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华为路在何方?| 老兵戴辉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0-10-6 20:36
作者: 戴辉Steve
标题: 华为路在何方?| 老兵戴辉
一、路在脚下
1986年的《西游记》,成为了不可逾越的经典。师徒四人,历尽艰难去取经。
差不多时候,顺应改革开放的浪潮,华为和中兴于深圳成立。经历三十多个春秋,华为成长全球最大的通信网络设备企业,同城对手中兴通信则居第四。
一路走来,正如《西游记》主题曲所唱: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
中美双方是取经路上的搭档。美国有些像唐僧,中国则有些像孙悟空。
玄奘看悟空不爽了,就拿紧箍咒儿来念一念。但若没有悟空,这经也是取不成的。美国强在基础创新,是中国的师傅。中国有巨大的工程师红利与制造红利,强在设计与整机制造。(科技)灯塔国与世界工厂的昵称,都并非浪得虚名。
谁是如来佛祖呢,就是全球老百姓!
谁是妖魔鬼怪呢?就是科技、工艺、成本上的各个难题。
王尔德说过:“除了诱惑之外,我什么都能抵抗。” 有时候,外表狰狞气势汹汹的反而不难对付,而看上去很顺眼的,却让你失去警惕。
图注:西游伏妖篇中的蜘蛛精
2020年,新冠不期而至,全球LOCK DOWN,全社会的生活方式了极大的变化,更加依赖数字技术。
美国百业凋零包括引以为傲的航空业与电影业,但信息科技业却狂飙猛进、一枝独秀,”FAANG”股价暴涨(脸书、苹果、亚马逊、奈飞、谷歌)。五朵金花的股价本质上是“科技霸权”+“美元霸权”+“数字霸权”的集中表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市值冲上了2万亿美元,而且供应链很长,包括大量芯片企业。
白宫大大加大了对数字经济的保护力度,也就是在“数字霸权”上投入加大,在传统的“军事霸权”上则投入减少。
在这个背景下,新冠中的5月和8月,作为中国信息科技领头羊的华为受到了新的限制,而且一轮比一轮来得严厉。如果没有新冠,也许情势不会发展得如此严峻。
从长期来看,很多人都觉得中美会陷入到“科技冷战"之中,这是有道理的。
未来形势如何?老兵戴辉大胆预测:新冠后的经济恢复期间,中美在信息科技高科技博弈可望有所缓和。理由如下:
5G本质上是中美科技战略合作的纽带,是个巨大的产业蛋糕,将全球电子和芯片业从负增长拉回上升曲线。如果中国没大力发展5G,中美电子产业就真的面临“脱钩”风险。
华为管道业务(基站和光等)在全球服务30亿用户,中兴有10亿用户,甚至包括了美国的农村,因为技术和投资原因,很难被替换掉。更何况,4G的生命周期会超长。上面讲到,取经路上,如来佛祖是全球老百姓,如果一个举动会大幅伤害全球老百姓,那么这个举动是不可持久的。
中国电子制造业只要没有大规模地转到海外(部分转移则不可避免),美国还是要依赖中国整机供应链和制造。过去十来年,中国锻造了成熟的智能手机产业链,也有了多个世界级品牌。老戴自己有亲身感触,第一款苹果手机的制造地就在我家一公里之内。我顾问的明锐理想搞SMT和芯片封装质量检测,最终客户就包括了苹果、华为、小米、特斯拉、比亚迪等众多企业。
中国疫情控制得好,制造业恢复得好。美国老百姓拿着补贴在家里“买买买”,当剁手一族。中国到北美的跨太平洋海运都订不到仓位,有两大系列产品供不应求。一是电子产品。去Bestbuy买笔记本电脑要先交钱,过两个星期才能拿到货。第二是核酸检测试剂和口罩。中国提供了全球需要的大部分口罩,还做成了时尚品!还有鱼贯而出的中国产口罩机。口罩比疫苗更现实。
图注:作者戴辉购买的搞怪口罩,中国制造
总结一下:太平洋这么宽,容得下中美两家,中美和则双赢!
放眼华为的未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路本来就是走出来的,而事在人为。
外部压力是危也是机,关键是寻求破局与转型。
正如《一生所爱》歌中所唱: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相亲,竟不可接近;或我应该相信是缘分。
图注:网络中爆红的《大话西游》
二、5G和6G要发展,中美缺一不可
1、中国和美国,在5G上更多是战略合作关系
4G之前,中美是战略合作的。
2007-08年,重新定义的智能手机+APP STORE模式诞生,信息技术大跃进,为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复兴注入了巨大的力量。
中国公司全球铺设信息管道,到了最偏远的区域,黑山白水四处奔忙,MADE IN CHINA的手机卖到全球,手机替代了固定电话,成为了主要的联系工具。
美国的的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则席卷全球,硅谷工程师在办公室敲敲键盘就行了。还有两大手机操作系统,成功建立了“数字霸权”。之前并没有这个玩意儿。
中美联袂,为即使最偏远区域的人民,极大地缩短了数字鸿沟。
通信成为了人的基本权力。已经无法想象,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是怎么过来的。让你坐时光飞船回到过去,做皇帝,你干嘛?估计大家会不同意,没有大片、电子游戏、音乐、小视频,这日子咋过!
