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国内网速何时赶上香港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1-7-20 11:58
作者: gechangwei     标题: [原创]国内网速何时赶上香港

最近,有媒体发表了一篇“香港宽带上网:百M是主流1G正时尚”的报道,再次让国内网民对香港网民的“幸福生活”羡慕不已,进而对国内宽带的蜗牛网速愤慨不已。
香港宽带真的这么快吗?
为何国内网速这么慢?
带着好奇,我作了一个简单研究。

一、香港宽带确实快,但该报道也存在一定程度夸大
仔细研究该篇报道,发现几个显著硬伤, 夸大了香港宽带的速度和价格:
第一个硬伤,“理论上,1G带宽的涵义是,下载1G大小的影片,需时仅为1秒”,看到这,稍微有些常识的人都得喷饭。
第二个硬伤,标题说香港“百M是主流1G正时尚”,而文中又提到Akamai统计的香港平均网速为9.4Mbps,两者存在十倍的差距。若香港百兆是主流,那么世界网速排名第一的就该是香港,而非一直是韩国了。
第三个硬伤,在报道100M宽带实际速度时,居然以运营商自己的测速来作为证据,这点显得非常外行。行内人都知道,互联网是一张互相连接的大网,真正的瓶颈在于互联互通和出口带宽,这是决定真正上网体验的的关键。
第四个硬伤,报道说香港宽频百兆宽带只要121元时,这个价格跟运营商网站上的资料不符,网站上是169元。另外,这个价格实是非主流的,就跟国内也存在300元一年的非主流价格一样,香港百兆宽带的主流价格是298元,且是24个月合约的价格。

二、香港宽带真的这么快?这么便宜?
感谢互联网,现在不用到香港就能了解到各家运营商的情况。
通过查找各家网站上找到的资料,可以发现:
1、同样百兆宽带,不同运营商的价格相差一倍以上
电讯盈科(PCCW)的宽带价格:


可以看出,电讯盈科100M宽带24个月合约的月费需要298元(港币,下同),但最低的8M宽带无合约的却要398元,可见无合约的价格相对而言及其昂贵。

和记环球电讯的价格:


和记的100M价格也是298元。另外,和记在提到宽带速度时,其宽带速度只是家里到大楼所在网络设备的连接速度,而非独享带宽。也就是说,如果这栋大楼的实际宽带连接只有100M的话,那么是整栋大楼的所有用户共享100M。

香港宽频的价格:


香港宽频是报道中作为案例的,可是从资料看,并非报道中的121元,而是169元。就算如此,这个价格也是远远低于电讯盈科和和记环球电讯,便宜了近一半。

2、香港也存在网速低、价格贵的宽带
电讯盈科有电联上网业务,即通过电线来上网,这项业务1.5M宽带要103元,相比国内并不低,当然到10M以后价格就不错了。

这样的产品也能有自己的市场,这显示出香港也并非处处都能用上高速宽带。

三、从出口带宽看价格差异背后的原因
为何香港宽频的100M宽带只要169元且号称保证上网速度,而电盈跟和记却要298元且宣称只保证接入速度呢?难道化298元的是傻子?
显然,花298元的不是傻子,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在宽带市场依然成立。
因为,决定实际上网体验的是互联互通和出口带宽。
香港是个不大的地方,在世界互联网格局中只是占了很少一部分,这意味着香港用户所访问的网络资源很大一部分要通过国际出口带宽来实现,国际出口带宽大小对实际上网体验有重大影响。
电讯盈科的出口带宽:


香港宽频的出口带宽:


从上图可以看出,香港宽频的出口带宽远远低于电讯盈科,其到大陆的总带宽总共只有11.5G,要知道这是100多万用户所共享的,平均到每个人头上的带宽只有0.01Mbps。即使只有1%的人同时使用,那么也只有1.1Mbps,跟其100M的接入速度形成鲜明对比。




