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巨型OTN交叉机——大颗粒交叉的败笔!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3-2-4 15:48
作者: falazure     标题: 巨型OTN交叉机——大颗粒交叉的败笔!

目前OTN矩阵越搞越大,依见昔日SDH大电交叉机的风采。
新兴的OTN大颗粒传送,眼见又回到传统SDH交叉的老路,多业务聚合再一次用TDM交叉去PK路由器的统计复用,前途几何?
面对IP化的大潮,IP+OTN才是正道。
当前过渡时期,对现存多业务信号的传输俨然也无需动辄3、5T的容量,更何况100GE等大颗粒信号普及后OTN就是管道、今后10+T的矩阵何去何从?
单从节能减排也不会允许一个10T容量的路由器配合一个10T容量的OTN交叉机吧?

时间:  2013-2-5 09:20
作者: 飞天猪

首先OTN就是要在DWDM上增加类似SDH的功能,目前OTN主要是在核心层面承担承载工作,当然是要以大颗粒为主,至于以分组化为核心的OTN也已经在研发过程中了,100G的路由器普及还需时日,届时OTN单通道速率可能都1T了,电交叉当然要存在,况且其不只是进行业务调度,还要实现诸多的功能,比如保护,监视,OAM等。另外路由器的功耗要远大于OTN,这个是事实。楼主轻描淡写的把无数人研发奋斗的结晶、世界范围内大量采用的技术说的一无是处,只能说明你还不甚了解,多看看当前长途骨干传输网的发展趋势吧,另外家园把这个帖子加推荐了,真是搞笑!
补充:如果传输网络是管道的话,数据网络就不是管道吗?
时间:  2013-2-5 14:06
作者: supervision

怎么有一种不把传输当回事的风气呢,貌似都搞无线的才牛似的。

或许我太激动了
时间:  2013-2-5 15:56
作者: falazure

本帖最后由 falazure 于 2013-2-5 15:57 编辑

OTN做大颗粒业务的承载,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100G的路由器普及还需时日,届时OTN单通道速率可能都1T了,电交叉当然要存在”不敢苟同!按照这样的理解电交叉的作用完全和SDH交叉机一样。SDH时代,线路均为单波道传输,时分复用的引入使线路的灵活性极大的提高,SDH交叉机正是实现了业务的交叉和时分复用。处于核心层面的SDH交叉机通过将VC-4高阶单元组合成2.5G或10G的线路帧,实现对不同方向的业务的调度,合理配置线路的资源。因此SDH交叉机往往具备的是强大的高阶交叉能力,而实现低速率业务接入、汇聚功能的低阶交叉则在核心交叉机上容量很少,基本上与高阶交叉是数量级上的差别。因此,此效用的SDH核心交叉机更像是一个TMUX。

但是到了OTN时代,DWDM技术的引入,光纤可以承载更多的波长,而还以传统SDH的角度去考虑OTN的核心交叉便不免有失偏颇。

OTN规定了像SDH一样丰富的映射图样和开销字节,而且最重要的是为光层也下足了功夫,光层和电层在OTN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OTN时代的交叉也是融合了光层和电层的。以下就针对核心和汇聚两种情况表达下个人对OTN交叉的见解:

1、汇聚层:
   汇聚层,实现多种类型、多种速率业务的汇聚,这整个层面上要处理的信号类型及信号速率是最多的,需要G.709所描述的映射图样的强大支持,以实现不同类型、不同速率型号的聚合。因此在这个层面上电交叉是必须的,因为其能够实现G.709规定的全部映射图样,最大程度上实现业务汇聚于业务调度的灵活性。而在汇聚节点,由于接入信号速率无法和干线信号速率比拟,因此其矩阵的交叉容量也大可不必是10+T级别的。
   而且,在汇聚层也不是任何业务都需要进入电矩阵的,一些高速率(如80x10G系统中的10GE业务,80x40G系统中的40GE业务)业务,其不需要经过任何交叉处理,即使进入电交叉矩阵也是简单的穿过电矩阵,或在穿过电矩阵的同时加入保护功能,对于简单的穿过电矩阵的业务,可以通过光层直接穿通,若业务需要电层的中继,中继型OTU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其更经济、功耗更低、故障点更少。
   而对于高速率不需要要电交叉处理但是有保护需求的业务,首先可以通过光层的保护实现,其次可以选择更加简单的支线合一型OTU,实现一些更加复杂的保护方式。
   因此,在汇聚层可以通过电交叉、光交叉配合合一型OTU的方式实现对不同需求业务的调度处理。从而从成本、可靠性及功耗等方面实现OTN交叉的最优化。

2、核心层
   核心层,也就是常说的干线网络,在这个层面上,业务类型较少,信号速率都很高,诸如10GE.40GE,STM-64业务,在建设省干、国干网络的时候,往往都是节点间高速率、大颗粒业务的对传,而对于业务之间的交叉调度,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敢问OTN电交叉的灵活交叉功能在这里又有和用武之地,白白好费大量的能源,还不如配置合一型OTU,或40G TMUX,100G TMUX来的清爽,维护也更加方便。
   因此,在核心层可以通过使用合一型OTU,或40G TMUX,100G TMUX来实现大颗粒业务的安全、可靠、低能耗、低成本传输。

