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特邀版主

注册:2007-12-1

家园原创写手 家园08年十大版主 通信理论技术专家 家园09年十大版主 家园10年十大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5 19:00: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学习的几个阶段
学习大体上可以分成这样几个阶段:
1.基础学习阶段: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一般来说,这个阶段的学习似乎对今后的专业发展用途不大,其实,对今后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个阶段,它奠定了你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是否扎实、牢靠。
2.专业学习阶段:包括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等在某个专业方向上进行学习的阶段。这里也有一定的区分,中专和大专,一般是培养专门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可以从事一些较复杂的技术工作,一般来说,主要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作;硕士、博士,属于对某个专业方向有精深研究的高级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能够独立承担较复杂的研究工作;本科介于二者之间,属于具有相当的专业理论知识,即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可以在他人的指导下从事具有一定复杂度的技术工作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也打下了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造。
3.终身学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以自学为主,是伴随着你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获得的经验同步增长的学习。这种学习,往往有非常明显的针对性,同时,功利性(获取文凭、学位、证书等等)则明显减弱。
我们只讨论本科阶段的学习。

二、本科阶段学习的特点
由于本科阶段培养的是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它与中专、大专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又不等同于硕士、博士生的学习和培养。
本科阶段的学习与终身学习也不同,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来比喻,我们可以说,本科阶段的学习,就像盖了一座未经过任何装修的毛坯房。房子的主要部分是完整的,有坚实的地基,牢固的框架,可以遮风挡雨的墙壁,但是似乎没法住,因为各部分都非常粗糙,还达不到让人可以满意居住的程度。终身学习阶段的针对性非常强,往往就是为了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而研究、学习的。用同样的例子来说,就像一个电影布景(请不要考虑它的坚固程度,就当他和毛坯房一样坚固好了),需要拍摄的那些部分是精益求精、美轮美奂;但是其他部分,则几乎是一无所有,原因就是因为不需要。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本科阶段的学习,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它为你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搭建起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地基和框架。至于各方面的精雕细琢,那不是本科教育的事情,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事情,或者是你在工作中需要完成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看出,理论课在本科阶段占有如何重要的地位,它为你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块块坚实的基石。

三、理论课学习的必要性
许多同学不重视理论课的学习,认为没有用,不重要,将来出去派不上用场。
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大家都说文凭是敲门砖,确实是这样。但为什么文凭是敲门砖呢?人家允许你敲门,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1.你的智商,你能读完本科,说明你的智商足以通过高考和大学的学习,如果你还有学位,则说明你在大学的学习成绩不是太差;
2.你的理论知识,为什么不提实践知识呢?因为人家也清楚,大学的实践不是很多的,至少中国的大学如此。
智商就不用说了,理论知识为什么也重要呢,因为没有专业理论知识,今后就不会有发展。基于以上两点,你可以敲开门,但并不是所有的人敲开门就会有效,因为敲开门后的竞争更严酷。这时候要做的是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一开始,你学到的东西都是实际动手的训练,可能和理论根本没关系,但是过一段时间,当你发现所需要的实际动手的知识都基本掌握了的时候,就会感到理论对你的帮助。要不了多久,同一批敲门的人的水平就会发生变化,这原因当然很多,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的多少与深度会有相当大的作用,这就是所谓“后劲不足”的问题。
实际操作的变化是非常快的,以计算机为例,5年后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硬件、软件开发平台都换了,只有基本理论是不变的。理论知识对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你不可能确切的说那门课对你有影响,哪门课没有用,但是,实际上你的受益是终身的。甚至课程本身没有起什么作用,但是它提供的逻辑会帮助你在其他领域获得成功。
所以,理论课学不好,会给你带来终身的负面影响,它不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但是会导致你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思维方式不够开阔等等,其实是很可怕的。

四、理论课的分类
理论课大体上分成三类:
1.公共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英语等等。这类课程是大学的基础课,有些同学不太重视,认为与专业没有太大关系。其实,这些课程对于今后的学习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个基础,后续课程几乎学不好。
2.学科基础课:也叫专业基础课,如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等。这类课程奠定了一个专业的基础理论,学不好这类课程,等于这个专业没学好,今后的工作中你就把握不好这个专业的分寸。
3.专业课:如光纤通信原理、现代交换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等。这类课程对专业的各方面进行了一个入门的介绍,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你可以对本专业的各个方向有一定的了解。注意,仅仅是了解而已,并不是你对这些方向就精通了。但是,在这些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你在这个专业上的基本概念也逐渐建立起来了。