四、为何国内网速这么慢
相比香港,国内网速慢的太多。为何?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垄断;不打破垄断,国内网速别想快起来。
垄断者的保护伞有二:一是结算,二是牌照。
1、结算
互联网是由各运营商的小网通过互联互通形成的一张大网,互联网资源的分布并非集中,而是遍布各个小网。哪个网大,哪个网的用户就能得到更好的上网体验。而小网用户无论接入速度又多块,一碰到互联互通的瓶颈,就会杯具了。
拥有两个大网的运营商因实力对等,可以互相不鸟,所以最后谈判之下往往会采用互不结算的办法。但对于小网运营商,其用户要访问的资源基本在大网上,所以就必须得给大网交“过路费”,否则其用户访问的就是“局域网”而非“互联网”了。
香港地方小,IDC资源有限,估计其用户所访问的大部分资源恐怕都不在香港,所以香港各家运营商之间基本都是对等结算,各家运营商通过互联网交换中心进行互联。如此一来,弱势运营商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其他运营商的宽带跟电信和联通相比都是小网,实力根本不对等,所以给电信和联通结算是非常合理的,也是应该的。
不合理的,是结算费率,以及对竞争对手的歧视性价格。
联通和电信可以以非常低的价格给第三方提供互联网带宽,但对于竞争对手,却绝不手软,开出的价格高达每月100万/Gbps。
对于这个价格有多黑,非本行业的人可能没有感觉,我举个例子。
假如其他运营商以500元价格推出100Mbps宽带,若用户每天满负荷地进行网间访问,那么运营商要为之付出每月10万的结算成本。即使用户的使用率只有2%,且一半流量走结算,那么也要结算出去1000元。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不同网速下的结算成本,我假设了一些常规参数,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个表格来计算网间结算成本:



从上表可以看出,按照如今的价格,在2M以下,其他运营商理论上还有一定生存空间。但实际上接口带宽的利用率不可能100%,能够达到70-80%估计就很高了,但是结算费用还是得按100%的利用率来交。所以,其他运营商要是找不到一些第三方带宽来降低结算成本,其生存恐怕会非常艰难。
可是,第三方带宽随时可能遭受到电信或联通的封堵。去年电信发起的互联网大清洗,就一下子让数百万小运营商用户的宽带速度变成蜗牛。
这两年,市场上的新推宽带速度开始向2M、4M迈进。当达到4M后,其他运营商就算能搞到一些第三方带宽来降低成本,效果恐怕也不再显著,且小运营商很难通过自建IDC来降低网间流量比,估其结算成本恐怕已经逼近其收入了。小运营商要是推出4M以上的宽带,那么肯定是推出一个赔一个,完完全全地替电信或者联通打工了。
所以,假如主管部门继续充当垄断者的保护伞,不对当前互联网结算价格做重大调整,那么其他小运营商的生存将会越来越困难,整个有线宽带市场将会更加垄断。

2、牌照
从上表可以看出,决定结算成本的,一是结算费率,二是网间流量占比。在结算费率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就只能靠降低网间流量占比,即让用户经常访问的资源尽量驻留在自己的网内。
这就是为何宽带运营商必须自己搞IDC的原因。
可是,搞IDC并不容易,想吸引主流网站入住IDC更是不容易。只有该运营商具备足够用户规模或烧得起钱时,才有可能承担起IDC方面的开销,才能吸引主流网站的入住。
举个例子,铁通在很多年前就开始介入宽带领域,但结果却是越搞越亏。原因很简单,因为其基本都一直在替电信或联通打工,难以形成积累,也就无法凭借自身实力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应。而在电信业,没有规模,就毫无效益可言。
在国内,广电系有接入资源,理论上能够打破宽带垄断。但是,广电政企不分的特性,以及各自为战的局面,决定了其根本难以承担起这个重任,其拟成立的国家有线很有可能也是一个铁通的下场。
事实上,国内唯一能够电信和联通宽带垄断的,只有移动。因为移动每年有千亿利润,能够凭此在宽带市场上做源源不断的收入而无需计较收入和利润,能够通过不断烧钱来做大用户规模,从而最终实现规模效应。
对于这一点,电信和联通早就心知肚明,所以一直竭力阻止移动经营宽带。这些年来,国内宽带牌照发了一堆,但却一直没有移动。电信重组,号称让三家都变成全业务运营商,但这个牌照却号称只是给移动集团公司的,作为真正主体的上市公司却依然被禁止经营。