毫无冒犯传输的意图,更无藐视研发人员意愿,只愿各司其职,物尽其用,才能最大化OTN的效用!诸君明见!
时间:  2013-2-6 09:59
作者: sjf_hlj

传输网络的方向是全光路由网,在光层面当然是向多波道、高速率的方向演进,在电层面上当然是IP了,未来网络将向扁平化发展,设备将实现一机多能,各种技术及应用将有机地融合在一体,设备的差异化将会被动最大程度地缩小,现在的OTN只能说是向这方面发展的一个阶段,至于哪些好,哪些坏还得经得市场的考验,就算业界都共识的好的技术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商用,一句话,适应市场适应需求才是王道...
时间:  2013-2-7 14:12
作者: weiwen0943

支持ip+OTN,多业务
时间:  2013-2-7 17:09
作者: liunan

:)
时间:  2013-2-12 14:07
作者: 飞天猪

falazure 发表于 2013-2-5 15:56
OTN做大颗粒业务的承载,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100G的路由器普及还需时日,届时OTN单通道速率可能都1T了 ...

您洋洋洒洒的说了大半天,看的我这个累,您到底想说啥,是支持您第一个帖子的论点还是您又变了,OTN技术的应用不仅在于您所谓的干线层和汇聚层,某个角度说,OTN有广泛部署在自国干网至城域网的广大范围,而就OTN技术的发展来看,单波速率正向着更高发展,400G和1T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路由器的发展还没有这么快,不妨您参考下IEEE802.3ba,另外您所说的光层穿通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广泛,主要考虑到其不具备3R功能,中继型的OTU与电交叉相比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其中电交叉部分占整体造价的2-3%左右,多个中继型的OTU的造价和功耗对于集中的电交叉也没有优势,还会占用宝贵的槽位资源,其中任一块损坏都不会有1+1级别的保护,敢问优势在哪里?对于您所说的干线层面应用,我所知有广泛的DWDM100G或40G系统在承载10G的路由器,也是通过分布式的电交叉系统完成低俗到高速的复用,没有人会因为业务颗粒大小而考虑建设传输的规模,我们考虑的是业务的需求,而在广大的干线网络上,通过电交叉赋予的多种功能,完成业务的灵活调度和自动保护,免除大量繁琐的人工操作正是我们追求网络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逐渐向智能化演进的客观需求。
OTN确有不足,但其电交叉功能显然不是其中之一,楼主您开始批OTN交叉机是败笔,第二贴又说要根据情况灵活使用,显然您的论点还不稳固,希望继续努力充实。
从各大设备商长途光传输发展的趋势来看,从运营商的现实应用来看,OTN及其电交叉系统正是大势所趋,当然电交叉本身也在进步,也在分组化,总体趋势无法扭转,请楼主参看各大运营商近年的传输网建设指导意见,欢迎讨论,但自己的看法就是自己的,您弄个大噱头的标题,就是对辛勤工作传输人的不敬了!
时间:  2013-2-13 18:11
作者: supervision

OTN接口定义了低速ODU的时分复用,明摆着设计上就有ODU调度的需求,核心节点必然要求交叉能力高。不能说是败笔,都是很多传输团队做出来的研发决策,不是头脑发热才这么设计的。

所谓的分组化本身,其实都是OTN的客户层业务,OTN作为传输机制本身,目前很难分组化,有些人被全IP冲昏了头脑。
时间:  2013-2-13 21:56
作者: falazure

本帖最后由 falazure 于 2013-2-13 22:53 编辑

       OTN技术在广泛用作大颗粒业务的承载这是传输的发展方向。
    论点在于无休止的提升OTN电交叉矩阵的容量是不对的,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您提到:OTN有广泛部署在自国干网至城域网的广大范围,而就OTN技术的发展来看,单波速率正向着更高发展,400G1T已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路由器的发展还没有这么快,   敢问您知道100GEOTU4是那个先标准化的么?传输是信息高速公路上运载一切信号的大货车,连货物都还没有,敢问您会去做什么样的车呢?OTNODU2ODU3的前车之鉴请您再好好学习下(ODU2无法实现10GE的透传,引出了ODU2e,类似的G.709补充了ODU3e1ODU3e2)。因此,IEEEITU两者之间的工作时相互沟通、相互联系的。传输一直以来都不是闭门造车,它都是和所承载的信号息息相关的,从SDH承载2M信号开始,我们就看到传输的精细灵活和大容量承载。到现在的分组时代,传输一样遵循着相同的原则!

