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如何重握主动权(11、22、27、28、43楼:高手过招)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2-3-26 16:58
作者: clifacer     标题: [原创]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如何重握主动权(11、22、27、28、43楼:高手过招)

==================================================
该帖于3月27日8:15被推荐至首页焦点话题(家园副管01)
==================================================

1. 电信运营商:越走越窄的传统业务之路
中国电信运营商在几番改革之后,竞争强度大大提高。在一些基层的竞争中,甚至已经出现了流血冲突。通信资费也一路下降,蛋糕越做越薄。传统的电信行业已经越来越无利可图。

传统的电信行业既是网络的提供者,也是业务(如话音通话、短信服务等)的运营者。但自从数据网络(互联网)出现之后,运营商实际上仅仅处于网络承载者的位置,网络的应用及其带来的收益基本上已经与运营商无关。在主流的业务提供商和终端提供商各自描绘的蓝图中,运营商已经被限定在网络底层的管道提供者的位置上,既无法提供业务,也不能引导用户。考虑到用户更换服务商的容易程度,未来的通信运营商的地位未必会比自来水公司更强,因为每户只会有一个自来水公司管道接入,而电信运营商则可以随意选择。
运营商在互联网盛宴中实际上处于尴尬的旁观者的角色,失去了长期以来拥有的网络业务的主导权。电信运营商迫切需要找到有效的办法,重握网络的主导权。

2. 腾讯公司:一个典型的样板  
我们不妨选择当今中国互联网界最成功的企业——腾讯公司,作为我们研究的样板。
2.1 腾讯公司的高速成长
2.1.1 注册用户数量的急剧上升

上图是腾讯IM QQ“同时在线用户”的统计,实际注册用户还应该与在线用户有一个大致稳定的倍数关系。
下图是网民数量与腾讯注册用户数量的对照图。可以看到存在比较普遍的一人多号现象,注册用户大致上为网民数量的3倍。(图略)
根据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1月)》,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由此推算,腾讯QQ的注册用户大致已经达到15亿左右。腾讯目前公布的最高同时在线数是1.6亿。大约1/10的同时在线率,也比较符合业界的一般规律。

2.1.2 业务领域的快速拓展

今日的腾讯,已经发展到了几乎所有的互联网领域。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产品线上都可以见到企鹅的影子。腾讯公司,俨然已经是互联网业界的王者。甚至腾讯的脚步还不止于此。在互联网之外,我们还能听到腾讯收购艺龙16%的股份的消息。


2.1.3 收入的快速增加

  2011Q1:总收入为人民币63.4亿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4.7%,比去年同期增长50%。
  2011Q2:总收入为人民币67.39亿元,比上一季度增长6.3%,比去年同期增加44.3%;
  2011Q3:总收入为人民币75.0亿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1.2%,比去年同期增长43.4%。
  
从08年至今,腾讯公司的年增长率在50%~87%之间,远远高于宏观的经济增长率(约8%),也远远高于电信运营商的经济增长速度

2.2 腾讯公司高速成长的奥秘
2.2.1 梅特卡夫定律  
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1946年- ),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美国科技先驱,发明了以太网,成立了3Com且制定了梅特卡夫定律 (Metcalfe's Law)。其内容是: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

2.2.2 梅特卡夫定律动态推论  
动态地看梅特卡夫定律,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两个相同性质的网络中间,后来者总是倾向于加入用户数较多的网络。而新用户的加入,必然导致此网络的用户数更多、优势更明显。也就是说,一个略微领先的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领先优势会越来越明显,直至形成压倒性优势,最终甚至会吸引另一个网络的用户放弃原网络并迁移到优势网络中来。
这是一个正反馈机制。这个机制是如万有引力一样,永恒存在、永恒有效,并不需要优势网络的掌握者有坚忍不拔之志,或者经天纬地之才。这个机制只需要他在最初的时候,领先那么一点点。

2.2.3 梅特卡夫的胜利  
与腾讯的QQ(OICQ)同时出现的同类型产品还有很多,如PICQ、TICQ、CICQ、GICQ……等等。但只有腾讯的QQ最终发展壮大了,其他的都已经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为何即时通信行业没有像其他行业一样出现双巨头或者多巨头对峙的局面(如可乐、家电卖场、大超市等)?何以只形成了今天腾讯QQ一家独大的局面?

对照前述梅特卡夫定律,答案就很清楚了:网络在梅特卡夫定律主宰下,消灭了所有的竞争者。 ……但是仅仅几个月以后,腾讯开始庆幸当时没有人愿意买下自己,因为OICQ的用户数正在以他们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着,用户增长曲线几乎已经变成了一条陡峭的直线。他们自己都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腾讯QQ的发展史-马化腾》  

可以合理地想像,在多种产品同台竞争的时候,腾讯可能只是因为比别人推出稍早了一点点,或者功能上略强一点,或者在推广上更用心了一点,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导致腾讯QQ的注册用户比别人多了一些——但这就足够了。功能上不足可以模仿,技术上落后容易追平,但已经形成的网络劣势却再也追不回来了。在梅特卡夫定律暗含的正反馈机制驱动下,本来只是微微落后者最后一落千丈,本来只是稍稍领先者最终一飞冲天。

腾讯的胜利其实是梅特卡夫的胜利。
今日之中国的即时通信市场,只是腾讯的天下。同时问世的那些竞争者已经消失了。其他的一些由巨头推出的竞争者,都处在勉力支撑的尴尬境地。用户已经有了腾讯QQ,没有充分的理由,不会换一个同质的网络,尤其是在新网络中可以联系的人少得可怜的情况下。

2.3 腾讯的业务模式  
腾讯公司的QQ一直拥有最大数量的用户,却迟迟没有找到将用户数量转化为经效利益的办法。早期的QQ曾经试图在聊天窗口放置广告,但聊天窗口有限的空白空间对广告来说实在狭小;腾讯又试图在用户不小心将鼠标划过广告区域时拉出大面积的广告,但这个行为导致了非常恶劣的用户体验。腾讯甚至还试图采取收费注册的形式向新注册的用户收取资费。理论上收取资费提供服务是很合理的,但在所有互联网业务均免费的大背景下这个策略却显得很不合理,实际上成了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自杀性行为。腾讯的收费注册策略在执行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后就被废止了。事实上腾讯公司一直没有找到好的将用户数量转化为经济收益的好办法,直到……直到腾讯公司推出了QQ弹窗。

很容易观测到这样一个事实:人很容易被眼前之物影响。(也许正是同样的原因,这个世界上贪w案的数量和总金额要远远高过盗窃抢劫案。)QQ弹窗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QQ弹窗直接将用户的眼球导向腾讯公司希望的方向。正是在QQ弹窗的影响下,腾讯新闻的流量迅速地超过了原来排名第一的新浪新闻;正是在QQ弹窗的影响下,QQ的网游业务从无到有,超越盛大发展成了行业第一;正是在QQ弹窗的影响下,QZone引入QQ农场之后,迅速占领了二三线城市的SNS市场,活跃用户超过了人人和开心。

