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
- 6124
- 分贝
- 0
- 家园分
- 13667
- 在线时间:
- 124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4-11-23
- 帖子:
- 3071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5-11-2
- UID:
- 1292933
注册:2015-11-2577
|
C114通信网
据来自中国移动研究院的官方信息显示,其已于日前启动最新一期的企业联合实验室合作伙伴招募。
本次招募将会围绕着6G超高速射频芯片、6G天地一体星载设备、以及智算网络GSE交换芯片三大方向。
其中,GSE交换芯片方向计划投入上亿资金,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一款高规格的(51.2T以上),适用于智算、通算、超算等场景的芯片产品。这充分表明了中国移动对于加速GSE关键技术和产业成熟,为标准开放的新型智算互联贡献“中国方案”的决心;也践行了中国移动作为央企,加快“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能力突破,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强力投入:助推国产AI网络芯片向前追赶一代
企业联合实验室是中国移动与企业开展研发合作的重要合作载体。企业联合实验室将由中国移动研究院发起,本着双方“共同研发、共投资源、共同管理、共有成果、共享收益”的原则,开展面向拥有核心技术的、中短期可成熟转化的关键技术或产品研发,并针对联合研发成果配套成果转化政策,实现市场和业务的快速规模壮大。
具体到GSE交换芯片方向,中国移动研究院基于前期对全调度以太技术的积累,拟联合国内领先的转发芯片设计企业,研发适用于智算、通算、超算等场景的芯片产品,助力中国提升芯片核心技术掌控力,实现数据中心国产芯片技术从落后两代,向前追赶一代。从目前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受到AIDC的强有力驱动,51.2Tb/s正在逐渐成为主流的以太网交换机芯片。从适配交换芯片情况来看,博通、思科、Nvidia都已经推出51.2T的交换芯片产品,更加高端的102.4T交换芯片也已经亮相,而国内芯片厂商51.2Tb/s产品还处于在研阶段。
从合作伙伴分工角度来看,中国移动研究院主导完成智算网络交换芯片GSE模块需求分析及指标定义;共同完成整体芯片的架构设计,牵头芯片GSE核心功能部分的架构设计;牵头攻关GSE核心技术及协议;牵头GSE相关模块算法设计及前端代码开发及验证;共同完成前端代码整体整合及验证;共同完成整体芯片的测试及性能调优工作;牵头制定GSE整机测试方案,并完成功能及性能整机验证;牵头GSE设备组网测试及验证;可承担芯片市场推广及对外销售,售前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由合作伙伴承担。
合作伙伴则需要共同完成整体芯片架构设计;攻关芯片全量模块关键技术;共同完成智算网络交换芯片GSE模块需求分析及指标定义;负责芯片除GSE部分之外的前端代码设计及验证,牵头完成前端代码整体整合及验证;负责芯片后端设计、加工流片、封装测试等工作,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回片;牵头完成整体芯片的测试及性能调优工作;负责整机研发、生产、调试工作;承担芯片市场推广以及售前售后等后期工作。
小步快跑:GSE生态加速走向成熟
在2023年5月份,中国移动联合10余家中国企业率先发布全调度以太网技术架构(GSE)白皮书,标志着GSE产业生态正式启航。需要特别强调的是,GSE在成立时间上要早于以海外厂商为主导的超级以太网联盟(UEC)。
在过去的一年中,GSE取得重大进展。2023年8月,于中国算力大会期间正式启动GSE推进计划;9月,在中国网络大会期间,发布业界首款GSE原型系统;11月,ODCC冬季全会GSE特设组成立及第一次工作会议。今年2月,完成锐捷、中兴通讯GSE设备互联互通测试。截至目前,已经有将近50家成员单位在快速推动GSE发展,其中包括全球主流运营商、云服务提供商、芯片商、设备商、测试仪表商、软件集成商等,成为与UEC(超级以太网联盟)平齐的智算中心解决方案推进组织。
在产业推广的同时,GSE技术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从链路层扩展到物理层、网络层、传输层,同时针对整个运营体系构建了完整的管理与运维技术系列。在今年4月份,中国移动研究院对外发布了《新型智算中心以太网物理层安全(PHYSec)架构白皮书》。在今年“中国移动算力网络大会”上,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宣布,今年将开展GSE中试。
不仅在标准和技术层面,在具体的落地实践中,GSE也向外界证明了自身价值。中国移动在哈尔滨万卡集群首次正式应用GSE1.0,在现有以太网转发机制上优化负载均衡和拥塞授权控制机制,从而大幅提升GPU节点间通信效率,将通信占比缩短20%。
招募书:
1.合作伙伴招募书-6G超高速射频芯片.docx
(311.36 KB, 下载次数: 11)
2.合作伙伴招募书-6G天地一体星载设备.docx
(196.58 KB, 下载次数: 12)
3.合作伙伴招募书-智算网络GSE芯片.docx
(315.77 KB, 下载次数: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