干线层面应用,广泛的DWDM100G40G系统在承载10G的路由器  这个不假,也是通过分布式的电交叉系统完成低速到高速的复用,您所提到的分布式电交叉系统,也是指的TMUX系统吧,真正的电交叉子框,都和传统SDH系统一样是集中交叉设备。

    在广大的干线网络上,通过电交叉赋予的多种功能,完成业务的灵活调度和自动保护,免除大量繁琐的人工操作正是我们追求网络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逐渐向智能化演进的客观需求。干线网络中,业务流量大,业务分布比较稳定,承载业务信号类型较单一,需求较高的可靠性,因此认为尽可能的降低故障点,隔离故障影响可以将系统故障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电交叉中,宝贵的槽位资源,与尽可能降低单板端口密度隔离故障源,提升系统可靠性的观点显然是矛盾的。电交叉的集中交叉模式中,所有槽位通过中心矩阵实现交叉,因此板卡上的信号密度越高,对于OTN电交叉子架交叉能力的释放才越充分。
    免除大量繁琐的人工操作??这个不知道您是从什么角度考虑的,难道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使用OTU或TMUX和使用电交叉矩阵有什么区别么?在问用户为什么使用OTN电交叉的时候,听到用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了以后方便?” 问他怎么会方便,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什么大家不切身的考虑下自己的需求呢?再说干线传输电路,哪那么随便更改的?
    正是我们追求网络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逐渐向智能化演进的客观需求。不知道说这套话的时候您想清楚了没有。智能化,您能说OTN扩波的时候您不用插板卡,插模块,插光纤么?大家都乐意听好东西,可真正搞的时候有那么好么?感觉光的智能化,也就在使用ROADM时候,通过网管灵活调配波长,这个确实很实用。其他的自己想去!

    楼主您开始批OTN交叉机是败笔,第二贴又说要根据情况灵活使用,显然您的论点还不稳固,看不清标题的人最可悲!我的题目是“巨型OTN交叉机——大颗粒交叉的败笔!”这里特指巨型,矩阵容量不断飙升的大交叉。从来没有否认容量适中的OTN交叉机,进而在第二贴中,再一次表明了我的这个立场,汇聚层使用容量合理的OTN交叉机是OTN组网的点睛之笔!

    辛勤工作传输人的不敬了!您总给我扣这个高帽,我可受不起!您能代表所有传输人?再者我也没有对谁不敬!
    再次重申毫无冒犯传输人的意图,更无藐视研发人员意愿,只愿OTN技术能够越做越好!


时间:  2013-2-13 22:41
作者: falazure

本帖最后由 falazure 于 2013-2-13 22:48 编辑

    你说对了 OTN接口定义了低速ODU的时分复用 这个毋庸置疑正是OTN交叉的精髓所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干线核心交叉节点也会进行低速ODU交叉,核心节点必然要求交叉能力高这个简单的逻辑显然也并不像你理解的那么简单,在第二个回复中,我以SDH为例对这个问题已经作出了回应,核心节点的只会进行最大、次大颗粒(或者说是尽可能大的颗粒)的交叉,以实现干线网络中稳定的大容量业务调度。
    干线网络里多是稳定的高速率业务,STM-64,10GE,40GE路由器的互通,对于40G除了路由器的40GE和POS口,您见过其他的STM-256的信号么?高速率业务中信号类型单一这应该是个常识吧?
    所谓的分组化本身,其实都是OTN的客户层业务,OTN作为传输机制本身,目前很难分组化,有些人被全IP冲昏了头脑。” 没有人会说OTN是分组化的。更没有人说OTN本身机制会分组化,难道你认为我的意思是OTN是交换机???真搞笑!
    OTN做大颗粒承载,而今后绝大部分大颗粒业务均为分组业务,这也是不争的事实,OTN如何交叉也不能打开GE,10GE,40GE,100GE客户信号,这个总得承认吧?与其用OTN交叉实现GE->10G线路映射,这样的刚性管道,为何不使用数据设备的GE->10GE的统计复用呢?更高的带宽利用率,更好的汇聚比,更加丰富的业务机制。10GE进入OTU2e丰满的填充,这样不是很好么?传输去承担大流量的吞吐和线路安全的保护。将数据业务的细节留给数据设备。何乐而不为呢?

时间:  2013-2-14 16:19
作者: 飞天猪

本帖最后由 飞天猪 于 2013-2-14 16:30 编辑

1、G.709 的协议要早于IEEE802.3BA,ODU4并不是为100Ge独家设计的,怎么说没有货物呢?
2、传输一直在适应各类传输的需要这点没错,要么传输早就消亡了。
3、电交叉系统支持G.709 是有分布式和集中式两种的,可以找相关资料学一下。分布式的绝对不是简单的TMUX,原理完全不一样。
4、对于您说电交叉安全性不足,我无法理解槽位资源,端口密度,故障源这些矛盾是哪来的,电交叉占用的槽位较单个中继OTU要多,但随着波道数量的增加,电交叉还是那些槽位,而OTU要随着扩容,另外电交叉都是通过背板总线于支路线路侧通信,端口密度何来?现在电交叉均为至少两块配置,甚至有些厂家有四块的配置,任一故障,业务毫无影响,而OTU只要一块故障,该波道业务就会受影响,显而易见。
5、我不知道您使用DWDM系统开过业务吗?每个业务站点都要扩板,跳纤,而OTN只需要业务源宿两个站点操作即可,操作量少多了,涉及的人员,局站少多了,你说方便不方便?用户说方便,那是真心话,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不妨您去试试?干线传输电路是经常扩容调整的,业务种类也是丰富的。
6、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智能化绝对不是套话,传输网络正向网孔性发展,就是要提供跟高更稳定的性能,类似ASON功能不是说说玩的?
7、您说汇聚层使用合理的使用OTN交叉机是必要的,您说汇聚层的数据流量是多大呢,多大的电交叉合理呢?
8、通过和楼主的交流呢,我觉得楼主不是厂家的研发人员,也不像运营商的工程维护人员,有点像设计院和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更像是数据专业的,若猜的不对并无不敬之意啊,看了你之前发的帖子,不知道你是不是还在学习OTN阶段,数据技术人员通常有楼主类似的疑问,建议看看P-OTN还有P-OTS技术,您可能就有更多的收获,欢迎继续讨论

