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项目主要技术标准和规范 (1)GB 50374-2018《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工信部规[2008]110号文发布的《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3)YD 5039-2009《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 (4)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5)YD/T 1173-2010《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 (6)YD/T 5183-2010《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7)YD 5121-2010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8)YD/T 5152-2007光缆进线室验收规定 (9)CECS 177-2005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0)Q/BJT 05-2009光接入网络线路施工和验收规范 (11)Q/BJT 01-2007用户通信终端设备入户安装(标准服务)技术规范 (12)Q/BJT 08-2007用户通信终端设备入户安装(延伸服务)技术规范 (13)Q/BJT 02-2006《通信管道建设技术规范》 (14)Q/BJT 10-2005《本地网光缆工程竣工验收规定》 (15)YD 5137-201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16)各专业其它标准以设计图和内蒙古联通网络运行维护规范要求为准。 3.2总体要求(1)必须按照联通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实施工作,确保现有网络正常运行。如果在现有机房实施,需保证现网安全。 (2)中标方须承担由安装到验收和试运行期间的技术责任; (3)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应做好工程相关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工作。 (4)严格按项目方案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实施。 (5)各类缆线的布放应统筹考虑,合理布放,做到“三线”分离。 (6)所有缆线和设备标签应清晰、齐全,便于识别和维护,应按照内蒙古联通机房标签标识要求粘贴资产及资源的标识标签。 (7)所有孔洞应用防火阻燃材料封堵平整,无缝隙。 (8)文明生产,场地应整洁,物品摆放安全有序,禁止在屋面或楼面堆载材料。 (9)因地制宜的做好整体防盗工作。 (10)中标方要设专职的安全质量检验员,严把安全及质量关,杜绝安全、质量隐患。 (11)特种作业生产时,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2)搬迁项目的设备及器件拆除需要进行保护性拆除,保证拆除设备及器件复装后能够正常使用,提供正常运行能力。 3.3项目交付前准备中标方在交付开始前需确认现场已具备项目交付条件后,方可交付。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1)中标方负责提供项目所需所有主材辅材的明细; (2)在完成所有设备安装、业务开通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测试,确保可提供使用能力; (3)确保设备、缆线、管道等可以按要求投入运行,符合联通入网标准,配合完成交付和交维工作内容。 3.4项目交付及要求 项目交付内容及设计、安装应符合招标方相关专业规范要求。 3.4.1.1 电缆走道及槽道 (1)线缆走道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与设计图纸所标注位置左右偏差不得超过50 mm。 (2)安装走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平走道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及高度偏差不超过2mm; 垂直走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 走道吊架的安装应整齐牢固,保持垂直,无歪斜现象(左右偏差)。 (3)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或墙洞的地方,应加装框架保护。电缆放绑完毕后,应有阻燃材料封堵。 (4)安装沿墙单边或双边电缆走道时,在墙上埋设的支持物应牢固可靠,沿水平方向的间隔距离均匀。安装后的走道应整齐一致,不得有起伏不平或歪斜现象。 3.4.2.2布放光缆 (1)布放光缆的规格、路由和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光缆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损伤。 (2)光缆必须与电源电缆应分开布放。各种线间距离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3)光缆转弯应均匀圆滑,电缆弯的曲率半径应大于20R(R为线缆的截面半径)。 (4)光缆的布放,应注意顺直不凌乱,尽量避免交叉,并且不得堵住送风通道。 3.4.2.3 接地 (1)机架、机柜、配电箱及各种设备必须做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应从接地汇流排(FEB)或接地汇集线上引入。 (2)机架内设备必须与机架保护地良好连接。 (3)接地电阻宜符合以下数值: 有源用户端接地电阻:设备的接地电阻应≤5Ω; 无源用户端接地电阻:设备的接地电阻应≤10Ω。 3.5布线要求3.5.1 敷设光纤尾纤 (1)尾纤布放时不得受压,不能把光纤折成直角,需拐弯时,应弯成圆弧,圆弧直径不小于80mm,光纤应理顺绑扎。 (2)尾纤光纤布放时,应尽量减少转弯,使用扎带时不得用力勒紧,在走道上布放时,应使用塑料波纹保护套管。 (3)暂时不用的尾纤头部要用护套套起,整齐盘绕,用宽绝缘胶带缠在光缆分线盒上。 3.6光缆敷设要求3.6.1器材检验 3.6.1.1一般规定 (1)对光缆、光配线架、光交接箱及线路器材的规格、程式、数量应符合设计及订货合同要求。 (2)工程所用光缆、光分配架、光交接箱及器材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厂方提交的产品测试记录。不符合标准或无出厂检验合格证的光缆、光分配架、光交接箱及器材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3)经过检验的光缆、光分配架、光交接箱及器材应做好记录。 3.6.1.2光缆单盘检验 (1)光缆外皮应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良好。 (2)单盘光缆的光纤损耗系数符合表3-1、表3-2的规定: 表3-1 G.652系列光纤损耗系数表 光纤 类别 |
最大PMDQ
|
损耗系数
|
应用
|
在1310nm最大值
|
在1383±3nm最大值
|
在1550nm最大值
|
|
G.652B
|
0.2ps/√km
|
0.35dB/km
|
|
0.21dB/km
|
10Gbit/s 3000km
|
G.652D
|
0.2ps/√km
|
在1310nm to 1625nm最大值0.35dB/km
|
不大于1310nm的值
|
0.21dB/km
|
10Gbit/s 3000km
1260~1530nm
|
表3-2 G.657系列光纤特性表 光纤类别 |
G.657A
|
G.657B
|
模场直径
|
波长
|
1310nm
|
1310nm
|
标称值范围
|
8.6-9.5um
|
6.3-8.0um
|
容差
|
±0.4um
|
±0.4um
|
截止波长
|
最大
|
1260
|
1260
|
宏弯损耗
|
半径
|
30mm15mm 10mm
|
15mm10mm 7.5mm
|
圈数
|
100 10 1
|
10 1 1
|
在1500nm最大值
|
0dB 0.25dB 0.74dB
|
0.03dB 0.1dB 0.5dB
|
在1625nm最大值
|
0.01dB0.5dB 1.5dB
|
0.1dB 0.2dB 1dB
|
色散系数
|
λomin
|
1300nm
|
1300nm
|
λomax
|
1324nm
|
1324nm
|
Somin
|
0.093ps/nm2*km
|
0.10ps/nm2*km
|
损耗系数
|
在1310nm to 1625nm最大值
|
0.4dB/km
|
0.4dB/km
|
在1383±3nm最大值
|
不大于1310nm的值
|
不大于1310nm的值
|
在1550nm最大值
|
0.3dB/km
