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列兵

注册:2020-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17 10:55: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微信截图_20200117102414.png

01、内部存储器

存储体系

存储系统——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存储计算机工作需要的信息(程序和数据)的部件,构成计算机的信息记忆功能。
存储体系:由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两个层次构成。
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的系统连接关系:
内存储器
通过总线或存储器专用通道连接;
均为半导体存储器,但分为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两种;
外存储器
通过接口连接到主机系统;  
分为磁性存储器、光存储器和半导体存储器三种。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芯片分类:
内部存储器的作用及主要技术参数
内部存储器:CPU通过总线或存储器通道,按照地址访问(读取或写入),访问速度很快(相比访问外部存储器)。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用RAM(随机存储器)或ROM(只读存储器)实现,RAM和ROM分别占据不同的地址区段。
内部存储器访问:
◿ 读取——将存储器指定地址的一个或多个字节传送到CPU;
◿ 写入——将CPU中一个或多个字节传送到存储器指定地址。
RAM的作用
◿ 程序运行,由外部存储器传送到RAM;
◿ 运行数据,程序中的数据部分;
◿ 与外部设备间数据交换的缓冲存储。
ROM的作用
◿ 固化在硬件中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
◿ 硬件相关的初始数据、静态数据。
存储容量: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称为存储容量。以字节(B:Byte)为单位。
1KB = 1024B
1MB = 1024KB = 1,048,576B
1GB =1024MB = 1,048,576KB = 1,073,741,824B
速度:读取时间=从发出读出命令到信息稳定在存储器输出端的时间,一般单位为ns(纳秒,10-9秒)。
DRAM芯片一般为几十ns,SRAM芯片为几ns。
其他速度包括写入速度(一般与读取速度差别不大)、擦除速度等。
突发访问支持:向存储器发出一次地址,可以连续读/写多个字节。目前由DRAM芯片构成的内存条(模块)突发传送模式下读写速度可以达到几个ns。
带宽:(存储器位数/8)×读取速度峰值,单位为MB/s。
错误校验:内存在读写过程中检测和纠正错误的能力,常用的错误校验方式有奇偶校验和ECC两种。
◿ 奇偶校验(Parity):一般每个字节增加一位,用于奇校验或偶校验,只有检错能力。
◿ ECC:一般每64位增加8位。具有数据检错和纠错能力,ECC可以纠正存储器访问的绝大多数错误。
半导体存储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SRAM
SRAM芯片:内部由存储矩阵、地址译码器、存储控制逻辑和双向缓冲器组成。
WR: 写控制 (WRite)
OE: 输出允许 (Output Enable)
CE: 片选 (Chip Enable)
DRAM
DRAM的位存储电路:为MOS管+电容器动态存储电路,其记忆信息的机理是依靠电容器C存储电荷的状态,电容器C有电荷时,为逻辑“1”,没有电荷时,为逻辑“0”。
单元读写:只有行选择信号和列选择信号同时有效时才选中该存储单元,再根据数据线状态和控制电路完成对电容电压的读取(读)或对电容的充放电(写)。  
刷新:由于电容器存在漏电,因此需要定期对电容器充放电,每隔一定时间(一般2ms左右的刷新周期)就要刷新一次。
DRAM芯片结构:存储阵列为多页面结构,地址线为行地址和列地址分别传送,由行选通(RAS)信号和列选通(CAS)信号控制。数据线分为输入和输出,WE有效为写,无效为读。   
ROM
◿ 只读存储器ROM:
信息只能读取,也不会在掉电时丢失。
◿ ROM器件的特点:
只读,写入需要先擦除信息,再通过特殊操作写入;
结构简单,所以密度高,且成本低;
非易失,可靠性高;
相比较DRAM和SRAM,读取速度慢。
◿ ROM的技术发展过程:
掩膜ROM → PROM → EPROM → EEPROM → Flash Memory
内存模组
● 基本构造
标准
内存模组——在PC中使用的各种规格的内存条,由DRAM芯片构成的条状电路模块。
时序参数——CPUZ测试内存
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用1个小容量EEPROM芯片,记录内存的速度、容量、电压与行、列地址带宽等参数信息。当开机时PC的BIOS将自动读取SPD中记录的信息,以完成正确的硬件参数设置(如外频、读取时间、及各种延时)。
内存模组相关技术——性能测试
AIDA64测试内存速度