时间:  2013-2-14 16:28
作者: 飞天猪

您对supervision朋友的回复的看法,我就不多说了,您用SDH举例这事实在不妥。期间还有多个概念错误,比如SDH是单波道(SDH没有波道概念),时分复用(是时分交叉,SDH是字节间插复用),至于SDH像TMUX这事我也没明白!
时间:  2013-2-15 16:45
作者: supervision

本帖最后由 supervision 于 2013-2-15 16:47 编辑

““在于无休止的提升OTN电交叉矩阵的容量是不对的”: 事实是没有那个厂家设计交叉能力是无休止地去提升的,这个陈述本身就有问题。

另外就是就华为传输在国内的应用来说,以前Metro 5000设备一开始是不支持E1落地的,后来还开发了支持E1落地和VC-12交叉能力。你总想着核心节点是高速率信号的交汇点,那是不全面的。实际运营的需求是复杂多样的。

OTU2e本身就是OTN接口支持的一种塑料OTU格式,支持10GBASE-R以太网信号的映射。而你说的GE的话在实际网络中也是有需求才增加了一个ODU0来支持GE以太网业务的,早一点的709协议版本也是没有这个ODU0的。

看G.709最新标准OTM复用和映射路径中没看到“与其用OTN交叉实现GE->10G线路映射”这个映射路径,如果有的话请指教。

继续交流讨论。
时间:  2013-2-15 17:16
作者: supervision

本帖最后由 supervision 于 2013-2-15 17:35 编辑

1.ODU4没有明确说是专门为100GBASE设计的,ODU4本身就是可以承载100G的CBR信号。100GBASE以太网是目前ODU4的一个成熟选项。
2.电层交叉的分布式案列典型的就是把交叉功能从交叉板扩展到交叉版和线路板上,而集中交叉应该是以交叉板为中心,仅有交叉板支持电信号的交叉。TMUX是终端复用器,进出TMUX的端口信号一般是光层信号,比如N个STM-16或者N个GE信号经TMUX交叉上下波分测上线路。TMUX本身内部更多的是复用和解复用,没实现什么交叉功能,或者说TMUX本身内在地不强调交叉功能。


3.国际规范上并没有规定设备的硬件实现方式,安全性应该由设备商根据电信级可靠性要求去设计。


4. OTN作为一种光传送网架构,在ITU的定位来说的话是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最大的优点是透明性,便于支持目前大量的现有业务来在光学网络上透明传送。而传统的SDH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求维护一个同步网。


5.ASON的话体系本身就支持光学网络即光波长和光纤级别的智能化,至少说目前在不断朝这个方向完善。

乐观的看,光传送网还是有很多技术需要完善的。至于说IP和传送网的关系,我个人很赞成韦乐平先生的相关观点,他说国内都在谈的东西往往是国外淡化的东西。IP化应该适可而止,从传输角度来说,接口更多的会是以太网接口,而以太网我们知道是帧结构的,而IP分组更接近于上层的具体应用协议。


提醒大家注意的是G.709规范还有一个名字叫Y.1331,即这个规范是分属两个类建议书。而Y系列是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和下一代网络架构方面的,在可预见的未来,光传送网接口标准应该是沿着G.709不断完善下去。

欢迎仅就传输技术方面继续讨论。放假在家,没事码字多了点



时间:  2013-2-15 19:45
作者: 飞天猪

字节间插复用是时分多路复用,学习了!
时间:  2013-2-15 22:10
作者: falazure

本帖最后由 falazure 于 2013-2-15 22:52 编辑
飞天猪 发表于 2013-2-14 16:19
1、G.709 的协议要早于IEEE802.3BA,ODU4并不是为100Ge独家设计的,怎么说没有货物呢?
2、传输一直在适应 ...

1、G.709的存在当然很久了,可是我们说的是OTU4在G.709中的出现时间,你不承认OTU4的出现晚于IEEE802.3ba么?

2、抛开华丽的概念来讲,我们现在用的电交叉设备哪个不是集中交叉设备?简单的将电交叉设备视为一个黑盒,输入是客户信号及其他方向的线路信号,输出是线路信号。交叉只在黑盒本身完成。本身原理就是这样,非要把板卡啥的扯进来说是分布式。分布式是啥?真正的分布式系统俨然不会把所有的功能集中在一台设备中完成。

3、“电交叉占用的槽位较单个中继OTU要多,但随着波道数量的增加,电交叉还是那些槽位,而OTU要随着扩容,另外电交叉都是通过背板总线于支路线路侧通信,端口密度何来?”电交叉设备有1+1的矩阵以及通过总线相连的槽位,一个电交叉设备中槽位数量是有限的,扩波显然要添加新的支路单元和线路单元板卡,目前100G等高速率线路板卡占用的槽位较多,因此一台电交叉设备的槽位很容易就会被占满,不知道你提到的“电交叉还是那些槽位,”是什么意思?

