再说得明白一点,所有的分组交换技术(也许就是你理解的“虚拟”)技术,必须依赖电路交换才能传输。
时间:  2009-8-30 16:23
作者: illidan

原帖由 shenhqi 于 2009-8-13 09:44 发表


不得不说一句,这个概念大错特错了!
物理就是物理,不可能用虚拟来代替,硬件同样不可能用软件来代替。有那么一些技术(一般来说属于算法),即可用软件实现,也可用硬件实现,这是确实存在的。但是,大部分的 ...


我可没有说软件可以完全代替硬件。毕竟我们生活的是这个位面的宇宙,不是the Matrix。发射电磁波,存储比特串这样活儿,无论如何都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器件来完成最后最底层的工作。

只是对于地址来说,虚拟的物理的只是一种分法,而形成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原因,并不体现什么原理或定律。在一些自始自终统一设计的网络,比如PSTN,GSM,UMTS,编址是统一的,没有所谓的“虚拟”和“物理”之分。以GSM为例,每个终端会有全球唯一的ID,接入网络(包括CN的认证和授权)后,RAN会分给它临时一个短ID,终端会用这个短ID来完成后续的通信过程。RAN会以它的多址方式,对于GSM就是TDMA,来区分不同的终端,某时隙对应的就是某终端,毫无二义。

而IP网络呢,设计IP的是一票人,做以太网或其它类型的物理接入设备的是另一票人,大家各编各的址,所以需要一个mapping。对于以太网,这个mapping方式就是ARP协议;而且这个mapping只具有本地意义,你要访问远处的IP站点,你不需要知道它的以太网地址,你只需要你的出口路由器的以太网地址,所以说ARP是一种邻居地址映射。

IP就像是VISA或MASTER CARD,而以太网等接入协议就像是ICCB或CMB等银行。IP的厉害之处,就像VISA卡那样,就是不管你用哪家银行,你可以得到全球统一的支付服务。但这种情况其实并非必然,如果花旗银行一统天下,人手一张花旗银行卡,花旗之外再无银行,那么也就用不着VISA了,GSM就像这种情况,只是它没有涵盖人类所有的通信需要,只是涵盖了某一方面,它就是某一方面的全球统一的花旗银行。
时间:  2009-8-31 20:36
作者: shenhqi

原帖由 illidan 于 2009-8-12 20:39 发表

“虚拟”和“物理”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就像“硬件”和“软件”的区别一样。

这种情况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因为IP生得晚,各种物理设备都已经有自己的编址方式。如果IP生得早,照样能直接用来通信(当然它不合适做 ...


你错了,IP地址是70年代初创造出来的,而以太网是70年代末期才创造出来的。
时间:  2009-9-4 09:36
作者: realong

精彩
时间:  2009-9-4 17:43
作者: 昆哥


时间:  2009-9-11 08:44
作者: li_df

讨论才有进步,兄弟们好样的
时间:  2009-9-11 10:51
作者: snakecaner

哈哈,好久不碰都忘光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