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论软视频会议软件推广的可行性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8-10-31 14:47
作者: 烟波     标题: [原创]论软视频会议软件推广的可行性

    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办公系统,它可以使不同会场的实时现场场景和语音互连起来,同时向与会者提供分享听觉和视觉的空间,使各与会方有“面对面”交谈的感觉。随着社会的发展,视频会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对其视频音频质量、数据共享、灵活性以及易用性、可靠性和易管理性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在如今的经济时代,企业必须寻求一种利用更少的资源来完成更多任务的策略。由于视频会议允许用户在可视的情况下交换信息,因而它几乎能够应用于任何情况下,提高通信的质量和效率。无论是用于传达产品介绍、销售活动、员工培训、管理信息还是增强分散地的协作计划,视频会议都日益成为一种能带来竞争优势的实用工具。

    现如今我段许多大型站段为了满足自身的远程通信需求,通过采购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满足了部分需求,使远程会议得以成为现实。但是这些大型硬件设备造价昂贵,使用条件苛刻,网络要求高,使绝大多数中小铁路单位望而却步。许多用户希望能够得到一种更为便宜和便捷的视频会议产品或服务,能够提供多种功能,使他们的远程办公和远程全功能会议得以实现。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基于IP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有了速度更快、运行更稳定的系统及网络平台,现在用户可以选择网络的带宽从原来的64K发展到2M甚至更高;另一方面从设备购置、系统运行等方面,用户的负担已经大幅度降低,使得视频通信逐渐走下神坛,其用途将会越来越多:企业用它进行远程产品展示、远程技术支持、远程招聘;大众用它来同自己远方的亲戚朋友交流沟通;学校利用它来进行远程教学;医院用它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手术指导、交流;证券金融业利用它进行在线股评、大盘分析;军队利用它来高效率地指挥部队、获得一线情报;而路内用户则用它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布置、督促、检查、听取汇报工作等等…………可以断言更多的应用还会不断涌现,使用面会越来越广阔。

    那么,软件视频会议与硬件的到底有多大的可行性?可比性呢?接下来我把两者的相关需求与功能做一下比较:

1. 音频技术的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音频编码可以采用编码除了了国际电信联盟ITU组织的H.320标准的G.7xx外,还可以使用其他第三方音频编码标准。可以实现比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更清晰的声音效果。理论上不限制同时发言的人数。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音频编码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组织的H.320标准的G.7xx的音频编码规范。声音是经过有损压缩的,不能满足用户声音的原滋原味。同时发言人数受到限制。

2. 对网络要求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使用用户现有的网络环境。适合于从56kb的拨号、xDSL,专线,或者其他方式接入的网络环境,适应所有的代理服务器和防火墙。可以满足不同网络环境需求。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一般需要384kb以上的独立线路或者专网。解决防火墙问题太复杂。

3. 视频显示技术的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提供多种界面显示风格,提供多种视频显示方式。不会因为视频路数增加而降低了视频图像质量。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提供单一的视频图像界面,显示比较单调。

4. 便携和移动灵活性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与会者可以使用联网的任何一台PC机,甚至与会者可以在火车上采用笔记本电脑无线接入参加远程视频会议。产品应用比较灵活。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终端一般部署在固定的会议室,与会者开会必须到这个安装有硬件视频会议终端的房间才可以召开视频会议。在便携和移动灵活性上表现相对的差。

5. 未来扩充性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系统部署、升级和维护非常简单。任何新技术的应用和功能增强都可以即时为用户更新。还提供客户端自动在线升级功能。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几乎不能扩充新的功能。硬件产品的生命周期约为3年,而技术每天都在更新,专用硬件设备无法赶上硬件技术的发展步伐。

  硬件更新或更换新的升级模块将非常昂贵,而且实施起来不方便。

6. 数据功能的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具有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无法比拟的数据操作功能,如电子白板、文档共享、Web共享、协同浏览、桌面共享、遥控共享、协同遥控、快照共享,文字讨论、私聊功能等操作。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几乎没有数据功能。

7. 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需要改变显示界面的风格、添加新的功能(投票表决),甚至可以和用户企业的ERP等管理系统进行整合等。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绝对不可能提供这些个性化服务的。

8. 软件可以和硬件互联

  软件视频会议可以和硬件视频会议互连互通,有些客户原先引进了一套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再引进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后,可以经过简单的硬件连接便可以使软件和硬件同时使用。

9. 系统可重用性

  基于硬件的系统,他主要是依赖于硬件产品的质量好坏,如果硬件的某个部件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整个视频会议系统的崩溃,用户又必须重新购买一次价格昂贵的硬件产品。软件产品的耗损和可重用性是显而易见的,导致会议系统不可用的方式也只能是软件平台的崩溃,无须任何费用,重新安装一下软件平台和会议软件即可。这是硬件产品望尘莫及的。

