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关于营收、出海和上市,云鲸CEO张峻彬和我们聊了3个小时 | 硬氪独家专访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1-20 17:08
作者:
see122
标题:
关于营收、出海和上市,云鲸CEO张峻彬和我们聊了3个小时 | 硬氪独家专访
作者|黄楠
编辑|袁斯来
风暴始于2021年1月1日凌晨12点。
临睡前,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给了张峻彬当头一棒。话筒里,焦灼的员工告诉张峻彬,公司旗下一半扫地机器人在同一时刻突发宕机,几十万台设备一夜间变成了无用的“砖头”。
虽然已经是凌晨,用户们还是迅速涌向售后,客服电话一个个被打爆。从员工到高管,防线层层攻破。他们发现自己遇到公司成立五年中最大的危机,没人敢拍板做决定。
压力最终扑向张峻彬。他向硬氪回忆,那段时间,几乎每一秒都有电话打进来。一周里,张峻彬休息的时间加起来不到24小时。某天晚上他看着天花板数心率,最高一分钟破200。
张峻彬没有太多思考的余地。云鲸第一时间新建七条维修线,用户寄回故障产品、工厂检查测试、恢复正常运行后再重新寄出。整个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云鲸的迅速反应避免风暴进一步扩散。此时,时间只过去20多天。
但张峻彬的焦虑并没有得到缓解。“找不到问题。这次问题解决了,下次还会不会发生?再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更多其他问题如何应对?”
阴云笼罩背后是云鲸漂亮业绩之下掩盖的危机。2020年的云鲸业绩暴涨,然而手里的资源、人员配置以及供应链捉襟见肘,那个深夜的大规模宕机就是水面下隐忧的集中爆发。
彼时,云鲸体量对比友商小了近十倍、仅200多号人,包括张峻彬在内,团队中不乏许多刚毕业就加入公司参与创业的新人,管理经验相对匮乏。
张峻彬也察觉到了云鲸的节奏太“慢”。设计初期技术架构未能融入平台思维,这一缺失导致后续迭代难以跟上市场步伐。这次事故让他下定决心改变。
随即,云鲸启动了大规模招聘,公司从200余人增至千人;调整组织结构,细化产品事业部加快新品研发节奏;拓展渠道,出海布局全球化业务。
近年来,国内家电零售额增长幅度较小、甚至出现下滑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类产品市场饱和度较高、新增需求有限,加上早期一些产品体验差,企业竞争陷入到价格比拼和产品同质化中。
直至2024年,整个行业迎来转机。受国补等因素影响,家电市场久违地出现增长,前三季度零售规模突破2019年峰值。这一波政策红利中,以扫地机等为代表的智能清洁家电,销量和价格均有提升。
可以说,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成为扫地机器人公司们必须把握的增长窗口。
云鲸也稳扎稳打地保持着自己的节奏。迅速扩张背后,是所有云鲸人都不得不面对一段痛苦的磨合期。组织还得调整、精简架构优化流程、加快产品迭代速度。于是在2024年这个行业爆发点,云鲸顺势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根据奥维云网2024年11月监测显示,云鲸扫地机年累计线上零售额占比为18.54%,同比增长超100%;洗地机年累计市占5.46%,市占增速超400%,增速排名行业第一。
硬氪了解到,云鲸已于2024年11月提前达成去年全年的营收目标,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倍。
云鲸经历了几次起落,每一次转机背后,都是一家硬件创业公司如何在越来越艰难的时代努力寻找生存法则。
“我觉得云鲸没有最难的时候,但是每个决策都异常重要,一旦选错了就可能是万劫不复的。”接受硬氪专访时,张峻彬这样表示。
时间进入云鲸创立的第九年,云鲸早已不是那个要靠导师筹款的创业公司。张峻彬即将迈入35岁,他逼迫自己从一个带着学生气的极客成长为一个企业家,去习惯复杂的商业世界,做出沉重而现实的抉择。
张峻彬
以下是与张峻彬的对话,内容经编辑:
2024年,可以跟友商去掰手腕了
硬氪:云鲸成立9年,之前你提过“直到2024年很多短板才补差不多了”,这些“短板”目前发展得怎么样?跟友商的竞争格局有发生什么改变么?
