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校

注册:2013-5-312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7-4 11:08: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芯片巨头英特尔宣布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200亿美元建设两家半导体工厂,预计这个工厂将创造3000个工作岗位。


在这3000名员工中,约70%是生产技术工人,他们通常拥有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两年学位;另外四分之一将是工程师,其中约一半有学士学位,约35%拥有硕士学位,5%拥有博士学位。


目前这个工厂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当中,预计会在2024年量产20A工艺,但目前英特尔已经在为这两个工厂招兵买马,为了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英特尔也开出了非常有吸引力的工资。


根据媒体报道,3000名员工的平均年薪达到13.5万美元,按照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计算大约是90万人民币左右,这个平均薪资要远高于美国6.4万美元的平均年薪水平。


对于欧美企业来说,最近二十几年他们一直被高人工成本困扰,为此很多企业都纷纷将生产线转移到亚洲一些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国家。


那为什么现在英特尔却愿意开出平均年薪近90万人民币的薪酬在美国当地建设工厂呢?这里面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国对制造业的重振。


从2017年开始,美国就喊出要重振制造业,而且最近几年为了重振制造业,他们也推出了很多计划和措施。


尤其是对于处于制造业产业链顶端的芯片,美国更是非常重视,从联邦政府到地方政府都给了很大的支持。


一方面是美国政府推出了520亿美元芯片补贴法案,目前这个法案已经通过商定,但并未正式出台,但预计未来正式出台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一旦这个法案通过之后,美国众多芯片厂家扩大产能将可以获得丰厚的补贴。


另一方面为了吸引英特尔这些芯片厂家落地,一些地方政府也给予了优厚的政策。


之前俄亥俄州新奥尔巴尼市议会就以5:0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对英特尔的补贴计划,如果英特尔最终在新奥尔巴尼建设工厂,未来30年内将不用交税,这个补贴对英特尔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如果英特尔充分享受联邦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各种补贴,这将可以大幅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这是他们能够给工人开出高昂工资的底气所在。


当然目前美国政府的芯片补贴法案还没有通过,这也直接影响了英特芯片工厂的进度,如果法案迟迟没有进度,他们的建设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规模可能会缩小。


但不管英特尔芯片工厂的进度是什么样,至少从最近几年美国对制造业的态度来看,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制造业对美国的重要性,他们也正在想方设法重振美国的制造业。


放在十几年前,美国可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而且过去100多年美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其实靠的就是制造业。


而且美国的科技、金融之所以能够引领全球,其实也是建立在他们制造业的基础之上。


但是过去几十年,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美国很多工厂迫于成本压力都只能将一些生产线转移到海外。


这些制造业将生产线转移到海外之后,对美国的经济、贸易、出口、就业、财政收入、科技创新影响都是比较大的。


虽然目前美国在金融,科技,文化,贸易等各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但离开了制造业,他们就不敢保证他们这种地位能够永远保持优势。


尤其是最近几年在亚洲一些新兴市场不断崛起的背景之下,亚洲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


而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金融、科技一般都会跟着制造业走,哪里的制造业强,哪里的金融科技也会不断得到提升,相反离开了制造业,很多国家的科技创新活动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正如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Gary P. Pisano和Willy C. Shih在《制造繁荣:美国为何需要复兴制造业》一书中所提到的那样,一个国家如果失去制造业,那么就将失去创新的能力。


而且从西方国家最近几十年来的走势来看,这种结论正在得到验证。


比如几十年前,欧洲在很多方面都处于全球绝对领先的地位,但是最近几年在亚洲一些新兴市场制造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亚洲在科技、创新等方面正逐渐缩小跟欧洲的差距,甚至有部分技术已经领先欧美传统的发达国家。


看到这种趋势之后,现在欧美国家突然意识到离开制造业不行,没有制造业的支撑,他们很难保障在未来几十年之内继续处于全球产业链的顶端。


所以最近几年包括美国、德国、日本在内开始纷纷重振制造业,甚至出台各种措施引导制造业回流。


这其实也给了我们一个提醒,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制造业,这几年我国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很多地方都盲目地把制造业淘汰掉,而把更多精力放在金融、地产、互联网等一些行业上面。


这种做法其实非常不可取,对于一个大国来说,任何时候制造业都是一个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基,也是一个社会创新的主要来源,离开了制造业,即便虚拟经济再繁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9 22:13 , Processed in 0.13129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