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上校

注册:2013-5-312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6-7 15:31: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01、“毕业”

从B站、京东,到阿里、腾讯,近两个月来,一波接一波的人事变动,让互联网大厂裁员频上热搜。


eac4b74543a982260ef1c3f1657acb0b4b90eb3c.jpeg?token=b10711f56a77f223d71739612bb3c38c


人们在关注裁员的同时,一些批评人士也开始指责把“裁员”叫“毕业”,是大厂的虚伪。


实际上,把裁员称为“毕业”,并不是我国大厂的发明。这个叫法,还要从雅虎宣布关闭北京研发中心说起。


2014年3月18日,一位从美国专程飞到北京的雅虎高级副总裁,在全员会议上突然宣布:雅虎总部决定关闭北京全球研发中心。随即,雅虎北研创始人、张晨稍显激动,他对全体员工喊道:“你们都从雅虎北研毕业了”。


那次,雅虎裁撤了200多名员工,其中包括30多名校招生。人数看起来不多,但在中国的互联网史上,却足够称得上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彼时,中国快速增长的本土企业,不但蚕食了跨国公司原有的市场,也抬高了人力成本。微软当时的数据显示,中美之间员工工资差距已经缩小到20-30%。


人力成本上涨,市场拓展不力,促使惠普、索尼等众多国际巨头,纷纷缩减在中国的业务。他们留给中国本土企业的,不仅仅是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还有成熟的人才。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发生了太多不可思议的赶超和被赶超。苹果和谷歌凭借着iOS和android,出其不意地打败了微软的windows;但是没过几年,微软又凭借着云服务一度重回世界第一。拼多多刚刚凭借着拼团模式撼动着阿里电商第一的位置,抖音快手又扛着兴趣电商的大旗冲了出来。


我们与互联网大厂正处在这样剧烈变动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与大厂也正是这个时代的一部分。变动,是这个时代永恒的主题。


02、“把你当奇迹”

为了争夺雅虎留下来的200多人,美团、京东、小米等近百家企业的HR和猎头从四面八方涌到雅虎北研所在的清华同方广场。他们连夜赶制出来的招聘广告上面写着:“别人把你当业绩,我们把你当奇迹”。


彼时,“抢人”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一个重要工作。


2010年后,随着移动时代到来,电商、团购、社交、手游等新业务蓬勃发展,相关人才变得紧俏,极品挖人手段层出不穷。


一位猎头回忆,2010年底腾讯曾开出了这样的条件:如果有人拿着UCweb的Offer到腾讯上班,薪资将翻倍;如果是网龙的员工,薪资最高可以达到原薪酬的4倍。


作为中国最老牌的互联网技术公司,由于公司员工经常成为被挖对象,百度也成为了人才流动最频繁的一家公司。一位员工称,自己在2012年底加入百度时,工号排在40000多,但到2014年新加入的同事工号就接近70000。而当时百度的在职人数只有20000人左右。这意味着,2年的时间里员工基本上更新了一次(百度的工号是唯一的,不会因为有人离职就由新人接手)。


这些大厂流失的人,不论是主动跳槽,还是被动优化,对于当时的其他互联网科技公司而言,都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由于各种创新业务蓬勃发展,不论是BAT巨头,还是创业型公司,对技术人才的渴求已经超乎想象。风行网的一位在HR拜托拉勾网CEO许单单帮他们抢人时说:无论如何也要抢到人,能抢到什么算什么。


这场抢人大战持续数年,直到去年,随着经济、监管等环境的改变,互联网大厂开始放慢脚步。


03、慢下来

2020年3月,中国互联网公司新秀字节跳动的员工人数达到了6万人。但是它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到了2021年,字节跳动雇佣人数突破10万人。与此同时,美团也制定了扩招六万人的计划。至此,包括阿里、腾讯、京东在内,中国的5大互联网公司员工数都超过了10万人。


彼时,他们都在谋划着即将到来的“2022史上最大规模的校招”。


大规模招聘的背后,是大厂在尝试的各种各样的新业务。以字节跳动为例,这个以今日头条起家的公司,到2021年底已经形成了抖音、大力教育、飞书、火山引擎、朝夕光年和TikTok六大业务板块。


投资大师罗杰斯说过,没有一个领域、一家公司会一直呈现向上的走势。再长的一个波段,也会有调整的时刻。


到了去年10月份,许多求职者就开始感受到了变化。有人经过3轮甚至4轮的大厂面试后,在本该收到入职通知的时候,却被告知:公司锁 headcount( 员工人数)了。而前程无忧的数据也显示,互联网公司 2022 届校招岗位总数比去年缩减了15%~20%,薪酬也没有明显增长。


大厂开始慢下来了。


一个原因是监管政策收紧,不再放任互联网公司“野蛮生长”。另一方面,互联网国家监管政策出台前,不论是腾讯、阿里,还是字节、京东,业务摊子都铺的非常大,人也招的特别多。但是,一些业务在尝试了几年后,在流量上开始见顶,在商业化上却迟迟没有突破,这也让投资人的热情开始降温。


来自风险投资的不断输血,一直是互联网公司敢大胆抢人的底气。


社会学家约瑟夫·布拉斯等人在合著的《人人拥有公司股权》(In the Company of Owners)一书中,仔细过目了美国100家新经济公司普通员工的期权交易记录后发现,这100家新公司的普通员工,实际上分走了公司融资的大头——大概分到了780亿美元,远多于公司的管理团队。


因此,当没有增长,没有盈利,投资人也不再输血的时候,首当其冲的,也是普通员工。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10-2 08:00 , Processed in 0.17080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