4、“现在电交叉均为至少两块配置,甚至有些厂家有四块的配置,任一故障,业务毫无影响,”原理是这样的:电交叉设备有线路单元、支路单元和矩阵板卡,业务通过支路单元进入OTN电交叉设备,经过矩阵交叉,输送到线路单元输出为DWDM信号。在这条路径中,最有保障的是矩阵单元,基本所有厂家的矩阵单元均为1+1保护,其次是线路单元,通过配置保护机制可以实现线路侧板卡的冗余保护,但是支路侧往往是没有保护的,这也就是说:如果一旦支路侧发生故障,系统业务必将终端,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系统中主要故障点有3个(当然没有考虑光层的OA及合分波器等的故障影响)。我们再来分析下OTU和TMUX系统,这种系统也可以配置保护方式,使之在线路侧冗余实现线路侧的保护,而且甚至可以通过冗余的OTU或TMUX配置实现完全独立的光传输通路实现保护,而且在此种系统中所有OTU板卡、TMUX板卡均为互相独立的,并不通过矩阵发生任何关系,因此系统的隔离性能更加完好。在这种系统中,支路侧侧信号进入OTU/TMUX板卡,经过相应的映射复用聚集为更加高速的信号,再通过冗余的线路侧端口输出为DWDM信号,冗余的线路侧端口亦实现了保护,或者在支路侧信号进入OTU/TMUX前就将信号分为两路,而后进入相互独立的两路OTU/TMUX光路系统中,这样完全独立的两路信号传输,显然能够将可靠性到最高。而电交叉设备如果实现相同级别的保护,则需要2块支路板卡(实现支路侧的独立)和2块线路板卡(实现线路侧的独立)这至少要占用4个槽位,请问一个电交叉设备上有多少个槽位,够你这么奢侈的占用?而且,一旦一台设备槽位占满,又会引入跨子架交叉的问题!这显然又是一个电交叉子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使用OTU/TMUX系统,显然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业务的简单聚合也会使后期的管理更加清晰、明了。

5、“我不知道您使用DWDM系统开过业务吗?每个业务站点都要扩板,跳纤,而OTN只需要业务源宿两个站点操作即可,操作量少多了,涉及的人员,局站少多了,你说方便不方便?”?????请做一道题:对于一个6点环A-B-C-D-E-F-A,系统设计为80x100G系统,第一期业务已开通34波,现第二期业务需要在A-E之间配置1波100G的SNCP保护的业务,请问需要做什么工作? 按你说的只要在A点和E点个配置1个客户侧模块,2个线路侧模块和相应的光纤就好了?其他就搞定了???你从BCDF站飞过去啊???至少BCDF站相应的跳纤工作时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个工作量和使用OTU/TMUX系统的工作量是一样的!OTN就是OTN,你说的DWDM系统还是过去的点到点DWDM吧。那个早过时了!!!

6、“干线传输电路是经常扩容调整的,业务种类也是丰富的。”前一个无法给出你一个统计,业务倒是可以说道说道!下面列列吧:干线系统我就不提2.5G了哈。
    10G:STM-64,10GE;(对于专门建设的数据中心互连项目也可能存在8G FC,但这个绝对少数,这里就不直接列出了)
    40G:40GE,40G POS(本质上的STM-256,但SDH设备还真没见过出STM-256的)
    100G:100GE。
    你如果觉的少可以补充。

7、“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智能化绝对不是套话,传输网络正向网孔性发展,就是要提供跟高更稳定的性能,类似ASON功能不是说说玩的。”ASON永远都是不老的神话!笑而不语。

8、继续我的观点,汇聚层会出现更多的信号类型,更多速率等级的信号,而将这些杂乱、不统一的信号高效的映射进入OTN系统进行传输,才是电交叉设备需要完成的功能。在汇聚层,你会面对STM-1/4/16,FE,GE,FC,ATM,这些信号最终都需要通过传输系统来承载,对于OTN系统,一个信号一个波显然是不合理、不经济、不正确的。而通过电交叉丰富的映射图样,将这些各种各样的信号最终高效的复用进入10G,40G的线路才是电交叉的本义!而对于本身即是10G,40G的信号,我们多是需要将其尽可能简单、可靠的传送出去,而无需复杂的信号处理,因此OTU或TMUX显然能够很可靠的实现这样的任务!汇聚层电交叉多大合理?看你槽位,看你业务啊!

9、呵呵,讨论问题就讨论问题,你的习惯不好,不拿传输人说事了,又来挖我背景,这个与你何干!P-OTN是好东东啊,这是我看准的OTN方向。
时间:  2013-2-15 22:50
作者: falazure

supervision 发表于 2013-2-15 16:45
““在于无休止的提升OTN电交叉矩阵的容量是不对的”: 事实是没有那个厂家设计交叉能力是无休止地去提升的 ...

