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管理员

注册:2006-5-2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7 15:08: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事情是这样的,云南义教聂絮(已回城)短消息我,说有个苏州女孩云裳想去山区做义务教师,希望去我们在云南修建的学校教书,让我晚上一起在网上交谈此事。

      始,云裳满腔热情,表达了强烈帮助山区的愿望,希望到那里后能使当地孩子生活更好一些,还说要用镜头去改变那里的状况。

      听到这里,我和聂絮几乎同时说,请不要试图改变那里的状况,你若是教书就专一教书,若是打算改变那里的状况的话,最好不要去。

      接着,云裳说要给当地小孩找到资助,联系城市的朋友送衣服书包文具等,使他们安心地读书,快乐生活,并能持续做下去。我和聂絮犹豫着说,还是不需要了吧。

(聂絮刚义教回来,在送衣服书包文具中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仅凭热情很难操作。送东西那里的孩子们不一定就会快乐,送不好也会痛苦,产生矛盾,关键在于如何操作,太偏远不通路的学校实难送达,助学不能单方面自己心里感觉着好而去做。)

      云裳说,那我能做什么呢?我真的想帮助那些穷孩子,看到媒体有关的报道,我很感动,我想去山区支教也不是一天的想法了,几年来一直就有这个愿望,去山区教一年书。

      我回答,如果你真想去支教,那就去那里踏踏实实地教书,把自己当成当地的一个普通老师就可以了,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千万不要有改变那里现状的试图,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因为你根本就改变不了那里的状况,那不是个人所能改变的,如果你非要改变的话,你会感到很痛苦。

      听到这里,云裳幽幽地说,信天,你好象在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聂絮插话,我当初也有你现在的想法,可是去了之后发现很不现实,信天回答你的是我们实际经验的总结,看似拒绝,其实是对你负责。要不你跑去一趟,发现和你的想法差距太大,无法面对和接受,再跑回来,不是浪费吗?

      我告诉云裳一件事,前几天,也有个女孩打算去支教,还发了一个联接,是她的简历和文章,文章中说,非常想帮助大山里的孩子,和他们一起唱歌,一起上课。最好找个景色秀美的地方,村民们善良友爱,没有矛盾,和睦相处……。看到这里,我真想再加两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我心里明白她要去的那地方是世外桃源啊,我哪儿找去?后来就给那个女孩说,非常谢谢您的爱心,我们那里不缺少义教了。

      云裳又问我,如果要去那里教书,需要什么条件。

      我的回答是:

  一,要有个平和的心态,不要把义教当成很美好的事情,不是去体验生活,而是去承担责任。

      二,自己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因为通过我们去那里的义教是没有工资和补助的,如果没钱那是不现实的,即濮存忻说过的‘大胆施爱,无讳言钱’。

      三,要得到家人支持,父母好不容易把儿女养大了,而儿女却要去山里帮住素不相识的人,他们是否能理解,是否同意儿女去那些地方。

      四,专心教书,不要指望你的到来会改变山里的状况,不要对自己和山里有过高的期望值,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故要踏实。

      五,注意自己的形象,你的言行举止将会影响到学生们,也会影响到当地老师们,去了要起到好的表率作用。

      六,忍。

      最后我和聂絮劝云裳,回去先和家人商量一下,看家人意见如何,是否支持,这很重要,并把简历先发过来,再谈。

      之后经过沟通交流,一个月后,云裳放弃了去山区支教的想法,父母对她的安全不放心,而她也觉得理智地想想,还是觉得把工作后挣的工资先孝敬父母最好。一个月内先后另有两个女孩联系要去做义教,非常热烈的想法,恨不得立刻就飞去,经过我“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交流后两周内,冷静下来后先后都放弃了。

      有很多朋友看了媒体宣传,对助学发生浓厚兴趣,也的就想也去山区支教。这些朋友的心情我是能够理解的,但支教并不是只有热情和爱心就能够完成的事情,真正的山区支教是一种苦役,枯燥,寂寞难耐,在那些偏远的山沟里,像农夫一样进行着助学的艰苦劳作。而外界的热心朋友们对待支教,好象是带着望远镜,他们只看到了支教工作的表面,真正的支教生活和当地的具体情况,他们是很难看到的,很难体会到的,毕竟这城市和山区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那种思想观的差异,价值观的取向,行为方式的迥异,判断是非及衡量标准的尺度,不可避免地将成为想去支教的朋友们面临的现实冷峻的问题。是否能勇敢面对,是否能沟通融合,是否能宽宥理解,是否能成熟做事,也是那些想去支教的朋友们事先要充分考虑的事情.

      很多想去支教助学的朋友都比较年轻,他们刚刚脱离了少年时代,简单地认为支教也并非难事,也许他们真正爱的不是助学本身,只是对支教生活的不确定的想望而已。可山区的现实性,又与这些年轻的朋友想象中差距太大,千百年来,山还是山,碾子是碾子缸是缸。并不因为年轻人的到来而改变。有的年轻朋友,拥有热情和爱心,但缺少真正的行动,拥有善良和决心,但缺少坚持。

      何其芳在《夜歌和白天的歌》中写到:“没有爱情的人,为没有爱情而苦恼,有了爱情的人,又为有了爱情而苦恼”。助学也是这样:想做义教的人,为没做义教而苦恼,做了义教的人,又为做了义教而苦恼。

      愿想去做义教的朋友,请先冷却一下火热滚烫的心吧: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代表爱情,但是玫瑰做到了;

    不是每一种树都能耐得住寂寞,但是胡杨做到了;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适应条件艰苦的义教生活,你真的能做到吗?

200941173149916.jpg
信天谨游

举报本楼

本帖有 9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18:10 , Processed in 0.15741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