五、理论课的另类分类
理论课还可以有另一种分类,即逻辑性强的课程和逻辑性不强、内容庞杂的课程。
逻辑性强的课程占了课程的大多数,主要是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这类课程一般有明显的继承性,也就是说,前面的课程没学好,后面的课程很难学好,其源头就是数学和物理。在各个专业中,对数学和物理的学习要求是不一样的,这主要与后续课程对数学和物理的要求有关。就通信专业而言,属于对数学和物理要求最高的一类,不学好数学和物理,后续课程几乎无法学习,到时候连后悔药都买不到。
逻辑性不强、内容庞杂的课程多数为专业课,这类课程的特点是入门概念多,而互相之间的联系不多。当然,如果你对某一门课程有了深入的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也是比较紧密的,但是在入门阶段,很难表达出其中的联系,原因是基本概念必须一个一个介绍,只有当这些都为你掌握之后,才可能看出其中的联系。

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
对于本科学习阶段而言,理论课永远是最重要的。实践课也重要,但基本上是为理论课服务的,比如理论课的实验、课程设计等等,都是为了使你进一步掌握好所学的理论,从而知道这些理论的用途和用法而设置的。不讲任何理论,单独开设一门实践课,教给你如何具体操作,不是本科阶段的做法,而是技工学校的做法。
事实上,许多学生强调实践课的重要性,贬低理论课的必要性,不过是偷懒的借口而已。实际操作容易学,理论难学,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若干年前,我在一家公司任职。我有一个好朋友,我们两人的技术水平差不多,后来,他去了另一家公司,继续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我则到了工学院,改了行。过了两年,双方碰面在聊起技术话题的时候,就出现了差异。他对技术更加精益求精了,而我对理论则有了比他深入得多的研究。双方的看法都差不多:如果我要学会现在他掌握的技术,半年时间就够了,而他要掌握我知道的理论,至少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哪个方面学起来更困难,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还有,任何学习,都需要有人指点,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论的学习,学校是条件最好的地方,出去工作后,能够在理论上给你指点的人就很少了。而实际的动手能力,在外面高手很多,比较容易受到指点,很容易提高。如果在学校内放弃学习理论的机会,就太可惜了。

七、理论课的学习方法(公共、学科基础、专业课的关系)
理论课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忌讳的就是急功近利,那样是学不好的。首先,应该学好公共基础课,那时学习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也许某些专业要求不是这样,但是至少在通信专业,这是绝对的。没有一个深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通信的理论基本上看不懂,还学什么呀?
其次,学科基础课的学习也非常重要,这是一个专业的核心之所在,没有学过这方面的课程,你永远不会真正理解这个专业的精髓,只能算是过客。通信专业的核心理论体现在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中,其他的课程,或者是为这几门课程做准备的,或者是这几门课程的延伸;只有学好这几门课程(当然也是最难的几门课程),才有资格算得上是通信专业的学生,也才有了今后发展的本钱。
第三,专业课,专业课的学习并不想大家理解得那么重要,似乎比前面两类课程都重要。恰恰相反,专业课的重要性远比不上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其实,大家从考研的课程中就可以看出,只考公共基础课(数学、外语)和学科基础课(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根本就没专业课什么事。
专业课使大家对本专业的现状和全貌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今后在某个方向发展打下了一个基础,初步建立了对本专业的概念,仅此而已。
有些同学的想法比较幼稚,典型的是两种想法:
1.专业课切身攸关,一定要好好学,其他课程则过得去就行了。这是本末倒置,没有坚实的基础,哪来什么漂亮的大厦,盖不了几层就会倒塌,这个道理谁都懂,不要换了个角度就糊涂了。
2.通过大学的学习,我们就无所不能了。我在前面举了一个毛坯房的例子,已经有同学表示不满了。毛坯房的例子虽然不太好听,却是实情。辛辛苦苦学了这几年,应该学有所成,当然是这样。但是,因此就认为自己如何如何了不得,却太抬高了自己。大家想一想,如果是这样,还要硕士、博士、博士后干什么?大学毕业后直接给你个高工就行了,何必从实习、助工、工程师、高工这样一步一步的升上去?这不仅仅是个资历的问题,实际上是个能力的问题。

八、理论课的学习方法
1.逻辑性较强的理论课的学习方法。逻辑性较强的理论课,多数同学比较适应,尤其是数学物理成绩较好的同学,很容易掌握该课程的逻辑。对于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特别要注意的就是不要缺课,前面的没学到,后面的也就不容易学会了。还有一点,对于每一个关键的知识点,必须彻底掌握,否则会给后面的学习带来严重的影响。另外,要注意到课程的衔接,有时候本课程学不好,并不在本课程,而是前导课程没学好。

2.逻辑性不强的理论课的学习方法。这类课程情况和上面一类这相反,往往是数学物理成绩好的同学反而学得不太好。原因很简单,这类课程逻辑性不强,无法通过自己的强项(即逻辑思维发达)使课程简化,而且死记硬背并不是自己的强项,反而在很多情况下不及一般的同学。这类课程包括外语和相当一部分专业课,没有其他方法,只能多次重复记忆。当然,其实这类课程同样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但当你悟到这一点时,你可能已经是这门课程的高手了。