全世界都进入了数字时代。01年我去印度,只有0.3%的电信渗透率,农村里就是“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信基本靠吼”,与我老家农村80年代一模一样。而现在的印度,无论多么偏远,老乡们都可以享受手机通信和互联网服务。
2018年以后,智能手机发货量下降带来了激烈的博弈。
一方面,该有手机的人基本都有了,手机质量也越来越好,用三五年都不成问题,老百姓懒得换手机了。2018年开始,智能手机出货量开始负增长。
4G手机用14/16nm的芯片工艺就绰绰有余了。所谓7nm和5nm工艺,找不到大的市场支撑,就成了“屠龙术”。
因此,如果一直停留在4G时代,全球电子业都缺乏成长的动力,全球电子产业负增长,相互死掐就难以避免了。
只有5G起来,才能解决这些产业矛盾,中国完成使命
而5G要做成,非得在人口众多的中国率先成功才行。中国不努力,5G徒伤悲。
去年5月,中国政府发放了四张5G牌照,大建5G。这就是做了一个巨大的产业蛋糕,产业盛宴。2020年,又启动了“新基建”,大搞5G、云计算等。好比2008年大建高铁和基建,中国成为了全球经济恢复的动力。
从小米采用高通芯片推出了1999元的K30之后,5G手机价格自由落体,千把块机型层出不同。以中国市场为主,全球卖出了8000万台5G手机,5G换机潮已经来到了。
苹果的5G换机市场启动,将从即将发售的iPhone 12开始。苹果市值冲上了史无前例的两万亿美元。高通的4G专利即将过期,现在又可以全球征“高通税”了。
手机产业链很长,5G手机使用的芯片数量又大大超过了4G手机。因此,不仅带动了美国的芯片产业链持续成长,中国芯片产业也获得了巨大的空间而群体崛起。
所以说,在5G上,中美再次成功战略合作。
表面上看上去炮声隆隆,一点也不和谐,但身体才是最诚实的!!
2、5G的工业互联网应用迫切需要进步,无人驾驶是重头戏
回头看历史,3G上,苹果找到了智能手机和APP模式,所以4G大获成功。没有3G的磨难,也不会有4G的大爽至极。
如果中国不能在基于5G的工业互联网上获得突破,那6G就真的不用费力做了。全球电子业会在10年之后(也许还不用那么久),再次陷入负增长局面。
今年,5G Release 16协议冻结,车联网V2X协议获得了大的进展。举个例子,以后车子和车子之间可以直接用5G通信(V2V),即使没有5G基站信号覆盖也可以。
特斯拉临港工厂的建立,使得MODEL 3的价格大降,特斯拉股价飙涨得让人怀疑人生,钢铁侠马斯克笑得合不拢嘴。这是苹果“美国创造、中国制造”模式的翻版。未来5G也能对无人驾驶有所帮助。
华为大规模进入到电动汽车领域,在无人驾驶(AI)+5G上正在努力。
华为宣布了激光雷达方向,目标是大幅降低激光雷达的成本。如果激光雷达的成本可以从一度高达几万美元降低到几百美元,就可望引爆无人驾驶产业,这是全球业界都在热切期盼的。特斯拉没有用激光雷达。
3、未来的6G,又是中美战略合作的巨大契机
6G主体还是地面通信系统。马斯克推动的卫星互联网星座是伟大的创新,但毕竟流量还是太小,终端太大(天线有比萨饼大小),且无法穿透室内,所以主要还是服务超级偏远的区域的家庭宽带接入,以及为无线基站做回传(backhaul)。
在服务全人类信息化过程中,在6G领域,中美也是可以共同推进的。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和产业力量,又承担了首发6G的责任。
华为创新研究院院长徐文伟最近有个很重要的报告《后香农时代,面向数学的十大挑战问题》,就是关于6G的基础技术研究。
科技老兵戴辉毕业于东南大学,那里有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为5G首席科学家童文也来自这里。
图注:作者戴辉于未来网络谷,当时天下太平
三、华为5G系统,可望未来有转机
1、管道业务是华为的业务基础和成功关键
华为的业务大致分为“云、管、端”。其中管道业务是华为的业务核心,卖给运营商和政企客户。所谓“端”则是手机等2C的消费者业务。
如果管道业务可以持续,华为就可以生存下来。
华为是从有线起家(C&C08等),但是是在无线网络上取得巨大的成功,而乌鸦变凤凰,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商。有线的未来是有限的,无线的未来是无限的。
关键转折点是在本世纪初,西方公司集体转向3G的时候,华为坚持大作特作老百姓真正需要的GSM。科技老兵戴辉有幸参与创造了历史。作为曾负责GSM的移动国际总工,我在04年敏锐地看到了GSM的成长机遇,于马尼拉孤身拓展出大城市整网搬迁的市场进入模式。这使得华为从全球3G迷雾中率先脱身出来,迅速投入做GSM。华为由于在全球GSM网络占领了巨大的份额,所以在08年之后启动的3/4G升级上获得了丰厚的盈利。
运营商沦为管道公司,卖的是流量。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三星、思科、华三、Ciena等则为其提供“铁皮”。运营商很苦逼,于是引入白盒子技术带来竞争以降低成本,有SDN与OPEN RAN两大方向。
