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下士

注册:2009-9-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5 09:02:3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table=98%][tr][td=1,1,650]
[/td]
[td=1,1,10%][/td]
[/tr]
[tr][td=1,1,80%]


摘  要 本文将从移动通信的发展及IS-95A标准的特点出发,论述首信集团所承
接的国家“863”移动通信项目的研发内容、相关技术、研发成果及后期项目的延续情况。

关键词 CDMA  移动通信  IS-95A  基站

1  IS-95A标准的特点

    IS-95A是美国QUALCOMM公司1990年提出的,大规模商用是在
1996年之后,主要应用于韩国、北美、拉丁美洲及香港,目前大概有7000万用户。
    IS-95A是前向兼容北美模拟系统AMPS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其特
点如下:

    (1)频段为800 MHz(上行824-849 MHz,下行869-894
MHz),其扩频采用直序扩频方式(DS)。

    (2)前向链路(又称正向链路)采用64位WALSH码区分信道,
共有导频、寻呼、同步、前向业务等4类信道,不同基站之间采用 2(15次方)PN码相位区分,共
有512个相位(相邻相位之间相差64个PN码片),采用了卷积编码(K=9,R=
l/ 2)、交织等信道编码方式。

    (3)后向链路(又称反向链路),共有接入、反向业务2类信
道,信道及用户之间采用2(42次方)-1 PN码相位区分,采用了卷积编码(K=9、R=l/
3)、交织等信道编码方式,同时采用了64进制调制方式。

    (4)此标准规定的系统是同步CDMA系统(信道、基站区分采
用PN码相位),因此,必须有一个时间参考源,标准规定采用GPS定时。

    (7)为了提高系统容量,一是在前向信道中加入了功率控制
子信道,用于移动台的闭环功率控制;二是采用了可变速率声码器,实现话音激活;三是移动台采
用非连续发送方式,减少了同一时间相互之间的干扰。

    (6)首次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提出软切换、更软切换概
念,并在实际系统中实现了此概念。

    (7)前向信道采用相干解调方式,反向信道采用非相干解调
方式。

    (8)实现了“软容量”,即当系统满负载工作时,再增加少
数用户,系统性能会稍有下降,但不会发生阻塞,实际增加的干扰也不大。

    (9)实现了路径分集(RAKE接收),由于CDMA系统传输带宽
较宽,信号传输带宽大于相关带宽时,就可以用1/W的(时间)分辨率分辨出多径分量,再进行分
集合并,从而改善接收性能。

    (10)可以与其他窄带系统共存,因为扩频之后,信号功率谱
展宽,功率谱密度降低,对其他窄带系统影响很小,IS-95A系统信号对窄带信号而言近似白噪
声。

    (11)实现了高保密通信,鉴权、数字格式、宽带信令可由受
话人指定的密码进行保护,可提供较好的保密特性,防止盗号和被窃听。

2  项目研发内容

    1995年,我国正处于数字移动通信制式选择时期,在技术方
面,CDMA比其他数字移动通信制式具有更大的优势,具有更好的技术发展潜力;在商用经验方
面,CDMA要比其他数字移动通信制式少。正当中国电信倾向选择CDMA制式时,联通闯入了通信市
场,由于联通缺少其他业务的基础,最终选择了蜂窝移动通信作为与中国电信抗衡的切入点,为了
减少风险,联通公司选择了商业化程度较高的GSM作为发展方向,迫使中国电信也选择GSM制式。
但当时的原邮电部已认识到CDMA将作为今后移动通信发展必选技术,因此,决定组织国内相关部
门攻克CDMA关键技术,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当时由原邮电部科技司牵头,组
织北京邮电大学、原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主要为首信人员)联合进行“IS-95A CDMA移动通信基
站子系统研发”项目。1997年,此项目又被国家“ 863”列为重点项目。

      由于当时CDMA属于最为先进的技术,国内在此
方面的基础还是很薄,此项目的研发几乎是从基本概念开始,研发内容不仅涉及到了RAKE接收、
信道编译码、速率判定、搜索等许多CDMA信道处理及可变速率编码器等关键技术研究实现,而且
也涉及到了软切换、功率控制、多CPU通信、分组交换平台、Abis协议定义实现及系统软件设计实
现等多方面的系统实现技术。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我们已实现的技术。

