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0-4-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19 22:18: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IPTV连载(一)自适应流的前世今生--(1)多码率流控发展简史

  自适应流(Adaptive Streaming)是最近流行起来的媒体分发技术,基于自适应流的分发技术因为有诸多的好处所以已经越来越流行起来。很多关心流媒体发展的朋友也在问自适应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对IP电视的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关键意义。

  (1)多码率流控发展简史

  要明白自适应流,我们不妨先看看多码率流控(Multi Bitrate Streaming)的发展简史。

  因为早期的国内很多IPTV的解决方案是基于Windows媒体服务器或者是RealNetworks的RealNetwork服务的。我们以微软的流媒体服务发展为例作介绍。   

  a)过去: WMST,MBR和智能流

  微软在1998年和Windows媒体播放器6.1一起发布了WMST(Windows Media Stream Thining)。WMST已经有点“智能”了,WMST会自动检测网络状况,然后根据响应降低影像的码率,如果没有网络信号的时候,客户端甚至会不放视频,而只播放声音(因为音频流要求的码率更低)。

  而最早的多码率流控是2000年和Windows媒体播放机6.4一起发布的Windows媒体服务4.0(WMS4.0)以及Wndows媒体服务4.1(WMS4.1)。WMS4.1使用一个ASF文件储存多个不同码率的同一路流,Windows媒体流控协议(WMSP)支持在多个不同的流之间切换。这个技术一般叫做MBR ASF(Multiple Bit Rate ASF-多码率ASF)

  2002年的时候,微软发布了Windows媒体9系列产品。其中也包括Windows媒体服务9.0以及Windows媒体播放机9.0。Windows媒体9系列发布一个改进版的MBR,叫做“智能流(Intelligent Streaming)”,“智能流”结合了带宽检测,WMST技术,MBR ASF技术,以及一个更好的用于Windows媒体播放机图像处理技术。当然了,“智能流”依然要求媒体文件要编码成MBR ASF文件格式,而且要专用比如说像Windows媒体编码器(Windows Media Encoder)这样的工具才行。

  这些设计当然很好,但是他们都有天生的不足。他们都只能用于流控,就是说并不能渐进下载,而且只限于微软的媒体服务器。而编码器也不要求影视节目严格的对齐,只是要求关键帧(key-)对齐,这就导致了在同一视频不同码率的流之间作平滑切换变得很困难。媒体流出来的时候都是以固定的码率的,服务器不知道客户端的真实网络情况,要想准确地预测客户端的带宽就几乎不可能了,尤其是在要求实时播放的情况下就更难了。因为,差的网络带宽检测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滞后了,这时客户端的播放器又不得不暂停下来,选择更合格的低码率的流重新进行缓冲。

  b)现在: 基于HTTP协议的方式分发开始流行起来。

  过去几年流媒体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希望能转为使用基于HTTP的方式进行内容分发,而不再使用传统的流媒体协议--RTSP,MMS,RTMP等等。目前已经有很多视频网站已经在使用基于HTTP的渐进式下载(Progressive Download)技术进行媒体分发了。

  这样做的理由很多:

  1)基于HTTP方式的下载在服务器的构架上会比专门的流媒体服务器下载更便宜;

  2)流媒体协议通常对防火墙和路由器要特别的要求,UDP包传送的时候会要求特别的网络端口,而不是所有防火墙和路由器都放行的HTTP服务常用的80端口;

  3)HTTP媒体服务分布的时候不要求特别的代理和缓冲。在HTTP服务器上,媒体文件和其他的别的文件一样直接缓冲在服务器上。

  4)在边缘网络上搭建一个离最终用户更近的HTTP服务器会更便宜也更容易。

  虽然媒体协议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媒体分发时候的问题,但实际情况是因特网搭建和优化的时候都是基于HTTP分布而做的。所以做媒体分发的时候就会常常被问到“为什么流媒体不直接用因特网的HTTP方式去分发,而去要求整个因特网为你的流媒体分发而改变?”

  Move Networks公司2008年的时候已经在不同的场合证实了,基于HTTP对流媒体是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分发的,不但可以用于视频点播,还可以用于直播服务,例如用Silverlight作为客户端播放器的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网站。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在NBC视频网站上,微软再一次证实了用基于HTTP的流媒体的分发是完全可行的,那就是微软的平滑流的技术原型。

  (待续)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6 07:29 , Processed in 0.34279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