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难道要成立新的大数据运营商?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2-5-5 08:57
作者: gz3gboy     标题: 难道要成立新的大数据运营商?

C114讯5月5日消息(九九)在近日某公开场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规划处处长王建冬在《构建“东数西算”国土空间算力资源调度体系的政策思考》主题演讲中呼吁成立国家级东数西算产业集团,实现东部和西部数据中心资源的一体化投资、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营,借此有效降低东数西算的协调成本和运营成本,为企业提供成本更加低廉的算力服务。


东数西算推进模式:试点先行,梯次推进



王建冬指出,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一体化”有三个因素需要考虑:一是要一体化地考虑数据中心、云数据的流通治理,以及数据应用和安全的衔接;二是要一体化地推动政企之间数据资源的融合发展;三是要一体化地运用政策引导、规范制定、体制机制改革、技术创新和工程牵引等多种方式,协同解决大数据发展的制度问题。


围绕这样的总体思路,国家信息中心提出5个‘数’:底层的“数网”优化数据中心的建设布局,“数纽”推动算力资源的服务化,“数链”加强数据要素的市场培育,“数脑”深化大数据的协同应用创新,“数盾”强化大数据的安全防护能力建设。


在具体的推进模式上,提出分级分类分步推进,从国家到区域再到省一级“试点先行,梯次推进”。建设八个算力枢纽节点的核心理念是要构建东数西算的数网体系。“目前,我们国家算力资源需求不足的省份主要在西部,而需求过剩的省份在东部,东数西算工程就是要实现算力和数据之间的流通和调度,”王建冬说:把‘瓦特’的流动转化为‘比特’的流动,实现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对当地就业的有效促进。


东数西算推进路径:上云、用数和赋智



王建冬介绍,国家信息中心从“上云、用数和赋智”三个层面设计东数西算的推进路径。


上云层面上,探索“第四方云”的云数网联动转型模式。东数西算需要构建一个能够独立于各个工业云之上的、统一计算调度的云解决方案,同时能够解决企业上云和迁移成本高的问题,进而实现云资源的东西部之间自由调度和流通。


用数层面上,构建“前店后场”式的新型数据应用架构。目前的模式是把高频的应用放在东部,对时间要求不敏感的应用放在西部,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超远距离范围内的数据资源和算力资源的一体化调度体系。即把“前店”放在东部,“后厂”放在西部,实现“前店后场”两个数据之间的调度和流通。


在赋智层面上,构建人工智能算力资源密集型的外包服务模式。在人工智能领域,大部分的算力消耗非常巨大,但时延要求并不高,比如说游戏的画面渲染、短视频流的优化。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把很多放在东部的 AI算力模型训任务转移到西部去,从而实现成本的有效的降低。


王建冬指出,从资本层面而言,需要构建一项东数西算产业基金,让政府和设备提供方进行能源配套、网络配套。东数西算的建设运营和云服务厂商要联动起来,形成在资本层面的纽带,实现各方利益的共享。


王建冬呼吁,未来要成立国家级的东数西算产业集团,实现东部和西部数据中心资源的一体化投资、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营,借此有效降低东数西算的协调成本和运营成本,为企业提供成本更加低廉的算力服务。





时间:  2022-5-5 09:08
作者: 阿斗通

运营商要转型了
时间:  2022-5-5 09:21
作者: cnqq9999

数据中心要不国有化要不高度监控,民营的对外输出真的是控制不住
时间:  2022-5-5 12:15
作者: 默默脉脉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2-5-5 12:17
作者: Gratch

还是交给市场比较好
时间:  2022-5-5 12:17
作者: just10086

云上腾讯,云上阿里巴巴,云上滴滴……
时间:  2022-5-5 18:27
作者: 通信人变身

改革开放30年结束了
时间:  2022-5-6 13:17
作者: 没事来看看

通信人变身 发表于 2022-5-5 18:27
改革开放30年结束了

不是40年吗?
时间:  2022-5-6 14:10
作者: 雪超超超

国家不出来画饼的话经济很难继续稳步增长,继续新的增长点
时间:  2022-5-6 14:15
作者: kakarot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5-5 12:17
云上腾讯,云上阿里巴巴,云上滴滴……

都是外资
时间:  2022-5-6 14:15
作者: qkb_75@163.com

关键问题:
1)大数据中心..... 没错,新生事务,支持! 问题是:谁的大数据?什么的大数据?大数据的什么?
2)大数据中心......如何收费?我自己存储不行么?为什么要用你的大数据中心?
3)大数据中心......安全么?既然大数据这么重要,就算放在我自己的数据中心我都不放心,为什么要放在你那里?还被时刻监管?我不想用行不行?
时间:  2022-5-6 14:19
作者: just10086

