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电源缓启动原理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1-9-25 16:05
作者:
h99110501
标题:
电源缓启动原理
现在大多数电子系统都要支持热插拔功能,所谓热插拔,也就是在系统正常工作时,带电对系统的某个单元进行插拔操作,且不对系统产生任何影响。
热插拔对系统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其一,热插拔时,连接器的机械触点在接触瞬间会出现弹跳,引起电源振荡,如下图所示:
这个振荡过程会引起系统电源跌落,引起误码,或系统重启,也可能会引起连接器打火,引发火灾。
解决的办法就是延迟连接器的通电时间,在连接器抖动的那十几毫秒内
((t1
至
t2)
不给连接器通电,等插入稳定后
(t2
后
)
再通电,即防抖动延时。
其二,热插拔时,由于系统大容量储能电容的充电效应,系统中会出现很大的冲击电流,大家都知道,电容在充电时,电流呈指数趋势下降
(
左下图
)
,所以在刚开始充电的时候,其冲击电流是非常大的。
此冲击电流可能会烧毁设备电源保险管,所以在热插拔时必须对冲击电流进行控制,使其按理想的趋势变化,如右上图所示,图中
0~t1
为电源缓启动时间。
综上所述,缓启动电路主要的作用是实现两项功能:
1).
防抖动延时上电;
2).
控制输入电流的上升斜率和幅值。
缓启动电路有两种类型:电压斜率型和电流斜率型。
电压斜率型缓启动电路结构简单,但是其输出电流的变化受负载阻抗的影响较大,而电流斜率型缓启动电路的输出电流变化不受负载影响,但是电路结构复杂。
下面重点介绍电压型缓启动电路。
设计中通常使用
MOS
管来设计缓启动电路的。
MOS
管有导通阻抗
Rds
低和驱动简单的特点,在周围加上少量元器件就可以构成缓慢启动电路。通常情况下,在正电源中用
PMOS
,在负电源中使用
NMOS
。
下图是用
NMOS
搭建的一个
-48V
电源缓启动电路,我们来分析下缓启动电路的工作原理。
1).D1
是嵌位二极管,防止输入电压过大损坏后级电路;
2).R2
和
C1
的作用是实现防抖动延时功能,实际应用中
R2
一般选
20K
欧姆,
C1
选
4.7uF
左右;
3).R1
的作用是给
C1
提供一个快速放电通道,要求
R1
的分压值大于
D3
的稳压值,实际应用中,
R1
一般选
10K
左右;
4).R3
和
C2
用来控制上电电流的上升斜率,实际应用中,
R3
一般选
200K
欧姆左右,
C2
取值为
10 nF~100nF
;
5).R4
和
R5
的作用是防止
MOS
管自激振荡,要求
R4
、
R5<<
R3
,R4取值一般为10~50欧姆之间,R5一般为2K欧姆;
6).
嵌位二极管D3的作用是保护MOS管Q1的栅-源极不被高压击穿;D2的作用是在MOS管导通后对R2、C1构成的防抖动延时电路和R3、C2构成的上电斜率控制电路进行隔离,防止MOS栅极充电过程受C1的影响。
下面来分析下该电路的缓启动原理:
假设
MOS
管
Q1
的栅
-
源极间的寄生电容为
Cgs
,栅
-
漏极间的寄生电容为
Cgd
,漏
-
源极间的寄生电容为
Cds
,栅
-
漏极外部并联了电容
C2 (C2>>Cgd)
,所以栅
-
漏极的总电容
C’gd=C2+ Cgd
,由于相对于
C2
来说,
Cgd
的容值几乎可忽略不计,所以
C’gd
≈
C2
,
MOS
管栅极的开启电压为
Vth
,正常工作时,
MOS
管栅源电压为
Vw(
此电压等于稳压管
D3
的嵌位电压
)
,电容
C1
充电的时间常数
t=(R1//R2//R3)C1
,由于
R3
通常比
R1
、
R2
大很多,所以
t
≈
(R1//R2)C1
。
下面分三个阶段来分析上述电压缓启动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一阶段:
-48V
电源对
C1
充电,充电公式如下。
Uc
=
48*R1/(R1+R2)[1-exp(-T/t)]
,
其中
T
是电容
C1
电压上升到
Uc
的时间
,时间常数
t
=
(R1//R2)C1
。
所以,从上电到
MOS
管开启所需要的时间为:
Tth=-t*ln[1-(Uc*(R1+R2)/(48*R1))]
第二阶段:
MOS
管开启后,漏极电流开始增大,其变化速度跟
MOS
管的跨导和栅源电压变化率成正比,具体关系为:
dIdrain/dt = gfm * dVgs/dt
,其中
gfm
为
MOS
管的跨导,是一个固定值,
Idrain
为漏极电流,
Vgs
为
MOS
管的栅源电压,此期间体现为栅源电压对漏源电流的恒定控制,
MOS
管被归纳为压控型器件也是由此而来的。
第三阶段:当漏源电流
Idrain
达到最大负载电流时,漏源电压也达到饱和,同时,栅源电压进入平台期,设电压幅度为
Vplt
。由于这段时间内漏源电流
Ids
保持恒定,栅源电压
Vplt=Vth+(Ids/gfm)
,同时,由于固定的栅源电压使栅极电流全部通过反馈电容
C’gd
,则栅极电流为
Ig=(Vw-Vplt)/(R3+R5)
,由于
R5
相对于
R3
可以忽略不计,所以
Ig
≈
(Vw-Vplt)/R3
。因为栅极电流
Ig
≈
Icgd
,所以,
Icgd=Cgd*dVgd/dt
。由于栅源电压在这段时间内保持恒定,所以栅源电压和漏源电压的变化率相等。
故有:
dVds/dt=dVgd/dt=(Vw-Vplt)/(R3*C2)
。
由此公式可以得知,漏源电压变化斜率与
R3*C2
的值有关,对于负载恒定的系统,只要控制住
R3*C2
的值,就能控制住热插拔冲击电流的上升斜率。
缓启动阶段,栅源电压
Vgs
,漏源电压
Vds
和漏源电流
Ids
的变化示意图如下所示。
在
0~t1
阶段,肖特基二极管
D2
尚未开启,所以
Vgs
等于
0
,在这段时间内,
-48V
电源通过
R3
、
R5
对
C2
充电,等
C2
的电压升高到
D2
的开启电压,
MOS
管的栅极电压开始升高,等栅源电压升高到
MOS
管的开启电压
Vth
时,
MOS
管导通,漏源电流
Ids
开始增大,等
MOS
管的栅源电压升高到平台电压
Vplt
时,漏源电流
Ids
也达到最大,此时,漏源电压
Vds
进入饱和,开始下降,平台电压
Vplt
结束时,
MOS
管完全导通,漏源电压降到最低,
MOS
管的导通电阻
Rds
最小。
时间:
2011-10-22 20:42
作者:
hodn
学习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