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7-7-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26 17:02: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摘要:毕业设计不仅是本科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高等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本校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情况,分析毕业设计中存在的矛盾,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工程; 本科毕业设计; 教学模式;
          1毕业设计过程的实施探索
          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分析解决问题和应用开发能力,我们对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进行改革。首先将整个毕业设计成果分为设计成果和文档成果两类:设计成果用来考查学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和应用开发的能力,包括网络设计方案实现、网络程序实现等,主要以可操作的实体方式进行检查,如搭建的网络环境、开发的程序等;而文档成果对应传统的毕业设计成果,包括论文正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4部分。同时规定,在开始设计成果以前需首先完成文档成果中的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初稿,经过检查后才能开始撰写毕业论文。
          1.1调整毕业设计时间,规定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了方便管理、安心设计,避免毕业设计与就业造成冲突,我们一方面调整培养计划,将第7学期的授课学时降低到4学时并安排在半天时间内集中完成;另一方面,调整毕业设计的时间并规定各环节的任务,具体做法如下: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从第7学期开始,持续到学院安排的答辩时间结束;②指导教师于第7学期第1周上交课题说明,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统一审题;③学生在开学2周内通过师生双向选择,完成选题工作;④在完成选题以后2周内完成开题工作,上交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初稿;⑤开题后,在实验室集中完成成果设计工作,提交设计成果;⑥只有当设计成果经过教研室组织的检验后,才能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并允许学生出去应聘和寻找实习单位;⑦在规定毕业答辩期限(通常在第8学期14周前后),上交毕业论文终稿,进行答辩。
          1.2认真做好审题和选题工作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落实课题和掌握不同类别课题组成及来源,避免课题在工作量和难度上差别过大,我们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课题的审题和选题工作。具体做法如下:①指导教师在第7学期开始前,按1:1.5比例准备课题和提交说明,内容包括工程背景、拟解决问题、课题难度、工作量、对学生的要求;②在教研室主持下,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审题,根据课题领域、工程背景、难度和工作量,去掉部分明显不适合的课题并适当保持工程和开发类课题的比例;③召开毕业设计动员大会,实现师生双向课题选择;④选题结束以后,学生开始查询资料、熟悉课题,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初稿。学生自己提供课题的也要提交给相关指导教师。2014届毕业设计改革实施过程中共收集到指导教师递交的课题98个,题目涵盖企业网设计实施、网络协议应用开发、协议分析、物联网应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等多方面;经审核,我们剔除部分没有工程背景、工作量过小、实验性和事务性的课题后,共有81个课题供师生双向选择,经过1周沟通和选择,69名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都选定了课题,进入到开题工作。
          1.3开放实验室,集中进行成果设计并严格做好考勤工作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和设计环境,教研室专门安排了一个实训机房并将所有专业实验室在课余时间向毕业生开放,同时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在上述场所内集中进行,要求每个学生按时到岗,并制定了严格的考勤措施。2014届毕业设计改革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除了上课以外,早上8:30—11:30和下午1:30—4:30在实验室集中设计,同时要求指导教师做好每个学生的签到和纪律管理工作并安排班干部每天对考勤情况进行监督。集中毕业设计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保证了毕业设计时间,还方便指导教师和学生间沟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对部分后进学生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一些专业基础较差的学生经过1~2个星期的适应期后,克服了对技术的恐惧,逐渐拿起书本、咨询同学、请教老师,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取得了长足进步。
          1.4严格进行设计成果检查,鼓励提早完成成果设计为了提高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工程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及早完成成果设计,教研室组织了多次成果检查。首先,教研室制定成果检查通过标准:有一定工程背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自己分析和设计的成分;其次,组织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成果检查小组,对学生的成果及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最后,检查小组就工作量、工作难度、分析和设计的合理性、独立完成情况进行计分,作为成果设计的成绩,占最后毕业设计成绩的40%。只有设计成果检查在合格以上的学生才能进入到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在2014届毕业设计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于第7学期的第14周和18周、第8学期第9周和12周组织了4次成果检查。在成果检查中,首先要求指导教师就课题背景、任务要求、工作量、工作难度、学生完成情况作简单说明;然后由学生演示和解释设计成果,评判小组进行检查、操作和提问;最后小组就课题完成情况给出得分并判定成果检查是否合格。