可以说,腾讯公司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梅特卡夫定律,用QQ掌握了最大数量的用户。腾讯公司倚仗手中的大量用户,靠引导用户的眼球,占领了一个又一个领域。不夸张地说,腾讯公司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界事实上万能的垄断者。
巨大数量的活跃会员加上自动弹出的弹窗,就是腾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法宝。

2.4 腾讯的阿基里斯之踵   
巨大的会员数量是弹窗的基础,否则弹窗弹给谁看呢?巨大的会员数量是腾讯一切业务的出发点。所以腾讯最担心的,是失去IM QQ的用户。留住用户就是重中之重。所以腾讯想出了种种办法来增加用户对IM QQ的粘性。
腾讯的策略,最鲜明地体现在其极其复杂的等级制度上。与市场经济中一般的“给钱就服务”的规律不同,腾讯的很多服务用户光付钱是不够的,还要付出足够的时间才行。譬如,用户必须挂满一个太阳才有资格建群,会员用户必须升级到vip6才有资格建超级群,等等等等。最过分的是,用户若不再保持会员身份,则已获得的等级还会逐日下降。

若以寻常的买卖的习惯来看,这些规定是很不合理的。但若看到腾讯对失去用户的担忧,就能明白这些等级制度其实只是为了增加网络粘性、留住用户的一种比较夸张的手段而已。
腾讯公司最大的隐忧在于,它留住用户的手段其实主要就是网络在梅特卡夫定律主宰下产生的粘性。如果遭遇更大的网络的竞争,腾讯可能失去所有的用户。

3. 电信运营商:学习腾讯好榜样
3.1 模仿腾讯的必要性
3.1.1 电信运营商传统业务发展乏力  
虽然通常媒体在批评垄断国企的时候仍然习惯于以电信为代表,但整个电信行业基本上已经退出了垄断状态。我们可以在新闻中看到一个电力公司的抄表员年薪十万,一个高速公路收费员月薪八千,这个数字对电信行业的基层员工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电信运营商效益下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电信行业几番调整之后,竞争急剧加大,利润率大幅下降;
2. 业务种类单调,只能通过用户的增加来增收
a) 话音、短信等传统业务很难增值;
b)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1月)》,“过去五年内助推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几类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即将触顶,而其他年龄段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互联网的接受速度很难达到年轻和高学历群体的水平,致使整体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简言之,宽带业务即将触顶;
c) 目前3G等流量收入等成了新引擎,一段时间内还有发展空间。但长远来看,在不远的将来也将触顶。
3. 最关键的是,宽带也好,3G也罢,运营商基本上只是作为流量的承载者出现的。用户消耗流量的能力是有上限的(消耗带宽最大的是视频,而最清晰的1080p视频对应的实时流量约23M。超过这个门限之后,用户消耗的带宽很难再有实质性的增长)。与此同时流量所承载的应用带来的丰厚收入则流入了别人的口袋。电信运营商搭建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却只能看着别人在上面跑得虎虎生风,自己充其量只是挣了个苦力钱。

电信运营商迫切需要找到新的业务发展模式、新的利润增长点。
3.1.2 腾讯公司展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发展模式  
先看一下电信运营商与腾讯公司的数据对比:

市值

(亿美元)

2011上半年

营收(亿元)
同比增长(%

中国移动
2115.70
2501
8.8
中国电信
486.40
1202.8
11.7
中国联通
426.24
1013.85
22.9
腾讯公司
369
130.8
47

除移动目前遥遥领先之外,腾讯公司收入与电信、联通还有10倍左右的差距,但市值已经非常接近。同时腾讯公司还有远远高出电信运营商的增长率。假以时日腾讯完全可能发展成与几个电信运营商平起平坐的对手。
另外,可以回顾一下前面腾讯公司业务领域的图。腾讯公司立足QQ、并以此为基础向各个领域渗透的业务模式非常成功。
电信运营商到目前为止基本上还是互联网业务的旁观者,如果加入到互联网业务的盛宴中,将会拥有非常美好的前景。

3.1.3 国企的社会责任  
从资本意义上讲,腾讯早就是一个海外公司,而且是一个全媒体帝国的一部分。
腾讯最大股东是国际传媒大鳄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占腾讯50%股权,它是南非的传媒集团Naspers全资子公司。加上美国IDG(国际数据集团)持有的7%股份,外资持有QQ的比例已经超过50%。外资对腾讯形成了绝对控股,QQ实际上早已经掌握在外资手中了。
现在的腾讯公司,是一个外国资本从中国赚取利润的财富抽水机,也是一个外国势力架在中国的一个大喇叭。
再把视野放宽一点看,现有的中国互联网四大门户网站(腾讯、新浪、网易和搜狐)均是私企,客观上掌握了舆论的主导权,每每借机跳出来批评国企一番,而国企却没有合适的渠道来批驳。

3.1.4 电信运营商需要自己的喇叭  
2011年,央视指责电信和联通垄断,电信业界只能由《中国邮电报》发出批驳的声音。《中国邮电报》的覆盖面如何?
3.2 模仿腾讯的可能性  
考虑到梅特卡夫定律,对于一般的互联网应用提供商而言,如今再推出一个IM软件,即使功能更强大,技术更先进,也很难从腾讯QQ那里争夺到用户了。何况用不了多少时间,腾讯QQ就会充分吸收竞争对手的优点。对手在奉献了创意之后,将成为腾讯成长之路上的另一个牺牲者。
但那是对“一般的互联网应用提供商”而言的。
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是例外。原因是:一个腾讯QQ用户,必定首先是某个电信运营商的用户,然后才会是腾讯QQ的用户。这个事实直接导致腾讯的用户群始终是电信运营商用户群的子集。与此同时,运营商拥有腾讯无法模仿的短信业务。
当然,想超越腾讯公司,就不得不面对腾讯数亿用户在梅特卡夫定律作用下形成的网络粘性。在梅特卡夫定律主宰之下,拥有大用户群的网络必定吞噬掉拥有小用户群的网络。然而前述两个特点恰恰可以保证电信运营商的用户群不会被腾讯轻易吞噬,并且最终给电信运营商反过来吞噬腾讯的用户群提供了机会。
  
根据网络上公开的消息,移动网络用户:
  中国手机用户总数达9.27亿中移动6.27亿居首(知网空间201110期)
  中国电信手机用户数过亿(文汇报)
  宽带网络用户:
  中国电信宽带用户总数已达8000(和讯科技)
  联通宽带用户数量达5043(中国通信网)
腾讯QQ用户:目前注册数量已超10亿,同时在线数最高已达1.6亿。
  
由上述新闻,可以大致得到中国目前手机用户的格局:移动6.27亿占67.6%,电信1亿占10.8%,联通2亿占21.6%。另外,腾讯QQ用户因为不需要为非会员账户支付月租,因此较为广泛地存在一人多号的现象,实际数量还要打个折扣;而手机用户因为存在月租,只有很少的人同时拥有多个电话号码。在宽带市场中,电信占有61%的份额,联通占39%。
其实细究那些数字并没有太大的必要,我们只要简单地相信用手机的人、用QQ的人以及使用宽带上网的人群高度重叠就可以了。
那么,可以想见,如果运营商采取某种策略打通既有网络用户群与其自有的IM用户群,则梅特卡夫定律仍然会生效,只是这一次的结果,将不再有利于腾讯QQ了。

