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重组后我国无线市话转网方案讨论(一)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8-9-19 21:11
作者: hly19830302     标题: 重组后我国无线市话转网方案讨论(一)

一、背景与机遇
我国新的一轮电信重组已经正式展开,本次重组标志着我国通信行业新的运营格局业已形成。重组后新移动仍将在一定时间内处于领先地位,短期内移动一家独大仍将难以撼动。而移动对铁通的收购更像对一个事业部的托管,新的重组对移动的经营影响不大。对于新移动,今后的目标仍然是要稳步发展,保持目前的领先地位,并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推动TD-SCDMA整个产业发展的重任。因此,中移动更应该在自主创新方面多做贡献。

此次重组使新联通、新电信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新联通、新电信如何发展则更为业内人士所关注。新联通由于两网分离,使得新联通避免了G网和C网的左右互搏,卖出一张网还获得大量的资金,为公司下一步建设 3G网络获得一定的积累,由于新联通将有可能获得WCDMA牌照,WCDMA系统成熟性、终端的价格和多样性都优于其它系统,用户的体验和认知度则更是优于其它系统,加上网通特别是北方的固网业务,有着成熟移动和固网品牌的新联通其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因此,新联通必须更加关注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好WCDMA网络将成为新联通赶超移动的一个良好的契机。

但由于联通和网通的业务差别明显,企业文化存在着差别,企业规模相当,特别是网通还肩负有保证奥运通信的重任,双方重组的节奏宜慢不宜快,宜稳不宜急。可以说融合是新联通的最大难点,这一点也为众多专家所关注,融合甚至有可能决定新联通今后的发展成败。此外,原联通和网通在原有移动和固网业务方面都不是最大、最强的,因此新联通还面临着新移动和新电信的竞争。

根据重组方案新电信收购联通C网,新电信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了移动牌照,尽管得到的不是联通G网,但由于电信需从零开始上3G难度很大,很难找到较佳的盈利模式。同时获一个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也省去了数年的网络建设期,数千万的用户使得新电信应该可以迅速进入移动通信领域,由于原电信手里还有一些450MHz等网络资源,结合联通的800MHz CDMA网络,对于新电信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新电信来讲,快速进入状态,快速接手CDMA网络成为必然,因此,新电信更应该强调一个快字。

但是,由于C网前些年的表现,使一些人仍然对C网在中国发展前景产生一丝担忧。特别是今后的C网用户的终端不能和主流制式兼容,将会给新电信带来非常严峻的考验。同时,由于新电信只有半个小灵通网络,而且是多制式的,这给新电信开展移动及相关业务带来一定的困难。随着移动资费的不断下降,小灵通用户数已经急剧萎缩。如不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原中国电信为进入移动领域而储备的用户将彻底流失,而建立一个新的移动品牌还需要一个相当的过程。同时,新电信在发展移动业务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业务方面,新电信更有意愿快速进入角色,开展相关的移动业务,短期成效更为明显,长远发展路线有待于全球CDMA的整体发展。

本次重组的实施,重新定位了中国电信运营业的格局,重组后的三大运营商既有新的机遇,也有相应的挑战。如何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克服或回避各种不利因素,生存和发展是每个新组成的运营商所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作为曾经为固网运营商做出巨大贡献的无线市话业务,即小灵通、大灵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新的转折机遇,可以说挑战和机会是共存的,放弃是一种选择,但如果迎接挑战就要抓住时机,新的形势产生新的规则,新的规则会出现新的机会。为此,各个运营商必须抓住新的机会,开始行动,面对新的形势谁先动谁就有可能占据主动权,有一种说法就是快鱼吃慢鱼。

曾经为固网运营商做出巨大贡献的无线市话业务(小灵通、大灵通)目前仍然有7千多万用户,如何处理这些用户,如何着手无线市话业务演进已成为相关运营商不可回避的问题。有消息表明,中国电信会将旗下小灵通用户转至CDMA网络,中国电信新成立的终端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CDMA终端集采,这次集采主要针对低端手机,目标主要用于小灵通用户转网。由此看来,无线市话已经到了用户转换网络的时候,如何将使用无线市话的用户顺利的、有效的转移到新的2G网络上来,成为其它运营商今后发展的一个关键。