2011年以前华为强调:聚焦主航道,聚焦运营商管道业务,运营商管道业务是航空母舰。
其他业务都是护航舰艇。做芯片,是为了让管道产品更有竞争力;做定制手机,是为服务运营商发展3G/4G业务;做IPTV,是为了撑大带宽需求;做BOSS软件,是为了更好对运营商服务。
2011年之后,重建了企业业务BG。核心是路由器和交换机,这也是管道业务。只是客户拓展到了政府与企业,不再局限于电信运营商。华为的云计算业务也是从企业业务BG的IT产品线发展而来。老兵戴辉也参与了这个重建过程。
管道业务是2B的销售,并不直接卖给最终消费者(2C业务)。都是交付给客户,是客户的资产。供应商不参与业务运营,更没有对数据的控制权。
核心网络与网络安全相关,存有敏感用户数据(用户通话记录等),由运营商拥有和控制,核心网好比大脑。无线网络(基站)则只是透明通道,好比嘴巴、眼睛和耳朵。
2、华为管道产品服务全球30亿用户,需要持续维护
华为管道业务服务全球30亿左右用户,中兴服务10亿左右,甚至包括美国的农村。无论是投资还是技术因素,基础电信网络不是想换就能换的。维护和升级,是需要持续投入的。一旦停止服务,网络若是瘫痪瘫痪,老百姓就沸反盈天了。
2018年4月遭受制裁后,中兴通信就地卧倒,“休克”其实是最明智的应对策略。因为谁也无法承受那么多全球网络失去服务带来的压力,最终罚款了事。
去年5月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进行限制之后,持续给予华为90天的维护器件采购宽限期,也是因为需要华为来持续维护全球基础电信网络。
3、华为紧急生产和库存管道芯片
管道产品芯片是华为第一优先保障的。
今年3月份路透社放出消息,台积电可能对华为的供应限制。华为已经开始全力就管道产品的核心芯片进行备货。
今年5月份限制措施来之后,华为更是紧急生产管道核心芯片。台积电和中芯国际都积极地协调了不少产能。
今年8月份限制措施来之后,华为再次紧急外购芯片。
每次限制时都给出了一个宽限期,这也说明,美国的目的是限制华为发展,而不是坊间传说的一定要杀死华为。
华为的管道产品芯片可以坚持较长时间,据说5G基站可以坚持供应到明年年底。“地主家”也有余粮。
华为市场份额颇大,市场存量大,可以持续收取服务和维护费用,利润率高。
这使得有一段时间,也有足够资金,可以进行周旋,以争取生存空间。
这里分三部分预测华为业务的发展:无线网络、核心网络、承载网络。
4、无线网络:5G基站芯片可望找到解决方案
4G是未来几年里的主流需求,中国移动刚又集采了4G基站。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曾表示,4G网络至少还能用10年,绝不会下达降低4G速率指令,4G网络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无线网络覆盖很复杂,5G基站要用好,5G手机要用好,都需要华为的存量4G来做技术上的配合。
华为和高通关系缓和,有助于突围。华为和高通签订了专利授权协议,争议结束,华为支付18亿美元给高通,主要是手机上的“高通税”。
华为5G基站的供应链大概率是可以持续的,未来可望找到基站芯片供应的长期解决方案。
可能的解决方案有三:台积电获准继续生产芯片、采用高通芯片、和INTEL一起开发芯片。
5、OPEN RAN作为5G白盒子方案,进入视野
毫无疑问,高通是美国在无线基础设施上最重要的产业力量。
在早年的CDMA时代,各家(包括华为、中兴)用的基站主芯片,都是高通提供的。美国在08年的金融危机中,失去了朗讯和摩托罗拉移动通信,但是高通成为三大3G技术的IP授权方。
5G上有重划格局的机遇,美国希望重新进入分一杯羹。
OPEN RAN作为5G基站的白盒子解决方案,也因此进入大家的视野。高通和INTEL在做5G基站芯片。
未来可望有其他厂家,如联发科等进入市场。联发科是当年GSM手机芯片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始作俑者,山寨机就是一种白盒子产品。
中国移动倡导了O-RAN产业联盟,希望引入新生力量,降低设备整体投资。运营商现在也挺苦逼的,要开源节流。
诺基亚因为5G份额太小,完全自研不合算,之前用FPGA饱受非议,所以加入OPEN RAN阵营,降低研发成本。三星作为后来者,也加入了。这两者最近都获得了一些5G市场。
日本有了全球首张OPEN RAN运营商——乐天,采用老牌电信设备商NEC做的OPEN RAN基站。连印度和越南都扬言做出来了。
国内则有佰才帮、震有、海能达、京信、芯通等新兴5G产业力量。
工业强国德国已经发了70多张专网5G频率使用许可证,华为也申请并获得了一张许可证。未来工业企业(奥迪、奔驰、巴斯夫已经获批准)、大学、园区可自行建造5G专用网络,OPEN RAN在这个场景是可以用的。
OPEN RAN在移动运营商市场的应用效果和网络质量如何,则需要时间来观察。与原有传统供应商的4G网络之间的切换,可能会是一个技术难题。
华为、爱立信、中兴三大移动设备商,未加入此阵营。未来也可能变化,就好比华为最初不做SDN(网络白盒子),后来又加入战团。
6、核心网和云:软硬件解耦,不依赖于芯片供应链。INTEL为何恢复供应?
