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大校

注册:2018-9-72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15 09:20:4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考拉不是骆驼 于 2018-10-15 09:44 编辑

这几年,只要网上传出运营商的消息,那必定是负面。运营商越活越艰辛,如今在过度竞争中还走进了囚徒困境。上周关于手机靓号和不限量套餐让运营商备受指责和嘲讽。笔者盘点了近期关于运营商的负面消息,大家来评一评,这些事情怪不怪运营商?


“杀熟”一地鸡毛

取消长途漫游费,取消流量漫游费,宽带提速——这几年,在主管部门的敦促下,在媒体和网友的呼吁下,三大运营商纷纷提速降费,一定程度上来看收到了成效。但是,从网友的反馈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运营商为了弥补降费造成的损失,往往会采取一些新的措施,结果引发新问题。
9月20日,国务院第八督察组邀请10名网友与三大电信运营商面对面沟通。会上,多位网友反映曾遭遇运营商“杀熟”,同样的套餐内容老用户要比新用户支付更多资费,或只有新用户才可以享受优惠套餐。对此,三大运营商纷纷做出表态。

对此,中国移动回应称,将公示所有在售资费套餐,新老不同权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中国电信表示,针对新老客户不同权,将加强源头处理,各省在一个月内整改到位,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严肃问责。

中国联通表示,将严格保证新老客户同权,如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文字游戏”玩得转

今年6月,工信部在其微信公众号专门发布消息,要求基础电信企业规范“不限量”套餐的宣传行为。消息中提到,“要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营销宣传时要做到真实、准确、实行明码标价,对资费方案限制性条件以及有效期等需用户注意的事项,要履行提醒义务,不得片面夸大或混淆优惠幅度,确保用户明明白白消费。”

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指出,三大运营商此前“不限量套餐”的叫法,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涉嫌虚假宣传;而运营商用大字号突出“不限量”、小字号提醒“达量降速”,同样侵犯消费者权益。运营商的做法相当于隐瞒事实,在合同中也并没有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相关限制性条款。

为了争得更多用户,运营商在宣传中“招数频出”并不稀奇,但必须要遵守法律底线。“多种套餐的推出,原本应是为了把服务做到极致,充分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尊重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邱宝昌说,“运营商获取利益无可厚非,但若只把利益最大化作为目的,罔顾消费者权益,则不免本末倒置。”

“靓号”套路深

同样是手机号码,因为数字排列组合不同,有些号码的“身价”也变得不同,成了所谓“靓号”。虽然《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禁止向客户收取选号费,但运营商还是通过预存话费、最低消费、承诺消费期等方式,变相抬高“靓号”的消费门槛。运营商美其名曰“避免靓号被少数人囤积牟利”,但更多的原因,恐怕是运营商自己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不愿利益被他人占去。

对于运营商能不能给“靓号”设置消费门槛,人们的看法并不统一。有人认为这是运营商非法获利,且从有关规定来看,也有变相收取选号费的嫌疑。有人则认为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要运营商事先说清楚消费规则,对“靓号”设门槛无可厚非;要是觉得贵,不买就是。

要不要买“靓号”,毕竟还有选择权。然而,要是本来用得好好的普通号码,摇身一变成了“靓号”,还将“最低消费”等限制强加给用户,那就是显而易见地在侵犯用户的权益了。任何消费,最基本的规矩,是公平、自愿,用户获得号码时并没有签署任何有关“靓号”的协议,也没有任何相关约束,运营商单方面增加消费限制,如此“霸王”,还讲不讲规矩、有没有底线了?

要分析其中的是非对错,不妨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包括“靓号”在内的手机号码,所有权究竟归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国家对电信资源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合理分配,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前款所称电信资源,是指无线电频率、卫星轨道位置、电信网码号等用于实现电信功能且有限的资源。”

信息产业部制定的《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第三条明确:“码号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对码号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具体收费标准和收费办法另行制定。”第七条则将固定电话网号码、移动通信网号码等均纳入了电信主管部门的码号资源范围。

从以上规定来看,包括“靓号”在内的全部手机号码,既不是个人的,也不是通信企业的,全都是国家的。个人不过是在向通信企业定期支付相应费用后,获得了这些号码的使用权,欠费停机到一定时间,号码则可能被注销。

通信企业取得了经营手机号码的经营资格,但《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第十八条又明确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向用户收取选号费或占用费。这意味着,通信企业的利润来源应该是在提供通信服务过程中形成,而非买卖号码本身。通信企业以最低消费、预存话费等方式对“靓号”设定门槛,本质是对号码变相收费,与国家法规冲突。

一方面,对于“靓号”的划分,至少在法律上没有任何依据和标准。另外,不管“靓号”也好,普通号码也罢,至少在通信企业这里,理应在资费设置上一律平等。否则,号码本身即可能沦为通信企业谋利的工具。




举报本楼

本帖有 63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5-7 19:15 , Processed in 0.29821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