四、结束语
很多年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就将宽带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出台国家宽带战略来推动宽带的发展,提升国家的竞争优势。
可惜,我国从未出台国家宽带战略。相反地,主管部门还将宽带政策当成了搞平衡的一个工具,长期给两个垄断者撑起“结算”和“牌照”的保护伞,导致国内宽带市场竞争严重不足,大大阻碍了宽带产业的发展。
如今,国内宽带发展已经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更是显著。如此继续,不仅损害国内消费者的利益,而且将损害国家的长期竞争力。
现在,该是改变的时候了。



[ 本帖最后由 gechangwei 于 2011-7-21 10:55 编辑 ]

附件: PCCW.jpg (2011-7-20 11:59, 45.33 KB) / 下载次数 1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zNzAxfGY3NTE3ODk4fDE3MTk1Mzc4NTN8MHww

附件: 和黄3服务计划.jpg (2011-7-20 12:03, 40.66 KB) / 下载次数 1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zNzAyfDg3NWNmMTQ1fDE3MTk1Mzc4NTN8MHww

附件: 香港宽频100M.jpg (2011-7-20 12:03, 17.44 KB) / 下载次数 1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zNzAzfGJhNzNmYTdkfDE3MTk1Mzc4NTN8MHww

附件: 和黄3电联.jpg (2011-7-20 12:03, 7.91 KB) / 下载次数 1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zNzA0fDExNWE3MGEyfDE3MTk1Mzc4NTN8MHww

附件: 电讯盈科出口.jpg (2011-7-20 12:03, 38.04 KB) / 下载次数 1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zNzA1fDkzMDdmMzgwfDE3MTk1Mzc4NTN8MHww

附件: 香港宽频出口.jpg (2011-7-20 12:03, 60.62 KB) / 下载次数 1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zNzA2fDU2NjZjZGY2fDE3MTk1Mzc4NTN8MHww

附件: 网间结算成本.jpg (2011-7-20 12:03, 57.14 KB) / 下载次数 2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TQzNzA3fDU2NTVkNzUyfDE3MTk1Mzc4NTN8MHww
时间:  2011-7-20 12:20
作者: ibmder     标题: 写得很好

非常详细,令人信服,不像一些网站的破记者瞎写
时间:  2011-7-20 12:39
作者: langzi172

葛工的分析相当到位啊,学习了。
时间:  2011-7-20 13:18
作者: touchwood

报告写得很详细。
但感觉分析和结论有点不相关。
时间:  2011-7-20 13:21
作者: cheesecake

网间结算调低一点是可以的,像香港那样搞互不结算是不太可能的,因为量级不一样。
葛工毕竟只不过是在移动做分析的,移动在固定数据这方面从资源到人才都比较缺乏,要了解固网数据的结算起源,最好是去看一下全球 Top tier 运营商(比如ATT、Level3、Global crossing之类)的 peering policy,了解一下真正的骨干网的游戏规则。
另外固网弱势运营商搞IDC用处是有一些,但是也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性的东西是接入网;固网运营商做无线接入网很快,但是固网弱势的移动运营商要做固定接入网,那是要下大决心花大本钱熬长时间的事情,不是光纤接入几栋商务楼宇就算接入网的。
时间:  2011-7-20 13:23
作者: carmenf


时间:  2011-7-20 13:51
作者: EE99

有理有据

难得的好文

国内想快也好办 弄电信、联通两个出口,挂一个负载均衡 O(∩_∩)O哈哈~
时间:  2011-7-20 14:13
作者: slhfren

辛苦。
时间:  2011-7-20 14:19
作者: szyiyi

相当客观,也再次说明某些妓者不求证事实违背职业道德就想着赚眼球。
时间:  2011-7-20 14:35
作者: flyfirex

先顶葛老大
此文分析很透彻,稍微修改一下很容易变成广电的子弹...
话说这个都是国家的政策...