PC Wizard测试存储器系统性能
02、总线与芯片组
总线——概念
总线的定义——是严格定义一组的信号线的集合,用于实现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的公共通道。
总线特征——公共性、标准性、可扩展性。
总线连接——通过总线可以实现点对多点连接(主从连接)或多点连接。只能实现点对点连接的通道概念上不是总线,但习惯上可能称作总线。
总线信息
数据——传输的数据内容
地址——传输的存储位置,如存储器地址、端口地址等
控制——传输对类型,如存储器读/写、端口读/写等
其他——时钟、复位、电源等
单总线结构计算机
总线类型:
总线——性能
总线位宽
总线宽度指的是可以同时传送的数据位数。如USB、SPI、I2C位宽是1,FSB是64位,PCI是32或64位。
总线时钟频率总线的传送时钟频率。总线的最高时钟频率可能随着版本的提高而增加。
总线带宽每秒钟传送的字节数,最大数据传输率。
总线带宽=总线的位宽÷ 8×总线的工作时钟频率(字节/秒)
或  =总线的位宽×总线的工作时钟频率(位/秒)
芯片组——概念
构成现代PC机主机板的三大半导体部件——CPU、存储器、芯片组。
非芯片组结构的计算机主机板——所用的集成电路大部分是标准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目前计算机的构成和多项性能取决于芯片组
芯片组的主要生产厂商
CPUZ检测芯片组型号及相关参数
南北桥架构
Intel芯片组总结
03、接口与通信设备
接口——用于完成计算机主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接口由接口硬件(接口电路、连接器、连接电缆等)和接口软件(程序)组成。
接口的指标
→ 传输速度、传输距离、传输媒介类型;
→ 可靠性(差错控制) 、安全性(保密);
→ 资源占用(包括CPU时间、中断、DMA等);
→ 使用方便性和高层协议功能。
接口的功能
接口的基本功能
→ 数据传送:CPU执行输入/输出指令与外部设备交换数据。
→ 数据缓冲:用于实现输入输出过程中的暂存。接口电路中存储机制可以是寄存器(1~2个字节)、FIFO存储器(数十到数百字节)、或是普通数据存储器。
→ 信号变换:完成计算机数字信号与I/O设备信号(如模拟信号、开关信号、计数脉冲等)的相互转换。
→ 中断:接口电路一般有中断功能,以提高接口程序的效率。
接口的高级功能
→ 差错控制:实现检错或纠错。
→ 高层通信协议:实现呼叫、数据加密、流量控制等。
→ 即插即用、电源管理、动态配置等。
接口软件与硬件
接口软件、I/O总线、接口电路和连接的外部设备的关系
接口电路构成
接口电路的构成——控制和状态寄存器
由地址译码器确定控制和状态寄存器地址,不同的接口电路占用不同的I/O端口地址。
串行接口COM1的I/O地址范围3F8~3FF共8个地址。部分定义如下:
数据缓冲存储
接口电路在发送和接收过程中,都有缓冲存储机制。多数缓存机制为FIFO方式。
数据变换机制
数据变换可以是电平变换(如RS-232串行接口)、脉冲变换(如红外接口)、差分变换(如USB),也可以是数模变换(如音频)等。
接口的操作:程序对接口的访问(读/写)方式。不同的接口电路支持不同的操作方式。
查询控制方式:在程序的主动控制下,通过读取状态寄存器了解接口的情况,完成相应的程序操作。为了及时了解接口的状态,需要时间密集的查询操作。CPU效率低。
中断控制方式:当接口出现需要程序干预的事件,通过中断通知CPU,CPU再读取状态寄存器,确定事件的种类,以便执行不同的代码处理。CPU效率高而且及时。
DMA(Direct Memory Access)控制方式:CPU与接口的数据传送采用DMA传送,即传送的具体过程由硬件(DMA控制器)完成,传送速度比通过CPU快,尤其是在批量传送时效率很高。
串行接口
● 串行接口——RS-232C基本特性
RS-232C接口:
→ 传输速率:75~115,200(128,000)b/s;
→ 传输距离:最长电缆15米(低速率时);
→ 电缆/连接器:采用9线或25线信号传输,当前多用9线。采用D型连接器;
→ 协议简单:无高层协议;
→ 在Pentium 4时代作为PC的标准配置,目前在PC上的应用逐渐减少。  
串行接口——RS-232C信号
异步串行传输:异步串行传输中以字节为传输单位,传输一个字节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和终止位。
● RS-232C信号电平:采用双极方式,负电平(-3 ~ -15V)代表逻辑1,正电平(+3 ~ +15V)代表逻辑0。一般采用±5V 或±12V。
● 串行接口——RS-232C传输参数
RS-232C接口应用参数:在使用RS-232C通信之前必须设置接口参数,包括速率、数据位数、校验、停止位数和流控方式等。Windows下从“我的电脑”—“设备”— “端口”可以查看串行接口参数。
串行接口——RS-232C的接口信号
RS-232C接口信号线:连接的两端分别为DTE(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和DCE( Dat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端。
● 串行接口——USB扩展RS-232C
通过USB扩展RS-232C:现代计算机大多已经没有RS-232-C接口,但可以通过USB接口扩展,实现与RS-232C接口的设备连接。安装驱动程序后,在操作系统呈现“虚拟串行口”。