又一个想学gd系统,想一统天下吃独食的
时间:  2022-5-6 14:21
作者: just10086

kakarot 发表于 2022-5-6 14:15
都是外资

要不要来个云上特斯拉。
时间:  2022-5-6 14:21
作者: withert

云上贵州不好么?
时间:  2022-5-6 15:48
作者: abcinternationa

了解一下
时间:  2022-5-6 15:50
作者: kakarot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5-6 14:21
要不要来个云上特斯拉。

先归化马斯克可以考虑
时间:  2022-5-6 15:59
作者: Gratch

本帖最后由 Gratch 于 2022-5-6 15:59 编辑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5-6 14:19
又一个想学gd系统,想一统天下吃独食的


铁路不是独食?烟草不是独食?
时间:  2022-5-6 16:00
作者: Gratch

kakarot 发表于 2022-5-6 15:50
先归化马斯克可以考虑

完全没有可能,人家收购推特就是因为老是删帖。
时间:  2022-5-6 17:05
作者: hzm17

国资云以后是主流,也是“东数西算”的主力军。
时间:  2022-5-6 17:15
作者: just10086

hzm17 发表于 2022-5-6 17:05
国资云以后是主流,也是“东数西算”的主力军。

运营商的云有不需要交宽带费的优势
时间:  2022-5-6 20:53
作者: hzm17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5-6 17:15
运营商的云有不需要交宽带费的优势

国资云就是政府云,运营商能收个带宽钱就不错了
再说,在国家战略前,运营商再拿带宽来做筹码就是自找死路
时间:  2022-5-7 12:36
作者: 一棵菜

信息泄露怎么办
时间:  2022-5-7 13:20
作者: registe

Gratch 发表于 2022-5-6 16:00
完全没有可能,人家收购推特就是因为老是删帖。

纵观古今中外,原来的屠龙者会变身为恶龙
时间:  2022-5-7 17:23
作者: lukea1983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5-6 17:15
运营商的云有不需要交宽带费的优势

真正的国资云,谁在乎那几毛钱网费。国资云目前运营商顶多是个配角。
时间:  2022-5-7 17:24
作者: lukea1983

hzm17 发表于 2022-5-6 20:53
国资云就是政府云,运营商能收个带宽钱就不错了
再说,在国家战略前,运营商再拿带宽来做筹码就是自找死 ...

运营商老老实实做好管道工,收个管道费得了,手倒是想伸的长。
时间:  2022-5-7 21:16
作者: hzm17

lukea1983 发表于 2022-5-7 17:24
运营商老老实实做好管道工,收个管道费得了,手倒是想伸的长。

是的,运营商摆正位置才能上桌吃饭。
时间:  2022-5-7 21:18
作者: just10086

hzm17 发表于 2022-5-7 21:16
是的,运营商摆正位置才能上桌吃饭。

        运营商是央资云。不能上桌的人谁还不一定呢。
时间:  2022-5-7 21:19
作者: just10086

lukea1983 发表于 2022-5-7 17:24
运营商老老实实做好管道工,收个管道费得了,手倒是想伸的长。

别忘了运营商都是央资。地方单位想干嘛呀。
时间:  2022-5-8 08:58
作者: lukea1983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05-07 21:19:07 别忘了运营商都是央资。地方单位想干嘛呀。

好好查查目前公布的国资云,运营商顶多是配合的,主体都是各地地方国资。醒一醒好吧。
时间:  2022-5-8 08:59
作者: lukea1983

just10086 发表于 2022-05-07 21:18:26 运营商是央资云。不能上桌的人谁还不一定呢。

央资云,倒是会发明新词
时间:  2022-5-8 09:02
作者: lukea1983

“国资云”替代引争议 云巨头商业版图重划?

新浪财经
2021-09-04 02:03新浪财经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来源:贝果财经

  原标题:“国资云”替代引争议 云巨头商业版图重划?

  本报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一份要求企业部署官方指定云平台的文件近日于网上曝光后,引发轩然大波。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8月27日下午,一份名为《关于加快推进国企上云工作完善国资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红头文件截图开始在社交平台被大量转发。这份显示来自天津市国资委的文件要求,当地国资企业应逐步停止使用包括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移动云、天翼云、沃云在内的公有云平台,而迁至“国资云”平台。

  根据文件,目前采用非“国资云”平台的企业即日起不得与第三方云平台公司再签新合约或续约,并要在现合约结束后的两个月内完成迁移,迁移工作原则上要在2022年9月30日前结束。

  近乎强制性的要求不仅在云计算产业圈内部引发热议,也惹来舆论聚焦。为求证文件真实性,记者致电了天津市国资委,但电话始终无法接通。不过一位来自天津市某国有银行的内部人士向记者证实,该文件属实,且距下发已有一段时间。