[ 本帖最后由 flyfirex 于 2011-7-20 17:24 编辑 ]
时间:  2011-7-20 14:56
作者: gechangwei

从没搞过宽带,对宽带确实不熟悉,不过这几年我看过不少互联网结算方面的文章和资料,算是有一些了解。

互联网之间的结算政策取决于彼此间的实力对比,以如今移动的IDC和出口带宽,根本还没资格跟电信或联通谈对等结算。另外的运营商也没资格谈。

结算是自然的,也是非常合理的,不合理的是费率。

如今的费率,给对手的价格可能给第三方的十倍,国内结算费率比国际结算费率还贵,这种情况不改变,其他运营商接下去根本难以生存,无论怎样做都没用。
时间:  2011-7-20 15:00
作者: 随风而动

前面分析是对的,结论不正确。移动乱搞价格,以低于成本价搞销售,符合市场规律吗,如果在国外早被法院罚死了
时间:  2011-7-20 15:06
作者: 和谐人生

忽悠终归是忽悠!
时间:  2011-7-20 15:27
作者: 刚果金

成立地方互联网中心,互联网中心的的电信联通带宽采用全国范围招投标,即打破了地方主导运营商的垄断,又符合互联网监控要求.
时间:  2011-7-20 15:48
作者: tinybee1985

LZ闲的蛋疼
时间:  2011-7-20 16:08
作者: lizer

弱弱的问一句,“$”这个标志是美元还是港币?
时间:  2011-7-20 16:16
作者: gechangwei

港币
时间:  2011-7-20 16:27
作者: caoboquan

移动2012年能做宽带了
时间:  2011-7-20 16:43
作者: 刘敬

学习一下哦!
时间:  2011-7-20 16:49
作者: cyli

说中国政府,伤人!
时间:  2011-7-20 16:50
作者: anon

反过来在移动业务结算方面,也是这样情况,谁大谁做主
时间:  2011-7-20 16:53
作者: gechangwei

移动业务是对等结算,双方基本平衡的
时间:  2011-7-20 17:09
作者: Torshamnsgatan

详细分析贴必须顶!
时间:  2011-7-20 17:09
作者: piaobojianke     标题: Good

Good
时间:  2011-7-20 18:30
作者: 张延考

说得很好!
时间:  2011-7-20 19:27
作者: 18778860369

龟速的带宽,让我发个帖都很受伤!
时间:  2011-7-20 19:34
作者: 刚果金

移动业务是对等结算,双方基本平衡的
-----这个不太同意,移动还是有优势的,比如移动拒绝开放短信端口过网,电信才会有那么多的假主叫号码发垃圾短信.
时间:  2011-7-20 19:45
作者: pushu886

分析得很到位,谢谢分享。
时间:  2011-7-20 19:55
作者: ggdw

好文章,就依靠这个移动打破宽带垄断了
时间:  2011-7-20 20:05
作者: rwx78

LZ是YD的托,鉴定完毕。
时间:  2011-7-20 20:14
作者: 阳光宁桐

学习了
时间:  2011-7-20 20:15
作者: hh369

坛子里一个移动的枪说网速快没用
时间:  2011-7-20 20:33
作者: 陆飞

悲剧了内地
时间:  2011-7-20 21:00
作者: azou

葛工的分析相当到位啊,学习了。
时间:  2011-7-20 21:31
作者: hq19851014

数据流达人
时间:  2011-7-20 21:55
作者: yvtou

有数据,说明还是不错的,不过仅仅引入移动就可以解决我们网速慢的问题吗?
我觉得是这样,在中国要到市级宽带提供商都可以做起来,才是真正竞争了,全国范围有个四五家,还是垄断。
时间:  2011-7-20 22:07
作者: hpu75083edu

