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中移能源之惑!运营商产品化路径探析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4-8-27 16:35
作者: 黑黑黑黑黑     标题: 中移能源之惑!运营商产品化路径探析

之前,媒体经常拿着腾讯和运营商做对比,潜台词是腾讯占了运营商多少便宜;但现在这样的论调很少了,因为大家已经理清了各自的产业定位。

但我觉得,比较下还是应该的,因为腾讯的确值得运营商学习。就拿赚钱这个事情来说,腾讯和中国移动都很赚钱,但腾讯赚的是产品的钱,中国移动赚的是规模的钱。腾讯的产品,大家基本上耳熟能详,而且不断创新,用户体验很好;中国移动有什么产品呢,连接、流量、系统集成?这个还真说不上来。

当然,不止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都面临这样的困境,那就是产品能力欠缺,造成2C/2H被管道化以及2B盲目系统集成化。如何提升自研产品的竞争力就成为了运营商们关注的重点。以中国移动为例,其就成立了相当高规格的“中国移动产品管理委员会”,通过顶层设计的方式强攻产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依托于AI和云服务,中国移动在面向个人、智慧家庭、智慧城市、行业解决方案、云能力平台等产品化能力方面的提升还是比较显著的。

这些产品大部分是面向于客户的,但也有部分是面向自己的,比如在网络与基础设施侧,要不要自研,以及要什么样的自研产品?目前来看,业界有几种技术方案:

第一种是中国电信那种技术路线,电信的出发点非常简单,那就是把黑盒变成灰盒,如果是很成熟的产品和场景,那就变成白盒。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增加与传统设备厂商谈判的筹码,压降设备的采购成本,降低CAPEX,进而降低TCO,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困难点,但方向是没有错的。

比如说DCI-BOX产品,为什么几乎同样的产品,在互联网市场和电信市场,价格差就这么大?电信场景真的需要那么多特性吗?如果没有这些特性,会影响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吗?再比如说小基站,作为一个边际投资效益递减的产品,要高度关注其部署成本,但在没有鲶鱼的情况下,传统大厂的小站产品价格是居高不下的,中国电信通过ODM/OEM的方式,切入到这块市场,大幅降低了网络建设成本。电信的自研创新不仅是硬件,还有网管系统等,主要目的还是统一接口,屏蔽掉底层硬件的差异性;而在此之前,底层硬件都是黑盒子,从芯片一直到API都是封闭的,这就导致了运营商被设备厂商绑架,成本高企。

除了降低成本之外,自研产品还有个很重要的好处,就是提升客户或者服务的响应能力。在很多年前,运营商的技术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后来是越来越依赖于设备厂商,“投钱建网,花钱放号”,这种模式是现在云和AI时代是完全不可持续的了。

第二种是中国移动的技术路线。中国移动的技术路线有两个分支,第一个分支是标准先行、技术牵引、需求推动、适度超前,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来推动技术和产业发展。比如说传输网的100G和400G,再比如移动网的TD- LTE,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国内产业生态和技术生态,践行了央企的责任担当。第二个分支就是去做自研产品,但令人不理解的是,中国移动选择自研产品方向。

比如在最近的智能型一体化能源柜的集采中,中标人是中移能源。中移能源是中国设计院的全资子公司,而设计院又是中国移动的全资子公司。更重要的是,一体化能源柜这样的硬件产品,有没有必要做自研,有没有必要自己去参加集团集采?不管从技术角度还是商务角度,中国移动都应该持开放的态度,多引入几家通信企业共同合作、切磋,才能牵引通信产业迅速、健康、持续发展。


时间:  2024-8-27 16:56
作者: 没事来看看

这个吃相是有点难看的,还集采干啥
时间:  2024-8-28 08:26
作者: 努力不苦逼

啥都做,啥都做不明白
时间:  2024-8-28 09:05
作者: littlestone

想法是很好的,国家发展需要核心科技。没有人会送给或卖给我们,只能依靠我们自己。但还是要放开包容的心态,接纳各方意见,积极交流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
时间:  2024-8-28 09:11
作者: fjlin

垄断带来了,店大欺客
时间:  2024-8-28 09:13
作者: nmxwzl

运营商核心产品哪些是纯自研的?纯自研搞的那些产品质量咋样?价格咋样?很多自研变成了排他性条件,变成了业绩,就是没变成有生命力的产品
时间:  2024-8-28 09:23
作者: piosonlee

努力不苦逼 发表于 2024-8-28 08:26
啥都做,啥都做不明白

太对了,方向倒是能看出来,但是内部没人敢倾斜资源干
时间:  2024-8-28 09:24
作者: piosonlee

nmxwzl 发表于 2024-8-28 09:13
运营商核心产品哪些是纯自研的?纯自研搞的那些产品质量咋样?价格咋样?很多自研变成了排他性条件,变成了 ...

