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也谈LTE-U和LAA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6-4-14 14:33
作者: longsteg     标题: 【原创】也谈LTE-U和LAA

偶尔看到几个帖子,感觉似乎混淆了LTE-U和LAA:LTE-U与LAA都属于LTE利用unlicensed频谱的解决方案,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1、LTE-U是stand-alone的解决方案,在对unlicensed频谱的MAC机制上不能保证与WiFi的公平共存,尤其是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和日本)从法律层面要求LBT,而LTE-U不满足;因此只能局限在不要求做LBT的国家和地区,如北美;有人说,LBT不就是listen  before talk嘛,难道很复杂吗?对于这种理解,也只能呵呵了;LTE-U有专门的一个论坛,高通还有几个设备商在里面摇旗呐喊,LTE-U的MAC应该是以高通的CSAT(?基于载波侦听的自适应传输)为基础。这里还有一个插曲:去年刚开始讨论LAA时,IEEE的人误以为这个CSAT就是LAA所要采用并准备纳入3GPP标准,因此严重怀疑3GPP在Unlicense频谱上的设计能力并嘲笑之,搞的Dino flore(3GPP RAN chair)赶紧跳出来澄清说这个CSAT与3GPP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尽管他本人来自高通。

2、下面就说LAA,顾名思义,辅助接入,就是说它是一个non-stand alone的方案,即必须与license carrier通过CA的方式捆绑使用,而不能单独使用,这也是与上面LTE-U的最大区别。LAA,按3GPP的要求,是一个global的方案和标准,也就是说在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违反法律且要从基本的MAC机制上保证与wifi公平共处。尽管我本人和IEEE都很怀疑这个公平能否达到,因为一般理解,只有两者的MAC机制如出一辙,这才能保证事实上的绝对公平,否者一个还是沿袭cellular的scheduling/grant的思路,另一个是基于IEEE传统的DCF方式,这怎么可能能保证公平呢?不论结果如何,但至少3GPP在IEEE每次气急败坏的质疑面前,从来都是信誓旦旦地说一定会保证公平性,并会拿出一堆的仿真结果来佐证;而IEEE说我不相信这些仿真,我要的是从设计层面的公平性保证,因此IEEE要求介入3GPP的设计并要做review。后面继续怎么争的,不是很清楚了。目前R13只规范了LAA的DL,并定义了一种新的帧格式(格式3);而更为关键的UL,计划在R14搞。


3、一点题外话:cellular在unlicesne频谱上的基础机制(waveform、多址方式、MAC机制等)在5G时代会有一个全新的统筹的全局的设计,而这个设计的基础思路,个人理解会从IEEE那里多少会做一些借鉴(毕竟在unlicensed频谱的设计经验方面,IEEE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以满足灵活、按需发射、轻捷的控制面等基本特点;而LAA只是一个应用于5G HZ band上的局部解决方案;而5G技术的频谱覆盖范围是到从300M(?)到100G HZ,从这个意义上说LAA在5G时代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LTE-U不是LAA,LAA不是LTE-U。

后记:
上面是评以前的老印象写的,后来看到下面三楼兄弟的评论,自己又在网上翻了一下,发现自己上面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不对的地方,那就抛砖引玉吧。
再总结一下现状:
1、LTE-U:不支持LBT,non-stand alone(即License anchored), 基于pre-R13的非标准解决方案,non-global(进不了欧洲和日本);
2、LAA:支持LBT,non-stand alone(即License anchored), R13的3GPP标准解决方案,global;
3、MulteFire:目标是:支持LBT,stand alone, global,但能不能被3GPP接受和认可,不知道;MulteFire Alliance与3GPP能不能形成像WiFi Alliance之于IEEE那样亲密关系,目前看比较难说。还有一点比较奇怪的是:高通在2015年9月前在LTE unlicense领域有一个商标是MuLTEfire(也是standalone的),不知道这个MuLTEfire与2015年12月成立的MulteFire Alliance是什么关系(注意大小写不同)。





时间:  2016-4-14 16:17
作者: taojian723

好吧,我就混淆了,感谢楼主解惑,更希望楼主能多分享一些
时间:  2016-4-15 06:28
作者: wlry02

不会吧。LTE-U 和 LAA 是一回事,都需要Licensed carrier. (LTE-U 是LAA的前身). MULTEFIRE才是全部在Unlicensed spectrum之内的。
时间:  2016-4-15 10:18
作者: longsteg

本帖最后由 longsteg 于 2016-4-15 10:25 编辑
wlry02 发表于 2016-4-15 06:28
不会吧。LTE-U 和 LAA 是一回事,都需要Licensed carrier. (LTE-U 是LAA的前身). MULTEFIRE才是全部在Unli ...