3.3 当下为什么不成功  
现在的局面是,中国移动有飞信,中国电信前有天翼Live、后有翼聊,中国联通有沃友。为何它们都不温不火,并未体现出梅特卡夫定律应有的效果呢?
窃以为,那是因为电信运营商对即时聊天软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而运营商又有独特的优点所致。细分起来,有两个原因:
1. 软件研发上没有投入足够资源  
上述几款运营商即时聊天软件在用户体验上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习惯了腾讯QQ的用户感觉多少有些不便,从而不愿意使用运营商的IM软件。
但软件上的差距是比较容易弥补的。如果运营商愿意,投入适当资源在软件上追赶上腾讯QQ应该不是难事。
2. 产品推广策略有误  
电信运营商有业务上的优势,包括语音通话和短信服务,并且这两个优势事实上是腾讯无法模仿的。
现在各运营商的即时通信软件中短信功能以一定条件下免费的方式提供,这是运营商相对腾讯的优势。但一般人并无大量发送短信的需求,偶尔发送短信并无必要启用IM软件。再者,在现在的套餐策略下发送短信并不增加额外的成本。因此免费短信并不足以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少数人可能有大量发送短信的需求,他们会采用运营商的即时聊天软件来发送短信,但不足以建立群体优势。

如果利用廉价的语音服务来提高竞争优势,一则现有业务运行得很好,用户没有换用即时聊天软件中提供的语音服务的必要;二则若发展得好,就对运营商自身的原有业务形成冲击。所以通过语音服务获利优势也不可取。
有些运营商还在使用抽奖的方式进行推广,一般是用户如何如何便“有机会中奖”。但99%是“有机会”,1%也是“有机会”。这样的推广让用户看不到诚意。

最重要的是,运营商没有注意到梅特卡夫定律的效应,没有制定出可以同时对整个用户群产生足够吸引力的推广策略。被吸引过来的零星用户在梅特卡夫定律的作用下仍将重归于腾讯QQ。
但短信等运营商独有的优势也留住了一部分客户,使得腾讯QQ不至于吸干运营商的IM软件的客户群。

3.4 运营商的必杀技  
在谈论“运营商的取胜之道”之前,必须明确:运营商对IM软件要有足够的重视,充分认识到其价值,有足够的取胜的愿望,愿意在软件上投入足够的资源使其与竞争对手的软件在功能和性能上都相当,这样,下面的策略才有意义。
考虑到梅特卡夫定律导致的网络粘性永恒存在,要实现用户从QQ网络到运营商网络的迁移,必须有措施促成用户一次性整体迁移才行。如果只有少量用户转移过来,一旦推广措施终止,在梅特卡夫定律作用下,他们仍然会转回原来的网络,付出不少努力争取来的用户只会临时性地存在于运营商的网络上。

我以为,可以通过“负资费捆绑”来实现IM用户的整体迁移。  
前面说过:一个腾讯QQ用户,首先是某个电信运营商的用户,然后才会是腾讯QQ的用户。用户群的绝对重叠可以保证运营商的的措施对QQ用户形成有效作用。运营商如果将用户在即时软件上的活跃程度(仅仅“在线”可能不够。可考虑施加稍复杂的限制条件,如:每天完成若干回合的有效对话)与套餐的资费作一个捆绑,对满足条件的用户进行业务资费减免,则应该可以对用户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以中国移动为例,目前中国移动在手机市场有70%左右的份额,可以合理假设基本上所有的QQ用户都有手机,进而可以合理假设70%的QQ用户都是中国移动的用户。如果中国移动的飞信的推广策略可以给活跃用户提供每月10~20元的优惠,则需要使用即时通信平台的人群中的所有移动用户应该会倾向于使用飞信平台进行交流。由于70%的腾讯用户同时也是中国移动的用户,这70%会迁移到飞信平台。而70%已经是大多数。腾讯QQ网络中的大多数人迁移到飞信网络之后,在梅特卡夫定律作用下,剩下的30%也很容易被吸引过去。面对这样的推广策略,腾讯很难拿出有力的对抗措施。毕竟,QQ最多只能做到让用户免费使用,而飞信却可以倒贴。

与此同时,移动还可以(可能也是必须)充分模仿腾讯的发展之道,推出对用户粘性最大的应用,如游戏、空间、微博、社交平台等等。等用户在移动公司的平台上安顿下来之后,推广策略也就可以停止了。梅特卡夫定律将会把用户牢牢地锁定在移动公司的新平台上。因为推广策略只需要阶段性存在(形成相对优势后即可停止),因此如果开始的让利幅度不够未能形成足够的吸引力,暂时性地多让一些也无妨。

当然并不是只有中国移动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电信和联通也一样有机会。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而言,他们的优势在宽带接入上。显然宽带接入占了互联网接入的绝对多数,而通过电信和联通接入的又占了宽带接入的绝对多数。目前电信占宽带用户的60%左右,联通占40%左右。移动占手机市场的70%左右。
* 如果只有移动一家(70%手机)采用负资费捆绑策略来吸引用户,则应有很大把握实现QQ用户群整体转移;
* 如果只有电信一家(60%宽带∪10%手机)采用负资费捆绑策略来吸引用户,则应有较大把握实现QQ用户群整体转移;
* 如果只有联通一家(40%宽带∪20%手机)采用负资费捆绑策略来吸引用户,因为用户群非常接近50%,联通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或者与腾讯形成胶着势态;

上面所说的“单家运营商采取此策略”的情况实际上不会发生。由于三家运营商处于激烈的竞争中,任意一家推广都势必会引起另外两家快速跟进。
* 如果三家电信运营商同时实行资费捆绑策略,则他们将各自争夺到部分用户但用户群均较小。如果没有哪家形成超过50%的用户优势,在推广策略停止后,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用户仍将回流腾讯QQ。而运营商则白白付出了推广的成本;或者谁也不敢停止推广策略,运营商进入长期失血状态。
* 如果三家电信运营商在行业协会的协调之下先实现三家IM软件的互通,然后同时以负资费捆绑策略进行推广,则覆盖面将非常接近100%,对腾讯QQ呈必胜之势,而各运营商也将分别得到一定的用户。由三家运营商瓜分即时通信市场,也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QQ对该市场的垄断,形成良好的竞争格局。简单估计各家得到的用户份额应与手机市场份额相当,因用户选择手机入网运营商的即时通信平台可享发送短信之便利。但各运营商此后围绕即时通信平台推出的各类产品和服务也会是影响用户的重要因素。

4. 结语  
对电信运营商而言,经济上,传统的业务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切入新的市场;政治上,需要尽到国企的责任、掌握自己的舆论管道。而模仿互联网明星企业腾讯公司的业务发展模式会是一个非常稳妥和有效的办法。