对于一般用户来讲,无线市话的感觉基本就是只覆盖城区等局部区域,技术落后、没有漫游等也制约了无线市话的发展。有用户讲,小灵通最大的弊端是信号覆盖不好,通话质量较差,没有漫游,如果信号覆盖、网络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及漫游功能的开放,这些用户还是会使用无线市话的。对于用户来讲,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就是转网不转业务、转网不转号码,这种方式可能更适合目前的形势。

对于运营商来讲,如果一个业务和品牌的消失,则意味着运营商对此业务的放弃,虽然有一定的过渡措施,但对于用户来讲就是重新选择。网络可以放弃,因为网络可以升级、可以替代,一种技术也是可以替代的。而业务和品牌是可以逐步完善、丰富和过渡的,成功的品牌不要轻易放弃,特别是目前还有众多用户群体的品牌就更要慎重。从运营商方面来看,用户是不能放弃的,无线市话业务和品牌当然也是不应该放弃的,无线市话的号码资源更是不能轻易放弃的资源。但如果运营商同时运营移动网络和无线市话网络,又会带来额外运营成本和负担,在市场发展方面也会产生双网互搏。怎么来解决呢,保留一张能力强的移动网络,用这张网络承载原有两个网络的业务,也就是,一张网络承载两类业务的推论由此而出。
时间:  2008-9-19 21:11
作者: hly19830302     标题: 重组后我国无线市话转网方案讨论(二)

二、无线市话发展状况及问题
随着移动、联通单向收费和取消漫游费策略的实施,小灵通的发展面临空前的挑战,小灵通用户数也随之不断下降。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5月份发布相关信息表明,无线市话用户已为7948.8万,比上年末净减505.7万户,这意味着我国小灵通用户已经跌破8000万。小灵通曾经因为廉价的资费取得了可观的增长,在移动资费的直线下调中防线崩溃。用户数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来自移动运营商的竞争;减少对低端用户的补贴以提高利润率的举措也是固话用户数量不断减少原因;另外,前期终端赠送导致小灵通终端品种少及销售渠道不畅,这对业务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02年前后部分地区发展起来的大灵通,目前情况也与小灵通相似。由于与小灵通同样的市场等方面的原因,以及近两年运营商未对网络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得SCDMA网络覆盖和运行状况没有大的改观,一些区域由于基站站址的搬迁造成一些覆盖的减弱,用户对SCDMA网络认知度有所下降。移动通信资费大幅度下降,造成“大灵通”市场发展乏力。由此,与其在现在网络状况上挣扎,不如另外给“大灵通”的发展寻找一条出路,根据重组的形势,主要分布在南方网通的“大灵通”业务与联通现有网络的融合势在必然。

根据重组结果可以预测,在现在及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难以改变,其它移动运营商即使用相同的技术或是在技术体制上略优于移动,都很难撼动移动一家独大的地位。其它运营商如果要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方面与中国移动竞争,在考虑技术进步和网络特性的同时,还必须在业务及业务模式上多多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如果其它运营商采取与中移动一样的体制和业务,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和网络,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要与中移动抗衡可能性不大。因此,其它运营商除了采用传统的移动业务及业务模式,依靠现有的用户和业务资源,采用差异的化业务及业务模式必然成为其它运营商抗衡移动的一种选择。

由此,业务融合可产生希望,捆绑成为选择,寻找新的蓝海,建立新的游戏规则,用移动网络与固网的融合,也就是移动网络与无线市话的结合应该成为其它运营商必然的选择。无线市话在业务方面,具有市话的号码(8位或7位)、市话的资费以及相关业务的捆绑,加上成熟的移动网络功能,将对用户产生相当的吸引力,这就是差异化。当然这种方式的另一种说法就是无线市话用户的号码携带到新的移动网络。

这样,有无线市话的运营商,通过新的移动网络,使用无线市话的品牌和业务,将会增加移动网络的业务内容,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具体为,目前用户对无线市话业务不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其网络的覆盖、网络质量和性能等方面,如果网络技术、覆盖、质量、性能等方面上再有一定的提升,用较为优质的移动网络应用于无线市话业务,不仅可保留原有的用户群,而且可吸引更多低端用户群(当然包括以前网络覆盖不到地方的用户群)。这样,就可利用固网运营商在固网业务、品牌及资源等,进一步与移动网络进行捆绑,开辟新的蓝海,创造新的游戏。逐步发挥综合业务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具有差异化的移动与固网的融合,使公司逐步踏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