10. 稳定性软、硬各有优势

  软件视频会议的稳定性首先依赖于带宽、其次是软件本身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硬件无论在稳定性和适应性方面都要优于软件(主要指音、视频的传输),但是硬件更依赖网络带宽。

  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视频会议都有着他固定的用户群体,应该说在未来,视频会议厂商必然是进一步在促进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同时,充分提高音、视频质量,对会议功能进一步的扩充,拓宽用户实用群体,在成本和价格上进行下调等等。

  硬件的发展和更新相对于软件来说功能和性能的发展是非常的缓慢的,这些是所有用户有目共睹的,硬件在价格方面也是远远的高出软件,而且系统硬件如果有损坏就造成了整个系统的崩溃,然后又需更换一套价格昂贵的硬件,这是令客户非常头疼的。

  软件系统在音、视频的稳定性上可能与硬件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软件的提高速度是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所望其项背的,并且在数据操作方面更是优于硬件会议系统,

[ 本帖最后由 烟波 于 2008-10-31 14:54 编辑 ]
时间:  2008-10-31 17:02
作者: 初出茅庐

抢个沙发
时间:  2008-11-1 19:43
作者: 烟波

期等更多的回复!
时间:  2008-11-1 20:15
作者: 传输

我觉得视频会议有几点考虑的问题,楼上的文章没有说明清楚
1、视频会议多半为保密性的,涉及专业和商业秘密,所以需要专网,互联网上跑肯定涉及安全问题,专网就需要额外的费用,这是需要考虑的
2、IP协议是通过IP包的方式传送,有可能出现丢包、包到达时间不一致等问题,所以需要类似P2P这种点对点的协议来支持才行,否则就和VOIP语音通信一样,理论还可以,但是实际应用肯定没有想象的好
3、视频质量的问题,通过2M传送绝对没问题,但是也需要好的视频终端的支持,廉价的终端质量还是不如专业级的,所以质量还是在专业的视频会议场所好
4、如果是企业自己用,要有专门的设备,要有专门的场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和开销,解决是个问题
所以我觉得以上问题解决不好,至少现在不会大范围的应用。
时间:  2008-11-3 09:19
作者: 非常大器

视频会议软件的发展将会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将更无障碍。

据我所知,目前视频压缩最前沿的技术当属H.264。

H.264是ITU-T的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和ISO/IEC的MPEG(活动图像编码专家组)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 video team)开发的一个新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它既是ITU-T的H.264,又是ISO/IEC的MPEG-4的第10 部分。H.264和以前的标准一样,也是DPCM加变换编码的混合编码模式。但它采用“回归基本”的简洁设计,不用众多的选项,获得比H.263++好得多的压缩性能;加强了对各种信道的适应能力,采用“网络友好”的结构和语法,有利于对误码和丢包的处理;应用目标范围较宽,以满足不同速率、不同解析度以及不同传输(存储)场合的需求;它的基本系统是开放的,使用无需版权。

宇速科技经过多年时间成功研发H.264编解码器视频编解码引擎SVC(Smart Video Codec),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压缩比)的前提下,运算效率大幅提升。

它的技术规格如下:
支持Baseline,Main,Extend,High profile
支持UVLC/CABAC编码
支持I,P,B帧
支持码率控制,码率动态可调
支持动态插入关键帧
支持多参考帧(最大15帧)
支持RTP/RFC3984,RTP包大小可调
支持冗余/前向纠错
支持自适应JitterBuffer
支持图像缩放
支持输入前端滤波,降低噪声
支持MMX/SSE2/WMMX

性能测试对比工具:
[attach]35075[/attach]

也可到以下网址下载测试对比:
http://www.yusutech.com/support/download.html
时间:  2008-11-3 12:51
作者: zr69

:)
时间:  2008-11-4 10:12
作者: zr69     标题: 中国电信的IPTV的拓展领域可以是视频会议发展的一个方向。


时间:  2008-11-4 11:17
作者: qcg1983

原帖由 zr69 于 2008-11-4 10:12 发表

好像是这样子,上海电信更积极一点.
时间:  2008-11-4 12:39
作者: rafequ

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啊
时间:  2008-11-4 12:49
作者: minyang

老师说过数据传输的保密性比语音传输差多了
如果会议保密要求很高的话,我看还是会花大笔费用聚到一起进行传统(面对面)会议
时间:  2008-11-4 13:06
作者: cheesecake

视频会议本身就是小众市场,没什么太大的花头
时间:  2008-11-4 15:29
作者: snowday

原帖由 非常大器 于 2008-11-3 09:19 发表
视频会议软件的发展将会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将更无障碍。

据我所知,目前视频压缩最前沿的技术当属H.264。

H.264是ITU-T的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和ISO/IEC的MPEG(活动图像编码专家组 ...

