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5-1-47

移动通信技术专家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流动红旗 家园10年十大网友 家园11年度杰出网友 家园12年度杰出网友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24 10:54: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世界读书日的由来: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是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据资料表明,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在每年的4月23日,各国把读书的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热

闹闹的欢乐节庆。

转国内情况
在湖北省武汉市,崇文书城成为人们争先恐后要去的地方。今天恰逢书城4周年店庆,各种主题书展丰富多彩,展示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出版成果的“长江出版集团年度优秀图书年度大联展”吸引了不少读者眼球,湖北作家的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获奖作品都摆在了显著位置。百家讲坛系列图书展、中外名著经典展等展台前也都挤满了读者。

  上午,崇文书城总经理王阳将书城精心挑选的4万多元图书送给了洪山希望小学和贺站希望小学的学生代表。这些孩子大都是农民工的子女,捧着沉甸甸的图书,他们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关心他们成长的叔叔阿姨们的期望。青春偶像派作家郭敬明、田园、财经作家吴晓波也带着他们的佳作来到崇文书城和读者面对面地交流。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适逢第17届全国书市在重庆举办。重庆书城为此精心挑选了500种图书,分别在书城一楼和三楼设置推荐专台陈列展示。在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上,还专门突出了世界读书日这一主题。今天光临书城的读者,还收到了重庆书城免费赠送的第十七届全国书市入场券。据书城负责人介绍,他们将发放1万张这样的入场券,吸引读者去书市现场感受书香氛围,细品文化盛宴。这一天,重庆书城还推出70种畅销书优惠出售,并向当日累计购书满70元者赠送纪念品。

  22日上午,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在深圳市图书馆、深圳书城中心城同时启动,以各级图书馆和书城旗下各连锁店为核心,一股读书的热潮在深圳展开。中心书城南区大台阶成了欢乐的海洋,戴着红领巾、身穿校服的200名少年儿童接力朗读《千家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伴着悠扬的古筝,每个方阵接力齐诵《千家诗》里的诗句,清脆的童音感染着周围的市民。接下来的《老夫子》签售也受到了读者们的追捧,等待签售的队伍排成了长龙。

  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等部门,22日在省建筑总公司建筑工地上,举办了纪念“世界读书日”暨给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赠书仪式,向200多位农民工朋友赠送了各种图书、杂志;同时对全省“书香人家”农民读书活动进行表彰。

  全省宣传文化部门纷纷组织各种农民读书活动,据统计从2006年9月至今全省有2万多农民朋友参与读书活动。针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的问题,此次又专门为他们赠送了各类图书和杂志。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代表在会上向全省发出了“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做自强不息务工人员”的倡议书。

  刚刚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的沈阳北方图书城总店、太原街店、三好街店、铁西店及19家连锁店,在“世界读书日”共同开展一系列的读书及优惠活动,回馈广大读者。

  与此同时,“图书历史知多少”、“世界图书日有奖答题”、“旧书换新书捐书献爱心”、“全民阅读大调查”、“我的读书情征文”等活动也在北方图书城拉开帷幕。其中“旧书换新书捐书献爱心”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读者可以将自己家中不看或不想珍藏的书籍,拿到北方图书城总店,换取书城为读者准备的各种新书。“全民阅读大调查活动”将选择10所学校和社区,进行世界图书日的宣传,让全民了解世界图书日的由来和发展,并制订“全民阅读调查表”,对群众的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在部分学校和社区,建立“全民阅读角”,让阅读真正走进群众的学习和生活中。

  在第12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上海书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来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早在一个月前,上海书城就开始举办“慢生活――我和阅读有个约会”征文活动,吸引了众多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积极参与。到目前为止,已经通过电子邮件和书信收到近百份征文。

  下午,在上海书城五角场店举办的《思维股票及股指期货》为主题的理财讲座,拉开了为期三周的“名家名作进校园”、“读书进社区、健康在我家”等主题读书活动的序幕。上海书城及各连锁分店邀请著名作家秦文君、郑春华、饶雪漫、、程乃珊、火翼等走进校园、街道和社区,开展不同类型的主题读书活动,请不同的作家进行见面交流和互动。