1、既然拿Metro 5000说事,那你可以看下Metro 5000的高阶交叉和低阶交叉能力,虽说28的低阶交叉一直以来都是其短板,但是确实在核心交叉层面很少有用户去使用低阶交叉。在SDH组网的时候,汇聚层设备的低阶交叉是使用最多的,汇聚点设备将汇聚环上各点上传的业务打散,重新组合后,通过端到端的电路实现业务的互通,而核心交叉设备往往只交叉VC-4高阶单元便可以实现全网业务的疏导,因此打散重组的功能一般都是在汇聚层实现的,你随便去运营商的机房,看看那家的核心交叉设备在做全网低阶业务的打散重组?
2、“OTU2e本身就是OTN接口支持的一种塑料OTU格式,支持10GBASE-R以太网信号的映射。而你说的GE的话在实际网络中也是有需求才增加了一个ODU0来支持GE以太网业务的,早一点的709协议版本也是没有这个ODU0的。”你的这段话很是支持我之前的观点嘛:传输是信息高速公路上运载一切信号的大货车,连货物都还没有,敢问您会去做什么样的车呢?OTN中ODU2,ODU3的前车之鉴请您再好好学习下(ODU2无法实现10GE的透传,引出了ODU2e,类似的G.709补充了ODU3e1和ODU3e2)。因此,IEEE和ITU两者之间的工作时相互沟通、相互联系的。传输一直以来都不是闭门造车,它都是和所承载的信号息息相关的,从SDH承载2M信号开始,我们就看到传输的精细灵活和大容量承载。到现在的分组时代,传输一样遵循着相同的原则!
3、“G.709最新标准OTM复用和映射路径中没看到与其用OTN交叉实现GE->10G线路映射这个映射路径,如果有的话请指教。”读死书啊!按照Rec. ITU-T G.709/Y.1331 (02/2012)的P17中,ODU0至少有2条路径映射进入OTU2:
1、ODU0->ODUTU01->ODTUG1->OPU1->ODU1->ODTU12->ODTUG2->OPU2->ODU2->OTU2
2、ODU0->ODUTU2.1->ODTUG2->OPU2->ODU2->OTU2
GE可以映射进入ODU0、OTU2最终可以通过合适的OTM接口输出到线路上这个就不必详细解释了吧?
这样GE->10G线路(OTU2)映射就可以看懂了吧?


时间:  2013-2-15 23:38
作者: falazure

supervision 发表于 2013-2-15 17:16
1.ODU4没有明确说是专门为100GBASE设计的,ODU4本身就是可以承载100G的CBR信号。100GBASE以太网是目前ODU4的 ...

1、目前而言除了期待支持OTU4的路由器接口出现,我们还能找到除100GE,OTU4以外其他任意什么100G的客户信号么?

2、“电层交叉的分布式案列典型的就是把交叉功能从交叉板扩展到交叉版和线路板上,而集中交叉应该是以交叉板为中心,仅有交叉板支持电信号的交叉。TMUX是终端复用器,进出TMUX的端口信号一般是光层信号,比如NSTM-16或者NGE信号经TMUX交叉上下波分测上线路。TMUX本身内部更多的是复用和解复用,没实现什么交叉功能,或者说TMUX本身内在地不强调交叉功能。”终于说到正题上了,但是这样将分布式的概念引入不免有点太牵强了吧,集中就是集中,矩阵完成ODU单元的交叉,你抽走矩阵一切完蛋,无论线路还是支路版都无法替代这一功能,还叫啥分布式?还不是原来SDH的集中交叉,不过是偷换概念罢了。TMUX是终端复用器,这个翻译也很准确,“进出TMUX的端口信号一般是光层信号,比如NSTM-16或者NGE信号经TMUX交叉上下波分测上线路。”按你这么讲进出电矩阵的也是光层信号哦,其实称其光层信号也好,电层信号也罢,我们关心的无非不是OTN的映射图样么?俗话说的好,“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TMUX虽小,但不同级别的TMUX能够实现不同级别的映射图样,小信号到10G线路的映射,大信号到40G,100G线路的映射,这足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而即使我们在不同的级别的网络中使用电交叉系统,往往使用的也是其部分的映射功能,特别是在核心网络中,我们真的会使用ODU2以下颗粒的电交叉功能么?

3、OTN不用复杂的同步,这个谁说不是呢?

4、额滴神啊,又ASON。

5、“IP化应该适可而止,从传输角度来说,接口更多的会是以太网接口,而以太网我们知道是帧结构的,而IP分组更接近于上层的具体应用协议。”呵呵,上面提到的GE,FE不都是Ethernet帧么?而且用Ethernet承载IP packet这个基本是铁打的事实了。我也没有讲OTN直接承载IP Packet吧,但数据网络IP化,今后业务逻辑主要处理单元都是IP分组,路由器作为3层设备首当其冲,而传输关注的是最终线路的接口,你给我什么接口,经过线路传输后我还能够给你提供相应的接口,传输的工作就完成了。至少目前来看,今后绝大部分的业务都会是Ethernet承载的IP分组业务,40G,100G高速接口也主要是Ethernet的40GE,100GE接口,因此如何高效的提供这些信号的传输,才是OTN网络所要关心的重中之重。