张峻彬:
2024年我们可以跟大家去掰手腕了。
云鲸之前只有单一价格带产品的时候,很容易被友商夹击,所以从2023年开始,我们一直有意识地完善产品矩阵,到24年在各个价格带做到都有产品布局。产品矩阵打开以后,友商对我们就形成不了价格带夹击了。
从产品功能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在2023年公司的竞争力已经非常强了,J4是2023年卖得最好的Top1产品。
云鲸是要每个价格带都努力输出精品,这对组织的管理能力、项目的开发能力等要求很高。每个价格带不换产品,只换个名字肯定不行,还是要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我们不仅要做一款爆品,还要做多款爆品。
目前云鲸的产品矩阵相对简单点,每个价格带每年一款主力产品,不会给用户带来太多的选择干扰。
硬氪:2024年双十一云鲸销售额破17亿、实现了翻倍,怎么达成的?
张峻彬:
首先
基础盘打得比较牢,
以前是一个价格带,现在有四个;以前只有扫地机,现在有洗地机品类。洗地机在2024年Q4市占预计能到10个点,全年5个点左右。两个品类加成,相当于双十一业绩翻倍了。
其次是全行业的红利——国家补贴,以旧换新等等。国家对于家电补贴肯定会持续,这对家电企业来说是利好。
线下渠道也做得不错,目前已开设超过70家线下品牌门店。
总体来说,云鲸2024年全年目标其实在双十一期间就已经完成了。
硬氪:国内线下门店的发展速度在预期内吗?
张峻彬:
在预期内。超过70家的自建品牌门店中,基本是赚钱的。同时,我们是鸿蒙智联在智能清洁机器人领域独家合作伙伴,已经进驻全国200多家华为全屋智能体验门店。
云鲸对做线下这件事比较克制,需要把SOP、促销活动,跟线上冲突制度理得更清晰点,我们才会大规模去推动。
2025年,出海要再翻3-4倍
硬氪:不少企业2024年都在加快出海节奏,云鲸目前海外表现怎么样?
张峻彬:
我们正式启动大规模出海业务是在2023年。
云鲸属于DTC(Direct-to-Consumer)、线上运营能力比较强的企业,很快就能打开市场。海外营销板块之前经历了一次组织升级,组织架构调整和产品基础盘做起来后,2023年花了比较多精力拓展重点国家的线上渠道。
去年我们开始把重心放到线下渠道、下半年刚铺出去,相信今年会是大规模收获的节点。云鲸2025年的海外目标是营收再翻三到四倍。每年以翻三倍的节奏继续走。
硬氪:海外铺了多少渠道?
张峻彬:
截至2024年9月底,海外覆盖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市场反馈较好的是北美、韩国、澳大利亚。比如韩国,云鲸进驻仅1年时间,2024年Q1就拿到了中高端扫地机市占第二的成绩,超过LG、三星。
同时我们发现,适合做线上渠道的重点国家往往有比较健全的信息化设施建设,在消费领域走得更靠前一些,对喜欢的品牌用户会产生忠诚度。这些重点国家对周边区域具有辐射性。所以重点国家,我们不会采取“性价比”的策略,而是要长期耕耘,持续做品牌投入和用户认知教育。
之前线上和渠道营收占比约为7:3,到今年希望能调整至线下占60%、线上40%。
硬氪:哪款产品在海外卖得比较好?
张峻彬:
Narwal Freo X Ultra,也就是国内J4。云鲸在出海产品的迭代上非常谨慎,一般一个产品会在国内先跑半年再考虑出海,对比国内的上新速度基本差了一代。因为扫地机这种产品,一旦出现批量性的问题还挺麻烦。我们也在加速这个环节。
硬氪:跟友商相比云鲸出海做的比较晚,目前怎么突围?
张峻彬:
虽然外界看起来晚了,但其实符合我们自己的节奏。反而在我们看来,云鲸的出海时机更好。
一方面是全球贸易中国企业集中出海,海外用户对于中国产品的认可度会更高,我们吃上了这一波红利。另一方面,海外扫机器公司业务萎缩后所留出来的空间,是云鲸能快速争取过来的,在此之前或许要花费更大的成本才能吃得下。
此外,海外正在面临扫地机的产品升级,这对中国企业而言是很大的机会。
组织调整背后
硬氪:为什么前几年云鲸产品迭代那么慢?
张峻彬:
2021年以前我们缺乏产品战略,吃了研发体系不够完善的亏,不太考虑产品的平台化、模块化,以至于产品迭代的速度会变慢。
当时J1这款产品就犯了这个错误,没有考虑后续产品的平台化迭代,以至于J1的产品平台后来实在无法维护了,被迫必须在J3平台从0到1、把软件硬件结构全部重新设计一次。所以J3点发布时间比预期落后了半年到一年,实际上2020年,内部对J3的定义就完成了。
也是这之后我们意识到,不可能每年新品都从0到1做一遍,这样会非常慢。
于是我们从2021年开始制定产品战略,到2022年完成了创新平台架构。这个转变带来的好处是,当你看得足够远,很多后续创新能续上,而不至于在要做一个全新产品的时候,需要改整个产品架构。
硬氪:当时内部做了哪些事?