核心网由C&C08衍生而来。固定核心网市场越来越小,移动核心网规模越来越大。我家里都没有座机了,人手一个手机。
C&C08时代的核心网是软硬件紧耦合的。而现在核心网已经全面云化,运营商是软件和硬件分开采购的。
华为主要做核心网软件,不依赖于芯片。这个逻辑,同行中兴,以及新兴的震有等中国产的核心网软件,也是一样的。
因为核心网上面不需要生态,所以适配了X86和ARM两种CPU。运营商直接就服务器进行竞标,联想、浪潮、华为、华三、宝德、DELL、HP等各家都参加。
这个逻辑,对云计算业务也同样适用。公有云的核心竞争力是软件,硬件在必要时可以在市场上采购通用服务器,X86或者ARM。
美国担心X86在数据中心市场被ARM彻底颠覆,而这就是INTEL/AMD恢复供应的核心动力。
CPU的发展历史是很惨烈的。X86通过云计算颠覆了IBM和SUN,而ARM则在移动终端上颠覆了X86。
业界有句话:INTEL老是担心ARM抄他的后路,ARM又担心RISC V抄他的后路。RISC V是开源的芯片架构,目前在物联网和嵌入式领域发展较快,中国又是主战场。
倪光南院士曾表示:云计算实现了解耦,可以更好引入国产的软硬件。
INTEL主导的X86架构,在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上占领95%的市场份额。AMD是获得了X86的授权。云计算本身是基于X86发展起来的,并颠覆了IBM和SUN等的小型机(其实是大型计算机)的架构。
X86在服务器市场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是ARM架构CPU。基于ARM CPU 的云计算业务发展甚快,并在迅速侵吞X86架构的市场份额。不仅是核心网,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智慧城市、SAAS等都在这个方向做工作。MARVELL、高通、华为鲲鹏、飞腾前赴后继在这个领域奋斗。美国的GOOGLE、AWS也做在ARM CPU。国内做ARM芯片还有不少公司,也可能在未来进入这个领域。
中国发力新基建,云计算获得巨大的增长,又是一个巨大的蛋糕。阿里、腾讯、华为是TOP 3。UCloud(优刻得)第一个采用KVM自主可控虚拟化引擎,在中国上市,金山云在美国上市,百度智能云则着力AI。亚马逊与微软Azure双巨头也在中国发展。云手机、云电脑、云游戏的概念在发酵中,老戴顾问的企业京华科讯也参与了其中。
7、承载网络:可以生存,谋求突围
光传统、数据通信、接入网(主要也是末端光接入)等。传送网依靠为基站提供回传(BACKHAUL)与家庭宽带,发展迅猛。最重要的是光传输,这是高锟先生1966年发明的。
光传输中最核心的光电子芯片不采用硅晶圆(所谓7nm和5nm都是指的这个工艺),而采用了其他的工艺,华为在英国剑桥和武汉自设了芯片工厂生产,突破限制有望。
承载网络上的一些芯片(如路由器的协议处理器)受限,想必已紧急生产并库存。和手机要求的极致低功耗不同,这里的功耗问题小一些,因为是插电使用的。听说台积电和中芯国际都在打造“非美化”生产线,这是一个好消息。希望能早日搞定40nm/28nm的非美化晶圆生产线。
四、基础研究任重道远,企业与科研机构需要深入合作
日本的电子产业,从废墟上起家,是通过工程和应用创新,从晶体管收音机开始腾飞。日本在受到压力之后,成功转型基础创新,在电子制造装备(如蒸镀机等)和材料领域(如光刻胶和高纯硅片等)居全球翘楚,并出了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
尽管日本运营商没采用中国产5G,但是保障了中国芯片和显示屏生产的供应链,没有断供,值得点赞。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也是工程和应用创新。最近两年,大家深刻认识到,必须进入基础研究了。
2019年我在北大听了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的报告,讲述从创新1.0发展到创新2.0的理念,他呼吁广泛合作,一起基础技术创新。
板凳要坐十年冷,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企业与科研机构,都在同一条船上。当然,中国也要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突破方向。
有道是:
漫天星光沿途播,长路尽处有灯火。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TW: 世界瞬息万变,国际关系错综复杂,错误与谬误难免,敬请海涵。
附件: 640?wx_fmt=jpeg (2020-10-7 15:54, 43.76 KB) / 下载次数 1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U3ODEwfDEwZTRmMDBjfDE3MzI5MTM2NjB8MHww
附件: 640?wx_fmt=jpeg (2020-10-7 15:54, 35.4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U3ODExfGQ5MWFjNjMxfDE3MzI5MTM2NjB8MHww
附件: 640?wx_fmt=jpeg (2020-10-7 15:54, 10.2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U3ODEyfDE5YjMxYjZlfDE3MzI5MTM2NjB8MHww
附件: 640?wx_fmt=jpeg (2020-10-7 15:54, 33.23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U3ODEzfDE3OTY5YjFmfDE3MzI5MTM2NjB8MHww
附件: 640?wx_fmt=jpeg (2020-10-7 15:54, 43.59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U3ODE0fDA2OWFjYjMyfDE3MzI5MTM2NjB8MHww
附件: 640?wx_fmt=png (2020-10-7 15:54, 246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U3ODE1fDlhNWFjOGExfDE3MzI5MTM2NjB8MHww