是否设立读书节
  朱永新提案中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读书,是万事之基,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走向和谐文明,设立‘国家阅读节’是非常必要的。”他建议把9月28日孔子的诞辰设为“国家阅读节”。
  对此,余秋雨在自己的博客上撰文表示反对,理由有三:其一,他认为现在每年已有“世界读书日”,没有必要增加类似的节日;其二,他认为,在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周围已是信息爆炸,阅读不是欠缺,而成为灾难;其三,他认为在今天阅读已不再重要,对文化见识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他说:“现在出版信息畅通,是好书总不会被埋没,何苦要通过国家的行政立法让全民来关注我们的本职工作呢?”
  围绕这场争论,人们大体分成了支持与反对的两派。支持者认为,设立“国家阅读节”有助于引起国人对阅读的重视,可以通过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人们走近图书;而反对者则认为,想提高国民阅读率,光靠确定个节日是不行的,尤其在已有“世界读书日”的情况下,除非有实质性的措施,否则增加一个节日只是增加一个名头。
  读书人为何少
  不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双方在我国国民阅读现状不尽如人意这一点上意见是一致的。据2006年中国出版研究所组织进行的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我国的国民阅读率从1999年的60.4%下降到了2005年的48.7%,首次低于50%。在我国图书阅读者中,每人每年平均阅读图书只有4.5本。这个数字与犹太人每人每年64本,前苏联每人每年55本的阅读量相比,的确是太低了。这与我国年出版图书超过22万种的世界出版大国的形象极不相符。
  还是在2006年的那次调查中,识字但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或者基本不读书者在回答不读书的原因时,选择“没时间”的占43.7%,选择“不习惯”读书的比例为29.1%。
  这两个理由值得深入分析。如果说因为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导致人们“没时间读书”,那么为什么生活节奏比中国快得多的日本、法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的国民阅读率比我国高得多呢?“没时间读书”其实只是借口而不是真正的原因。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没有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才是不读书的真正原因。
  一些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基本是围绕升学的指挥棒在转,一切与升学无关的课外阅读,名义上是提倡,但实际上却是限制、甚至禁止。不要说中小学生繁重的课业压力使他们难得有空余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就是家长和老师也总是强调要把时间多用在学习上,少看或者不看没用的课外书。上自习时偷看课外书被老师没收的经历相信不少人都有过吧。
  这种对于读书根深蒂固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是造成难以从小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原因。那句流传甚广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对这种读书观的最佳诠释。对许多国人来说,读书虽然具有涵养气质、提升情操的作用,但是读书的主要目的还是提高社会地位、改善生活水平。
  简单地说,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找份好工作。这种态度固然可以产生强大的阅读动力,但是一旦受到现实的冲击,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面对当今大学毕业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读书来寻求出路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又有抬头的趋势。
  我国儿童读物种类的不足也是难以从小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2005年我国一共出版了9583种儿童图书,其中新书5803种,但是这些图书绝大多数是诸如唐诗宋词、古典童话、新老三字经这样的书,往往带有很浓的道德教化的色彩。
  心理学家指出,这些儿童图书未必适合孩子们阅读,也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且家长们往往过早地把读书作为儿童获取知识的主要工具,而忽视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和引导。小孩子如果从小就觉得读书是一件苦事,长大后就不会愿意主动读书了。
  除了教育和出版的原因之外,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多样化的信息渠道也影响了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行为。近年来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该数字从1999年的3.7%增加到2003年的18.3%,再到2005年的27.8%,7年间增长了7.5倍,6年来我国有网上阅读习惯的人数比例年均增幅达40%。
  互联网正越来越成为国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但是一些专家指出,与阅读传统的纸质图书相比,网上阅读是一种“浅阅读”,难以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留给读者感悟、思考、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不大。
  全民阅读并不遥远
  大的社会环境不利于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和培养读书习惯,反过来,读书习惯的缺乏又加剧了社会上读书氛围的淡薄。二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不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难以真正提高国民阅读率。
  不过,对于我国国民阅读现状保持足够的关注是必要的,但也不必过于悲观。应当说,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各类出版物丰富多样,大环境是非常有利于读书的。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苏州等大中城市,不要说周末,就是在平时,像西单图书大厦、王府井新华书店、上海书城等大型图书卖场里也总是熙熙攘攘、人潮涌动;在周末时,书店的款台前排出二三十米长的等待交钱的队伍并不稀奇。在国家图书馆每到假日,每个阅览室都是座无虚席。在许多大学里,如果不提前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里占座,几乎不可能找到位置读书。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家园分 收起 理由
家园副管05 + 10 + 30

总评分: 经验 + 10  家园分 + 30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11:20 , Processed in 0.16387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