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6/ClassE综合布线铜缆系统的国际标准发布已经好几年了,在市场上,以六类系统为代表的解决方案已经成为中高端布线市场的代表。
正在六类系统广为大家熟悉与接受的同时,对于六类线缆的结构问题,却始终存在着一个认识的误区:只有带十字隔离的线缆才是标准六类线缆的特征。对于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又是什么呢?
首先,让我们翻阅一下对六类系统进行严格定义的相关国际标准。在正式发布的最新版ISO/IEC11801:2002版中,对ClassE系统定义核心内容是“Class E is specified up to 250MHz”,围绕这一要求的是一系列线缆传输性能的指标定义,包括 Return Loss、Insertion Loss、NEXT、PS NEXT、ACR、PS ACR、ELFEXT、PS ELFEXT、Propagation delay、Delay skew等参数。对于线缆本身的具体要求,则主要涉及阻抗、电流、电压、功率参数。全篇没有任何地方提到线对隔离的具体要求。而在另一个重要的综合布线国际标准TIA/EIA568B.2-1中,对Cat6的定义为“Category 6:This designation applies to 100 Ωcables whos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re specified up to 250 MHz”,并且也定义了一系列电气参数,与ISO/IEC 11801中规定的参数基本相同。因此,任何满足上述标准中规定的各项电气参数的4对8芯双绞线铜缆系统,都将是合格的Cat6/Class E级系统。
那么,所谓十字隔离和一字隔离的线缆又是如何诞生?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差别呢?
大家都知道,在六类系统出现之前,传统的四对八芯结构的铜缆系统的传输性能只能达到五类或超五类标准,其系统传输带宽只能达到100MHz,因此新出现的六类系统对铜缆系统的带宽要求将超过传统五类/超五类系统150%。为了达到这种新的要求,在铜缆系统的设计中,增加了大量以前在五类系统时代所没有规定的电气参数。如果我们把这些参数根据其影响的重要性进行分类,我们就会发现对数字传输过程影响最大的是各种串扰类参数,包括近端串扰、功率累加近端串绕、远端串扰等。这种串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一个外皮内各个不同线对上传输的电讯号之间的相互干扰。而串扰的集中发生点,是在线缆与模块、配线架的连接部分。这种串扰随线对空间相互位置和传输频率不同而改变。为了使设计的新系统能够达到六类标准的严格要求,通过增加线对之间空间距离的方法来降低串扰的影响的确是一种最常见和最容易的解决方案。利用这种方法,可以降低接插件部分重新设计的难度,而线缆生产工艺也较简单。因此,利用在传统线缆结构中增加十字隔离装置使系统达到六类传输性能的方式成为大多数厂商的选择。这就是很多用户对六类系统与传统五类/超五类系统在物理结构差别上的主要印象,导致很多人将十字隔离与六类相联系起来。
但是,除了利用这种十字隔离设计方式外,有没有其他设计方式来达到六类国际标准所提出的传输要求呢?答案是肯定的。
六类系统是一个端到端的信道系统,链路中包括了跳线、模块、水平线缆、配线架各个环节。对全系统的性能提升,包括线缆和接插件两个大部分。因此,如果同时在接插件和线缆两个部分进行设计改进,就可以采用在物理结构上更简单的方式来达到六类系统的指标要求。这就是一字隔离设计方式的出现。
我们可以将十字隔离线缆与一字隔离线缆在物理结构上进行横向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