张峻彬:
2021年,我们把双目定为集团产品战略,
这四年都在投入费用做
vision base(视觉部件)
研发
。现在云鲸的研发人员占比43%以上,我自己2024年也带了一个新平台。
想清楚未来两三年的方向,整体迭代速度也会加快。只有产品的平台战略沿着用户需求思考,竞争上才不会被别人拽着跑,别人出新产品的时候也不会特别慌。别人做得好的部分就吸收进来,不需要就不吸收,走自己的路。
管理核心和节奏上,关于整个产品开发体系的战略思考或讨论,不再是我一个人做,而是整个团队参与。决策机制完善了,创新的想法也会更灵活、效率会更高和具有全面性,看问题的视野自然比以前要高很多。
这个过程中我们培养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他们可以帮我做很多决策上的事,我就只需要做double check,这在以前很难做到。
打通前端营销员工和后端技术人员对产品的理解是必要的。以前是营销推广、产品人员分别给一个产品规划,要么研发拍脑门,最终很可能卖不动,要么营销拍脑门,很容易造成“补丁式做产品”的局面,最后四不像。兼容两个部门,是我们在体系上一个重要的管理改动。
团队测试新品中((图源/云鲸)
硬氪:怎么平衡研发和营销?
张峻彬:
现在已经事业部化了。事业部要具备技术理解和产品规划。
前端营销就像市场上的渠道商、代理商,他们有自己对产品的诉求。前端营销对某一个品类或品牌有极强的诉求,觉得它一定能爆,那么营销就支付开发费给到研发去做。反之,研发在认可某个技术方向的前提下,双方诉求达成一致,那么前段营销即使不支付开发费,研发也会继续开发。
双方都是利润中心,而不是成本中心,加上内部有结算价,
在保证产品能盈利和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研发部门就不会轻易做出过于“新奇特”的产品,能更多地考虑平衡
。营销也是一样,不会瞎要产品,付开发费的同时要保证自己的盈利。
这种模式能确保彼此都处于一个谨慎思考的状态。作为CEO,我需要做出的平衡也会相对少一点,因为大家都是想得很清晰再去执行。
只有创始人才能做的事
硬氪:对有的创始人来说,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考虑的事情、竞争变多了,很容易忽略用户,用户洞察反而变得没那么重要。目前你怎么看待用户洞察这件事情?
张峻彬:
很多友商做产品的时候,可能会为了某个卖点投入很多钱,但这个卖点其实对用户的价值并不大。
比如“边刷外扩”,它的可视性很强,业内厂商都在做这件事情,但实际上,这个功能只能解决1%-2%的漏扫盲区,还会带来极高的产品复杂度和故障率。比如“卷吸力”,从4000Pa、10000Pa、到20000Pa,参数不停地往上卷,而20000Pa的吸力却只能维持10秒钟。
它是一个能快速吸引用户、影响购机决策的卖点,但我认为,这都不是好的行业竞争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怎么去做平衡,是云鲸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硬氪:其实友商很早就有自动集尘和机械臂,去年云鲸发布J4的时候,既没有中央集尘,也没有机械臂,云鲸是怎么思考的?从用户洞察的维度来看,云鲸有什么方法论?
张峻彬:
其实机械臂我们是一直想做,中央集尘是最开始不想做的。
去年云鲸发布J4,做出了行业首个在扫地机器人内部完成自动集尘的方案——“智能轻集尘系统”。
过去,市面上的自动集尘功能,是把垃圾从尘盒转移到基站尘袋里,不仅尘盒很脏,过长的集尘路径还会导致大颗粒或粘性垃圾附着在管道内,非常难维护。很多友商都在关注通过大容量的尘袋设计,实现长达 2-3个月的垃圾存储时间;但我们实际调研后发现,超过80%用户一个月左右就会倒垃圾、并更换新尘袋,但这时尘袋已经会发臭、发霉、长虫。所以,用户真正需要的是“能够低频且健康处理垃圾”的集尘方式。
云鲸用的“轻集尘”方案,通过将尘袋放在机器人内,利用空间压缩技术实现30-45天的垃圾存放时间,再增加尘袋动态抑菌烘干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垃圾发霉和异味滋生。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方向,但在此之前没有友商做,我们一开始会犹豫,最后还是选择坚持。事实证明,使用“轻集尘”方案的J4和J5上市以来都卖得很好,用户也非常喜欢轻集尘功能。
这种坚持创新、不盲目follow行业大趋势的产品需求决策,还是需要回归到创始人来拍板,只有创始人才具备为做这个事情造成的后果负责的能力,本质上是职权统一。
我手机里有几十个KOL的微信,他们经常会给我分享一些新的体验和建议。
所以,今天只要我还能对用户负责,我还在前线,我还有这个拍板权,云鲸就会持续地在用户体验这条路上走得远。
产品测试图(图源/云鲸)
硬氪:友商推新品都在跟进机械臂、中央集尘,跳高等功能,但云鲸是到了2024年才上了机械臂。你看到友商新品的时候,想法是什么?怎么决定跟不跟?