所陈述的不是很全,H.264除I,P,B帧外,还为扩展档次要求设计了用于切换的SI和SP帧。
时间:  2008-11-4 15:37
作者: sjzx1234

慢慢来吧。
时间:  2008-11-4 15:49
作者: 小猪在跑

如果只是简单的定义为视频会议系统我感觉没有多少出路.
应该作为综合通信的一种补充手段,能够快速和灵活的部署估计还是很有希望的
时间:  2008-11-4 19:06
作者: dbl

由于网络没有部署QOS策略,视频传送不一定稳定、可靠,承载是瓶颈。
时间:  2008-11-4 19:08
作者: dbl

中国人更喜欢面对面FACE TO FACE式的会议
时间:  2008-11-4 19:42
作者: 烟波     标题: 回复楼上兄弟们的基本回复!

回复4#:
关于您所说到一些问题我个人发表一下拙见:
一:保密性,我觉得关于这点问题无论是软、还是硬视频这两项都在这个问题上做的不完美。但关健在于技术人员的工作,但也只能是减少而达不完善!
二:您所提到的IP。这只是基本组成视讯的一部份,也是重要一部份。具我个人了解,现在软视讯可以在专线,互联网,VPDN等形式下组成。但个人认为,还是专线最具流畅性。互联网形式是最方便的。
三:无论什么样的视讯都需要设备,通道,终端等等组成。无软视讯的组成是投入费用最低的,几乎是硬视讯的十分之一。
四: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完善,视频必将被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所采用。而不像您所说的:因为一些问题而不会被推广。因为一切事物都在运行中尽善尽美!

回复5#:
我不太了解你所说的软视频,可能它只是单纯的如QQ般,基本可以达到通过软件的模拟转换达到面对面交流的目的。但我个人认为,这只是软视讯的原始,现在的视频功能等等方面,我都不知道怎么说好了。有机会你可以去看看试试,美在其中!

回复15#:
现在在我了解的视讯软件中,有些以达到会议、监控、呼叫电话等功能,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功能将不断更新,保证能够满足用户的所有要求,要不这一新生产业只能夭折!
时间:  2008-11-4 20:55
作者: hu382498

学习中
时间:  2008-11-4 23:29
作者: 铁路通信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原来楼主在铁路系统工作
时间:  2008-11-5 10:30
作者: 烟波

原帖由 铁路通信 于 2008-11-4 23:29 发表
原来楼主在铁路系统工作


啊!一不小心我的小辫子被抓了!
时间:  2008-11-5 13:26
作者: shanyongji2009

原帖由 传输 于 2008-11-1 20:15 发表
我觉得视频会议有几点考虑的问题,楼上的文章没有说明清楚
1、视频会议多半为保密性的,涉及专业和商业秘密,所以需要专网,互联网上跑肯定涉及安全问题,专网就需要额外的费用,这是需要考虑的
2、IP协议是通过IP ...

楼主的看不懂啊 不过这个看的懂 顶一下 呵呵
时间:  2008-11-5 16:22
作者: xs一觉醒来


时间:  2008-11-6 08:24
作者: 烟波

原帖由 shanyongji2009 于 2008-11-5 13:26 发表

楼主的看不懂啊 不过这个看的懂 顶一下 呵呵


不能吧,我说的也是中国话呀!
时间:  2008-11-6 08:53
作者: welf

安全和通信质量无法完全保证
时间:  2008-11-6 09:30
作者: limefish

视频会议现在只有机关或国企才用,全国各地那么多人凑到一起费用太高,而且占用大量时间。但是机关或国企对保密和质量的要求非常高,不用专线是不行的,同时会议的费用主要体现在了显示器(电视机)、摄像头、会议场所上,会议系统那是设备提供商提供的。
所以视频会议要普及有个前提,就是开会的需求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对安全和质量要求较低,愿意投入的成本也较少,这个需求当前看来是没有的。
未来的视频会议形式我觉得可能是通过手机的多方通话+视频电话实现,使用简单、保密性好、图象清晰(但是太小)。
时间:  2008-11-6 16:08
作者: 烟波

