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下士

注册:2010-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7 20:53: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摘自《通信世界》2009-09-09)
随着宽带接入的发展,用户不再满足简单的Internet 上网,对通过Internet
提供更多的宽带增值业务已显得越来越迫切。近来,一个新兴的热点——IPTV
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展IPTV 业务,能以简单的方式为运营商带来宽
带用户的大幅度增长。为了迎接这一变革时代的到来,运营商应着眼长远,把握
时机,建设面向IPTV 等下一代网络应用的承载网。
IPTV 承载的最主要内容包括视频点播(VoD)和电视频道(TV)节目。为
了保证IPTV 的收看质量与目前的有线电视网收看质量相当,IPTV 承载网要求
能在带宽、频道切换时延、网络QoS 等方面提供保证。
(1)用户接入带宽
如果为用户提供DVD 效果的IPTV 业务,利用现有广泛使用的编码技术,
用户至少需要3-4Mbit/s(使用MPEG-2 编码)或2Mbit/s(使用MPEG-4 或
更高压缩率的编码)的下行接入带宽。
(2)IP 网络对组播技术的支持
有线电视网的频道切换非常快,IPTV 也应尽量减少端到端的时延,据IPTV
用户调查,用户可接受1s 的TV 频道切换时间及10s 以下的VoD 切换时间。为
了保证IPTV 用户在不同频道之间的切换具有和普通电视切换相同的性能,IPTV
业务的广泛部署至少要求DSLAM 设备支持IP 组播技术。根据IPTV 不同的部署
策略以及节约城域网带宽的考虑,核心网、城域网必须支持IP 组播技术。
(3)网络QoS
丢包、抖动等都会严重影响IPTV 的收看质量,会让用户觉得IPTV 比不上
有线电视。在IPTV 业务中,网络服务质量的保证一方面通过IP 组播+核心网
(CDN)的方式来实现,另一方面就要通过现在普遍使用的区分服务、流量工程
等技术来实现。
一、宽带承载网技术的现状
承载网必须为IPTV 业务的运营提供强大的网络支撑,如内容的分发等。因
此,承载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业务本身及其QoS。目前,宽带IP 承载网络技术
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内电信宽带接入主要采用ADSL 技术,受线路质量及DSLAM 设备
的影响,该技术存在以下缺点:速率低;有效传输距离短;丢包率高,QoS 无法
保证;安全性差;ADSL 对组播功能支持有限,大多数只支持IPv4 协议的路由
器,不支持组播。
(2)原有的CDN(内容分发网络)无法承载完整的IPTV 业务。CDN 主要
传送RM、WMV(Windows Media Video)等流媒体文件,与广播电视信号(MPEG
-2/4)所采用的视频编码技术大不相同,无法满足电视观众对视频信号的高质
量及实时性要求。
(3)在全网开展IPTV 业务势必造成网络带宽的消耗急剧增加,而现有的
城域网,特别是接入层的网络结构、业务能力、QoS 保证、认证方式、设备性能
等都是基于普通Internet 上网业务设计的,无法满足多媒体业务的大规模开展。
IPTV 承载网的技术要求对国内电信运营商的宽带网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
果不在目前的宽带网络上应用组播/CDN 等新技术,以目前的宽带网络的性能是
无法满足大规模开展商用IPTV 业务的要求的。目前,组播技术在国内电信运营
商还没大规模应用,但它的特点特别适合IPTV 这类用户量大、消耗大带宽的业
务,在宽带IP 承载网络建设演进中必将大放异彩。
二、IPTV 的两大传输模式与关键协议
IPTV 视频流的传播方式有点播和广播两种。其中点播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
具个性化的选择,具有实时交互的特点;广播方式提供不同的内容供用户选择,
具体表现为不同的频道。然而从技术角度看,支持IP 网络实现点播和广播功能
的技术是截然不同的。广播方式对IP 网络提出了组播功能(Multicast)要求;
点播方式要求IP 网络能有效地将视频流传送到用户接入网络(CDN/VDN)。
1、组播
IPTV 的TV 类节目是最适合利用组播技术传输的,因为TV 类节目所有用
户收看的都是同一个内容。在IPTV 中应用组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组播复制点问题
组播复制点即用户IGMP 请求的终结点。在组播复制点,网络设备根据端口
是否有IGMP 请求向端口复制组播流。组播复制点越接近用户越能节省网络带
宽。对ADSL 宽带网而言,组播复制点可选于BAS 或DSLAM。新一代的BRAS
已经具备2Mbit/s 组播的复制能力,如果按照512Kbit/s/packet 计算,达到8Gbit/s
的吞吐量,达到4000 用户同时复制的能力,组播复制性能在技术上已经基本解
决。由于DSLAM 数量多而分散,组播业务的管理控制基本不可能实现;同时将
DSLAM 由纯粹的二层传输变成三层网络设备,提升了DSLAM 的复杂度,影响
DSLAM 的稳定性和成本,不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2)静态组播VS 动态组播
由于动态组播需要建立组播分发树再进行组播数据的传输,而静态组播已经
把组播数据传输到组播复制点,用户的IGMP 请求一经接收即可进行分发,所以
静态组播的时延比动态组播小,适合IPTV 使用。
(3)组播管理
组播管理包括对用户接收组播数据的可控管理、组播源的管理、组播分发范
围的管理等,它是电信运营商开展组播类业务的前提条件。目前路由器设备具备
一定的组播控制管理能力,新一代的BRAS 已经提供了基于RADIUS 协议的可
控组播解决方案,但是这些技术缺乏统一的标准,缺少相应的专业管理系统。所
以目前大规模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估计将来两年内基本可以解决组播管理问
题。
(4)组播QoS
组播是基于UDP 的,这意味着组播没有丢包重传机制。为了克服这缺点,
可靠组播一直在研究中,但还没到实用阶段。随着骨干网络和城域网路由器的更
新换代,QoS 的保证能力提高,在将来2-3 年内组播业务的QoS 保证可以
得到解决。
2、CDN
CDN(内容分发网络)是构建在数据网络上的一种分布式的内容分发网。在
初始服务器和缓存服务器之间的链路上,采用CDN 技术的带宽占用的空间和时
间远少于用户对中心流媒体服务器集中访问方式的非CDN 环境。IPTV 可利用
CDN 为用户提供VoD 的内容,通过CDN 把视频内容分发到靠近用户端的CDN
节点后,很好地解决了访问量大、服务器分布不均对骨干网造成的拥塞问题,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端到端的服务质量,扩大了用户访问流媒体内容的范围,
减轻IPTV 业务对骨干网络的冲击,提高了用户的响应速度,是视频点播业务非
常有效的组网方式。
3、关键协议
在IPTV 中主要采用的协议包括:IGMPRTP(实时传输协议)、RTCP(实
时传输控制协议)、RSVP(带宽预留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IP 网间
协议、RTSP(实时流协议)以及IP 多点广播(多播)协议。
IPv6 协议具有广阔的地址空间、内置的安全性、较好的网络QoS 支持等优
点,可以作为更好的IPTV 业务的承载协议。随着CNGI(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
范项目)工程的部署,业界将紧密跟踪IPv6 的IPTV 业务。
三、结束语
对于承载多业务的IP 网络而言,IPTV 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提供原
有通信功能的基础上,还需要更高的带宽、更强的控制能力以及更高的传输连续
性和稳定性。提供IPTV 的应用需求对于宽带IP 网的发展而言,无疑具有重要意
义。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16 17:39 , Processed in 0.14488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