如果电信运营商能采取本文所述策略,电信运营商的IM平台应可在不久的将来彻底取代腾讯QQ全面占领中国即时通信市场。而惯于模仿的腾讯公司此次因为遭遇完全无法模仿的对手,将输给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在掌握了电脑用户之后,从此跳出提供语音、短信和宽带业务的局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开始有机会迎接互联网业务的无限可能。腾讯公司数年来的高速发展充分证明了“用户加模仿”的业务发展模式的可行性,电信运营商可以踏踏实实地沿着腾讯的脚印前进,追上并越过腾讯,拥抱无比广阔的未来。
时间:  2012-3-26 17:18
作者: 快乐男孩

发人深思啊。。。。。
时间:  2012-3-26 23:00
作者: 大树一株     标题: 写的非常好。

腾讯是最值得运营商去学习的。
时间:  2012-3-27 09:03
作者: AMD38450

楼主真是一个人过啊!
时间:  2012-3-27 09:17
作者: xxqlong

写的很牛X。
我也很奇怪,起码实现qq类似的功能应该不是很难吧,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就不明白了,联通的沃友咋做的那么差呢?从下载到现在我都没用过。
时间:  2012-3-27 09:22
作者: serlina6

写得很好,但是可实施性不强,腾讯梅特卡夫定律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庞大的用户群很大一部分成为了上班族通讯的工具,只要上班需用电脑并有网络的,基本都会应用开QQ,这一点是连MSN也无可比拟的
时间:  2012-3-27 09:33
作者: 疯子猪

如果在互联网初期,有运营商能意识到网络即时聊天的重要性,能意识到主页+搜索的重要性,那发展会完全不同。
现在我感觉QQ用户粘度都超过了手机。不只是因为聊天,空间和微薄很多人也丢不掉了。换号的见多了,换QQ号的真不多。
我一直感觉腾讯软件是做的最差的,各种山寨,各种优化不好,各种占地方。可是三家运营商哪家能比得上?怕是连山寨都山寨不来。
除非3家联合起来……不过3家联合起来,直接可以把QQ封掉了。
时间:  2012-3-27 10:08
作者: anson0123

写的真好,战略的角度思索CT行业的未来,如果电信业能有这样或那样的发展可行性实施的话,如果通信人都能这样思考问题的话,CT行业不仅不会成为夕阳产品,而且还可以焕发第二春
时间:  2012-3-27 10:10
作者: longhualin

一直感觉腾讯出游戏各种坑爹,让人蛋疼不已。经过楼主一说,感觉三大运营商连让人蛋疼的机会都木有,五各种吸引力活动,北人们遗忘了
时间:  2012-3-27 10:28
作者: carmenf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认真拜读全文,感觉楼主非常有heard。我记得在很久以前,我曾对有关“如何打败QQ”的贴子中回贴发表过自己的意见。在此不作累述。对楼主的观点,我有以下看法:

1、QQ是民企起家,做的事完全以市场竞争、客户需求、互联网潮流为发展准绳;而电信运营商是国企,以服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完成国资委和工信部下发的任务为目的;(体制差异)

2、和QQ一样,电信运营商内人才济济,其中不乏对互联网运营有独到见解的人才,但可惜这些人才均无实权;(人才选拔差异)

3、国家对工信部每年下发GDP增长贡献的任务,工信部每年向运营商下发客户、收入、业务增长的任务,完成,手握实权的领导们集体富裕,不完成,领导和员工集体降薪。而完成任务的最直接、最可控、最能预见结果的方法就是在现在业务基础上,全员营销放号,加大业务收入基数。做IM,谁都没法预计后果,成当然好,要是玩砸了责任谁负??!!即使成了,也不是一两年能见到成效的,你看QQ的IM做了多少年才有现在的规模。但运营商的领导们却是有任期的,谁愿意在自己的任期内用自己的乌纱开玩笑?!另一方面QQ如果玩砸了,破产清算或等待MSN收购就两条路,破斧深舟之路,QQ走出来了,而且越走越强。(发展方式差异)

4、在运营商现有的业务模式下,不管是哪一种IM,其实实质上都对运营商的传统业务,特别是语音和短信带来极大的冲击。但现在的语音和短信,尽管收入份额不断下滑,但依然是运营商们完成收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IM的发展动力不足是十分正常的事。但IM却是QQ维系和扩大客户基数的唯一有效途径,因此QQ倾尽全力去发展IM以保证客户长期活跃也是其重中之重。(利益关键点差异)

    QQ模式能成功,不代表运营商也能用,也不代表运营商们用了也能成功。单纯从技术上看,如果运营商真要在IM上做功夫,方法又岂止“负资费捆绑”一种?!虽然我也十分认同运营商的业务不能离开互联网内容应用,但目前在运营商这种国企内,要让他们在互联网内容应用上投入更多,综合以上4大差异,楼主这个做IM策划书应该是写给工信部更为适当。在中国,运营商只是执行的角色......
时间:  2012-3-27 10:28
作者: 我是王老吉

大智慧呀
时间:  2012-3-27 11:03
作者: renchong02

精辟   值得研究
时间:  2012-3-27 11:10
作者: yangjiag

现在三大运营商各自推出的IM业务都只是为了加大用户黏性,拉拢用户,说白了就是窝里斗,互吃窝边草,也求得在恶劣的大环境下夹缝生存。须不知这恶劣的大环境是由外界因素造成,其中自然也包括互联网数据及语音业务的分流。楼主提出了三大运营商联合起来共建一个IM平台,通过“负资费捆绑”来实现IM用户的整体迁移,达到分享互联网这块大蛋糕的目的。但这并没有改变传统语音及数据业务被互联网分流的趋势(除非运营商强制禁止任何IM工具接入网络,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而,运营商同时扮演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的角色,也只是让运营商多了一个新的成长机遇,但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内容应用提供是一门学问,不仅仅是一个IM工具绑定了所有用户就行,事实上腾讯最赚钱的也并非是QQ,它只不过是一个平台,真正赚钱的是游戏等其他业务。传统运营商基于企业性质、管理体制等原因,要成功扮演这个角色谈何容易。

[ 本帖最后由 yangjiag 于 2012-3-27 11:31 编辑 ]
时间:  2012-3-27 11:31
作者: 嘟嘟158

学习中…
时间:  2012-3-27 12:15
作者: zhangzhifu

认真拜读……
时间:  2012-3-27 13:07
作者: 清风凉从

三家运营商的政策壁垒鸿沟过大。连一个基站共享都做不好,遑论平台互通?
让三家齐心的办法就是,回归各自区域的相对垄断。
时间:  2012-3-27 13:27
作者: clifacer     标题: 回复 7# 的帖子

MSN斗不过QQ是文化圈的问题。中国文化圈内QQ先入为主了。在梅特卡夫定律作用下,不会有第二个网络的生存机会。
时间:  2012-3-27 13:30
作者: clifacer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软件不难做,可以说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做三个月足矣。做得差只能说明不重视。
时间:  2012-3-27 13:41
作者: clifacer