附件: 640?wx_fmt=jpeg (2020-10-7 15:54, 112.94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U3ODE2fDY2NDgwM2U1fDE3MzI5MTM2NjB8MHww
附件: 640?wx_fmt=jpeg (2020-10-7 15:54, 32.1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U3ODE3fGU4YjA1NjgyfDE3MzI5MTM2NjB8MHww
时间: 2020-10-6 21:08
作者: 戴辉Steve
四、基础研究任重道远,企业与科研机构需要深入合作
日本的电子产业,从废墟上起家,是通过工程和应用创新,从晶体管收音机开始腾飞。日本在受到压力之后,成功转型基础创新,在电子制造装备(如蒸镀机等)和材料领域(如光刻胶和高纯硅片等)居全球翘楚,并出了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
尽管日本运营商没采用中国产5G,但是保障了中国芯片和显示屏生产的供应链,没有断供,值得点赞。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也是工程和应用创新。最近两年,大家深刻认识到,必须进入基础研究了。
2019年我在北大听了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的报告,讲述从创新1.0发展到创新2.0的理念,他呼吁广泛合作,一起基础技术创新。
板凳要坐十年冷,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企业与科研机构,都在同一条船上。当然,中国也要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突破方向。
有道是:
漫天星光沿途播,长路尽处有灯火。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TW: 世界瞬息万变,国际关系错综复杂,错误与谬误难免,敬请海涵。
时间: 2020-10-6 21:49
作者: digfact
任头下台,楼主上台,问题解决
时间: 2020-10-6 22:04
作者: 大肉包
写的好凌乱…
没体现出楼主文采!失望…
时间: 2020-10-6 22:07
作者: 好奇心害死猫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0-10-6 22:53
作者: 大肉包
写的好凌乱…
没体现出楼主文采!失望…
时间: 2020-10-6 22:54
作者: 戴辉Steve
大肉包 发表于 2020-10-6 22:04
写的好凌乱…
没体现出楼主文采!失望…
拷贝过来之后,呈现有问题,大家可能看得比较吃力。抱歉。
时间: 2020-10-6 22:54
作者: 戴辉Steve
好奇心害死猫 发表于 2020-10-6 22:07
都什么玩意,乱七八糟的一些信息毫无逻辑的堆一起?
拷贝过来之后,呈现有问题,大家可能看得比较吃力。抱歉。
时间: 2020-10-6 23:03
作者: aguga007
楼主这话有大问题啊:“大陆有巨大的工程师红利与制造红利,强在设计与整机制造。”
应该说,强在仿制和组装集成,没有设计创新能力。
时间: 2020-10-7 00:02
作者: 南博兔
路过马克一下,养肥再看
时间: 2020-10-7 01:10
作者: aguga007
楼主这话显然错了!
大陆工程师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设计能力,只擅长仿造组装集成等应用层面
时间: 2020-10-7 01:11
作者: aguga007
这话显然错了:“大陆有巨大的工程师红利与制造红利,强在设计与整机制造”
时间: 2020-10-7 01:12
作者: 小燕子往南飞
本帖最后由 小燕子往南飞 于 2020-10-7 01:23 编辑
从技术上讲,蜂窝网络,4G就是性价比最高的终点,5G都是硬来的结果,更不会有什么6G/7G了
首先通讯业本身可以挖掘的理论基础已经消耗殆尽了,单个信道在频宽信噪比固定情况下,基本达到香农极限,带宽到顶;
而频宽已经没指望了,6G预研频繁用到的THz,但是其实75G毫米波就是大气内无线通讯的天花板了,因为再往上的THz天生就不适合通讯,一点点水蒸气就能完全吸收,就算波束完全不扩散,以当前的功率在大气里也就是十几米的传播距离,而耗散与距离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想哪怕要达到100米级的覆盖,都得付出现在100倍的功率;
信噪比倒是还可以通过军事领域的雷达天线技术,也就是相控阵天线,加强一下,但是很快也就到头了
,再后面只能依赖IT基础的进步提升一下能耗降低一下成本,根本没法形成代差优势。-----------------------------------------
上面的是知乎某位通信行业大拿的评价。再说应用,海军们去年吹嘘的工业互连、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等,不是已经有相应的成本更低方案成熟稳定可靠的代替途径,就是跟5g八竿子打不着。
时间: 2020-10-7 01:12
作者: aguga007
楼主这话显然错了:“强在设计与整机制造”
大陆工程师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设计能力,只擅长仿造组装集成等应用层面
时间: 2020-10-7 05:31
作者: 戴辉Steve
南博兔 发表于 2020-10-7 00:02
路过马克一下,养肥再看
谢谢支持。我是作者。
时间: 2020-10-7 05:32
作者: 戴辉Steve
digfact 发表于 2020-10-6 21:49
任头下台,楼主上台,问题解决
我哪里敢与任正非先生比肩。
时间: 2020-10-7 05:47
作者: 戴辉Steve
小燕子往南飞 发表于 2020-10-7 01:12
从技术上讲,蜂窝网络,4G就是性价比最高的终点,5G都是硬来的结果,更不会有什么6G/7G了
首先通讯业本身 ...