USB
● USB——采用先进技术的新型通用接口
→ 新型:高度复杂的接口电路的集成芯片实现高速差分传输技术,使得传输速度大幅度提高。
→ 复杂:规定了复杂的高层协议,使用简单但编程复杂。
→ 通用:适合计算机中大多数中、低速传输需求。操作系统和芯片组全面支持USB。
→ 版本发展:
USB物理接口(USB 1.1/2.0)
→ USB采用4线传输,其中两条信号线(差分传输),两条电源线。
→ 标准USB连接器分为A和B两种,A连接器用于主机,B连接器用于外设。
→ mini USB连接器,用于微型设备。
传输模式和速度
USB同步机制
→ NRZI(Non Return to Zero Invert,不归零反向码)编码:输入为0时输出反向,输入为1时输出不变。
→ 位填充:如果在数据流中出现连续传输6个1的情况,则强制在NRZI编码的数据流中加入一个0 。
USB——连接方式
PC机的USB接口可以连接外设、复合设备和集线器。最多可以连接5级集线器,最多可连接127台外设和集线器。
USB的四种传输模式(USB 2.0)
→ 控制传输(Control transfer)
支持外设与主机之间的控制、状态等信息的传输,为外设与主机之间提供一个控制通道。  
→ 等时传输(Isochronous transfer )
适合数据连续不间断、实时的、带宽要求恒定的传输。该类型无差错校验。适合音、视频设备。  
→ 中断传输(Interrupt transfer)
适合数据量小,无周期性,但对响应时间敏感的传输。
→ 数据块传输(Bulk transfer )
适合传输的数据量大,但没有实时要求的传输,USB在满足带宽的情况下才进行该类型的数据传输。适合外存储设备。
USB 2.0的传输延(理论最大值)
→ 低速、全速模式:1ms
→ 高速模式:125μs
USB2.0的数据传输速率(KB/s,理论最大值)
USB 3.0
→ 在USB 2.0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更高的速度模式——SuperSpeed,该模式的位速率为5Gbps,全双工模式;
→ 与USB 1.1/2.0并存,USB 1.1/2.0设备在USB 3.0主机正常工作。USB 3.0设备在USB 2.0主机上可能不能工作。
USB 3.0链接器
USB链接器兼容USB 2.0。
IEEE-1394接口——基本特点
IEEE-1394:是一苹果公司开发的高速串行方式接口,又名FireWire(火线)、i.Link(Sony名称)、Lynx(德州仪器名称)。
IEEE-1394连接:包括两个双向的数据差分线对(TPA和TPB)和电源线对。1394的电源为8~40VDC,1.5A供电能力。数据传输有两种模式。
● 1394a:
标准定义了多种传输速率,12.5、25、50、100、200、400Mb/sec的传输速率。电缆和连接器可采用带供电的6线制和不带供电的4线制两种。
1394b:
增加了800Mb/sec速率,电缆和连接器采用9线,链接器与1394a不同,但其中的差分对信号与1394a兼容。
1394连接器
有标准6线和不带电源的4线(微型)两种。
IEEE-1394 vs USB
蓝牙
蓝牙(Bluetooth):是一种近距离、共享无线信道方式的无线数据通讯技术标准。由Ericsson、IBM、Intel、NOKIA和Toshiba等5家公司组成了蓝牙特别兴趣小组(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负责制定蓝牙标准。
蓝牙技术
→ 采用2.402GHz~ 2.480GHz频段,划分成79个间隔1MHz的频道。使用跳频频谱扩展技术,跳频速率1600次/秒;
→ 相对传统无线传输,抗干扰、保密性好。多个不相关的蓝牙通信可在同一个区域共存,相互的干扰只是造成实际通信速率下降。
→ 一台蓝牙设备可同时与其它七台蓝牙设备建立连接,构成微微网;
蓝牙应用
→ 发现蓝牙设备:蓝牙设备启动搜索,发现周围处于“可被发现”状态的蓝牙设备;
→ 获取服务:蓝牙服务包括蓝牙协议定义的各种应用,包括蓝牙局域网、拨号网络、文件传输、对象交换、单声道音频、高保真音频、打印、串行通信等;
→ 配对:通过密码实现配对;
→ 连接:针对特定服务的连接。
远程通信设备
远程通信需要经过远程通信设备,即Modem(MOdulator -DEModulator,调制解调器 )。大多远程通信通过公用有线或无线通道实现。
电话网Modem
普通电话网Modem利用公共电话网的拨号和音频传输能力实现计算机远程通信。
调制:将数字变换成符合特定传输通道特性的信号;
解调:将调制信号恢复成原数字信号。
电话公网Modem速率:目前电话网Modem的最高数据速率约56Kb/s。
计算机可能集成了Modem,对外提供电话接口(RJ11连接器)。也可以通过扩展卡(Modem卡)、外接Modem、USB扩展Modem等方式扩展电话网Modem。
公网无线Modem
公网无线Modem
无线公网是指移动电话使用的公共无线网。我国目前有三家无线运营商,分别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分别有独立的公共无线网,同时提供数据传输业务。
以2G和3G数据业务为例。
手机关键参数:
→ 操作系统:主要包括
Android:安卓,Google系统,三星、HTC等应用;
Symbian:塞班,Nokia专用;
iOS:苹果设备专用;
Window Phone(微软):Nokia、HTC等应用。
→ 网络制式:
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移动和联通2G;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电信2G;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DMA ):移动3G;
WCDMA(Wideband CDMA ):联通3G;
CDMA2000:电信3G。
笔记本计算机、平板电脑可能集成无线公网Modem,即支持3G。也可以外部扩展无线公网Modem,大多数扩展模块接口是笔记本专用接口(如CardBus、Express Card等接口)或USB接口。
宽带Modem
→ 宽带Modem:指通信带宽超过音频带宽的数据传输Modem。用于普通上网的方案主要有通过电话线实现的ADSL Modem和通过电视电缆实现的Cable Modem。
→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专线):设备仅实现用户到电话局的传输,通过在普通电话线上采用高频段复用方式实现数据传输。
→ ADSL标准:由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国际电信联盟 )制定,目前的最高版本是ITU G.992.5,上行速率3.3Mb/s,下行速率24Mb/s。
ADSL Modem一般通过局域网接口与计算机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集成路由器的ADSL Modem组成局域网。
Cable Modem:通过有线电视电缆实现家庭宽带连接的设备。
传统的有线电视网只有下行传输,经过双向改造的有线电视网才能实现宽带数字传输。
一路电视信号带宽为8MHz,可以实现30Mb/s的下行数据传输和2.048Mb/s的上行数据传输。
Cable Modem可以是机顶盒设备,也可以是独立设备或计算机总线扩展卡。
以太网
以太网:目前的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采用以太网(Ethernet)组网方式,物理层符合IEEE 802.3标准。
局域网连接:其物理层连接采用双绞线,双绞线为8芯四对双绞线。连接器为RJ45标准。
以太网速率:以太网速率标准的发展过程经历了10Mb/s、100Mb/s和1000Mb/s等不同速率标准。
10Mb/s以太网采用10BASE-T(10Mbps,BASE代表基带传输,T代表双绞线)标准的3类双绞线。在之后的100Mb/s局域网中,电缆标准为100BASE-TX的5类双绞线。千兆以太网采用1000BASE-T/TX的超5类或6类双绞线。
RJ45线序:在局域网连接中使用两种线序不同的电缆,即直通线和交叉线。10Mb/s和100Mb/s连接仅使用其中两对双绞线,1000Mb/s连接使用全部4对双绞线。
直通线:两端的连接器线序相同,用于连接不同级别设备;
交叉线:一端的连接器线序符合T568A,另一端的连接器线序符合T568B。用于相同级别的设备连接。
局域网适配器(LAN adapter):计算机网络接口的硬件部分,实现网络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更高协议在软件中实现。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用于实现计算机的唯一访问标识,是一个48位的二进制数,是全球唯一的地址。
交换机(Switch):交换机为多端口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交换机都可以实现数据包的定向转发,将数据包发送到目标设备。
与广播式转发的集线器相比,定向转发的交换机使得局域网的转发效率提高。目前使用交换机更广泛。  
部分交换机可以实现差错控制。
路由器(Router):路由器是一个比交换机更复杂的多端口网络设备,传统的路由器用于连接多个局域网到一个广域网(Wide AreaNetwork,WAN),如Internet。
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高保真):是一种无线局域网通信协议,标准是IEEE 802.11b / 802.11g /802.11n。采用2.4GHz频段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是以太网的无线扩展。
基本性能:Wi-Fi速率最高可达11/54/600Mb/sec,电波的覆盖范围可达100米左右,支持多点接入,如果有多个用户同时通过一个点接入,带宽被多个用户分享。
Wi-Fi的两种组网方式:一种是ad-hoc模式,用于组成无中心的自组网无线网络。另一种是带有AP(Access Point,接入点)设备的方式,称之为基础网络(Infrastructure Network)模式。
Wi-Fi设备:Wi-Fi设备包括专用的AP接入设备、带有AP接入功能的宽带Modem、带有AP接入的交换机,以及用于计算机的Wi-Fi扩展部件等。
04、往期回顾
边缘计算专题1-4
云计算专题
点进主页可查看更多哦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5-16 02:26 , Processed in 0.57012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