原帖由 serlina6 于 2012-3-27 09:22 发表
写得很好,但是可实施性不强,腾讯梅特卡夫定律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庞大的用户群很大一部分成为了上班族通讯的工具,只要上班需用电脑并有网络的,基本都会应用开QQ,这一点是连MSN也无可比拟的


恰恰相反,我认为我提出的策略实施性相当强。因为每一个QQ用户都首先是一个运营商的付费用户,负资费捆绑必定会同时对所有的人产生吸引力。
时间:  2012-3-27 13:44
作者: clifacer

原帖由 大树一株 于 2012-3-26 23:00 发表
腾讯是最值得运营商去学习的。


几乎所有腾讯的软件都是“学习”别人的,为何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正因为它一开始模仿的是IM,而IM用户群被梅特卡夫定律主导。不要担心腾讯,它只会模仿,没有创造力。所以,运营商完全可以大胆地学习腾讯。
时间:  2012-3-27 13:59
作者: clifacer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前3点我没意见,就第4点说说我的看法:
“不论哪一种IM,对是对运营商传统业务的冲击”,这话完全正确。但是,你不冲击别人也会来冲击,与其等别人来冲击不如自己来冲击,至少业务还抓在自己手里。前不久柯达倒了,是受数码相机产业冲击才倒的。然后我看到一条令我无比惊讶的消息:数码相机是柯达发明的!固执地抱残守缺,结果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另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索尼。索尼在CRT上做得非常成功(特丽珑),结果就是没有跟上液晶平板的潮流,在新一代的电视中已经被边缘化了。

[ 本帖最后由 clifacer 于 2012-3-27 14:07 编辑 ]
时间:  2012-3-27 14:14
作者: qdmaomaobear

其实,真不要脸的话

移动,联通、电信三家联合,推出一个聊天软件,限期一年,然后对腾讯断网即可。
时间:  2012-3-27 14:15
作者: tzydwhb

不错,有见解
时间:  2012-3-27 14:16
作者: qdmaomaobear

运营商做应用,最大的问题是官商习气不适合与私人企业竞争。
时间:  2012-3-27 14:28
作者: mayabinxa

分析的不错,但现在的运营商都是垄断下的怪胎,有几个想这么长远的,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可以了
时间:  2012-3-27 14:28
作者: clifacer     标题: 回复 14# 的帖子

腾讯的移动QQ显然大规模地减少了用户对短信的需求。现在腾讯已经在做微信了,一种非实时的语音对话业务。等运营商的移动宽带再发展得好一点,实时的语音业务是自然而然的事,实时的视频业务也是自然而然的事。运营商如果还没有什么动作,就安心等待彻底沦落为网络管道工的那一天吧。届时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接入哪家电信运营商,我真看不出电信运营商能比自来水公司强在哪里。

IM本身是不赚钱的。如果用负资费捆绑策略推广,开始的时候甚至还会赔一些钱,运行期间也是不断地需要投入。为什么必须抓住IM?IM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掌握了用户的电脑桌面,可以方便地向用户推荐一些更有意义的东西。这也正是腾讯正在做的事,也是运营商一定可以做的事。考虑到腾讯正在向语音和视频方向的渗透,这甚至也是运营商必须要做的事。
时间:  2012-3-27 14:52
作者: carmenf     标题: 回复 22# 的帖子

当一艘巨型航母在海上航行,在其火力射程范围内已无任何对手可以对其产生威胁,唯一的威胁来自海上的礁石。当瞭望手发现在航道上有大量海礁时,将情况及时通知船长。船长还有半小时就要退役了,现在前方的海礁离自己的航母还有1小时的航行里程。如果现在调整航道,一来要写报告,二来不能保证调整后的航道上没有海礁。于是船长下令,维持航向。

中国运营商现在在互联网市场上的境况比上面的情况还要复杂得多。一不小心就会留下千古骂名。除非出现一个朱镕基式的铁血领导,“我已准备好100具棺材,99具给贪官,1具留给我自己。”用这种决心来投入互联网应用市场,方能带领运营商去突破“海礁”的包围。不过当然,对于运营商IM市场而言,第一步已经踏出了,三大运营商各有自己有IM,虽然客户数量不如QQ。

当然我赞同互联网内容运营应当成为电信运营商业务发展的一个重点。当一个人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他做的决定会十分轻松,就像创业期的QQ。但当一个人有太多东西可以失去的时候,做起决定来反而战战兢兢,运营商的领导就是这种情况。同样地,对于建言的人,古时候叫谏官,他只需要对皇帝负责,而皇帝却要对天下负责。所以清正的谏官可以直言不讳,而皇帝要做最终的决定就难多了。谁知道你这个谏官讲的是不是真的,谁知道下面执行的人会不会雷励风行,谁知道老佛爷的看法怎样......

最后,无奈的一句:国企体制不破,市场难有作为!!
时间:  2012-3-27 15:26
作者: jamebong007

收藏,慢慢看
时间:  2012-3-27 15:53
作者: 流浪的李白

思考中
时间:  2012-3-27 16:21
作者: hi17

lz写此文的时候,是不是还没微信,,假以时日,,我完全可以用我的QQ号取代我的电话号码,所有的语音电话,短信,视频电话,都可以跑在数据通道上!
时间:  2012-3-27 16:28
作者: reader371

写的很好,建议成立合资公司经营IM,待发展到一定规模收购qq,上市后逐步收购全球各运营商(亦包括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届时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转型运营商成立啦。
时间:  2012-3-27 17:31
作者: fangzhilang

楼主,你了解互联网企业和国企的区别吗?
有句话说的好:中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体制问题。
你分析的对象就错了。。道理谁都知道。。再分析有啥用
时间:  2012-3-27 17:45
作者: psleffort

写的非常好哈!
时间:  2012-3-27 17:50
作者: UniRyan

技术贴,楼主辛苦了!

但本人觉得腾讯成功之外并不是因为他想出了一个弹出窗口,而是作为一个SP形式,与电信运营商结合。通过手机或固话,可以实现支付。(事实上,这令外人感到惊讶,国外的互联网发展比中国早,但却从未想到用手机可以支付这种形式,在这点上,外国是学中国人的。另,以前很多人就是为了赚Q币利用公司座机打电话充值等),另一方面也是利用了很多机关单位和国企、学校,对职工的话费全额报销。所以用手机定制相关的QQ业务,用户不会觉得心痛。

这也是腾讯致胜之道。请指教!
时间:  2012-3-27 18:09
作者: olms

同意楼主的分析及11#的观点!
       个人浅见:运营商掌握着管道,做好智能管道,做好流量经营,收流量费也不错。
但大势下,能切入平台商和内容商,进行合作才是根本啊。
       国企想做成事真的很难,一声叹息!
时间:  2012-3-27 18:40
作者: yangjiag     标题: 回复 27# 的帖子