          1.5根据设计成果完成论文正文设计成果检查合格以上的学生允许进入论文撰写阶段,由于有了以上实际工作基础,学生只需对成果设计中的分析、设计、实现工作进行描述,就能够得到一篇内容充实、质量较高的毕业设计论文。
          1.6建立兼顾设计成果和文档成果的成绩评定标准根据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的层次性、多元性、综合性等特点,传统毕业设计评价内容包括成果质量评价和管理工作质量评价两方面。其中,成果由论文正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3部分组成,是衡量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核心[3]。这种方式有一套成熟且行之有效的做法,也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所需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没有具体的衡量指标。因此,我们在最后成绩评定中增加了设计成果部分,规定毕业设计成果由设计成果和文档成果组成并各占毕业设计总成绩的40%。其中,设计成果包括设计方案、搭建的网络环境和可运行程序,由设计成果评定小组检查答辩以后给分;文档成果包括论文正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共同给分;管理工作环节的评分由指导教师给出,占毕业设计最后总成绩的20%。这样的改变能切实兼顾并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和工程实际能力,使学生对完成毕业设计成果引起足够的重视。
          2实施效果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逐步形成良好的毕业设计氛围。学生对严格的纪律管理慢慢适应并发展到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到了中期以后,学生在周末和晚上自觉到实验室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另外,部分专业不太好的学生慢慢消除对专业的恐惧,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并取得良好的成效。(2)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部分学生还体现出较强的应用开发能力和工程能力,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3)就业情况明显好转。由于在毕业设计期间受到良好训练,学生在就业时能较快地找到工作。另外,经不完全统计,专业对口率从上年的30%左右提高到63%以上,网络应用开发类岗位也明显增多。然而,毕业设计教改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教师对毕业设计投入的精力大幅度增加、学生毕业率有较大幅度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教学改革中进行调整。
          3结语
          当前,部分本科院校在毕业设计中存在学生不重视、教师投入精力少、管理不完善等现象,导致毕业设计环节达不到预定培养的目标。宁波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在近几年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中,采取调整毕业设计时间段、做好审题和学生选题工作、集中设计、严格考勤、严格进行工程成果检查和调整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等办法,实现了毕业设计文档成果(包括论文正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和设计成果(包括设计方案、搭建网络环境和可运行程序)并重,更好地达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尹美娟,刘琰,刘晓楠,陈岩,罗军勇. 军队院校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子教育,2015,(02):35-39. [2017-08-17].
          [2]徐慧,邵雄凯,宗欣露,沈华. 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递进式实施方案[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8):179-180. [2017-08-17].
          [3]雷国华,周屹,邢传军. 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13,(14):77-80. [2017-08-17]. DOI:10.16512/j.cnki.jsjjy.2013.14.019
          [4]苏原,刘平,潘平.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研究[J]. 科技信息,2011,(21):180-181. [2017-08-17].
          [5]王建民,范通让,赵永斌. 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10
  [6] Luis P.Backfill. A Theory of Distribution Camel Structure[J].press of Caliph.0niaUniVersity,2001,21.  
  [7] Louis Stem and Ambary.Marketing Chillier.5thed.Upper Saddle Riving[J],yinghuiyun.com,prentice Hall,2003,14-15.
  [8] Coughlin, Anent, Erin Anderson, Louis W. Stefan. El-Ambary. Marketing Channels (6thed)[M].Beijing: Tsinghai University Press,2001,20.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 19:52 , Processed in 0.14867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