呵呵,文章是好文章,图文并茂,有理有据,文章最后的结论是值得国内最大的部门———相关部门的考虑!
时间:  2011-7-20 22:44
作者: wuyonghui2010

貌似现在移动也在搞宽带业务,但是只有专线,也就是说针对大用户。
时间:  2011-7-20 22:54
作者: qzmkyo

看到楼下那些“牛皮癣”就想吐,国内的宽带还有待提高啊
时间:  2011-7-21 00:23
作者: y.beyond

我们这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8M独享每月仅28元”还送路由器,无线鼠标和饮料什么的      不知道这宽带价格在国际上竞争力怎么样
时间:  2011-7-21 01:46
作者: zoloss

有理有据,专业。
时间:  2011-7-21 08:14
作者: laozhu

很详细很用功,就是长了点,没看全
时间:  2011-7-21 09:21
作者: weijun0215

好文章,解除了自己很多困惑!
谢谢楼主!
时间:  2011-7-21 09:27
作者: gechangwei

(跟下面重复了,删除)

[ 本帖最后由 gechangwei 于 2011-7-21 09:30 编辑 ]
时间:  2011-7-21 09:28
作者: gechangwei     标题: 回复 27# 的帖子

1、首先,移动网间一直是对等的,原则一致,费率相同。

2、其次,移固之间的结算,一直是移动方吃亏,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电信手机用着固话号码。这个,谁也不用急着否认,因为我手里就拿着一个。

3、很多年前,短信就开始互联互通,这个国内应该是走在前头的,因为听说美国现在才开始搞短信的互联互通。

4、端口短信的互联互通需求,主要来自信息化应用的发送需求,这个解决好,对双发都有好处。但是,这个问题绝对不是简单的允许过网就行了,其问题之复杂,不亚于携号转网。
    对于SP欺诈和短信群发,我做过很多年跟踪分析,太清楚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端口短信可分成1066、1065这两类,我问几个简单问题:
  1、若允许1066跨网,那么为何运营商要替SP发过网短信?这样的话,各地的SP监管还有用吗?同样一条短信,怎知道是SP直接发的,还是另外运营商发的?
  2、若是1065过网,那么双发编码本来就不统一,当用户投诉时难道不出现张冠李戴?

   目前,移动对于端口短信的基本管理思路就是发送前进行订购鉴权,以此防止垃圾短信群发;订购采用二次确认,以此防止强制订购。
   请问:跨网端口短信如何解决其中的订购、鉴权、取消、投诉等一系列问题?

端口短信其实是第三方短信,

[ 本帖最后由 gechangwei 于 2011-7-21 09:32 编辑 ]
时间:  2011-7-21 10:03
作者: rapemeist

分析相当可观。
国内面积相当大,就算全部是光纤接入,时延也会比hk,韩国等地区大,所以感觉网速肯定要慢。如果按省内的网络访问速度,肯定比其他地方块。另外还有服务器的网速限制。运营商都是被媒体宣传害了
时间:  2011-7-21 10:17
作者: 雪雪方

楼主分析的很好
时间:  2011-7-21 10:44
作者: gybg2046

LZ忽视了一个问题:移动靠前些年的政策保护占移动市场的近100%,现在电信和联通的生存就靠宽带,其实国家不发牌给移动是要平衡三家的生存关况,如果现在放开给移动做宽带市场,移动可以利用强大的移动客户群搞低价宽带倾销或者免费宽带,那用不了多久电信和联通只有破产。LZ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让移动一统通信江湖,到时候回到移动的通信全业务垄断时代!
时间:  2011-7-21 10:59
作者: gechangwei

