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造芯的各产品线负责人,多为一批工作十余年的行业中坚力量。施云峰、李继峰、罗腊咏的共性是,约有 15 年工作经验,在中国本土成长。其中施云峰、李继峰此前就有共事经验,在研究生阶段,他们都曾加入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这是中国首批研发国产 CPU 的机构之一。一位芯片从业者评价字节芯片各项目负责人,称对公司而言,他们是 “当打之年,很实惠”。
相比之下,要将芯片卖给其他人的华为海思和阿里平头哥,有更多行业和市场经验极为丰富的芯片高管和技术负责人坐镇。比如阿里平头哥负责人姚刚此前曾在海思领导鲲鹏(ARM CPU)、昇腾(云端 AI 芯片)、麒麟(手机 SoC)等项目的开发,跨越服务器、手机终端等不同场景。此前从华为海思美研离职加入壁仞的焦国芳、从阿里平头哥加入 ARM CPU 创业公司的林葳等人都于 1990 年代末开始工作,有在 Trident、英特尔、AMD 等国际巨头美国总部的工作经验。
国内互联网大厂的造芯之路,现在可分成两派。一派以腾讯为代表,以 “投资 + 部分自研” 入局,团队规模相对小,芯片自用。去年底腾讯云与智慧事业群 CEO 汤道生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称,腾讯造芯的核心思路是基于自身需求,要么降低成本,要么更高效地使用基础设施。
另一派以阿里平头哥和百度昆仑芯为代表,他们希望对外售卖芯片,有更大市场企图。阿里尤其有野心,他们已在去年发布了开发难度较大的数据中心通用芯片 ARM CPU 倚天 710。阿里与浙江国资组成的联合体去年曾竞购拥有重要半导体资产的紫光集团,如成功,阿里将把芯片业务版图拓展至手机终端芯片(紫光展锐)、存储器(紫光旗下长江存储),并获得与云计算业务紧密协同的服务器业务(紫光旗下新华三),但最终未能成功。
字节目前的造芯路线更靠近腾讯。腾讯已发布了 3 款芯片,包括 AI 芯片、视频转码芯片和高性能网络芯片(可以理解为 DPU)。字节的芯片项目结构与之相似。自研的同时,腾讯和字节都在积极对外投资。腾讯投资了 AI 芯片公司燧原、DPU 公司云豹、AI 视觉芯片公司爱芯等;字节对外投资了 RISC-V 初创企业睿思芯、基于 RISC-V 架构的 AI 处理器厂商希姆计算、GPU 公司摩尔线程和 DPU 公司云脉芯联等。
以字节造芯现有的团队规模看,它需要与外部展开诸多合作。一位芯片从业者评价,如果字节真要完全自研,同时量产 AI 芯片、视频编解码芯片、智能网卡等多个产品,并持续保持与竞品在综合性价比上的优势,算上软硬件开发工作,两三千人都不一定够;而如果硬件部分大量外包,软件采用内部团队,则可能以把团队控制在数百人量级。这能以相对小的投入输出一些定制化成果,满足内部需求。
结合上周被披露的字节 CEO 梁汝波最新 OKR,降本增效是字节当下核心目标。增强自身计算能力、节省算力成本,而非谋求更大的芯片商业机会,可能是字节一段时间里的造芯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