你可以参考11#,运营商向内容应用提供商转型不仅有能不能的问题,还有行不行的问题。退一万步讲,哪怕得到工信部的支持能了,也未必可行。步子跨太大了也会扯到蛋,我从没见过一个国企能够在自由公平竞争生存下来,也不存在自由公平竞争,我们所熟知的国企几乎都是垄断资源型或者有国家特别政策扶持的。哪怕运营商联合起来控制了IM平台,它能够像腾讯一样在各个领域阻击其他互联网大腕么?社交有人人新浪,电商有淘宝京东,哪怕腾讯最赚钱的游戏部门也只不过在业界排第三,还有网易盛大。互联网市场需要对应用风向有敏感的把握,庞大的国企体制能否迅速做出反应,确实让人怀疑,难不成一直用返话费的形式烧钱挽留客户,这未必可取,不是每个人都在意那么几十块钱,更多人在意的互联网应用的服务及体验。我觉得运营商寻求新的业务成长点还是得依赖自身资源的优势,如移动现在推出的云计算服务,就是凭借自己有带宽资源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
时间:  2012-3-27 18:54
作者: szzts

严重同意11楼的说法,运营商是玩不了IM的
时间:  2012-3-27 19:54
作者: fionawang2009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强,都很有厉害呢,醍醐灌顶呀
时间:  2012-3-27 19:58
作者: fionawang2009

听着有点担忧了额,腾讯会超过电信了
时间:  2012-3-27 20:50
作者: y116201075

腾讯就是人多的优势
时间:  2012-3-27 21:18
作者: 香草子

过份看得起腾讯了。做运营商,才是赚大钱的生意,不用妄自菲薄。整个移动互联网的蛋糕非常大,留点给别人吃吧。
以移动这么厚的家底,能调动这么多资源,也没打算太指望飞信。因为,运营商们很清楚,即时通讯软件,腾讯的QQ已经占尽了先发优势,这一行是赢者通吃,飞信这类东西,不可能带来多少利润。
具体到联通的沃信,就更加不用投放太多资源进去了。有一个可以用,就行了,聊胜于无。
时间:  2012-3-27 21:46
作者: 香草子

很多人担心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们会威胁到运营商的利润。拿腾讯这样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标准来衡量运营商,是过份看得起腾讯了。做运营商,才是赚大钱的生意,不用妄自菲薄。整个移动互联网的蛋糕非常大,留点给别人吃吧。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把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境界,就能赚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利润,何必老盯着别人碗里的菜呢。能把自己锅里的菜做好,就很好了。术业有专攻嘛。

比如拿移动来说,没错,它的TD制式是很烂,但是,不妨碍移动在2011年靠着6.5亿2G客户赚了1259亿元人民币。而且,可以预期,移动在2012年、2013年,仍然可以每年赚到过千亿的利润。腾讯2011年那区区120亿的利润,还不够移动的零头呢。

以移动这么厚的家底,能调动这么多资源,也没打算太指望飞信赚大钱。因为,移动很清楚,在即时通讯这一行,腾讯的QQ已经占尽了先发优势,这一行是赢者通吃,飞信不可能带来多少利润。具体到联通,现在还处于3G的投入期,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就更加没必要投放太多资源进去搞沃信了。有一个可以用,聊胜于无,就行了。

说白了,就是要容得下别人赚钱。整个产业链的蛋糕是非常大的。移动可以赚1千亿一年,腾讯一年赚个百把亿,又何妨呢。什么时候见苹果公司对全球的运营商不爽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过分计较、紧张,就显得太小家子气了。
时间:  2012-3-27 22:28
作者: HopStart

一个好的平台,通过此平台,不断完善用户的需求,这才是运营商的根本出路!
时间:  2012-3-28 09:03
作者: one2one

运营商什么时候都是唧唧斗叽叽,该自恋的照旧自恋,已发癫的依然发癫,装糊涂的还装糊涂,其实发牢骚、发感慨的都是p民一群。
时间:  2012-3-28 09:09
作者: clifacer     标题: 回复 43# 的帖子

可否请兄台看一下我在22#的发言呢?只看当前碗里有菜就满足了,不怕吃了上顿没下顿吗?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是我们学过的哲学的基本内容。
另外,我也并没有说腾讯是多大重量级的对手,我更主要的观点是,腾讯提供了一条电信运营商突破当前业务范围的思路。腾讯的业务模式几乎可以无风险地效仿。

运营商现在是空有十几亿的用户在手上,但无从措手。既不了解他们的习惯,也不能给他们引荐商品和朋友,无法从中挖掘出用户新的消费需求,只能收个固定的月租费渡日。电信王晓初提出“新三者”的概念: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想法很不错,但如何实施呢?内容和应用的主导者不想也不需要让运营商来参与。运营商如果能抓住用户,才多少有一点说话的资格。

[ 本帖最后由 clifacer 于 2012-3-28 09:35 编辑 ]
时间:  2012-3-28 09:13
作者: clifacer

另外,我觉得不少朋友对国企成见很深。推荐两篇文章,也许可以帮大家开阔一下视野: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38/61/63/4_1.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53af3501017ucx.html
时间:  2012-3-28 09:46
作者: clifacer

大家还可以看看这个: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041623.shtml
这里面讲到了腾讯拥有的优势。我以为,这些优势完全是以庞大的QQ用户为基础的。如果运营商争取到了这些用户,这些就是运营商的优势。但这些用户明明就是运营商的用户!有什么理由不把他们争取过来呢?
时间:  2012-3-28 12:00
作者: ibmder     标题: 不解决体制问题很难成功


时间:  2012-3-28 16:58
作者: clifacer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总有人说体制是个问题。

就事论事:如果将其比喻成一场战争,运营商其实是立于不败之地的。运营商每月固定地从所有用户收取费用,此役胜负不会影响自己的收入和用户数量。运营商最差的情况也不过是不胜。如不出意外,运营商将争取到所有的用户成为自己的IM用户。一旦多数人过来之后,梅特卡夫定律将把他们锁定在运营商的IM平台上。反之,对腾讯而言,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平局。其实这也正是我敢于公开发表此文的原因。
运营商可能面临的挑战是,短期内有大量的用户涌入自己的IM平台(从目前的规模暴增至几亿的规模),后台是不是撑得住。不过就算暂时撑不住也没关系,运营商多付出一些推广资金而已。一次不行还可以再来一次。而腾讯只要输一次就彻底输了。
时间:  2012-3-28 17:23
作者: clifacer

原帖由 reader371 于 2012-3-27 16:28 发表
写的很好,建议成立合资公司经营IM,待发展到一定规模收购qq,上市后逐步收购全球各运营商(亦包括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届时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转型运营商成立啦。


我看兄台这样说未必没有戏谑的意思。但如果考虑到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已经是美国最大的债主,中华文化已经在宏观上呈现出全面复兴之势……将来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要来与中国人做生意,所有的人都会加入到中国人的IM平台上来……这个平台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
时间:  2012-3-28 21:15
作者: sd_yjy