|
0.3dB/km
|
PMD
|
M
|
20cables
|
20cables
|
Q
|
0.01%
|
0.01%
|
最大PMDQ
|
0.2ps/√km
|
0.2ps/√km
|
(3)光缆A、B端的标志要明显。 3.6.2光纤配线架的检验 (1)外观涂覆层应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无露底;金属件无毛刺锈蚀。 (2)结构应牢固,装配应具有一致性和互换性,紧固件无松动。外露和操作部位的锐边倒角半径不得小于2mm。 (3)结构装置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和标志应清晰、完整、无误。 (4)光纤配线架的高压防护接地装置,其地线的截面积应≥6mm2。 (5)光纤配线架的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机架间的绝缘电阻≥1000 MΩ/500V(直流),机架间的耐压≥3000V(直流),1min内不击穿,无飞弧现象。 3.6.3光交接箱的检验 (1)所有紧固件应牢固可靠,紧固件表面处理应符合GB/T 5267—1985标准中4.2规定的2级要求。 (2)箱门开启角度不小于120°。机械活动部分转动灵活、插拔适度、锁定可靠、施工安装和维护方便。 (3)箱体密封条粘结应平整牢固,门锁的启闭灵活可靠。 (4)经涂覆处理的金属结构件,其表面涂层附着力牢固。涂覆层表面应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无露底。 (5)箱体及内部金工件装配结束后,金属件不得有毛刺,结构件不扭曲,箱体表面平整光滑、颜色均匀,不存在花纹及机械划伤痕迹、箱体各部件不得有色差。 (6)保护接地处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7)结构牢固,法兰盘板装配有一致性和互换性,紧固件无松动。外露和操作部位的锐边倒圆半径大于2mm 。 (8)光缆进线孔应独立设置,并可在不影响其它进线孔的情况下,单独开启或封堵。 (9)走线环宜采用金属材料制造。 (10)耐电压水平:接地装置与箱体金工件之间的耐电压水平不小于3000V(直流电)1min不击穿、无飞弧。 (11)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光缆中金属加强芯及金属挡潮层及铠装层相连,地线的截面积应大于6mm2。 (12)绝缘电阻: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箱体金工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000MΩ,实验电压为500V(直流电)。 3.6.4光缆接头盒的检验 (1)接头盒壳体等塑料表面应光洁平整、塑化良好、形状完整、色泽一致,无气泡、龟裂、空洞、翘曲、杂质等不良缺陷,无溢边和毛刺。其材料物理、化学性能应稳定,各种材料之间必须相容,并与光缆护套材料相容。 (2)接头盒应具有抗腐蚀性能和抗老化性能。接头盒外部金属结构件及紧固件应采用不锈钢材料。 (3)光学性能:光缆接头盒内的余留光纤盘绕在光纤安放装置内,在光缆接头盒安装使用的操作中,光纤接头应无损耗变化。 (4)机械性能:光缆接头盒应能承受不小于1000N的轴向拉伸力,能承受600N/10cm的压力,能承受16N•m三次的冲击,光缆接头盒与光缆结合处应能承受弯曲张力负荷为150N、弯曲角度±450的10个循环的弯曲,能承受扭矩不小于50N•m、扭转角度±900、10次的扭转,光缆接头盒与光缆结合处应能承受100N轴向压力。 (5)光缆接头盒及光缆终端盒主要指标应符合表3-3要求。 表3-3 光缆接头盒及光缆终端盒主要指标 项目 |
密封性能
|
绝缘电阻
|
耐压强度
|
光缆 接头盒
|
光缆接头盒内充气压力为100Mpa±5Mpa,浸泡在常温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体逸出或稳定观察24h气压表指示无变化。
|
光缆接头盒沉入1.5m深的水中浸泡24h后,光缆接头盒两端金属构件之间、金属构件与地之间绝缘电阻应≥20000MΩ
|
光缆接头盒沉入1.5m深的水中浸泡24h后,光缆接头盒两端金属构件之间、金属构件与地之间在15kv直流电下1min不击穿、无飞弧现象
|
光缆 终端盒
|
|
光缆终端盒两端金属构件之间、金属构件与地之间绝缘电阻应≥20000MΩ
|
光缆针对盒两端金属构件之间、金属构件与地之间在15kv直流电下1min不击穿、无飞弧现象
|