    (1)RAKE接收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环境复杂,到达接收信号不会是一条路径来的信
号,而是多径合成信号。对于采用其他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只能采用复杂的抵抗技术,减少影
响。而对采用CDMA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由于CDMA的相关特性,只要路径之间的时延差大于一个
PN码片宽度,就可以利用多径信号加强接收效果,此种技术称为RAKE分集接收技术(俗称路径分
集)。一般RAKE接收机由搜索器(Searcher)、解调器(Finger)、合并器(Combiner)3个模
块组成。搜索器完成路径搜索,主要原理是利用码的自相关及互相关特性。解调器完成信号的解
扩、解调,解调器的个数决定了解调的路径数,通常CDMA基站系统一个RAKE接收机由4个Finger组
成,移动台由3个Finger组成。合并器完成多个解调器输出的信号的合并处理,通用的合并算法有
选择式相加合并、等增益合并、最大比合并3种。合并后的信号输出到译码单元,进行信道译码处
理。

    (2)速率判定技术

    由于CDMA是多个用户共同占用同一频带资源,相互之间通过PN
码来区分,因此,同时通话用户数越多,相互之间干扰就越大。在一定的服务质量下,如果要有效
利用系统资源,那么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现在通用的方法是采用语音压缩编码及话音激活技术。
IS-95系统就是采用了8 kbit/s(IS-95A)或13 kbit/s(IS-95B)语音编码技术以及变速率
话音激活技术。同时,变速率也为随路信令的传输提供了方便。对于IS-95系统,接收端无法知道
发送数据速率,只能通过提取信道质量信息,判定发送端可能发送的速率。

   
对于业务信道可变速率声码器产生四种速率,分别为:8
kbit/s,4 kbit/s,2 kbit/s,0.8 kbit/s。对两种高速率加CRC、对所有速率
数据加8个“0”编码尾比特后,速率变为:9.6 kbit/s、4.8 kbit/s、2.4 kbit/s、1.2
kbit/s。声码器初始帧应为全速率(8.0 kbit/s)、半速率(4.0 kbit/s),通
常情况,选择全速率。各种速率在整个声码器中所起的作用及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其中,全速率
所占比例大约为60%,主要完成话音与随路信令传输;半速率约占20%,主要完成话音与噪声过
渡带的编码;1/4及1/8速率约占20%,主要完成背景噪声编码。   
多速率判定必须依据信道状态来达到判定目的,可依据的参数有以下几个:

    ·CRC校验:四种速率中,只有全速率与半速率有CRC校验;


    ·信道误码个数:反映的是维特比译码器的纠错能力,及信道
恶劣程度;

    ·帧质量指示:也称为山本度量(YamamotoMetric)指示。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译码过程中,当到达某一状态的两条路径的度量差值小于一定门限时,就可认为
此时选择的幸存路径不可靠,如果回溯路径选择了此路径,则此帧数据也就不可靠,此帧为“坏”
帧。

   
上面已说明,各速率在整个系统中所起作用及所占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对各速率判
定的精度也是不同的。首先,要尽可能保证全速率判定的准确度,不仅要判别出全速率好帧,而且
还要能判别出全速率坏帧,这是因为全速率帧中有时包含随路信令。其次,进行半速率、1/4及
1/8速率判定。另外,误帧也是反向闭环功率控制的重要依据。

   (3)软切换

    软切换是CDMA移动通信系统所特有的,其基本原理如下,当移
动台处于同一个BSC控制下的相邻BTS之间区域时,移动台在维持与源BTS无线连接同时,又与目标
BTS建立无线连接,之后再释放与源BTS的无线连接。发生在同一个BSC控制下的同一个BTS间的不
同扇区间的软切换又称为更软切换。

    在CDMA数字移动系统中,切换的标准主要为导频信号的强度,
导频信号强度为接收到的导频能量与全部接收到的能量的比值。导频信号是每个基站连续发射的未
经调制的、直接序列扩频的信号,它主要用于使所有在基站覆盖区中工作的移动台进行同步和换。
基站利用一周期为2(15次方)=32
768的最大长度伪随机序列(PN)的时间偏置来标识每个前向CDMA信道(由基站到移
动台),此序列PN也称为导频序列。不同前向信道使用不同相位的m序列进行调制,其相位至少相
差64bit,因此导频PN序列可使用的相位为512个。在CDMA系统中所有CDMA小区都采用同一个频
率,移动台根据接收到的基站导频信号的不同偏置来区分各个基站。每个小区的导频要与其同一
CDMA信道中的正向业务信道相配合才有效,当移动台检测到一个足够强度的导频而它未与任何一
正向业务信道相配合时,就向基站发送一导频强度测量报告,基站根据此报告决定是否切换。在
CDMA的切换技术中一个显著的优点是可以使用软切换。所谓软切换是指当移动台需要跟一个新的
基站通信时,并不先中断与原先基站的联系。