回到我的观点:在核心层面的干线网络,我们多要求的是简单可靠的大容量传输,而且我们无法打开STM-6410GE,40GE,100GE信号对其进行交叉,因此没有必要使用电交叉设备,配置OTU/TMUX系统,便可以实现多路信号的复用,以及不同级别的保护功能,实现最为简洁的大容量传输系统。在汇聚层面,由于多种信号类型,多种速率信号的存在(STM-1/4/16FEGEFC等),为了能够更高效的利用线路资源,需要配置电交叉设备,通过灵活的交叉功能,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速率的信号复用到高速线路中进行传输,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但是对于FEGE信号并不建议使用OTN交叉设备将其复用映射,最好是通过路由器将其汇聚为10GE信号,以通过统计复用,实现更高的汇聚比,再经过OTN信号进行传输,最大化信道的利用效率。


时间:  2013-2-15 23:43
作者: falazure

飞天猪 发表于 2013-2-15 19:45
字节间插复用是时分多路复用,学习了!

说你是读死书好,还是死读书好呢?
你敢说OTN系统中低级信号向高级信号的复用不是时分复用么?


时间:  2013-2-16 10:20
作者: kongbingf

身为菜鸟的我,学习了
时间:  2013-2-16 18:59
作者: zhaoyong

支持
时间:  2013-2-16 21:11
作者: csxjh

本帖最后由 csxjh 于 2013-2-16 21:28 编辑

如果作为客户考虑,如果不增加成本,不增加功耗,当然是交叉越大越好,能力越强越好,哪怕我用不上也没关系;其实应该中庸一点,研发可以不断研发大交叉,以备后期的技术需求,但做出的产品确实交叉不用那么大;
我觉得上面研发人员说的两点有点太理想化:1、完成业务的灵活调度和自动保护,免除大量繁琐的人工操作;2、开业务方便快速,两个站点操作即可;
作为运营商基层维护人员会认同你所说的,但是这社会做具体事的不决策,决策的不用做具体事;在一干、二干层面,能对设备采购定型有决策权的,他们不在乎让下面人多布放些尾纤,他们所想的安全就是业务开通就不要动它,万一出了故障,怎么快速定位故障,把问题责任划分清楚,不同专业之间要划清,不同地域之间要划清,因为这关系到考核,而OTN交叉后确实让普通维护人员觉得故障定位复杂了,当然你们作为有经验的技术专家可能不觉得;研发所想的安全与运营商所想的安全有很大不同,完全是两种思维
至于业务开通,干线层面基本没有维护人员自己开通的,即便是扩容也是施工队厂家开通后再交付维护人员,现在施工队太多了,站点多就多派人,和设备费用相比,施工费用根本不算什么;施工周期可以压缩,而设备板卡到货时间反倒是瓶颈;所以我也觉得在干线层面,在现在的40G平台或即将开始的100G平台波分上,单波道业务是主要的,交叉业务是客户又爱又恨的补充,如果没有,客户会觉得不满,但不会把大部分波道用来交叉;但这社会发展太快,研发走在前面也没什么不好


时间:  2013-2-17 19:53
作者: falazure

falazure 发表于 2013-2-15 22:50
1、既然拿Metro 5000说事,那你可以看下Metro 5000的高阶交叉和低阶交叉能力,虽说28的低阶交叉一直以来都 ...

呵呵,问题讨论的激烈点好,理不辩不明么! 言语有过,还请海涵。
时间:  2013-2-17 20:05
作者: falazure

csxjh 发表于 2013-2-16 21:11
如果作为客户考虑,如果不增加成本,不增加功耗,当然是交叉越大越好,能力越强越好,哪怕我用不上也没关系 ...

上述观点确实很中肯,“如果作为客户考虑,如果不增加成本,不增加功耗,当然是交叉越大越好,能力越强越好,哪怕我用不上也没关系;”正是这大而全的想法,让好多东西越做越走样,看似大而全,功能强劲,实则在应用的时候根本都不会去用,真正的干线项目实施往往最终只是关注业务传送和保护功能。况且10几T大交叉的功耗那不是小数目,电源升级,能耗加倍,这都是成本呐!

时间:  2013-2-17 20:57
作者: supervision

本帖最后由 supervision 于 2013-2-17 21:02 编辑

就交叉能力是功能和维护性结合方面的问题,国际标准不规定交叉的实现方式和交叉能力,所以说交叉到底多大其实是设备商设计策略的问题,成败只能靠市场去验证。

楼主观点主要涉及2个方面:

第一:核心层和汇聚层这些也都是模型概念而已,简洁的模型有利于讨论和分析问题,作为设计和建网的原则也是很好的。从设备实现的角度来说,在核心层次上,运营商可以规划为只运行光学层,即只有光波长的路由,而在汇聚层兼具光电交叉能力。而实际的部署中,业务的配置情况就很难和抽象的网络分层模型完全匹配。无疑配置电交叉提供了一种业务配置的灵活性。

第二:交叉矩阵的大小问题其实在OTN设备的点交叉矩阵的描述参数单位是T级别,主要原因是交叉矩阵端口的出入的信号速率高了,比如是ODU级别的,而传统的SDH交叉矩阵出入端口数其实更多,而其端口出入的信号速率要比OTN的ODU信号速率低多了。所以可能楼主看到上T的交叉矩阵就感觉太大了,其实交叉矩阵端口数可能比SDH电交叉矩阵少很多。