3.6.5光连接器的检验 (1)光纤活动连接器插入损耗不大于0.5dB。 (2)回波损耗应达到:PC型≥40dB、UPC型≥50dB、APC型≥60dB。 3.7.6塑料子管的检验 (1)塑料子管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塑料子管的管身应无伤痕,管孔无形变、其颜色、孔径、壁厚及均匀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的负偏差应不大于2mm。 3.6.7光缆预留长度要求 (1)光缆在接头处的预留长度应包括光缆接续长度,光纤在接头盒内的盘留长度以及光缆施工接续时所需的长度等。光缆接头处每侧预留长度如表3-4: 表3-4 光缆接头处每侧预留长度
敷设方式 |
预留长度(m)
|
管道式
|
6~10
|
埋式
|
7~10
|
架空
|
6~10
|
(2)管道光缆每个人(手)孔中弯曲的预留长度为0.5~1.0m;架空光缆可在杆路适当距离的电杆上预留长度。局内光缆可在进线室内预留长度不大于20m或按实际需要确定。 (3)光缆预留长度要求在执行期间,如遇招标人对相关要求进行调整,则按照最新要求执行。 3.6.8管道光缆的敷设 3.6.8.1管孔 (1)光缆占用的管孔,应靠近管孔群两侧优先选用,并按由上至下的原则选用。 (2)同一光缆占用各段管道的管孔位置宜全程保持不变。当管道空余管孔不具备上述条件时,亦应占用人孔中同一侧的管孔,避免光缆在人孔中从一侧跨越至另一侧。 (3)敷设光缆时必须清刷管孔。 3.6.8.2子管敷设 (1)子管数量应根据管孔直径及工程需要确定。数根子管的总等效外径宜不大于管孔内径的85%。子管内径不宜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 (2)在孔径90mm及以上的水泥管道、钢管或塑料管道内,应根据设计规定在两人(手)孔间一次性敷设三根或三根以上的子管。 (3)一个管孔内安装的数根子管应一次性穿放。子管不得跨人(手)孔敷设,子管在两人(手)孔间的管道段不应有接头。 (4)子管在人(手)孔内伸出长度宜在200~400mm之间。 (5)本期工程不用的子管,管口应安装塞子。 3.6.8.3光缆敷设 (1)敷设管道光缆的孔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2)敷设管道光缆之前必须清刷管道。 (3)光缆在各类管材中穿放时,管材的内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 (4)人工法牵引光缆时,应在人(手)孔内逐段接力牵引。 (5)光缆绕“8”字敷设时,其内径应不小于2m。 (6)敷设管道光缆时,必须在牵引用穿管器与光缆之间安装“转环”,以消除应力;管道出口处、井口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损伤光缆。 (7)人工敷设光缆不得超过1000m。 (8)敷设后的光缆应平直、无扭转、无交叉,无明显刮痕和损伤。敷设后应在电缆托架上固定。 (9)光缆出管孔150mm以内不得做弯曲处理。 (10)敷设后的管道光缆在人(手)孔内,应紧靠人(手)孔壁,并按照图3-1的要求用扎带绑扎在托架上。光缆在人(手)孔内子管外的部分应采用塑料软管保护后,用尼龙扎带将其绑扎在托架上或按设计要求的措施处理。人(手)孔内的光缆应排列整齐。 图3-1 光缆在人(手)孔内绑扎示意图 (11)光缆占用的子管或硅芯管应用专用堵头封堵管口。 (12)光缆接头处两侧为满足光缆接续工艺所要求的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6 章节的规定。接续完成后光缆应在人孔内按设计要求盘放并固定。如图3-2所示。 图3-2 人孔内光缆接头固定示意图 (13)在每个人(手)孔内的光缆上,均应按照设计要求或业主的规定安装光缆识别标志 3.6.9气吹光缆 (1)硅芯管应有良好的密封性,管内充气压力达到80~100 psi(5.5~6.9bar)的情况下,2分钟内的压降应不大于20psi(1.38bar)。 (2)光缆气吹入硅芯管后,在两端人(手)孔内的光缆为满足光缆接续工艺所要求的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6 章节的规定。 (3)光缆气吹入硅芯管后,穿有光缆的硅芯管口应用专用护缆塞密封。本期工程不用的硅芯管管孔亦应用专用堵头密封。 3.6.10埋式光缆的敷设 3.6.10.1挖沟 (1)光缆沟要直、沟底要平坦;不可忽高忽低,避免光缆在沟底悬空。 (2)沟底一般宽度为300mm,当沟深1.2m时上口为600mm,见图3-3。当同沟敷设两条光缆时,应为35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