因此,象新联通、新电信这样的移动+固网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市场,如果有一些差异化业务,其业务种类将更加全面,新公司将更具竞争力,“小灵通”、“大灵通”提供了差异化业务,还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新的无线市话业务不仅能使“小灵通”、“大灵通”用户顺利过渡到新的移动网络上来,也许更能加强未来新联通、新电信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由此可得出,用的一个移动网络承载两类业务,一类是移动网络原有的移动通信义务,一类是固网现有的无线接入类业务,将有可能成为其它运营商赶超中移动的有效手段。
时间:  2008-9-19 21:12
作者: hly19830302     标题: 重组后我国无线市话转网方案讨论(三)

三、无线市话转网方案讨论
重组后市场争夺更加激烈,一个是CDMA网络的用户,一个是无线市话网络的用户,已成为近期各运营商争夺的目标。重组枪声已响了,各个运营商已经蓄势而发,中移动强势出击,在电信、联通就CDMA网络运营进行交接的关键时刻,中国移动正在酝酿一项针对性极强的CDMA用户竞夺计划,其中包括集体大客户和高端客户等,中移动显然是看中了这个市场“真空期”。 中电信更是招兵买马,蓄势待发,积极筹备接手CDMA网络的各项准备工作。然而,相关运营商对无线市话业务都表示了一定的信息,其中一种观点就是不能轻易放弃小灵通业务,因为无论未来运营商发展什么业务,都必须以庞大的用户群体为基础。

按本次重组方案,原电信、网通都将获得 3G牌照及现有移动网络的支持。获得移动网络之后,如何处理好已经停止网络升级、近期用户流失严重的无线市话网络,则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鼓励用户转网,一种方式是鼓励无线市话用户取得新的移动号码,使用新的业务,此种方式的缺点就是转网成本高,离网率较高,有人预计可达30~60%;另一种方式就是用户仍然使用原有号码,享受原有业务,运营商只要控制移动终端的销售渠道,将原来的无线市话终端,换成新的2G移动网络终端(可以用一些机卡一体机型),在无线市话的市场上停止销售无线市话终端,只销售2G终端。由于目前我国一般用户是一至两年换一个终端,通过一段时间的过渡用户就逐步转移的新的2G网络上来了,这种方式需要一定时间段来逐渐过渡,但转网成本相对较低,由于不存在硬性转网,离网率也相对较低,我们可以称之为软性转网,当然这种方式是可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后一种方式还可以采用一些策略,如预交话费送低端2G终端,并免费提供号码呼叫转移服务等。

现在市场上已有大量2百元左右的GSM和CDMA手机,都能完成基础的通话、发短消息等基本功能。通过大批量集采定制,还可进一步降低终端成本。虽然初期可能对运营商收入有一定影响,但如能最终能停止小灵通的网络维护支出,实际上不但可以大大增加在网的用户数,还会使运营商总体成本大幅度降低。

根据新的通信运营的市场格局,目前普遍的观点是中移动一家独大还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中移动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垄断着大部分移动用户资源,特别是高端用户资源。

其它运营商如何更多的获取更多的移动用户资源呢,从根本上讲就是保持原有移动类业务的竞争力,获取更多的有效业务种类,用这些业务进行适当的组合,形成新的业务类型。对于无线市话业务来讲,抛弃是一种选择,利用原有业务和品牌,改造原有业务,开创新的蓝海也是一种选择。无线市话与移动网络的融合当然也只是移动和固网如何的第一步,如果此方案成功,将为以后移动和固网的进一步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网络建设,原联通的GSM、CDMA网络覆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网络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再结合以后的3G网络将会使之如虎添翼。这也为相关运营商利用2G网络发展无线市话业务提供了可能。用一个2G的网络承载两类业务,一类是原有的移动通信网络的业务,一类是无线市话业务。这种的方案,在目前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方案实施简单,易于操作,而且不会增加太多的网络投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转网解决方案。同时,经过业务改造后无线市话业务还会焕发新的生命力,如果予以实施,将会产生良好的效益,并为新联通、新电信今后的发展探索出新的出路。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