1、关于太赫兹
我是作者,我在1997年发表了一篇关于THz(太赫兹)的第一作者国际学术论文,在国际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上发表。我们当年叫远红外波段(FAR-INFRAD)。我在文章开头写道,远红外这个波段,未来可望在星际通信上使用,这是因为在太空,没有雨衰和大气衰减。 未来6G,近地太空通信会成为一个辅助手段,可能采用THz频段。但是在6G的地面通信领域,太赫兹用起来会比较难。
2、关于毫米波。可望在6G的地面通信广泛使用。
美国的高通已经推出了成熟的毫米波方案,并且已经在美国采用。
中国的5G,尚未采用毫米波波段。原因是国内的产业尚未成熟,如果第一时间采用,会导致国内的产业跟不上。 南京的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洪伟教授告诉笔者,已经有了毫米波芯片,给以时间,会成熟。
至于毫米波覆盖距离小,其实没有关系,因为中国国内的5G有厘米波(SUB 6GHZ)打底,毫米波只做热点覆盖的微蜂窝就好了。5G实现连续覆盖,在中国并不是神话。广电要上700MHZ,传播性能非常小,可望与移动合作,将使得5G的连续覆盖更加容易实现。
美国的5G最早的设想是只用毫米波波段,就会遇到麻烦,因为毫米波基站覆盖范围过小,无法实现连续覆盖,还是会太依赖4G。
我个人估计,6G最大的特点将会是:6G地面通信里,毫米波广泛使用。 毫米波波段比较干净,带宽可以做得很大。6G的近地卫星星际通信中,可能导入太赫兹。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多交流。
时间: 2020-10-7 05:48
作者: 戴辉Steve
戴辉Steve 发表于 2020-10-7 05:47
1、关于太赫兹
我是作者,我在1997年发表了一篇关于THz(太赫兹)的第一作者国际学术论文,在国际红外 ...
不好意思,有个错别字:700MHZ的传播性能非常好。
时间: 2020-10-7 05:55
作者: 戴辉Steve
戴辉Steve 发表于 2020-10-7 05:47
1、关于太赫兹
我是作者,我在1997年发表了一篇关于THz(太赫兹)的第一作者国际学术论文,在国际红外 ...
再来回答您提的第二个问题,即使工业互联网在5G上使用的问题。
目前5G存在着可竞争的方式,就是WIFI 6,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两者的很多基础技术是类似的。 如果在城市范围内使用,5G当然更好一些,比如说无人驾驶。
如果在园区使用,5G和WIF哪个好,就要看了。最近,德国给与园区发了70多张的5G频率许可证,一些园区会建设覆盖内部的5G无线网络。采用5G,最大的好处是管理性能更好,移动性也更好,而现在终端价格也低到可以接受了。 所以,有钱有米的,就在内部建设一张5G网络,不想花这个冤枉钱的,就继续使用WIFI网络好了。
时间: 2020-10-7 06:01
作者: 戴辉Steve
戴辉Steve 发表于 2020-10-7 05:55
再来回答您提的第二个问题,即使工业互联网在5G上使用的问题。
目前5G存在着可竞争的方式,就是WIFI ...
再来回答第三个问题,就是4G的经济性,与5G比较的问题。
目前5G要建设新基站,成本当然大一些,但是很多设施也是可以与4G共享的。。事实上,大家忽略了一个因素,那就是4G也是要通过扩容来提供新的容量的,也是要成本的。
如果5G上量了,单BIT的建设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是要大大低于4G的。目前国内的5G手机数量急剧提升,可望在不久后的一天,5G的经济性达到可以接受的成本。
5G单频点频宽最大是100MHZ,但是也是可以降低到几MHz的,是可以动态变化的。
4G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技术,生命周期会很长,就像2G一样。 5G上量会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尤其在海外,5G基站会采用热点覆盖的方式,起步数量会比较小。 但是5G手机浪潮会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苹果的IPHONE 12会引爆这个市场。
时间: 2020-10-7 08:47
作者: aguga007
帖子立意不错,工程师不能光埋头拉车,应该多抬头看路了!
在国际警觉打压下,华为旧模式弊端太多,已经走不通,只能考虑内需市场,转型重组不可避免,对私企资本家影响不大,遭殃的还是底层雇员;
时间: 2020-10-7 08:47
作者: 大头you
数据过少,假设过多,太过于理想化。
引爆网络的只会是应用,不会是终端。
时间: 2020-10-7 08:48
作者: aguga007
帖子立意不错,工程师不能光埋头拉车,应该多抬头看路了!
时间: 2020-10-7 08:49
作者: aguga007
在全球警觉打压下,华为旧模式弊端太多,声名狼藉,已经走不通,只能考虑内需市场,转型重组不可避免,对私企资本家影响不大,遭殃的还是底层雇员;
时间: 2020-10-7 09:13
作者: registe
aguga007 发表于 2020-10-7 01:10
楼主这话显然错了!
大陆工程师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设计能力,只擅长仿造组装集成等应用层面
有SDN与OPEN RAN两大方向--这句话是不是也有问题,应当是O-RAN和OPEN RAN两大方向吧?
时间: 2020-10-7 09:43
作者: aguga007
本帖最后由 aguga007 于 2020-10-7 09:46 编辑
一句话,多几个胡玲这样有知识分子气节的,华为还有路。
否则,万马齐喑,冲下悬崖,不堪设想
时间: 2020-10-7 10:46
作者: kandao
小燕子往南飞 发表于 2020-10-7 01:12
从技术上讲,蜂窝网络,4G就是性价比最高的终点,5G都是硬来的结果,更不会有什么6G/7G了
首先通讯业本身 ...
