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由13家大型网络运营商同它们的主要设备供应商组成了FSAN(Full Service Access Network)联盟[1],其目标是要为PON设备定义一个通用的标准。当时努力的结果是产生了一个155Mb/s的PON系统技术规范,它采用ATM作为传输协议,故被称为APON,其格式被ITU-T采纳成为ITU-T G.983系列标准,这是业界的第一个PON。随着网络业务种类和流量的迅速发展,APON标准后来得到了加强,可支持622Mb/s的传输速率,同时加上了动态带宽分配、保护等功能,能提供以太网接入、视频发送、高速租用线路等业务。2001年底,FSAN将APON改名为BPON,意为宽带的PON,原因是APON这个名称容易让人产生该系统只能提供ATM业务的误解。
2000年12月,IEEE成立了802.3 EFM(Ethernet in the First Mile)研究组,开始致力于开发可广泛应用于接入网市场的以太网协议标准,与此相应的,业界有21个网络设备制造商发起成立了EFMA(Ethernet in the First Mile Alliance)。在协议标准中,包括实现Gb/s以太网点到多点的光传送方案,即EPON。和APON相比,EPON具有更宽的带宽、更低的费用和更灵活的业务功能[2]。EFM标准IEEE802.3ah将在2003年晚些时候提请批准。
差不多在EPON提出的同时,2001年FSAN联盟也开始了进行1Gb/s以上速率的PON标准研究,希望提出一种方案,除了能运行在更高的速率外,还要在多业务、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鄄nance and Provisioning)、可扩缩性等方面较之其它的PON效率更高、表现更优[3]。这一研究使得Gigabit PON(GPON)出现。2003年1月,ITU-T批准确立了GPON标准G.984.1、G.984.2和G.9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