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光纤上车:汽车以太网的下一步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3-17 09:47
作者:
robust911
标题:
光纤上车:汽车以太网的下一步
汽车以太网
最
早追溯至2012年的EAVB,2015年10月,第一个汽车以太网物理层标准
802.3bw
问世,速率是100Mbps。到2020年以后,100Mbps汽车以太网开始普及,如今除了汽车电子相对落后的日系车,基本上每一辆车都至少会有一个100Mbps汽车以太网网络,通常对应五个设备,即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座舱域控制器、T-BOX、诊断和网关。2023年以后,进入1000Mbps汽车以太网时代,除了以上的五个设备,各个区域控制器之间都是用1000Mbps汽车以太网连接。2025年最顶级车型的汽车以太网端口可以接近50口,对汽车通信的带宽要求越来越高,光纤上车开始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
关于车载网络通信:
当下多采用“基于1Gbps的以太骨干网络+SerDes”方式,而业界正在开发基于IEEE的802.3cz(2023年初发布)标准,引入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传输带宽可达50Gbps的方式,且光纤本身具备高带宽、高抗电磁干扰、低损耗、质轻等优势,是时候引入石英光纤,以解决汽车线束的轻量化。
以太网上车vs全光PON网络上车?
针对基于集成中央计算架构下,车载光通信的方案,当下业界在考虑光纤以太网,或全光PON网络的方案。首先两种方案均可实现高带宽、低电磁干扰的优势。其次,光纤以太网的优势在于基于以太完整的生态链,采用以太网交换机为基础,融合性更好,且遵循IEEE 802.3cz协议,以及网交换机采用光接口,并采用基于VCSEL+PHY+PD+BGA封装的高度集成光电器件。但问题在于采用P2P架构,未能高效地利用光传输。
全光PON网络的优势在于采用无源分光器为基础实现P2MP的网络架构,充分利用光传输的特性;但关键在于无车载光传输PON协议,车载PON供应链需重建,如具备高隔离度、低回损的无源分光器PLC芯片,基于耐高温、高响应度、高速率的LD、光接收、TIA等车规级的光电器件。而无论是采用以太网、还是全光PON网络,当下光通信业界中企业已与相应的汽车厂家展开了实验网。
而无论采用哪一种光通信的车载方案,对于从事光通信产业的企业来说需要协同车厂解决如下的问题和顾虑,或方能开启光通信上车的新局面:
1) 车规级光电器件:耐高温+耐震动,特定场景需求。如:车载温度范围通常要求-40~105度,可靠性≤10 FIT;如光纤需耐高低温-55~150度,耐弯折、耐扭转等要求。同时要求车载随机震动下,光器件与光纤之间的连接与耦合。
2) 车载光网络的通信协议标准:如车载PON的协议标准,光电芯片、光电器件的标准。在场的光通信业界人员表示,每一家车厂均有自研标准且对成本敏感,本身就是矛盾。不妨借鉴光通信产业的产业协同标准先行,产业联动,快速推进相关的产品批量化,以实现低成本的方案。
3) 整车级的光系统测试设备及工具链。测试标装,适用于车载的测试设备、测试工具等等。
4) 产业联动。
关于光网络上车的时间点。
L3既是自动驾驶等级的分水岭,也是车载通信网络变革的“分水岭”,将从传统总线型为主走向新型的车载通信网络。同时展望,未来的车载网络通信系统将走向以TSN有线骨干网+星闪无线边缘,同时软件定义的通信服务保障将成为通信架构变革的重要特征。
时间:
2025-3-18 07:05
作者:
777888999
有点意思
时间:
2025-3-18 11:13
作者:
lary2020
学习学习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