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中校

注册:2009-11-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6 14:45: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移动通信网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网络,网络结构、无线环境、用户分布和使用行为都在不断地变化,需要持续不断地对网络进行优化调整以适应各种变化。无线网络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贯穿于网络发展的全过程。只有不断地提高网络质量,才能让用户满意,吸引和发展更多的用户。

所谓无线网络优化,就是根据系统的实际表现和实际性能,对系统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资源和系统参数的调整,使系统性能逐步得到改善,达到系统现有配置条件下的最优服务质量。

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原则

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原则是在一定的成本下,在满足网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建设一个容量和覆盖范围都尽可能大的无线网络,并适应未来网络发展和扩容的要求。

    无线网络优化的工作目的

无线网络优化的工作目的是首先做好覆盖优化,在覆盖能够保证的基础上进行业务性能优化最后过度到整体性能优化阶段。

实现方式主要包括:

1.最佳的系统覆盖:尽可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优的覆盖。

2.合理的切换带的控制:通过调整切换参数,使切换带的分布趋于合理。

3.系统干扰最小:通过物理优化调整天线挂高、方位角、下倾角等,合理控制无线覆盖范围,降低系统干扰;调整外环和内环功率控制参数,降低系统干扰;调整各种业务的初始功率参数,降低业务初始建立时产生的干扰;调整慢速DCA的参数,尽可能的将干扰影响最小化。

4.均匀合理的基站负荷:通过调整基站的覆盖范围,合理控制基站的负荷,使其负荷尽量均匀。

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工作

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工作是提高网络的性能指标,包括:

1.容量指标:反映容量的指标是上下行负载。

2.覆盖指标:反映覆盖的指标有PCCPCH强度、接收功率、发送功率和覆盖里程比等。覆盖的问题主要有无覆盖、越区覆盖、无主覆盖等,覆盖问题容易导致掉话和接入失败,是优化的重点。

3.业务质量指标:对于语音业务,反映业务质量的指标是误帧率;对于数据业务,反映业务质量的指标主要是吞吐率和时延。

4.接入指标:反映接入的指标是业务接入完成率。导致接入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无覆盖、越区覆盖、临区列表不合理以及协议不完善等。

5.成功率指标:反映成功率指标的参数是业务的无线接通率。

6.切换指标:反映切换指标的参数是切换成功率。

    无线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

一切可能影响网络性能的因素都属于无线网络优化的工作范畴,主要内容包括:

1.设备排障。

2.提高网络运行指标:无线接通率、话务掉话比、掉话率、最坏小区比例、切换成功率、阻塞率等。

3.解决用户投诉,提高通信质量。

4.均衡网络负荷及话务量:网内各小区之间话务量均衡、信令负荷均衡、设备负荷均衡和链路负荷均衡等。

5.合理调整网络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每信道话务量等。

6.建立和长期维护网络优化平台:建立和维护网络优化数据库。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两个阶段

1.商用前优化(初级优化-Initial Tuning)

A.网络特点

• 初期部署阶段或扩容

• 无话务量(部署阶段)

• 统计数据不足(部署和扩容阶段)

B.优化内容:

• 单站验证

• 覆盖控制

• 邻区列表

C.优化方式

• 路测

• 物理优化

2.商用后优化(高级优化-KPI Acceptance)

A.网络特点

• 商业运营,承载话务量,有统计数据;

B.优化内容

• KPI

• 最差小区或区域

• 热点问题

• 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C.优化方式

• 话务统计数据,路测;

• 参数优化,物理优化。

TD-SCDMA 标准的形成

现代电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多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标准是现代技术发展的核心。谁拥有了标准,掌握了大量的专利权,谁就赢得了主动权,占领了高科技的制高点。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移动通信技术方面,错过了第一代移动通信发展的机遇,而在第二代时期仅仅赶上了个“末班车”,为外国产品进行散件组装。从而使我国80%以上的市场被外企所占有。实践证明,市场之争归根到底是技术之争、标准之争。从ITU 向全世界征求IMT-2000 RTT 方案开始,我国开始意识到对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研究的重要性,积极参与3G 标准的研究和制订。TD-SCDMA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是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现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根据多年的研究而提出的具有一定特色的3G通信标准。是中国百年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信标准,在我国通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将产生深远影响,是整个中国通信业的重大突破。TD-SCDMA 的提出同时得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该标准文件在我国无线通信标准组(CWTS)最终修改完成后,经原邮电部批准,于1998 年6 月代表我国提交到ITU(国际电信联盟)和相关国际标准组织。TD-SCDMA 系统全面满足IMT-2000 的基本要求。采用不需配对频率的TDD(时分双工)工作方式,以及FDMA/TDMA/CDMA 相结合的多址接入方式。同时使用1.28Mcps 的低码片速率,扩频带宽为1.6MHz.