张峻彬:
我们也有观察到行业的新功能、新技术,暂时没有跟进的技术不代表我们没有在做。只是我们的标准更高、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所以会花更多时间,看起来会比别人慢。
比如边刷防缠绕功能,有些品牌的防缠绕功能比云鲸先出,可它们不一定好用,云鲸J5推出的边刷防缠绕功能是做了结构上的创新。
同时,一个新功能的增加,也会涉及到产品体系兼容性、模具投入、固定资产投入等问题,我们考虑的是用户真正需要它、且研发部门能够给出一个我满意的解决方案,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做。
长期坚持这样做之后,用户对云鲸的产品会更有信心。比如J5的拖布外扩功能,我们发布的速度比友商慢,但很多友商的拖布外扩是没力量、清洁力比较差;对比之下,云鲸的拖布外扩始终能保持8N的下压力,清洁力很强,所以J5受到了很多用户的喜爱。
云鲸可能不是第一个发布这个功能的品牌,但我们一定是把这个功能做到最好的品牌。
我相信,时间会消磨这些所谓小创新的波动,云鲸还是会持续坚持走自己的路。
硬氪:所以在你看来,一个产品怎么做才能成爆款?
张峻彬:
我自己的判断是这样。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很长,它不会依赖于所谓一到两次大的营销活动就成功。
所以,一个产品最终在市场上能“爆”,核心底层逻辑就是NPS(净推荐值)。
云鲸洗地机也是这样。我们才做一年多时间,但起量很快。2024上半年S2卖爆后,我们在下半年又推出S2 Island,双十一也卖得很好,小红书上有很多用户自发的好评。回归到产品本身,大家会觉得它好用,基本盘稳了,产品体验足够好,质量稳定性也好,用户口碑好,销量自然而然就起来了。
洗地机S2 Island(图源/云鲸)
所以我觉得,
一家公司要走得远,核心还是要产品NPS足够好。基于这个底层逻辑,很多市面上流行产品功能,我们会选择不上,或者慢一点再上。
比如“基站集尘”,是因为我们要发力海外,要服务海外的目标用户人群。海外养宠家庭比例很高,家里毛发多,对集尘袋的需求非常大。云鲸在2024年解决了很多集尘问题,才推出基站集尘功能,比如噪音大、脏污易残留、细菌滋生等等。
硬氪:怎么看用户价值?
张峻彬:
公司其实是用户给你的,所以最终要回归到用户价值,你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就决定了一家公司有价值。只是中间会有波动,会有噪音,就看怎么过滤掉它。
硬氪:如何面对云鲸在用户端的争议?
张峻彬:
谁最接近用户,谁最有话语权。
硬氪:目前扫地机行业的产品大多几个月、半年一迭代,很多东西来不及沉淀,可能新品出来,NPS刚开始发挥作用,下一代产品就上市了。从长期主义来看,未来如果行业没那么卷,NPS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张峻彬:
我觉得是。接下来扫地机行业的创新速度会逐渐放缓,产品趋于稳定,这时候大家PK的,就是品牌和NPS。我觉得这个阶段很快就来了。
当进入这个新阶段时,云鲸已经具备了极大竞争优势,其他厂商在这时反而要处理巨大的“售后包袱”。
今年CES上,我们展示了履带式热活水循环清洁方案,将会带来新的清洁体验,其根本上还想切实解决用户还在面临的使用痛点。
当我们领先其他人一步的时候,要追上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云鲸一直在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战略节奏,而不是盲目跟随友商。
只要坚持的方向是正确的,相信到了某个时间节点,我们就会超越其他人,这就够了。
硬氪:怎么看待上市这件事?
张峻彬:
我觉得上市是一种募资的方式,它的核心是让一家公司有好的资本架构,去对冲可能会面临的经营风险。当年苹果没上市的话,早就活不下来了。它是一种工具,千万不要因为这个工具去影响公司的运营和战略。
这个问题是普遍投资人都一定会问的问题,不可能不面对。但是需要把这个事情和未来战略合并在一起,去看这件事情,能够双方都兼顾是最好的。
跨过艰难时刻
硬氪:对云鲸来说,最难的是什么时候?