九、理论课的学习方法(续一)
关于逻辑性较强的课程的学习方法。
很多同学都有经验,学习此类课程的方法之一是多做习题。但是,进入学科基础课,习题很少,或者很难。单纯的依靠做习题去加深理解变得不太现实。其实,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一定要把基本概念搞透弄熟,辅助以适当的做一些习题,使得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够掌握住这些概念和逻辑,这样基本就可以了。还有一点可能为大家所忽略,就是学完这本书后,应该认真想一想这本书究竟讲的是什么,其中心思想是什么,打算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学习完一系列有联系的课程后,想一想这些课程总的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这时的收获可能比你听课时的收获大得多,虽然这些与考试无关,但却与你今后的发展有大得多的关系。

十、理论课的学习方法(续二)
关于逻辑性不强的课程的学习方法。
这类课程的第一个法宝大家都知道:死记硬背。这是一个好学生最头痛的事情,但也没办法。事实上,这类课程引入的基本概念太多,导致必须记忆的内容比逻辑性强的课程多得多,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背。当你对这门课程的内容有了相当多的了解后,你就会发现课程学起来也容易起来了。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诀窍,就是认真听老师的课。有不少同学认为,看书比听老师的课要效率高,其实二者是有所不同的。写书的人,由于种种原因,会有一些不肯写出来的内容,一个好的教师,会把这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内容讲给同学听,还会把一些由于时间关系书上没写的新的进展讲给大家听,这都是自学得不到的,轻易的放弃这种机会实在太可惜了。
第三个法宝是充分查资料、参考书。许多书由于侧重点不同,对一个问题的阐述是不完全相同的,有些只有几句话,有些确是长篇大论。所以,当一个问题在教科书上看不明白时,最好的办法是找参考书,把问题搞清楚。查资料有一点特别要注意,不是任何资料都是可靠的,这需要进行鉴别。办法就是多找几本书,最好来源不同,否则会以讹传讹,误导学生。

十一、错误的学习方法
我这里所说的错误的学习方法,不是指与众人的方法不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我不是教育专家,还没资格说这个问题。我要说的是: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或者说不正确导致的错误的学习方法。
一般来说,学习是为了学到知识,大部分人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学习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其目的不是为了学到知识,而是为了拿到文凭。这二者也有区别?区别大了,结果的差异也大了。
为学习知识而学,首先考虑的是学好知识,考试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为文凭而学,首先考虑到的是考试的结果,一切手段都是为了获取较高的分数,至于究竟学到了多少知识,那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
就考试而言,目前还没有一种较合理的方式能够取代考试,但是考试时可以“对付”的。这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中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为达到这个目的,不需要考虑知识的完整性、连续性、逻辑性,只需将课程分割成若干便于记忆的“知识点”,并进行分类,指出记忆的方法,即一切OK了。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迅速地完成考试的准备工作,在考场上取得较高的分数。反之,如果采用学习知识的方法,对同一门课程进行学习,要达到同样的分数,需要多花2、3倍的精力。
就实质性而言,前者学到的是“知识点”,后者学到的是“知识”。或者说,虽然多花了2、3倍的精力,后者掌握了一门课程的知识,而前者仅仅是考试通过了一门课程。二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后者所学到的,包括对这门课程的理解、运用,前者学到的,是这门课程的分数。
就学习而言,我们说,前者的学习方法是错误的,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学习方法。对今后自身的发展,会产生终身的、致命的不利影响。

现在常常说到“高分低能”,为什么会高分低能?其实,就是因为这些人是采用了应付考试的方法,而不是学习的方法完成的大学学业。许多人在毕业后,对所学的专业一窍不通,只会孤立的使用一些专业术语而已,这样的人当然不会受欢迎。这不是学习理论课的错误,而是你个人的错误,不能把其归咎于理论课。许多同学说学了理论没用,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你根本就没学会这门课程,而是考过了这门课程,这完全是两回事。
当然,你可以指责说,谁让你是这样考试的?我也赞同这个看法,现行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问题。但是,说穿了就是考试有合法的空子可钻,而你就钻了这个空子,导致了你没有学好这门课程。那么应该怪谁呢?责怪考试制度,当然可以振振有辞,但是不要忘了,是你自己主动去钻的空子,由此导致的副作用(就是没有真正学到知识)自然只能由你来负责。
如果你愿意做一个高分低能的学生,那么现行的考试制度肯定有空子钻,但付出的代价是你荒废了大学的学业,哪个更合适,自己决定吧!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0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5-10 12:53 , Processed in 0.21528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