至于你关心的功耗问题我可以抽空整理一下华为的OSN系列交叉板功耗和OTN系列电交叉单板的功耗做个对比,再做分析。



时间:  2013-2-17 21:18
作者: supervision

功耗对比:

以OSN 7500的交叉板为例,我选出了手册中14种名称的交叉板,平均功耗为66瓦特左右。而OTN 8800的交叉板我选了手册中的22种{部分单本一个名称含多个版本},平均功耗在117瓦特左右。

(117-66)/66= 77%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仅从平均水平来说,确实耗电还是增加不少的。希望功耗还有优化的空间或者数据中心推动使用绿色能源啊
时间:  2013-2-18 13:02
作者: 飞天猪

supervision 发表于 2013-2-17 21:18
功耗对比:

以OSN 7500的交叉板为例,我选出了手册中14种名称的交叉板,平均功耗为66瓦特左右。而OTN 88 ...

这样比较功耗没多大意义吧,现在讲究个单位能耗,说句话就是换算成每比特能耗,如果用OSN7500完成OSN8800的传送容量需求,那你的计算恰恰能证明OTN的能耗是相对较小的!
时间:  2013-2-18 13:53
作者: 飞天猪

csxjh 发表于 2013-2-16 21:11
如果作为客户考虑,如果不增加成本,不增加功耗,当然是交叉越大越好,能力越强越好,哪怕我用不上也没关系 ...


我作为一个从基层工作过的运营人,今天也有机会参与决策采购了,我对你的观点有保留态度:
1、交叉容量在采购的过程中都是按需配置的,没有说随意买个最大级别的,有些厂家确实直接配置了最大的,但是也会按授权容量收费,有扩容需要再花钱。
2、决策的人可能不是圣贤,但也绝对不是酒囊饭袋,在控制成本、选择最成熟技术的同时,降低维护压力,是日常工作变得简洁也是主要的参考因素,我还记得自己在管维护WDM干线网时候,经常出现半夜故障需要倒波的时候,地市的维护值班人员不清楚情况,找不到备波跳纤位置,专门负责人员磨磨蹭蹭的到现场,弄了好久还有不通的时候,免不了每次时候开会批评教育一番,然后涛声依旧。
3、如果技术一般靠谱的话OTN判断故障明显要比WDM容易很多,只要会看网管,知道告警含义就行,WDM复杂得多,以前经常接到电话,值班员焦急的说:整个环都红了,不知道什么情况,其实就是WDM没有终结开销的能力,把告警透传下去了,此时如果不是光缆断的干脆的话,就要逐段分析光功率,怎一个麻烦了得。
4、如果有大颗粒的业务,大管道的OTN正好派上用场,但是业务和承载发展就是有差距,小颗粒的业务复用成大颗粒再传也没啥不好。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智能手机好用,但是费电,普通手机待机长,你不是不能摇微信吗,要以发展的眼光看,还是研究电池靠谱,说那种手机好,没意义!
时间:  2013-2-19 16:24
作者: jonas19861202

我就喜欢看这种帖子,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28楼飞天猪的说法赞成,功耗要看除于bit,不能单看单板功耗
时间:  2013-2-20 12:05
作者: loveyu

首先传输设备的功耗相对数据核心路由器是少很多的,无需介怀。其次OTN实现电交叉最终是考虑网络和业务颗粒层面安全性保护。
时间:  2013-2-21 13:43
作者: 飞天猪

本帖最后由 飞天猪 于 2013-2-22 11:57 编辑

回复supervision:
单位能耗这个概念是个理论性的东西,就像统计局总发布单位GDP能耗一样,咱们在实际工作中也用不到这个数据,但其确是衡量对比发展优劣的一个客观指标,结合我们讨论的内容,传输能耗这个问题大家很少关注,比起IDC和路由器来说,传输的能耗不高,即使非常核心的传输设备,功耗大一些,但是数量也不多,本贴楼主率先谈到了节能减排的问题,所以就扯到这来了,既然说了,咱们就科学点,如果说飞机比自行车能耗高,谁也不反对,但是骑自行车我们永远也到不了美国不是吗!
做维护的人关注设备的稳定,健康,满足需求,但是做规划建设的人,可能要想的多一点,带上能耗没啥不好,这个帖子讨论的很深入,大家都有闪光的观点,不错!
时间:  2013-2-24 13:38
作者: sunwaveuestcrf

支持
时间:  2013-2-25 09:30
作者: sunwaveuestcrf

这个需要具体分析吧
时间:  2013-2-26 13:25
作者: sun_lxl

技术讨论,和和气气,不要斗气才好!都是为了啥呢?是不是!

时间:  2013-3-22 09:17
作者: falazure

飞天猪 发表于 2013-2-18 13:02
这样比较功耗没多大意义吧,现在讲究个单位能耗,说句话就是换算成每比特能耗,如果用OSN7500完成OSN8800 ...

嗯,感觉每bit功耗就是各个厂家忽悠人的计算方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我们看的还是总的功耗,如果按照每比特功耗,OTN高速率,分母大,当然会得到一个小一点的数据了。可是在机房里,电源建设完毕后提供的功率就是固定的,实际功耗大了,电源就得升级,这是不争的事实。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