TD-SCDMA 系统还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同步CDMA、接力切换及自适应功率控制等诸多先进技术,与其它3G系统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频谱灵活性和支持蜂窝网的能力

TD-SCDMA 采用TDD 方式,仅需要 1.6MHz(单载波)的最小带宽。因此频率安排灵活,不需要成对的频率,可以使用任何零碎的频段,能较好地解决当前频率资源紧张的矛盾;若带宽为 5MHz 则支持3 个载波,在一个地区可组成蜂窝网,支持移动业务。

(2)高频谱利用率

TD-SCDMA 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系统容量大,适用于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传输对称与非对称业务。尤其适合于移动Internet 业务(它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要业务);

(3)适用于多种使用环境

TD-SCDMA 系统全面满足ITU 的要求,适用于多种环境。

(4)设备成本低

设备成本低,系统性能价格比高。具有我国自主的知识产权,在网络规划、系统设计、工程建设以及为国内运营商提供长期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带来方便,可节省系统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

TD-SCDMA发展历程

1998年初,在当时的邮电部科技司的直接领导下,由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队伍在SCDMA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和起草符合IMT-2000要求的我国的TD-SCDMA建议草案。1998年6月30日提交到ITU,从而成为IMT-2000的15个候选方案之一。ITU综合了各评估组的评估结果,在1999年11月赫尔辛基ITU-RTG8/1第18次会议上和2000年5月在伊斯坦布尔的ITU-R全会上,TD-SCDMA被正式接纳为CDMATDD制式的方案之一。

2000年5月,大唐集团代表中国政府提交的TD-SCDMA技术,被国际电联批准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这是百年来中国电信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TD-SCDMA被ITU接纳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

2000年12月12日,TD-SCDMA技术论坛成立。

2001年3月16日,TD-SCDMA 标准被3GPP(第三代移动通信伙伴项目)接纳。
   2001年4月,TD-SCDMA基站与模拟终端之间打通电话。现场试验TD-SCDMA终端样机之间打通电话。

2001年7月4日,TD-SCDMA基站与模拟终端间实现了图像传输。2001年9月,飞利浦同大唐举行LOI签字仪式,成立联合研发机构进行TD-SCDMA终端核心芯片的开发。

2001年10月3日,TD-SCDMA内部试验网系统联调成功。   

    2002年1月,由Nokia、TI、LG,普天,大霸(DBTeL)和CATT六家核心成员联合发起的凯明(Commit)公司在上海成立。FTMS打通第一个MOC双向话音电话。

2002年2月,内部试验网演示成功(车速120km,基站覆盖半径16km),证明TD-SCDMA完全符合国际电联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能够独立组网和全国覆盖。

2002年2月,通过863 C3G总体组验收,评价为最优AA。
   2002年3月,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拉开了中国TD-SCDMA技术全面产业化的序幕。

  2002年5月,通过MTnet第一阶段测试。
   2002年10月23日,信息产业部通过【2002】479号文件公布TD-SCDMA 频谱规划,为TD-SCDMA标准划分了总计155MHz(1880-1920MHz、2010-2025MHz及补充频段2300-2400MHz共计155MHz频率)的非对称频段。
   2002年10月30日,TD-SCDMA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大唐、南方高科、华立、华为、联想、中兴、中电、中国普天等8家知名通信企业作为首批成员,签署了致力于TD-SCDMA产业发展的《发起人协议》。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TD-SCDMA获得了产业界的整体响应,阵营覆盖了从系统设备到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在产业化进程上获重大突破。

  2002年11月,大唐移动、飞利浦半导体和三星电子签署关于成立合资公司的合作意向书。UT斯达康与大唐移动在北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TD-SCDMA系统设备。