看看,,写的挺好的
时间:  2012-3-28 22:22
作者: carmenf     标题: 回复 50# 的帖子

楼主想得太简单了。试问运营商中有哪个领导有勇气迈出这一步?!楼主还是先想好如果玩砸了,领导的乌纱如何保得住再说吧。不要打此役运营商不可能败之类的包票,世事永无绝对。强调一点:体制问题绝对是能否迈出这一步的关键。因为在运营商现有体制下,领导对市场的忧患意识永远不可能上升到民企的层次。而且尽管现在传统业务收入不断下滑,但领导们还是高薪厚禄,至少在他们在位期间不愁吃喝玩乐,也犯不着去为成功后属于国家的百多亿IM市场去把本来就属于自己的每年百多万帐面收入和手握的实权置于危险之下。就是因为领导们忧患意识不足,而且太过安逸,他们是不可能去冒险的。这个不是IM应不应该做的问题,是领导们会不会做的问题。个人觉得楼主不要在IM应不应该做的问题上纠结了。时代不断进步,如果到了哪一天体制慢慢改变了,或许这一切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变成楼主理想中那样。但我想念这决不是一两份对QQ的分析和对IM市场的策划能推动的。

[ 本帖最后由 carmenf 于 2012-3-29 08:29 编辑 ]
时间:  2012-3-28 23:26
作者: 斯文书生

术业有专攻,你想从上游到下游一把抓,都垄断起来,可能么?还是老老实实做好管道工这份有前途的职业吧!!!!
时间:  2012-3-29 10:04
作者: clifacer

哈哈哈哈……晶晶姑娘,原来你也睡不着么?

算了,就留给有心的人吧。
时间:  2012-3-29 14:54
作者: zypzsu

值得深入研究讨论...
时间:  2012-3-29 14:57
作者: bjpainter

战略层面,运营商发力做强IM图什么?无论用户用何种应用,流量费就在那里。流量费收入=用户规模*人均流量*每M流量价格,前两项都会随移动互联网的爆发而增加,最后一项会因竞争而减少,但只要不大范围地按时长计费,总收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肯定会继续增长。成本方面会比较复杂,可能会因为持续扩容影响利润率,但对保持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来说,基础业务运营安全得多。而做IM图的肯定不是IM本身,而是占领用户入口后的增值营收;前面一个环节肯定会影响主营业务营收,就看后一个环节能不能补回来。按楼主的方案,第一环节不算主营减收,即使单纯的补贴营销成本最最保守看还要数亿乘上补贴周期,而后一环节的帐基本无法计算(拍脑袋除外)。再上一步,业界对运营商第二个环节的思路很敏感,搞不好三家陆续摆出的“开放”姿态就打水漂了,无法得到产业链的支持。所以战略层面对内对外的故事基本都很难讲圆。
战术层面,运营商怎么做IM?第一环节好做,砸钱建平台即可,但做大做强还要建立生态链就难了。另外关键的问题不在具体战术,而在于战略认同。如果管理层没有一个清晰明确有力的战略指引,在内部各公司、部门间协调资源、协同策略就会变成梦魇了。
由此,摆清自己的定位很重要,移动互联网讲究相融共生,能一起赚钱就好,不用特别拘泥于钱是谁分给谁的,因为大家添的是不一样的柴,少了谁都不好。
时间:  2012-3-29 19:33
作者: 猪油拌饭

腾讯真的是太强大了
时间:  2012-3-30 08:51
作者: CCThinkBank

宽带资源已经垄断,在中国只要运营商切实把服务做好,不存在Hold不住的情况。这样的话题没啥新意。
时间:  2012-3-30 09:49
作者: clifacer

其实我以为,国有企业维持公益性运营才是国民之福,不过这个说法在当前市场化环境之下显然有点不合时宜。不讲也罢。

要说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本来就是全国人民的,如果通过向人民让利的方式来促销,也不算流失了什么,无非是从人民左口袋挪到了右口袋而已。而如果向境外资金出让资本才是真真正正的国有资产流失。

另外,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上海电信的IPTV目前正是用这种方式在促销的——每月开机8次以上免收费用,否则需要交20多元的月租费。

运营商做IM图的当然不是IM。因此我在主文当中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说明运营商要IM到底可以图什么。
前面我给出的天涯的帖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周鸿祎曾说过一句很悲壮的话—“互联网企业有三件事是一定要面对的:生、死和腾讯。”

以现在腾讯的发展趋势,将来中国互联网的结构就是:三家运营商提供基础网络,上面一家腾讯在做所有的互联网业务,包括实时语音和视频。在运营商面前,现在的腾讯还算是弱小的。等腾讯发展到与运营商相当的时候,运营商的梦魇就该来了。“互联网讲究相融共生,能一起赚钱就好”这话很不错,颇有世界大同的风范,但你问问腾讯是不是认同?那些被腾讯挤死的大小公司是不是认同?
时间:  2012-3-30 10:07
作者: clifacer

原帖由 猪油拌饭 于 2012-3-29 19:33 发表
腾讯真的是太强大了


腾讯的强大正是源于巨大的用户数量。举目四望,当今之世,唯有运营商能一举完成其用户群的转移。就算运营商拿到了用户之后什么也不干,也为自己消灭了一个心腹大患,同时还还了互联网一个健康的生态。

运营商如果掌握了IM,以后推销自己的产品的时候就不需要到别处做广告了。
我曾经在淘宝上买过一个单反的偏振片。后来我再次登录淘宝的时候,淘宝竟然给我推荐了几款与我的相机配套的产品。——这是我唯一一次看到不让我反感的广告。
——而IM,是绝佳的定向广告平台。这个平台的广告效果注定比电视广告要好。

作为广告媒介,互联网平台可以深入地掌握用户的信息,肯定比泛泛而谈的电视要好。
作为新闻媒体,现在互联网上消息来得比电视更快,而且更接近真相。
作为娱乐平台,互联网远比电视要自由。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想看多少就看多少。
而IM可以作为这一切的总入口。

现在已经有明显的趋势:媒体的重心正在向互联网全面转移。运营商没有理由甘于管道工的角色而不掌握主导权。这也是一场争夺话语权的战斗。难道运营商就那么喜欢接受电视台单方面的批判?

这里的天地很宽广,运营商实在不应该放弃。

[ 本帖最后由 clifacer 于 2012-3-30 10:18 编辑 ]
时间:  2012-3-30 10:27
作者: carmenf     标题: 回复 60# 的帖子

并非一定要说服楼主认同运营商不会做IM,而是个人认为楼主没有在个人位置上对这个问题做换位思考。再举一个例子。现在有传闻说中国将向民营企业开放基础网络资源,只要民企获得相应资质和有足够资金,将允许民企进入运营电信基础网络。问楼主:资质和钱对QQ来说应该不成问题,如果上述传闻最终成真,你认为QQ会不会选择进入基础通信运营领域?!这个问题与目前运营商会不会做IM的原理是一样的。而我则认为最终QQ不会选择进入。除了进入基础通信运营领域要投入的资本外,运营经验、行业关系和营销渠道,QQ也明显不足。可能楼主会说,QQ进入基础电信运营要投入的资本,与运营商投入IM的资本根本不是同一个数量级,不能相提并论。但对于决策人而言,后果是一样的。一百亿和十亿的投入成功与否,足以是一个关系到QQ和运营商领导人职业生涯生与死的决择。如果我的假设成立,QQ不会投入基础电信运营,为什么楼主还是一定要认为运营商会投入IM的运营呢?