张峻彬:
我觉得最难的是,云鲸有没有能力去守住1000人规模的团队,并且实现企业的高速运转,这是云鲸2021年需要回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那时候我们没有能把这个团队运转得好,可能也会死。以及,云鲸有没有想清楚自己的产品战略、架构、价值观的东西。但好在云鲸都熬过来了。
我觉得云鲸每个决策都异常重要,一旦选错了就可能是万劫不复的。
硬氪:绝大部分硬件公司都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这件事小米做了怎么办?
张峻彬:
几乎所有的硬件公司都要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在2015-2020年这个阶段,基本只有小米生态链里的公司能活下来,其他的同类都会死掉。
云鲸是个纯例外。没有加入小米生态链的云鲸,确实遇到了非常多磨难,
但我很感恩这些苦难,这让云鲸变得更强大了。
所以,其实往往襁褓中长大不一定是好事,磨难中不一定能活下来,但能活下来的都很强大。
硬氪:你怎么定义未来的扫地机器人?
张峻彬:
扫地机未来的产品形态会从地面清洁走向空间清洁。
未来三到五年,我们会希望扫地机能够实现真正的空间清洁。
硬氪:扫地机有机会成为冰洗空一样的家电吗?
张峻彬:
我觉得会。这个问题回到本质上,我们要回答的是,未来地面清洁是不是人做的事情?地面清洁、擦洗厕所这些东西是给你带来不了愉悦感的,它必然会被机械化替代。所以它是有机会成为大众家电的。
理论上来说,只要超过15%-17%的市场占比,这个品类渗透率就会加速上升,中国现在能达到这一数字的是一线城市。
当前扫地机渗透率不够高,仍要回到“成本、质量、体验”三个维度,还不够好。我们也希望大家能更用心地做产品,一起把市场做大。
硬氪:这两年人形机器人很火,业界都在期待它进入千家万户时刻的到来。你认为它是一种扫地机器人的延续么?扫地机能提供的清洁服务属性相对单一,还有很多家庭场景需求需要被满足。
张峻彬:
如果你要真正做一个家庭服务的机器,它不需要长成人的样子。至少在第一阶段不需要。
从整个具身的输入性角度来讲,基本数据决定其自身的发展性能力。
我认为,扫地机公司已经具备成为伟大具身智能公司的雏形。
云鲸2024年推出逍遥系列,它“看得见”、“会思考”、“能交流”,会依靠自己的语义理解去行动,这已经是一个具身智能的雏形。我们从21年开始布局“双目”,就是奔着具身智能的方向去的。这跟特斯拉FSD的逻辑相似,即你要先卖车才有数据、有数据才会有无人驾驶。
逍遥系列(图源/云鲸)
回归到这个问题,现在做人形机器人要回答一个问题,第一千台、一万台产品要卖给谁?没有具体的使用场景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扫地机能回答这个问题。
本质上来说,云鲸是一家机器人公司,公司无论是底层架构、技术储备还是未来战略规划,都是围绕机器人具身智能在布局。我们会长期沿着具身智能持续构建和完善技术壁垒,拓展产品品类,服务更多用户,覆盖更多场景,满足更多需求。
“以前我会很怕做错决策,但现在我已经不会了”
硬氪:平常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有没有特别焦虑的时刻?
张峻彬:
我是一个比较专注的人,会用大片时间专门做一件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高速成长。比如在产品线都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前段时间可能专注在做降本增效,过两个月专注集团的事业化改造。我是这样的一个工作模式,觉得只有聚焦才有深度。
我现在其实没有太焦虑的事。焦虑的本质是对未来的未知以及无法掌控,随着云鲸这么多年发展,经历了太多磨难,遇到了太多坎,个人能力也在慢慢提升,现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没有那么慌。
硬氪:这份底气从哪里来?
张峻彬:人的一生有很多糟糕的时刻,如果你没有办法找自己内核的话,就意味着你的能量源泉就没有了,你会发现每天都在内耗。所以要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比如我现在会带些小项目做点东西,参与一些产品设计和平台的设计。
在创业过程中,可能有80%都是糟心的事,所以剩下的20%,一定要找到符合自己心流的东西,否则创业会非常辛苦。
以前我会很怕做错决策,因为你的决策没有依据,
你没有找到自己的内核。
但现在我已经不会了,
我已经找到我的内核了,这个内核是利他性创造。最终我们都是要回归到用户价值,走自己的路。
来源:36kr
时间:
2025-1-21 01:12
作者:
不吹不黑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