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管理员

注册:2006-8-111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2-25 10:33: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20231222506d01ee6230424fad360eb4eb1f7bf7_202312189683bfff7a0a4065b323ec632ca1d1b4.jpeg

2023年12月22日

20231222506d01ee6230424fad360eb4eb1f7bf7_202312182d7233eacd054e7c987af8ed7b4ebdc1.jpeg


  谣言:下雪天,青岛有洒水车上路“洒水”?


deb0ebf9cd8c4f80880f0c6ce0d8353b.png


  真相:12月20日,青岛迎来降雪。有市民路遇洒水车,质疑下雪天为何还有洒水车上路“洒水”。对此,青岛市崂山区城市管理局回应称,洒水车播洒的并非是水,而是将融雪剂配成参考浓度为18%的水溶液喷洒于雪地,这一举措可有效缓解车行道积雪结冰。(来源:青岛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观海新闻客户端)


  谣言:开新能源汽车辐射大,会致癌?


  真相:该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新能源汽车确实有辐射,但其辐射量在安全范围内。国家对电磁辐射有严格的限值要求,任何车辆在上市前都要进行“EMC测试”,即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和抗干扰能力的综合评定。目前使用的国家标准磁场辐射安全标准限值定为100μT,电场辐射安全标准为5000V/m,而新能源汽车前排磁场辐射一般为0.8-1.0μT,后排为0.3-0.5μT,电场辐射小于5V/m。符合国家标准的正规测试完全可以保证车上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水平在国家标准之内。(来源: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谣言: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更容易起火燃烧?


  真相:这一说法不实,新能源汽车发生起火事故的概率并不比燃油车高。根据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监测与管理平台的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是0.0049%,2020年至今起火概率下降为0.0026%。而根据公安部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传统燃油车年火灾事故率约为0.01%-0.02%。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的原因中,动力电池自燃占比为31%。随着电池制造技术的成熟和整车制造水平的提升,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概率也在逐年降低。(来源:“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


  链接:


  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辟谣榜


20231222506d01ee6230424fad360eb4eb1f7bf7_202312184edbeff4f6704e6f888e42f0bdd5bf75.jpeg


  科普:都说今年是“最暖年”,为什么近期却这么冷?


  真相:今年秋季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预测结果显示今年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然而,上述预测似乎与最近这波寒潮相矛盾,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我们谈及某年或某个月份偏暖,不是通过单次天气事件来确定的,而是通过对比整段时间的气温平均值,是否显著高于或低于历史同期来确定。因此,如果按照整个秋季的平均气温来计算,此值就是1961年以来的最高温值,所以是“最暖的秋季”。


  其次,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厄尔尼诺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也就是说冷暖起伏比较明显。特别是今年12月中旬以来,北极涡旋分裂为双中心,分别位于格陵兰岛和西伯利亚上空。伴随着欧亚上空西风带的剧烈扭曲,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增强,我国大部地区由前期盛行偏南风转为偏北风,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骤降。


  另一方面,厄尔尼诺激发的菲律宾异常反气旋将热带水汽向我国大陆地区输送,因此来自中高纬的寒潮过程配合来自低纬的丰沛水汽条件,导致我国中东部出现较大范围的降雪过程。此外,地面积雪造成的晴空反照率增加也使得后期回温较慢。(来源:国家气候中心、新华网)


20231222506d01ee6230424fad360eb4eb1f7bf7_20231218dc159007e98b4d37868a8ad1ea63f4a0.jpeg


  通报: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依法受理处置一批仿冒企业诈骗网站


  详情:近一段时间,有不法分子仿冒境内一些企业官方网站,以相似网页标识和内容以假乱真,以“高额回报”“低价商品”“退款清算”等为诱饵,诱导网民访问非法网站或下载诈骗App、骗取个人敏感信息、引诱打款转账,进行诈骗活动。这些仿冒诈骗网站严重影响企业形象声誉和正常经营活动,损害网民利益。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及时受理网民相关举报线索,积极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切断仿冒企业诈骗网站传播链条,切实维护企业和网民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提醒广大网民,提高警惕,注意辨别,不扫描来源不明二维码,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轻易向陌生人转账汇款,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仿冒诈骗网站,及时向当地网信部门举报,也可通过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官网或网络举报App“诈骗类”举报入口举报,若涉及资金损失,请留存证据,尽快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来源:“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


  详情: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依法受理处置一批仿冒企业诈骗网站


20231222506d01ee6230424fad360eb4eb1f7bf7_202312187b7f80ff472644f6b862ba8f486ff6f3.jpeg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 08:48 , Processed in 0.18720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