1、各地移动通信市场,移动所占份额也就70%;但宽带市场,电信或联通在当地可能占95%以上。很多情况下,宽带用户没有任何选择权,而移动用户却可以有多种选择权。

2、没有宽带,联通这么多年也没趴下,电信实力比联通只高不低,会因为开放宽带而趴下?
时间:  2011-7-21 11:08
作者: pfyun03


时间:  2011-7-21 11:25
作者: gybg2046

1、电信、联通的30%市移动场份额同时也是移动用户,单用电信或者联通的用户极少,在说移动市场已经100%饱和。
2、联通没有趴下和趴下已没什么区别。
时间:  2011-7-21 12:54
作者: woodenmu

联通没合并前是个啥情况大家都清楚。离趴下也不远了。

看来人真的很难摆脱自己的角色去思考。这么大一篇分析,做的很细心,但结论很突兀。最终的想法就是自己独大,联通、电信不倒闭就行。终究还是在为移动进入宽带摇旗呐喊。

在这个事情上,是不能孤立的看问题。反问句移动能否把10多年来的垄断利益和用户群拿出来分给联通、电信呢?
时间:  2011-7-21 13:01
作者: mycuitom

分析的相当清楚。。。
不像某些记者。
时间:  2011-7-21 13:27
作者: spv1103

但所有事情要对上轨,国情不由已
时间:  2011-7-21 15:39
作者: 小梅花鹿     标题: 现在小运营商很难生存

楼说的有道理,现在的小运营商其实就是给电信、联通打工!他们两家搞宽带清洗,其实是在弱化他人,抬高自己!用一种看似合理的方式清算第三方!这种损人不利的行为应该管管!电信联通两家搞垮了别人,把自己的价格抬上去,损害了广大用户的利益!伤了网民的感情!
时间:  2011-7-21 16:24
作者: jsjunshi     标题: 明年2012 移动宽带大发展-------只会是“三个和尚”没水喝

苦的只会是联通和电信
移动:不是还有6亿手机用户吗有的是钱,等移动宽带真的发展起来能够抗衡电信宽带的时候估计也是离分拆不远了....................................
时间:  2011-7-21 16:32
作者: gechangwei     标题: 回复 56# 的帖子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这些年不让移动经营宽带,移动自己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严重不足,才导致利润数字过高。而利润数字过高正是移动面临枪打出头鸟困境的根源。
时间:  2011-7-21 17:07
作者: 山中人

楼主主题还是为移动发展宽带喊叫,说了半天就是移动的说客,我都听出来你的意图,别人听不出来,这么多年来,技术不断发展,那几年没有移动的时候宽带还不是从IDSL到现在普遍在用的ADSL,是竞争发展起来的吗,不是,是技术发展起来的,现在电信建光网城市,网速要提,而且一直在提,价格也是提速不提价,并非有的人说电信网速提了价格会用不起。移动是有钱,但没有固网宽带运营的经验,而又不想花大价钱建设,就想着怎么通过利用别人花钱和心血建起来的网络,还一天喊叫着,宽带网间结算价高,请问网间结算占到移动收入的多少?九牛一毛呀。
时间:  2011-7-21 17:17
作者: myk918myk

看见大家讨论的这么热闹,忍不住说两句,楼主的分析能力和专业能力非常强,前半部分写的到也不偏颇,结论就夹杂个人立场太浓。尤其是说到语音结算,这里运营商的人多,不用说规模决定一切,表面看是对等的语音结算,真正的结果我就不说了。
其实楼主主要想说移动应该并且必须做国内互联网的救世主,打破垄断,哪试问谁打破移动的垄断哪?楼上有人说的好,如果中国像西方、或者香港、韩国一样打破垄断看谁会第一个得到巨额罚单。
由于中国的社会制度决定,所以宏观调控起到了反垄断的作用(虽然大家感觉不明显),不管怎么说也不能市场占有超过70%(移动通讯,三家竞争)的企业喊着要去市场占有不到60%(用户规模电信宽带占有率,宽带两家竞争)市场去“维护和平”呀!
开句玩笑希望楼主别生气,这使我想起美国手中拥有那么多航母等高端武器,中国的二手货还没下水就说我们要称霸,鼓动周边国家闹事!
时间:  2011-7-21 17:33
作者: 同号业务

