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三大运营商中,移动是最先商用802.1x认证结合按流量计费套餐,这说明移动对于运营级WiFi的盈利模式的摸索初见光明,而坚持按时长计费的电信和联通,可以说还没有摸到门。
运营商建WiFi网络是干什么呢?如果是定位于给PC上网,那自然得出的结论是应该按时长计费,但既然是给PC上网,干嘛主要用运营商建WiFi网络?有FTTB/FTTH/xDSL,网线或光纤或电话线入户,从2M到100M速率都可以提供,包月价格低廉,入户后用户是用WiFi还是网线,那是用户自己的事情,运营商没必要去管。
运营商建设运营级WiFi网络投资不低,维护成本也不便宜,其主要定位不应该是给PC上网,而应该是为运营商2G/3G/4G网络分流,这个观点相信大家都认可。既然是为运营商2G/3G/4G网络分流,就主要是供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用,兼顾2G/3G/4G网络使用习惯,运营级WiFi网络应该具备下述特征:
1、WiFi可以自动认证和计费,如采用802.1x自动认证或SIM卡自动认证计费,避开Portal页面认证或安装客户端软件的麻烦。这样只要用户手机开着WiFi和3G,不论IOS系统,还是Android系统,操作系统的默认策略都是优先使用WiFi,进入运营商的WiFi区域,将优先使用WiFi。
2、手机和平板电脑相对PC便携性好很多,“永远在线”是其特点,能不限时长也不限流量的永远在线当然好,但运营商也是要赚钱的,而且WiFi作为基于无线的公众网络,频谱资源有限,同时也需要为大多数人提供相对公平的服务质量,按时长计费不合理,按流量计费是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的策略。
如果要问,运营商做运营级WiFi网络,有没有“钱”途可言?我认为当然有“钱”途,之前建WiFi都是赔本赚吆喝,是没有抓住关键点,从网络建设到营销策略都走偏了。
先说网络建设之WiFi信号覆盖。移动到去年底已经部署400万AP,但用户仍然感觉CMCC热点数量比电信Chinanet的80万AP覆盖还少,为什么?因为移动的AP部署极不均匀,移动的AP在高校、四星五星酒店、机场航站楼、自己的办公楼和营业厅是拼命的建,平均100平米部署3-4个AP,其实很没有部署得如此密集,自己干扰自己;另一方面移动在很多区域,包括经济型酒店、中低档餐厅等众多有业务需求的公共区域,移动却没有去建设WiFi。运营级WiFi要切实分流2G/3G/4G业务,就不能漫无目标的去建WiFi,要认真规划合理建设,让WiFi信号在有较多无线数据业务需求的区域能比较均匀的覆盖,是WiFi在覆盖上的目标。
再说网络建设之WiFi与2G/3G/4G的融合。前面说了,WiFi按时长计费,其实是移动被电信的策略给忽悠了。其实对WiFi的盈利模式,电信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路,移动跟在电信后面亦步亦趋只能重蹈覆辙。既然WiFi定位是在于分流2G/3G/4G网络的流量压力,说白了就是用免费的、公众的频谱分流运营商的专用频谱压力,让公众的频谱也可以为运营商赚钱,让专用频谱更好为运营商赚钱!因此WiFi应该按流量计费,计费应该与2G/3G/4G融合,所有AP提供的SSID都应该支持802.1x认证,这样智能手机用户不用换SIM也可以实现WiFi与2G/3G/4G无缝切换。
最后说说营销策略。其实上面的WiFi信号覆盖、与2G/3G/4G的融合,都是配合营销策略的。如果移动建设的400万WiFi AP,信号覆盖在公共场所比较均匀,如果所有的AP都开启了CMCC-AUTO支持802.1x认证,移动完全可以再现有2G/3G/4G流量套餐基础上,赠送相同数量的WiFi流量,不少移动的IOS和Android用户都会花1分钟去设置一下802.1x认证,之后1个月时间里WiFi的分流效果就初步表现出来了。如果用户觉得WiFi便宜又好用,移动还可以提供单独的WiFi的流量套餐供用户选择,那势必进一步为2G/3G/4G分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