嗯,好几个月没继续关注LTE在unlicense上的动静了,对于LTE-U、LAA、Multefire,这三个solution,我理解:
1、高通的multefire就是以前它主导的LTE-U的新马甲,为什么换马甲不得而知;(顺便说一下这个multefire alliance,感觉就是以前LTE-U的原班人马啊)
2、2014年讨论LTE-U时,一些vendor和operator的确提出了stand alone的case;但最终3GPP没有采纳,决定暂只考虑assistant的方式,且名称也改为了LAA;
3、我在去年年中前后看过当时LTE-U的材料(高通的),当时其standalone的意图很明显;这也许就是后来高通搞multefire的基础。
4、看当前LTE-U forum上的材料,感觉现在的LTE-U的确在向LAA回归,尽管它在技术上仍不能成为一个global的solution。

感谢讨论。

时间:  2016-4-16 11:07
作者: xuweiying


时间:  2016-4-16 14:48
作者: coleke

挺不错的
时间:  2016-4-16 18:15
作者: a8202043

谢谢
时间:  2016-4-16 19:12
作者: Helloamy2014

为啥楼主认为上行更加关键?
我咋觉得上行其实没有那么紧迫,因为业务量需求没有那么大.

时间:  2016-4-17 12:47
作者: 719172714

我到现在还是没有搞懂
时间:  2016-4-17 20:05
作者: cattpon.chen

学习了~谢谢~
时间:  2016-4-17 23:03
作者: longsteg

Helloamy2014 发表于 2016-4-16 19:12
为啥楼主认为上行更加关键?
我咋觉得上行其实没有那么紧迫,因为业务量需求没有那么大.

是从技术实现角度说的,下行相对容易一些,而上行,如果也要做LBT,则意味着上行不再完全受控,即UE也要分享部分决策权,怎么化解这个变化,个人理解需要花更多的心思。
时间:  2016-4-18 17:53
作者: lzghit


时间:  2016-4-22 08:50
作者: phei1001

学习了
时间:  2016-4-22 10:21
作者: diaochong

LTE-U缺点是不能全球通用,但是就是因为没有改标准,动作快,马上就在美国商用了。对于现有的unlicense band的技术,LTE的技术优势太大了。
时间:  2016-5-4 21:51
作者: 圣龙66

本帖最后由 圣龙66 于 2016-5-4 21:52 编辑

做LAA相关标准化的,针对LAA和LTE-U,记得之前看过一篇论文有进行区分。不过,我却仍分不清。
现在已经开始讨论UL了。我觉得相对于下行,终端厂商更喜欢研究上行吧。毕竟主要是终端需要新增的额外功能。
对了,针对格式3。前辈可否简单介绍下,或者推荐一些文件。小生比较感兴趣,却并未找到相关资料。谢谢。
时间:  2016-5-10 15:23
作者: duoyanduoduo

幸亏及时纠正了这个观念,感谢
时间:  2016-5-11 17:12
作者: Helloamy2014

stand alone的大体是个什么思路?我一直没明白是怎么个弄法..

从QC的白皮书见,LTE-U不过是采用另外一种方式的CSMA
时间:  2016-5-20 09:09
作者: xyhujun

学习了
时间:  2016-6-29 00:03
作者: Vortex

高通的东西,802.20这一类都见过,不讨好,UNLICENSED network主要是low cost,高通参与显然不符合这点,unlicensed spectrum还是IEEE吧
时间:  2021-4-14 14:11
作者: gllovewyy123

wlry02 发表于 2016-4-15 06:28
不会吧。LTE-U 和 LAA 是一回事,都需要Licensed carrier. (LTE-U 是LAA的前身). MULTEFIRE才是全部在Unli ...

不一样吧
LTE-U主要没有LBT
而LAA是绑定CA,且有LBT的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