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请腾讯给中国移动上一课:在用户饱和的存量市场如何逆势增长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3-27 11:57
作者: 老解     标题: 请腾讯给中国移动上一课:在用户饱和的存量市场如何逆势增长


pic0


对此,有评论说“个人市场早就饱和了,哪有一直增长的,况且还人口负增长”。

确实,在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之下,国内消费市场已经遭遇用户规模增长见顶的天花板,截止到2024年底,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四家运营商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经达到17.93亿户,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也达到了11亿,这个市场确实饱和了。

但用户市场“饱和”,就意味着业务见顶,收入不能持续增长了吗?恐怕未必!

先于中国移动发布2024年度业绩的“小企鹅”腾讯,就交出了一份在用户饱和的存量市场里保持逆势持续增长的漂亮成绩单:腾讯的微信用户在2024年达到了13.85亿,同比仅新增3%,但腾讯2024年的业务营收660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8%;拉长时间来看,从2015年的1029亿到2024的6603亿,10年区间增长了6倍之多。


pic0


当然,腾讯的业务收入由增值服务、网络广告(于2024年四季度开始更名为“营销服务”)和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三大板块构成,并非全部与用户市场相关。为了便于和中国移动的个人市场业务收入做比对,仅拿腾讯旗下与微信和QQ相关的社交业务收入来看的话,包括增值业务板块里的社交网络部分和网络广告业务板块里的来自社交及其他的广告部分。


pic0


可以看到,腾讯的微信用户自2018年突破10亿之后,也同样陷入了用户增速放缓的饱和状态,但腾讯来自于社交相关的业务收入,除了2022年受到政策影响出现短暂下滑之外,其他年份均保持着节节高升的增长态势,并未如中国移动一样见顶起伏。


pic0


业务收入表现差异,或许源于中国移动和腾讯面对用户饱和的存量市场采取了不同的经营策略。

面对用户增长陷入饱和的存量市场,中国移动等运营商采取的还是传统的管道化思维,4G营收见顶,就引入新技术把4G管道扩充到更粗更快的5G管道,然后用“量大管饱”的套餐驱动用户升级换道,如果用户升级进度不理想,再拼命给优惠,在“以价换量”的同时顺便自戕了升级换代的技术价值,反而导致用户产生“不用白不用,用了还不说好”的心态。

反观“小企鹅”腾讯,十年如一日地围绕着微信构建“超级生态“,从朋友圈、公众号到视频号、小程序,张小龙通过不断地产品创新,把一个社交应用打造成了从社交互动到内容消费,再到交易转化的无缝衔接的生态链,从覆盖用户的全生活场景里千方百计地榨取最大的用户价值。

腾讯一方面通过开发高频互动的各种应用来增强粘性让用户离不开微信,使得微信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从2022年的90分钟增至2024年的120分钟;另一方面通过生态协同在微信这个超级应用上层出不穷地开源变现:2024年视频号广告加载率提升带动广告收入增长了17%,而覆盖外卖、打车、本地生活等高频场景的小程序交易额突破5万亿。

腾讯最终证明了在用户红利消退的时代,通过将存量用户转化为高粘性、高活跃度的“数字资产”,不仅能够抵御市场饱和、行业下行压力,更可以开辟出广阔的、崭新的增长空间,实现节节攀升的营收业绩,给中国移动等通信运营商好好上了一课。

所以,造成中国移动与腾讯在用户市场上营收趋势差异的本质就在于“管道化”与“生态化”的商业模式分野:作为通信管道收过路费的中国移动,用户饱和流量见顶了,收入也就到天花板了,而打造用户生态的腾讯则可以通过不断地创新应用场景,让用户在获得惊喜体验的同时,源源不断地创造市场价值。

中国移动若想摆脱“管道化”宿命,必须从“以用户规模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价值为中心”,放下身段来虚心向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学习,通过技术、生态与场景创新,按照“数字生活服务商“的定位,踏踏实实地在存量市场中深耕用户价值。