前面分析的很透彻,但后面分析国内的就很牵强,枪文痕迹凸现
时间:  2011-7-21 17:47
作者: gechangwei     标题: 回复 59# 的帖子

假如你是电信的,那么请你去问问移动结算给电信的多,还是电信结算给移动的多。

我恰好能看到每月的结算报表。
时间:  2011-7-21 19:44
作者: eve12gh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没开过经分会的不知道结算贵,那些说结算公平的去私下问个明白人再出来驳斥好不,别让外人看咱运营人笑话了
时间:  2011-7-22 09:08
作者: 山中人

回楼主,大的我看不到,一个地市一个月的网间结算我还是看的到了,去除差额,移动结算给电信占不到移动收入的百分之零点几,其中还包括固网结算,移动现在从渠道到移动客户占有率,那是真正的垄断呀,如果真像楼主希望的那样,宽带放开给移动用,移动公司离拆分的时间也就不远了,那不是你希望看到的吧?当年的电信是为什么要拆分,你应该清楚的,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有经济实力不证明有一切,小心记政治把移动给玩了。
时间:  2011-7-22 09:22
作者: gechangwei

现在的移动通信市场,每个用户都可以自由选择三家运营商,电信、联通资费比移动便宜、现在号称网络还比移动好,为何很多用户还选择移动?还不是冲着移动的服务来的,为何不去改进自己的服务,却指望着上头的干预?

反垄断反的是什么?反的是利用垄断地位剥夺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电信和联通在南北占据统治地位的两块,恰恰是消费者基本没有选择权的,或者选择权很少的,所以固话月费多少年一成不变,前些年宽带还不增网速增价格,也就去年宽带算提速不提价了。

看看移动通信市场,每年资费下跌10%以上,连续下跌十多年。
时间:  2011-7-22 10:21
作者: myk918myk

呵呵,大家不要争论了,问题说的有理有据大家佩服,但是立场不同咋弄也弄不到一起,
就拿““看看移动通信市场,每年资费下跌10%以上,连续下跌十多年。””这句来说吧就仁者见仁了,至少联系上下文可以理解成都连续下跌10多年了,资费才和固话差不多
时间:  2011-7-22 10:35
作者: 山中人

楼主还拿固话月租说事,我看到是我们这里移动铁通宽带到处都是,包年480元2M不限时,电信、联通宽带两家打的不可开交,和你说的一样,用户不是没有选择,但用户就是不用移动铁通宽带,你说的宽带南北垄断现象是一面之词。
时间:  2011-7-22 11:10
作者: gechangwei     标题: 回复 66# 的帖子

可以自由选择宽带的用户,你认为有多少?
时间:  2011-7-22 13:11
作者: gybg2046

回64#
移动靠政策已经占有了绝大多数用户,我用了N多年的号码,我可以不放弃号码自由选择联通或者电信码?前久我倒是想换电信的,但由于移动网内网外差别资费亲朋怕拉高他们的费用而坚决不同意我换,这叫自由选择码?相反宽带有铁通、联通、广电以及众多小公司可以选择的。
时间:  2011-7-22 13:29
作者: k836

葛长伟之流就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移动自己垄断着手机号码资源,阻碍携号转网的推进,为携号转网用户设置诸多障碍,却反过来说别人垄断,还妄想继续垄断宽带市场。其实即使电信,联通的有所谓的宽带垄断,也是由于移动靠号码资源垄断移动市场的前提下,保证自身必要收入发展的不得已手段。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缓慢,宽带资费难降,移动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时间:  2011-7-22 14:11
作者: gechangwei     标题: 回复 68# 的帖子

几家运营商,每家月离网率都在4%以上,接近5%,一年下来,接近三分之一的用户换了号码,请问这些换号的人联通、电信干嘛不拉过去?
时间:  2011-7-22 14:13
作者: gechangwei     标题: 回复 68# 的帖子