上面引用的那段话说的太好了。简直是经典 。点出了问题的实质。
时间: 2020-10-7 12:19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转型为软件公司?
时间: 2020-10-7 12:35
作者: 聊胜于无
点赞。路在何方? —— 作者给出“破局与转型”的答案,这就是 “在危机中育新机,与变局中开新局” 吧。
时间: 2020-10-7 12:43
作者: predator_aaa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0-10-7 14:21
作者: 好奇心害死猫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0-10-7 15:32
作者: registe
aguga007 发表于 2020-10-7 09:43
一句话,多几个胡玲这样有知识分子气节的,华为还有路。
否则,万马齐喑,冲下悬崖,不堪设想
多一些给任正非写建议书的那个北大毕业生,也还是有前途的,可惜听不得刺耳的声音,这也难怪,在吴国就是这么一种氛围
时间: 2020-10-7 15:36
作者: noname666
开局一张图很明白嘛,上西天呗。
神可以去,人嘛不想去。
时间: 2020-10-7 15:53
作者: wwddhw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0-10-7 16:24
作者: weish
管中窥豹。
现在是全面对抗,如果只局限于通信或者5G,是无法得出正确预测的。
时间: 2020-10-7 20:11
作者: livermorecn
谁掌握市场,谁就有发言权。
时间: 2020-10-7 21:09
作者: 牡丹峰
戴辉Steve 发表于 2020-10-07 06:01:27 再来回答第三个问题,就是4G的经济性,与5G比较的问题。目前5G要建设新基站,成本当然大一些,但是很...
我觉得你写的评论比你写的文章好。文章有点啰嗦了
时间: 2020-10-7 22:13
作者: 豌豆黄2015
本帖最后由 豌豆黄2015 于 2020-10-7 22:18 编辑
华为当年就是引进派,现在还幻想着美国后面能够和中国缓和,还能继续引进,不可能的,正是由于这种误判,就能理解鸿蒙为啥到现在都没造出来,如果真的是两手准备,华为就该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动手研究鸿蒙系统而不是现在,在软件方面,好多技术乔布斯、比尔盖茨在早期都搞不清,那是需要多年积累的,
巨人的肩膀哪里是那么好站的,你要先能爬上巨人肩膀才行。就拍连这一步都不行。
希望华为能做好开源软件Linux都闭源的准备
时间: 2020-10-7 22:54
作者: xyaivy
光通信最大问题是DA/ADC,国内暂时没有能赶得上最前列的。当然了我不知道海思自己内部有没有整些什么活。这就不在我了解的范围内了
时间: 2020-10-7 23:24
作者: 深圳普通用户
粗看很强大,细看其实都是虚的,里面太多内容经不起推敲。
用来给媒体搞忽悠可以,在内行人面前就不要来自取其辱了。
时间: 2020-10-8 10:04
作者: youx
251 黑企 有啥好说的
时间: 2020-10-8 10:16
作者: aguga007
不必过激,技术团队关于前途的探讨文,非华为官方,
时间: 2020-10-8 10:35
作者: 13869145568
信息量很大,学习了,谢谢。
时间: 2020-10-8 12:37
作者: qkb_75@163.com
子言非不辩也。
川普所欲者:美国白人尊而中国黄皮卑也,非汝言之所谓也。
赶快双膝跪下,用额头触地,然后你们才可以得活,和平才能降临大地。
时间: 2020-10-8 15:02
作者: 戴辉Steve
aguga007 发表于 2020-10-7 08:47
帖子立意不错,工程师不能光埋头拉车,应该多抬头看路了!
在国际警觉打压下,华为旧模式弊端太多,已经 ...
谢谢支持,我是作者。 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路径依赖,华为也一样,不断地跨行业进行扩张。但是市场空间是有限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撞。华为自己对此也有过预计,任正非就说过,会和美国在山顶相遇。 但是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这次冲撞变得极其地悲壮。 相信华为未来会战略转型,寻找合适地发展方向。
时间: 2020-10-8 15:08
作者: 戴辉Steve
registe 发表于 2020-10-7 09:13
有SDN与OPEN RAN两大方向--这句话是不是也有问题,应当是O-RAN和OPEN RAN两大方向吧?
O-RAN的全称也是OPEN RAN, 只是中国移动启动的计划叫O-RAN。实际上两者大同小异。 OPEN RAN在体系结果上做了变化,全面解耦,将基站搞得像IT产品一样。
实际上,4G时代已经启动了白盒子基站,芯片提供商是INTEL和博通两家。 广州京信就投了很大的力量去做这个事情,和中国移动去巴展联合展览了几次。 不过4G时代,白盒子基站的规模没有起来。
日本乐天是在4G时代进入市场的,4G就用了白盒子方案,5G再用。
至于SDN,软件定义网络,也是类似的东西,主要是为了与华为、思科、华三等传统网络设备竞争。 后来华为和思科自己都做了SDN。
时间: 2020-10-8 15:10
作者: 家园会员
戴辉Steve 发表于 2020-10-8 15:08
O-RAN的全称也是OPEN RAN, 只是中国移动启动的计划叫O-RAN。实际上两者大同小异。 OPEN RAN在体系结果上 ...