总结一下,市场饱和不是终点,而是格局重构的起点,正如经济学家周其仁所言:“在低增长时代,企业的竞争力不取决于规模,而取决于能否把存量用户‘榨’出更多价值”。


附件: pic0 (2025-3-27 11:53, 306.6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wMjUxfDQ2ODI2ZjJhfDE3NDM1NTMxOTB8MHww

附件: pic0 (2025-3-27 11:55, 123.9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wMjUzfDM5NjE5MjYyfDE3NDM1NTMxOTB8MHww

附件: pic0 (2025-3-27 11:55, 365.19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wMjU0fGEyMzI5Yjg3fDE3NDM1NTMxOTB8MHww

附件: pic0 (2025-3-27 11:56, 303.8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gwMjU1fDBlNjFlODRjfDE3NDM1NTMxOTB8MHww
时间:  2025-3-27 14:09
作者: apollo0105

物联网市场理论上还在增长的,就看运营商怎么看待,怎么运作
时间:  2025-3-27 17:14
作者: wang0906601

饱和了
时间:  2025-3-27 17:58
作者: 大糊子

竞合涨价,电联同资费,流量套餐比移动多30%,电联在各自弱势地区量又多20%,移动服务好高端人士,电联服务好扣门的人
时间:  2025-3-27 18:18
作者: KlqooJ

可别学微信,微信动不动就封用户号,封了的又不能注销,注册用户数稳定上升是必然的
时间:  2025-3-27 18:21
作者: 不吹不黑

小幅增长还是可以的
时间:  2025-3-27 18:21
作者: 不吹不黑

大糊子 发表于 2025-03-27 17:58:35 竞合涨价,电联同资费,流量套餐比移动多30%,电联在各自弱势地区量又多20%,移动服务好高端人士,电...

电联抱团能对抗移动吗
时间:  2025-3-27 18:22
作者: 不吹不黑

wang0906601 发表于 2025-03-27 17:14:36 饱和了

接近吧。。。
时间:  2025-3-27 18:40
作者: 114_starlight


时间:  2025-3-27 18:44
作者: 鼎桥人

把静默用户挖掘出来,比如那些0元卡3元卡5元卡日租卡互联网卡等等,提供性价比高的大流量包,降低套餐外流量费用,促进消费,从而提高用户活跃度和使用量,进而达到提高ARPU增加营收的效果。
时间:  2025-3-27 19:18
作者: 大糊子

不吹不黑 发表于 2025-3-27 18:21
电联抱团能对抗移动吗

吃饭的人多了
时间:  2025-3-27 20:02
作者: OscarDon

有些东西,面临的市场条件完全不同,不能比的
时间:  2025-3-28 08:03
作者: 四海蓝天

企鹅公司关于idc/cdn等基础业务支付给运营商的成本增长率是多少?
时间:  2025-3-28 08:24
作者: lesgo

apollo0105 发表于 2025-3-27 14:09
物联网市场理论上还在增长的,就看运营商怎么看待,怎么运作

目前物联网市场规模是在增加,但收入总量不大。
时间:  2025-3-28 08:36
作者: zhongguoren1945

运营商是在赚乃头乐的钱么,在降薪裁员产能过剩的整体背景下不搞乃头乐的行业怎么增长。
时间:  2025-3-28 09:15
作者: 喜欢可乐

可以学习思考,但是不能类比。毕竟体质不一样,决策和使命是不一样的。对比员工收入就能秒懂了
时间:  2025-3-28 09:19
作者: laozhu

饱和了还怎么增长
时间:  2025-3-28 09:22
作者: 兵人甲123

不具备可比性
时间:  2025-3-28 09:43
作者: 没事来看看

中国移动在2C上的主基调是基于规模的价值运营。规模过于显眼而且可量化,但价值两个字却很难说清楚。
时间:  2025-3-28 09:46
作者: Yan-YY

两者由于不在一个赛道上,由于定位原因,一个主营内容、一个主营连接,无法完全以客户数量来对比。当然,各家还是应该相互借鉴学习的。
时间:  2025-3-28 09:49
作者: make111000