就从硬件设备上来说都是贴牌代工模式。
时间:  2024-8-28 09:31
作者: nmxwzl

piosonlee 发表于 2024-8-28 09:24
就从硬件设备上来说都是贴牌代工模式。

软件也一样,要么给开源的包个壳,要么跟原厂商合作研发或者买版权,没啥原创
时间:  2024-8-28 09:31
作者: cat-zhou

piosonlee 发表于 2024-8-28 09:24
就从硬件设备上来说都是贴牌代工模式。

硬件贴牌,但好得卖出去能用,就是贵了点,搞笑的是自研的软件系统,一个连自己全部系统都依靠外包开发维护的公司,你信他们的自研软件系统平台能好用吗
时间:  2024-8-28 11:38
作者: 老兵007

一体化能源柜是设计院的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之一,成果都被表彰了,还不参与招标说不过去。
在说智能MIMO电源单元智能锂电池单元和机柜 这些东西又不是啥高科技,自研成果很容易搞定。O起来也容易。
楼主是参与投标的企业的,没中标心里不爽吧。

时间:  2024-8-28 12:15
作者: coffee198375

本质还是照顾自己人。。。。
时间:  2024-8-28 13:31
作者: 没事来看看

老兵007 发表于 2024-08-28 11:38:04 一体化能源柜是设计院的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之一,成果都被表彰了,还不参与招标说不过去。在说智能MIM...

设计院,网络事业部,计划建设部,都归口到一个分管副总。自己给自己倒腾点业绩,也能说的过去。但走集采,就有点欲盖弥彰了。
时间:  2024-8-28 13:32
作者: 没事来看看

cat-zhou 发表于 2024-08-28 09:31:57 硬件贴牌,但好得卖出去能用,就是贵了点,搞笑的是自研的软件系统,一个连自己全部系统都依靠外包开发维护...

里面的东西,基本上是某大厂的,言尽于此
时间:  2024-8-28 15:37
作者: wyjd

吃瓜群众。
时间:  2024-8-28 16:41
作者: SCWMM

运营商的自研,懂的都懂。
时间:  2024-8-28 22:37
作者: 15312749781

g好资料
时间:  2024-8-28 22:40
作者: 客家人

SCWMM 发表于 2024-8-28 16:41
运营商的自研,懂的都懂。

    还是有不少好处,中国电信通过引进5G小站,敲打国内2家,成功把5G室分价格打下来
    现在又搞DCI-BOX,要把光网络价格打下来
    再运营商市场,永远不要考验人性,当主要供应商只有2-3家的时候,大概率会合谋一起报高价坑运营商,所以适当引入鲶鱼,敲打一下。
时间:  2024-8-29 08:34
作者: 弯月1023

为了KPI,有哪个领导会去关注研发、会拿自己的乌纱帽去投资研发?
时间:  2024-8-29 12:33
作者: lxq959

贴牌 懂不懂

时间:  2024-8-30 08:56
作者: 孙志扬

山东某地,用了中移电源柜,设计有缺陷,造成故障、设备退服,中移道歉完事。
时间:  2024-8-30 10:26
作者: yinxichun

这是形成了新的垄断了
时间:  2024-8-31 12:01
作者: make111000

锂电的安全性现在能达到通信机楼的标准了?这要是自燃了,那就是大事故
时间:  2024-8-31 13:56
作者: 明知做戲

中国移动是最坑的公司宽带永远是GPON,承包宽带业务给别的公司,光猫有多便宜就采购最便宜的,坑死用户加钱换光猫
时间:  2024-8-31 18:24
作者: 没事来看看

lxq959 发表于 2024-8-29 12:33
贴牌 懂不懂

据说这个产品,和深圳某大厂合作很紧密,有独家协议。
时间:  2024-9-30 14:25
作者: piosonlee

cat-zhou 发表于 2024-8-28 09:31
硬件贴牌,但好得卖出去能用,就是贵了点,搞笑的是自研的软件系统,一个连自己全部系统都依靠外包开发维 ...

哈哈哈哈太对了
时间:  2025-3-4 17:30
作者: fangzhilang

又烂又贵,必有蹊跷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