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手机同质化时代的竞争力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2-7-7 10:04
作者: qdmaomaobear     标题: [原创]手机同质化时代的竞争力

=================================================
该帖于7月7日11:40被推荐至首页焦点话题(家园副管01)
=================================================

这个是写给国内厂商的。

安卓时代,各家的第三方软件体验相同。厂商相对功能机时代可以少干一些活,譬如输入法给讯飞或者触宝就行了。自带的播放器再好,用户也会选择天天动听。即使原生系统,在软件到位的情况下也有不错的体验。

那么厂商做什么?什么样的厂家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呢?我个人理解是几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层次是入门,把产品做稳定,基本功能故障率够低,返修率够低,产品通过各种环境下的测试,简单说是做一部可以正常使用的手机。通过这个层次算是合格的手机厂商。以前智能机的这个入门很难,现在随着芯片厂商的支持力度加大,第三方设计公司的成熟以及安卓系统,门槛已经不高了。

第二个层次是提高,手机不仅能干很多事情,而且能干好,达到较好的效果。安卓机要达到这个要求,拼硬件是必然的。处理器强内存大速度就快,能干的事情就多。闪存快,读写体验就好,屏幕性能高看起来就漂亮,摄像头档次高出来的片子视频效果就好。

拼硬件就是第一个差异点。谁有核心技术垄断某个最强硬件,谁就有差异化,有高价的理由。三星处理器、闪存、屏幕都是业界最高水平。就拥有差异点。

国内厂商没有核心技术,做不出最强硬件,这个竞争就变为谁有资源能拿到最强硬件,谁有资源能在别人拿不到的时候拿到最强的硬件。谁在别人还不能把硬件变成产品的时候拿出产品。谁就有优势。小米早早拿到高通的8260,拿出产品,这也是一种硬件优势。

如果硬件竞争水平相同,都用最好的硬件,都能及时拿到,那就要拼软件优化。同样的cpu内存,系统、浏览器、常用软件优化好可以更流畅。提升体验等于硬件升级超越对手。摄像头、屏幕色彩、音频优化好等于用了高一个档次的原件。

在硬件没有垄断优势的情况下,软件优化成为第二个差异点。三星的浏览器硬件加速、使用优化的系统,小米的MIUI都是这方面的努力。华为在最新的高端产品上也做了很多努力 。苹果因为系统不同,优化做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同样的硬件,苹果的手机比安卓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硬件做到最强最早,软件性能优化到最佳,提高阶段就过了。进入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层次是升华,通过硬件的用料和软件的优化性能已经做到极致,用户不能根据性能区分产品的差异化。手机的id外观设计和ui人机界面就成为区分的标志。外观设计漂亮,做工精细,使用的材料有更好的体验,ui精美漂亮的产品具有优势,也是第三个差异点。

人性化体验也是这个阶段的东西,外形如何适应人手把持?什么材料有最好的质感?ui与外形如何配合让人操作最舒适,各项功能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人最舒服?每个功能的UI如何设计让用户使用最方便,色调风格如何针对目标用户设计?各种操作如何切换适应人的心理?

ID也好,UI也好,人性化体验设计也好,都没有统一的标准。看厂商理解程度的高低,理解越深,越适合目标用户,产品越有竞争力。

在材料上,苹果用不锈钢框架,摩托罗拉用凯拉夫纤维,诺基亚用偏振片达到CBD效果,这些都是探索,而国内厂商探索是不够的。id和ui各家都在努力做,而很多国内品牌这方面的水平是欠缺的。至于做工精细方面国内更是只有少数品牌注意到了。

其实这一块没有核心技术,是通过努力就可以追赶和赶超的,只要厂家多用点心,多花点精力。

如果升华阶段完成了,就可以说厂家做出优秀的产品了,竞争就进入了第四个层次。

第四个层次是回归,产品都做到极致,功能、性能、人性化都出色。那么竞争就回归到功能机时代。资本实力,批量规模,供应链控制,管理水平,最终变成成本控制水平。营销能力,渠道建设,广告,策划,电商,流量,转变成销量。品质和售后服务决定口碑,品牌溢价决定超额利润。

到了第四个层次,市场会稳定下来,后起者很难超越。而在第四个阶段之前。是存在超车机会的。

时间:  2012-7-7 10:35
作者: 服务生

快速消费品,有点面子上的差异就行了。
时间:  2012-7-7 12:07
作者: 汪胖子

说到底还是先从别偷工减料开始
时间:  2012-7-7 12:45
作者: archewizard

现在做山寨机更容易了.
老罗的手机不知道是第几个层次.  我感觉是第三个层次,  还是很看好老罗的.

[ 本帖最后由 archewizard 于 2012-7-7 12:56 编辑 ]
时间:  2012-7-7 14:42
作者: 悠悠鱼

现在产品差异化太小了
时间:  2012-7-7 15:51
作者: 柏拉肚

快速消费的东西,别做的被大家拉的太远就可以了
时间:  2012-7-7 18:20
作者: oyjiangtao

分析的很深入
时间:  2012-7-7 22:06
作者: zkr158598

楼主太专业了,把手机行业的门清都摸透了。
时间:  2012-7-7 23:09
作者: lwxbt

我觉得LZ第一个分析就有问题了。
“第一个层次是入门,把产品做稳定,基本功能故障率够低,返修率够低”
在我选择android手机的时候基本上每部都有那样或者这样的缺陷,一上论坛全是吐槽。想找一台完美无缺的实在是太难得了
时间:  2012-7-8 07:41
作者: qdmaomaobear     标题: 回复 9# 的帖子

什么手机都有故障率,关键是出问题的概率可接收,出了问题售后服务可接收。
时间:  2012-7-8 08:55
作者: 有名导演

产品好坏不说,单单消费水平就是一道坎
时间:  2012-7-9 16:01
作者: qb_l

那就关注软服务。
时间:  2012-7-9 16:29
作者: songdalong

楼主的境界比较高,顶一下
时间:  2012-7-10 13:10
作者: heruojiang

撇开 PPP 的话,网络层控制通常只能用 DHCP。但 DHCP 本来不是干这个的。有几年大家花了很多心思强化 DHCP,让 DHCP 可以携带很多参数,管很多事情。但链路层的东西 DHCP 还是不方便管。或者换句话说,如果真的把 DHCP 强化到很方便管理接入用户,那它大概就会变成另一个 PPP。
时间:  2012-7-10 13:11
作者: heruojiang

撇开 PPP 的话,网络层控制通常只能用 DHCP。但 DHCP 本来不是干这个的。有几年大家花了很多心思强化 DHCP,让 DHCP 可以携带很多参数,管很多事情。但链路层的东西 DHCP 还是不方便管。或者换句话说,如果真的把 DHCP 强化到很方便管理接入用户,那它大概就会变成另一个 PPP。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