另外,携号转网都这么长时间了,难道连这个政策的实际效果还没看清?还在YY靠这翻局?
时间:  2011-7-22 14:37
作者: 山中人

我就问,楼主你现在宽带有选择没有?我们这里的一些宽带用户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移动宽带,是因为便宜吗?不是。是因为移动花了钱买通了物业,物业得了钱,电信、联通之类的就别想进,只要是最近几年建的,基本都是移动垄断,为什么,因为移动有钱,可以花钱买垄断,这个情况你清楚着不,这是人为的制造垄断,可谓可恶。
时间:  2011-7-22 18:58
作者: gechangwei     标题: 回复 72# 的帖子

你是想说移动垄断了国内宽带市场?
时间:  2011-7-23 10:09
作者: eve12gh

移动必然能获得政策支持,为何不利用现有时间多建IDC呢,这个应该和WLAN放在同等地位的事甚至更重要的事。
时间:  2011-7-23 12:56
作者: yyx516

站在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国家应该开放宽带市场,以减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是否开放给移动是不影响将来国家宽带市场政策的,只有宽带市场繁荣了,信息化革命的浪潮才能到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贫富差距。
时间:  2011-7-23 12:56
作者: woodenmu

IDC移动早在做了,不过是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时间:  2011-7-23 21:24
作者: gybg2046

回复70、71#
可能我孤陋寡闻得很,竟然没有听说过移动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用户换号,竟然没听说过中国可以携号转网,并且能顺利的进行携号转网。不知道家园的朋友听说过吗?
时间:  2011-7-23 22:15
作者: 睡王子

前面分析是对的,结论不正确。移动乱搞价格,以低于成本价搞销售,符合市场规律吗,如果在国外早被法院罚死了
——————————————————
没错了。楼主不能把宽带价格贵全部推给电信或者联通,这个是政策和制度决定的。况且联通的宽带价格并不贵,都白菜价了~
其实楼主想表达的是移动,铁通的宽带资源没有其他两家多~想来分猪肉罢了~
时间:  2011-7-25 11:52
作者: limefish

和两个日子都过不好的公司谈降价不是很可笑么?
移动可以语音、短信结算1分啊,不是利润太高么?
如果技术上可以实现自由转号,移动份额是无法保持的,很多对资费不敏感的用户Y跟就不关心是哪个运营商提供服务,从语音质量来说现在三家几乎无区别,甚至移动略差。
时间:  2011-7-25 14:10
作者: gechangwei     标题: 回复 79# 的帖子

还在YY携号转网?

移动每年三分之一用户换号码,电信和联通既然网络质量好、价格还便宜,为何就是吸引不了这些用户?
时间:  2011-7-26 10:00
作者: artemis386

这下全都明白了
时间:  2011-7-26 10:22
作者: k836     标题: 回复 80# 的帖子

用1/3用户换号码来说事毫无意义。携号转网动摇的正是剩下的不换号码的用户,那些才是移动的基本面,稳定的收入来源。如同那么多次高铁事故,这次7.23严重动摇了高铁发展尤其是海外发展的基本面。
时间:  2011-7-26 11:33
作者: philon     标题: 分析到位

:)
时间:  2011-7-26 21:31
作者: xls9902mn

其实一切都是浮云,硬盘的写入速度 也达不到那么高,1G有必要吗
时间:  2011-7-31 23:30
作者: 零危

学到些东西,谢谢
时间:  2011-8-1 08:33
作者: 网通屁屁

老葛的最后部分点出了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为嘛不给移动宽带牌照?
我想问,为嘛7年才给电信、网通移动牌照?
时间:  2011-8-1 09:27
作者: buscat

比较客观
不像媒体哗众取宠
时间:  2011-8-1 10:34
作者: cwh_2006

早年间怎么不说给电信和网通发移动牌照呢
时间:  2011-9-1 10:59
作者: 腆戒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好帖子,对中国宽带早已失望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