  2003年1月16日,大唐移动授权意法半导体使用TD-SCDMA专利技术开发多模式多媒体的片上系统。大唐移动、飞利浦、三星联手组建天碁科技。

  2003年3月,大唐移动TD-SCDMA产业园落户上海青浦工业园区。美国泰克公司加入中国3G标准开发。

  2003年4月,重邮3G手机实现与大唐基站通话。德州仪器技术被用于中国TD-SCDMA无线基站。

  2003年5月,RTX转让GSM/TD-SCDMA芯片知识产权。德州仪器公司拟推TD-SCDMA芯片。飞利浦转攻TD-SCDMA 称该标准不局限于中国市场。

  2003年6月,TD-SCDMA 技术论坛加入3GPP 合作伙伴计划。TD-SCDMA手机已到关键阶段,有望明年面世。

  2003年7月,TD-SCDMA 384k/bps数据传输现场演示会在北京举行。北电、大唐成立TD-SCDMA联合试验室。世界首次TD-SCDMA手持电话演示。

  2003年12月26日,TD-SCDMA联盟吸纳新成员,北京天基、重庆重邮信科、海信集团、上海凯明科技、西安海天天线、展讯通信6家加入。

  2004年3月30日,世界上第一台TD-SCDMA 手机由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研制成功。

  2004年8月18日,大唐移动、飞利浦电子和三星电子组建的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T3G)推出首个TD-SCDMA/GSM/GPRS双模手机芯片。

  2005年1—3月和4—6月,TD-SCDMA分别进行产业化专项室内、场外测试。

  2005年4月16日,UT斯达康、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众友科技、上海迪比特、英华达、中山通宇、中创信测7家加如TD-SCDMA产业联盟。

  2005年10月9日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首颗0.13微米TD-SCDMA“通心一号”3G手机芯片诞生。

  2006年1月20日,信产部宣布TD-SCDMA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

  2006年3月12日,规模测试方案最终正式确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3大运营商圈定保定、厦门、青岛。

  2006年6月30日,信产部发公告称,已确定21个项目为信产部相关基金的研发资助项目。其中,TD和AVS是重头戏,共占4项。

  2006年8月初,TD-SCDMA规模测试第一阶段宣告结束。信产部组织各运营商局级以上干部70多人参加“中国TD-SCDMA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高级研修班”,向各运营商着重介绍TD的相关情况。

  2006年8月29日,国家发改委与韩国SK集团在韩国首都首尔签署了《TD-SCDMA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SK电讯将在韩国建设TD-SCDMA试验网。

  2006年9月21日,信产部副部长娄勤俭在“中国百名IT青年精英论坛”上透露,TD产业化准备已基本就绪。

  2006年10月,TD第三阶段首轮测试结束。

  2006年11月,TD-SCDMA步入规模放号阶段。

  2007年2月,大唐移动-SK电讯TD-SCDMA联合业务开发中心成立,标志着大唐移动和SK电讯就TD-SCDMA在业务开发领域,进入实质性阶段。

  2007年3月备受瞩目的中移动TD设备的采购招标,正式启动总金额近267亿。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秦皇岛、厦门、广州、深圳、保定和青岛等(含奥运六个城市在内)十个城市大规模建网。

  2007年10月17日,中兴通讯在“3G先锋体验大行动”北京站活动上,正式发布全球首款TD-SCDMA/EDGE双模双待手机U980。

  2007年12月14日,首届中韩TD-SCDMA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者从技术标准、应用和资本层面探讨了TD-SCDMA作为全球3G通信技术标准的国际化发展与普及。

  2008年3月,信产部被合并到新组建的工业和信息化部。3G拍照和电信重组将由新部委推动。TD-SCDMA放号在即,中国将真正迎来3G移动通信时代。



TD-SCDMA的无线网络优化特点

1.呼吸效应弱,特别是在异频组网的情况下基本不用考虑。

2.不同业务的覆盖特性差别不大,组网时对不同业务覆盖优化的工作量相对WCDMA要小。覆盖区域的稳定,带来切换区域的相对稳定,切换优化相对简单。不同业务的连续覆盖能力有较好的一致性。

3.没有软切换,不用考虑软切换的优化。

4.频谱利用率高,在N频点组网的情况下,可以把公共信道配置到不同的频点上,有效的降低导频信道和广播信道的同频干扰。

5.由于TD-SCDMA是时分系统,可以把相邻同频小区的接入信道配置到不同的时隙上,提高接入成功率。

6.慢速DCA在无线网络优化中可以根据基站和UE的ISCP测量值将UE分配到不同的载频、时隙,降低同频干扰。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家园分 收起 理由
wxw + 5 + 10 + 5 奖励

总评分: 经验 + 5  家园分 + 10  + 5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本楼

本帖有 4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5-7 22:11 , Processed in 0.20384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