产品,运营商没有核心产品。微信给人的作用是在解决问题,增值呢。运营商都是想着法扣钱,帮助用户解决什么问题了?
时间:  2025-3-28 09:50
作者: hzm17

请腾讯给中国移动上一课:主攻低龄化客户(甚至是未成年人)市场能够攫取高额利润~
时间:  2025-3-28 11:19
作者: dfr

两者关键在于用户价值挖掘进度,运营商基于国家意志顶层设计做规划,腾讯公司围绕用户需求做产品,一则落地难中间链条长,一则快进快出试错成本低,没法在水平线上做比较,仅作参考。

时间:  2025-3-28 11:25
作者: udpl

饱和的是用户数量,不是业务数量。
时间:  2025-3-28 11:32
作者: hbe01563jp

腾讯可以逢年过节针对压岁钱和红包出一波充值优惠割韭菜。运营商敢试试看?
时间:  2025-3-28 11:33
作者: wang0906601

加油
时间:  2025-3-28 17:01
作者: huang0751

LD换的太快,新来的都想出成绩,各种旁门左道的搞法,不死才怪
时间:  2025-3-28 17:04
作者: davilimd

国资委要求聚焦主营主业,不让搞别的
时间:  2025-3-28 18:22
作者: xhy133

饱和了
时间:  2025-3-28 23:18
作者: xjnjw

腾讯的微信和QQ若对外开放互通接口还有多少人使用微信和QQ,若电信移动联通直接业务不互通,那么这三家运营商效益会好的多
时间:  2025-3-30 08:00
作者: zhangyue1984

房地产也不行啊
时间:  2025-3-30 11:16
作者: athanasia

这个题目....前提就不成立,腾讯是什么体制?三大是什么体制?
在三大中,绝大部分创新都会阉割在层层的审核过程中,不小心走出来一个,也会因为短期达不到收益目标,负责人下台很快滚蛋,加上经济下行,消费降级,人口红利消失,人们对月租形的消费形态愈发警惕,这种宏观环境困难,在这种内部层层设卡,目标短时的体制下面,怎么可能还实现所谓的逆势增长。
时间:  2025-3-30 15:45
作者: yangguangwei

做基础网络和做内容服务,需要的资源和能力是不一样的,盈利模式也不同,运营商在做接入业务之外拓展其它业务,从国际上看,也鲜有成功的吧。
时间:  2025-3-30 15:47
作者: yangguangwei

davilimd 发表于 2025-3-28 17:04
国资委要求聚焦主营主业,不让搞别的

就算是让做其它的,一般也做不好的,就比如让腾讯去做基础网络,也会搞死腾讯。
时间:  2025-3-30 16:41
作者: wang0906601


时间:  2025-3-30 16:51
作者: 涛哥v5

本帖最后由 涛哥v5 于 2025-3-30 16:52 编辑
不吹不黑 发表于 2025-3-27 18:21
电联抱团能对抗移动吗


不看好,市场不是简单的1+1就能>1
时间:  2025-3-30 19:04
作者: sdjninghu

hzm17 发表于 2025-3-28 09:50
请腾讯给中国移动上一课:主攻低龄化客户(甚至是未成年人)市场能够攫取高额利润~


时间:  2025-4-1 09:31
作者: xhleixianjun

“在低增长时代,企业的竞争力不取决于规模,而取决于能否把存量用户‘榨’出更多价值”。

三大运营商如火如荼开展的FTTR业务和慧眼家庭监控业务,不正是这句话的具象吗?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很长一段路了。
时间:  2025-4-1 09:44
作者: whsyb

做管道的,早就开始做内容搞项目,但没自己的核心技术,很多只能是转个手。
时间:  2025-4-1 22:10
作者: wang0906601

可以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