自己顶起一下,让更多的人一起讨论下!
时间:  2008-11-7 10:47
作者: myhope1982

其实我觉得视频会议系统可以由一个第三方公司来做,比如在全国大中城市建一个会议中心,然后这个会议中心可以由其它有需求的公司采取租用的方式,这样自己不用投入很多的资金去建设视频会议系统,而开会所需的开支只是租用别人的会议系统与与会者城市内的交通费用而已。
不过,第三方公司要全力做好客户的保密工作。至于会议系统中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保密问题,不管是自己建设视频会议系统还是由第三方来做,这都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一个,还得取决于公司一年中开会的次数,如果开会多,租用费用算下来比自己承建一套视频会议系统还要贵的话。那做另说。
时间:  2008-11-11 10:19
作者: 非常大器

我做了一个H264编解码器的测试版,欢迎大家使用,感觉一下效果。

本软件测试版使用DirectShow实现摄像头输入和屏幕输出。调用SVC接口,将图像压缩H.264格式向网络发送,并从网络接收H.264数据,解码并显示。

下载地址:
http://www.yusutech.com/support/download.html
时间:  2008-11-11 16:14
作者: fzlinger

需要开视频会议的都是大型国企或者机关,但是目前这些单位一般都已经建成了自己的视频会议网络,也都会有专人负责维护,一般不太可能舍弃现有的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而采用软视频会议,顶多为了科技创新作为现有方式的一种补充而已。而其它的单位对于视频会议似乎并没有太强烈的需求。所以,个人感觉软视频会议的推广有点困难。
时间:  2008-12-10 13:20
作者: liuguo_hello

关键是看承载网络的发展情况!
时间:  2008-12-30 22:20
作者: 烟波

原帖由 fzlinger 于 2008-11-11 16:14 发表
需要开视频会议的都是大型国企或者机关,但是目前这些单位一般都已经建成了自己的视频会议网络,也都会有专人负责维护,一般不太可能舍弃现有的基于硬件的视频会议系统,而采用软视频会议,顶多为了科技创新作为现有方式的一种补充而已。而其它的单位对于视频会议似乎并没有太强烈的需求。所以,个人感觉软视频会议的推广有点困难。

现在市一级别的单位还没有普及,还是有一定发现空间的,再说现在的软视可以做到与硬视频会议的集联.所以说很大成度上还是有可发展性的!
时间:  2008-12-30 22:26
作者: super__m

原帖由 传输 于 2008-11-1 20:15 发表
我觉得视频会议有几点考虑的问题,楼上的文章没有说明清楚
1、视频会议多半为保密性的,涉及专业和商业秘密,所以需要专网,互联网上跑肯定涉及安全问题,专网就需要额外的费用,这是需要考虑的
2、IP协议是通过IP ...

安全应该可以通过VPN来解决,问题应该不大
时间:  2008-12-30 22:29
作者: 烟波

原帖由 myhope1982 于 2008-11-7 10:47 发表
其实我觉得视频会议系统可以由一个第三方公司来做,比如在全国大中城市建一个会议中心,然后这个会议中心可以由其它有需求的公司采取租用的方式,这样自己不用投入很多的资金去建设视频会议系统,而开会所需的开支只是租用别人的会议系统与与会者城市内的交通费用而已。
不过,第三方公司要全力做好客户的保密工作。至于会议系统中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保密问题,不管是自己建设视频会议系统还是由第三方来做,这都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一个,还得取决于公司一年中开会的次数,如果开会多,租用费用算下来比自己承建一套视频会议系统还要贵的话。那做另说。

您所说的这种方法软视频开发商早以做了很多年了,具我了解软视讯是从02年"SARS"新兴起来起来的产业产品,现在都08年了,科技产品的6年意味着什么?-----------大越进!
网上可以查到的,平台租用的费一般在每点每月60元RMB,这种租用方式是包月性质,不计时;不计次数的,所以也没有您担心的问题就是会多,时长所引发的租比买贵!
再一个保密事情,这个也不成为问题,技术手段足可以达到了,指定的人员只能进入自己的会议室进行开会,您想去别的会议室看看?系统中只显示您所属的会议室,想入其他,可能性为零!
时间:  2008-12-30 22:32
作者: 烟波

原帖由 welf 于 2008-11-6 08:53 发表
安全和通信质量无法完全保证

这就得看您的网络情况与帐号管理情况来定了.
通信质量一般以专线为主,计算后的带宽足以保证视讯会议的流畅性!
安全性就是帐号的管理了,要知道,没有帐号(服务器中设定的)是登陆不上去的!
时间:  2009-2-6 09:37
作者: 非常大器

个人觉得如果中国的宽带上去了。

视频将有一个突破性的大发展。

只是目前电信对于它来说宽带已经是比较稳定的收入了,所以它暂时也不会花钱去改进的。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