    由于CDMA系统中移动***特的RAKE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两个或
两个以上基站发来的信号,从而保证了CDMA系统能够实现软切换。软切换引入地改善了切换
的性能,消除了切换过程中通信的中断、小区边界处的“乒乓效应”以及切换引入的噪声。尽管软
切换对前向链路的容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在切换区域由于需要,两个前向业务信道为一个移动台使
用,所以理论分析前向链路的容量损失相对于语音激活因子3/8或1/2分别为0.2%或0.1%,而
这点损失对整个系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4)功率控制

    功率控制在CDMA系统中非常重要,根据传输方向的不同,分为
反向功率控制及正向功率控制两种,其中,反向功率控制尤其重要,因为,反向是依靠准正交码区
分的,因此,用户之间存在相互间干扰,只有保证到达基站各用户间功率一致(防止远近效应),
才能保证用户容量及质量。   
进行反向功率控制的以在移动台接收并测量基站发来的导频信号,根据导频信号强弱
估计正确的传输损耗,并根据这种估计来调节移动台的反向发射功率。接收信号增强就降低其发射
功率,接收信号减弱就增强其发射功率。

   
功率控制的原则是:当信道的传播条件突然改善时,功率控制应作出快速反应(例如
几微秒),以防止信号突然增强而对其他用户产生附加干扰,相反,当传播条件突然变坏时,功率
调整的速度可以相对慢一些。也就是说,宁愿单个用户的信号质量短时间恶化,也要防止许多用户
因为单个用户的信号电平突然变大而增大背景干扰。

   
这种功率控制办法简单、直接,不需要在移动台和基站之间交换信息,因而控制速度
快并节省开销。对于某些情况,例如车载移动台快速驶入或驶出地形起伏区或高大建筑物遮蔽区而
引的信号强度变化是十分有效的,但是对于信号因多径传播而引起的瑞利衰落变化则效果不好。因
为前向传输和反向传输使用的频率不同,通常两个频率的间隔超过信息的相干带宽,因而不能
认为移动台在前向信道上测得的衰落特性,就等于反向信道上的衰落特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
以由基站检测来自移动台的信号强度,并根据测得的结果,形成功率调整指令,通知移动台,使移
动台根据此调整指令来调节其发射功率。实现这种办法的条件是传输调整指令的速度要快,处理和
执行调整指令的速度也要快。一般情况下,这种调整指令每毫秒发送一次就可以了。

   
以上这些技术只是项目中我们已研究并实现的很少一部分,还有很多技术我们已实现
但未列在此处。

3  项目研发的成果

    经过2年多的努力,我们将CDMA原理概念最终形成了FPGA信道
板,完成了Abis自定义接口规范的制定、实现及测试,采用高性能的嵌入式CPU处理器实现了多
CPU通信,设计并实现了高速包交换技术构造的内部网络,完成了中、射频子系统的设计,第一次
实现了与商用手机通话。

   
1998年12月,国家“863”专家组对项目进行了验收,全部指标符合“863”项目合同
要求,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为了将国家“863”项目成果转变为产品,我们继续进行研发,最终完成了软切换设计
及实现,并通过软硬件联测进行了验证,完成了与多家商用手机的通话,完成了与商用交换机
调,并成功运行在试验环境。2000年9月28日通过信息产业部项目验收。

    CDMA基站系统研制的成功,不仅完善了专用仪表设备和开发工
具、软件的配置、建立了BTS BSC实验室以及MSC交换机系统室;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建立了一支在
CDMA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的研发队伍。

4  项目今后的发展

   
在原国家项目研发成果基础上,听取了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及运营部门用户及其它专家
建议后,吸取了原有设计的优点,重新进行了总体设计,其主要特点是面向产品设计,设计具有可
升级性和扩展性;方案的实施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IS-95与cdma20001X功能分步实现);技术
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已有的新技术和芯片,以加速设备的开发工作;支持IS-95A功能并能平滑过
渡到cdma2000
1X,通过部分硬件及软件修改即可推出WCDMA移动通信系统产品。预计2001年上半年
推出支持话音业务cdma2000
1X系统,2001年底推出支持全部功能的1X系统。

摘自《电信科学》
[/td][/tr]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6 00:03 , Processed in 0.28949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