  而作为此次事件中可能的受损方,阿里云、移动云及天翼云等第三方云公司如何回应也受到业内关注。但上述企业中的几位负责人皆向记者表示,不便作出评论,截至发稿,上述公司也未在任何官方平台对此文件进行公开回应。

  此外,对于该份市级文件的要求是否将会被推行至全国,一位国内云厂商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所谓“国资云”只在天津、四川等少数省市拥有企业实体,而据其了解,此次文件也只是天津市国资委的独立行为,在其他地方未有所闻。“这应该不是全国性的政策。”该人士推测称。

  “国资云”身份揭秘

  曝光文件及公开信息显示,此次惹来争议的“国资云”运营实体为天津国资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国资云”)。记者查阅天眼查看到,这家企业成立于2021年3月,注册资本300万元人民币,由天津国资委全资控股。

  在官方介绍中,天津国资云将自身成立的目的与国家政策紧密挂钩。202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出《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强调建设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提升安全防护水平的重要性。云平台作为重要的数据基础资源,被纳入地方国资委响应政策的目标。

  今年以来,天津、四川、浙江相继推出由当地国资委牵头出资筹建的“国资云”项目,并由指定的国有企业进行建设和运维。其中,四川“国资云”被授权给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下属的四川省数字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国资云”则交由杭钢集团负责。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当地的省市属国有企业入驻部署三大“国资云”平台。

  值得注意与玩味的是,虽然身为新贵,并在政策加持下抢下一众传统云巨头的蛋糕,但“国资云”似乎并非如阿里云、华为云、天翼云一样,具有独立云平台产品研发能力与产品。

  在官方简介中,天津国资云便“直言不讳”地承认,公司产品将现有云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了国资混合云平台;未来将进一步整合国资系统数据中心资源,与浪潮、用友、深信服、爱数等软硬件厂商合作,持续提升和拓展云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此外还将与通信运营商共同打造“5G国资云”的整体解决方案。

  同时,记者留意到,四川与浙江“国资云”也同样在官网与微博的宣传中公开表示过,采用了阿里云的产品。其中,四川国资云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云服务、中台技术等方面全部采用阿里云方案,浙江国资委则使用了基于阿里云开发的“飞天云”。

  而和运营商云厂商的合作也同样得到了运营商方面的证实。“四川‘国资云’的建设除了阿里云,其实我们也有参与。”一位中国电信天翼云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国资云’更像是资源撮合者和系统集成商,无论是云计算技术还是通信网络,都是由传统的软硬件厂商和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前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经理宁宇在对此文件的解读中表示。

  尚不明朗的前景

  与公有云巨头之间暧昧的依附关系,也让业内在展望“国资云”前景时保持观望。

  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利用“国资云”替代第三方公有云,安全性肯定会有明显提高,但前者能“圈”到的云服务与后者广阔的云服务和信息系统服务相比,规模要小得多。

  “企业上云本质上是获得IT能力的一种方式。而公有云最核心的竞争力一方面是靠业务规模优势,另一方面是技术红利,这也注定了缺少规模和技术的新来者很难赶超。”C114通信网主编周桂军表示,尤其是在政企云领域,目前马太效应明显,小厂商基本无法与巨头竞争。

  IDC中国日前发布的2020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政务云公有云市场规模达8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59%。排名前四的厂商中,中国电信、阿里云、华为和浪潮共占据81.7%市场份额。

  同时,记者查阅发现,目前天津、浙江、四川采用了“国资云”的上云企业均为当地省市属国有企业,并未见到央企踪影。对此,一位地方央企人士向记者表示,这其实也说明推行“国资云”阻力较大。“大多央企选择的天翼云、移动云本身就是国资背景,并无太多必要再耗费大量成本迁移到‘国资云’上。”该人士表示。

  不过,资本市场似乎更多嗅到了政策驱动的红利。记者注意到,在天津国资委文件传出的当日,各地“国资云”的多家云技术提供商股票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由此带出对“国资云概念股”的看好。

  对此,付亮认为,“国资云”虽然会带来企业新的硬件投资,但与自建和部署公有云相比,投资额增加幅度可能并不会太大,而在信息系统研发等服务方面,“国资云”能带来的新增规模预计同样有限,因为不论是否迁移到“国资云”,系统开发都是必需的环节开支。

  不过,市场分析研究机构依然看好各地上马“国资云”释放的政策信号。中信证券首席计算机分析师杨泽原在研报中指出,近期出台的系列政策围绕“数据安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而“国资云”的建设与政策相呼应,并将为云安全带来增量建设需求。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