另:上海IPTV的每月开机8次以上免收费用,与你主文所讲的IM负资费捆绑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IPTV现在属于运营商的宽带主营业务,每个IPTV放号,相当于一个宽带放号,为运营商目前的年度放号任务完成有一定贡献,而IM负资费捆绑就没有这个作用了。
时间:  2012-3-30 14:00
作者: crazybluesky

运营商,不要给ICP太低的价格了。内斗太多,自伤太狠。
时间:  2012-3-31 16:16
作者: tiantian903343

值得借鉴
时间:  2012-4-3 23:41
作者: 讲故事的人

写的太好了,哪里有天下大同,和和美美的事情啊
时间:  2012-4-5 15:23
作者: gotosports

思路很清晰,但是不具操作性。三大运营商是国企体制,国企体制相比腾讯等公司的体制,会造成两个方面的严重问题,1)国企是官僚的温床,官僚的特点就是四平八稳,滴水不漏,没有人敢于拿自己的位置去赌一把。2)腾讯可以吸引一流的人才,快速启动,但三大运营商表面有很多人,但待遇不可能做大幅度调整的前体下,有几个人会愿意到运营商搞网络应用?
还有一点,多年之前,已经有人给运营商高层提过收购腾讯,但无人能做主--体制使然。
时间:  2012-4-19 11:43
作者: 瑞士军刀     标题: 这是机制问题,运营商没戏

楼主说的是常识,05年我们做飞信的时候就知道IM肯定是未来的趋势。
但是,如果你能到运营商总部、省公司待上一段时间,再到腾讯、阿里、百度待上一段时间,你就明白为什么了。
腾讯出一个产品,从创意-设计-原型-测试-发布-上线,这个流程一般不超过两个月,FACEBOOK这样的更快。而要是到运营商,创意-设计就得半年,你得写个PPT给你的上司汇报,然后相关部门扯皮,然后再汇报,再给上层汇报,然后开经理办公会,最后批。等你批准时,人家产品都上线俩月,用户过百万了。
但是,如果你说,我们运营商也可以提高效率,把这些产品放给省公司地市公司,他们很狼性的(特别移动比较狼性)。这个模式不是没玩过,当年的手机音乐就是这么玩的,半年音乐平台和彩铃就出来了。但是,你懂的,省公司这么推,开发人员和运营人员的收入却不像腾讯那种能给几十万奖金。那就只好做点违法的事,结果就是一堆落马,继续一抓就死。
这就是机制问题。运营商的机制决定了它无法像腾讯、新浪、facebook那样发展。
产品背后的事其实都是人的事。
时间:  2012-4-19 17:24
作者: liuzehao1986

移动,联通,电信又何尝不是这个情况?
曾几何时,总有人抱怨说联通的网络不给力?
曾几何时,总有人抱怨说联通的服务太烂?居然和顾客对骂!
后来电信又涉足到移动通信领域,有了CDMA,CDMA2000,更是把联通逼上绝路.
做企业,做的就是细节!你比别人做的稍微好一点,比别人强那么一点,那么你就比别人领先那么一点.对于会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行业,都遵循梅特卡夫定律.就像操作平台,我们为什么要用微软的WINDOWS平台一样,为啥不用苹果的平台?!
日常中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餐饮业,服务业,越做越差的时候,不妨回头想想,自己到底缺少什么?!
时间:  2012-4-20 09:22
作者: 大兵张嘎

厉害啊
时间:  2012-4-20 14:39
作者: 邓玉龙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分析得很理性!
时间:  2012-4-24 09:25
作者: clifacer

原帖由 瑞士军刀 于 2012-4-19 11:43 发表
这是机制问题,运营商没戏楼主说的是常识,05年我们做飞信的时候就知道IM肯定是未来的趋势。
……
这就是机制问题。运营商的机制决定了它无法像腾讯、新浪、facebook那样发展。
产品背后的事其实都是人的事。  


我觉得,应该这样理解:国企和私企各有特点。特点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却不是一定的,可能因条件而不断变化。

大家可能都觉得私企体制好,但事实上活得长久的私企并不多。那些命如蝼蚁的小私企就不说了,光看看已经消失的北电,朗讯,康柏,仍在挣扎诺基亚……等等等等,已经能够说明问题。国企么,也许体制不够灵活,也许船大难调头,但只要选好方向坚定地走下去,成功是必然的。

(《射雕》里,黄蓉从洪七公那里学了一套“逍遥拳”,郭靖愚笨,只学得“降龙十八掌”。

  洪七公道:“那女娃娃的掌法虚招多过实招数倍,你要是跟了她乱转,非着她道儿不可,再快也快不过她。你想这许多虚招之后,这一掌定是真的了,她偏偏仍是假的,下一招眼看是假的了,她却出你不意给你来下真的。”
  郭靖连连点头。洪七公道:“因此你要破她这路掌法,唯一的法门就是压根儿不理会她真假虚实,待她掌来,真的也好,假的也罢,你只给她来一招‘亢龙有悔’。她见你这一招厉害,非回掌招架不可,那就破了。”


[ 本帖最后由 clifacer 于 2012-4-24 09:28 编辑 ]
时间:  2012-4-25 08:49
作者: clifacer

简单而言,运营商可以实现IM与短信平台的互通,因而比腾讯占优势。腾讯的优势是覆盖面广,基本上覆盖了三个运营商中所有IM用户。
如果仅有运营商有IM,在当前市场格局下,运营商的移动网络会因为IM功能的加入而实现网络(功能)上的扩展,即梅特卡夫定律的作用范围扩大了。单个运营商的闭锁特性更强。这种情况下,移动因为市场份额大,会占优势。
但现在有QQ存在,导致这个优势基本不存在了。运营商如果不能互通,只能是自绝于用户。
如今之计,运营商如不愿用资费策略,不妨先在运营商之间做好互通,此举可将运营商IM覆盖面扩大到比腾讯还大——至少给每个IM用户一个使用运营商IM的理由。因为发送短信的优势,仍然有慢慢吸引用户的机会。
时间:  2013-1-5 22:50
作者: twhawk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13-1-6 16:39
作者: twhawk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13-1-6 16:40
作者: twhawk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13-1-10 13:26
作者: nalamao

腾讯在即时通信领域起步早是成功的关键,正如移动一样,要想追平甚至赶超,难度和投入必定少不了!运营商不一定会在如今猛打价格战的今天还抽身增加科研成本!
时间:  2013-1-10 18:34
作者: 亮哥哥

真是一篇好帖子,希望大家借此认真讨论一番,给运营商的发展提供些思路和启发
时间:  2013-4-9 13:04
作者: clifacer

运营商开始酝酿向腾讯收费了。全民声讨,呵呵。
时间:  2013-5-22 23:57
作者: sekingme

感谢您分享思想
时间:  2013-5-22 23:59
作者: sekingme

感谢您分享思想
时间:  2013-5-23 17:39
作者: wyface

up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