西班牙电信已经和乐天合作了,要在自己的网络逐步推广乐天的方案
时间: 2020-10-8 15:14
作者: 戴辉Steve
xyaivy 发表于 2020-10-7 22:54
光通信最大问题是DA/ADC,国内暂时没有能赶得上最前列的。当然了我不知道海思自己内部有没有整些什么活。这 ...
高速数模模数转换,国内确实还是有差距差距的。这是一颗模数混合芯片。
短时间来看,大陆也难以突破高端。
既然知道有这么大的差距,又有这么核心,如果屯上一屋子,就可以用好几年了。
暂时没有看到信息说海思自己在研发这个芯片,不知道做没有做。
时间: 2020-10-8 15:16
作者: 戴辉Steve
家园会员 发表于 2020-10-8 15:10
西班牙电信已经和乐天合作了,要在自己的网络逐步推广乐天的方案
这个信息我第一次听到,谢谢。
西班牙电信是很知名的跨国运营商,德国O2就是他的一个子网,巴西最大的VIVO也是他投资的。
时间: 2020-10-8 15:18
作者: 戴辉Steve
深圳普通用户 发表于 2020-10-7 23:24
粗看很强大,细看其实都是虚的,里面太多内容经不起推敲。
用来给媒体搞忽悠可以,在内行人面前就不要来自 ...
我是独立科技观察者,本人自己也搞了多年的移动通信。
如果您有什么不同意见,欢迎指出,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时间: 2020-10-8 15:29
作者: 戴辉Steve
kandao 发表于 2020-10-7 10:46
上面引用的那段话说的太好了。简直是经典 。点出了问题的实质。
专利20年有效,还要提前10年做专利申请、标准制定、讨价还价、开发设备等。真正给一代网络运行的时间就是10年。所以10年一代,就是这个原因。
10年一代,确实有些仓促。 中国09年初发3G牌照,但是全球4G在2010年启动了,中国在13年发4G牌照。 整个3G就只有4年时间的建设在运营时间。 当时建设4G的时候,移动是高兴的,但是联通和电信都希望继续多用3G网络。 但是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测。
5G在2019年发牌照,离4G时间也确实比较近,只有六年时间。本来中国是准备2020年发牌照的,因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提前一年发了牌照。
本文其实也说到了,做5G的一个初衷,是做一个产业蛋糕,拉动电子产业的发展,无论中美。 也有发展无人驾驶的愿景。
NASA和中国搞地宇航飞机上天,其实对老百姓也没有任何使用价值,挺多看个热闹。但是可以拉动科技进步。 搞5G也有类似的原因。
时间: 2020-10-8 15:31
作者: 戴辉Steve
枫叶荻花秋瑟瑟 发表于 2020-10-7 12:19
转型为软件公司?
您说得有道理,核心网和云计算,本身就是软件即服务了。
现在对于政府企业而言,业务都往云上迁移,传统的服务器存储路由器交换机都买得少了。
时间: 2020-10-8 15:31
作者: 戴辉Steve
戴辉Steve 发表于 2020-10-6 22:54
拷贝过来之后,呈现有问题,大家可能看得比较吃力。抱歉。
谢谢C114编辑,已经调整了格式,现在已经顺了。
时间: 2020-10-8 15:36
作者: 戴辉Steve
tianya163 发表于 2020-10-7 08:57
三年内战略收缩回国内.
1. 欧洲,日韩澳等国家 2021年12月前完全退出,不会有新建网络订单,网络会给逐步搬迁 ...
最坏的情况下,大概就是你说的这个情况。存量4G网络的软件年费和维护费用,其实也是挺可观的。
海外运营商建设5G网络,如果传统4G网络的技术不配合,网络质量就好不起来。 这是华为的一张牌。
以前移动在900M和1800M GSM上使用过异种厂家平行组网,效果不好。 2G和3G的异种厂家平行组网,效果也不好。
所以新来的5G厂家还是需要得到华为的配合。
有这么大的存量网络优势,华为还是可能得到批准获得5G基站芯片的,当然数量可能受到限制。
时间: 2020-10-8 15:41
作者: 戴辉Steve
豌豆黄2015 发表于 2020-10-7 22:13
华为当年就是引进派,现在还幻想着美国后面能够和中国缓和,还能继续引进,不可能的,正是由于这种误判,就 ...
1、国内已经有了自己的开源体系,百度的智能业务和华为鸿蒙是两个上线的共享软件。
2、整个中国的电子产业,都是改革开放之后,拥抱西方先进技术而做起来的。 比如智能手机,国货是ARM+安卓体系。 中国造智能手机发展起来之后,日本的消费电子就很大程度消失了。 华为、中兴、小米、OV其实都是引进派。
3、我以前写过操作系统的文章。手机操作系统上,华为进行的是鸿蒙方向。腾讯微信推进的是小程序方式,微信其实也可以很容易发展为一个手机操作系统。
时间: 2020-10-8 15:42
作者: 戴辉Steve
牡丹峰 发表于 2020-10-7 21:09
我觉得你写的评论比你写的文章好。文章有点啰嗦了
感谢支持,我以后改进。 文章太大,写得自己晕头障脑,确实有语句重复的问题。
时间: 2020-10-8 15:46
作者: 戴辉Steve
livermorecn 发表于 2020-10-7 20:11
谁掌握市场,谁就有发言权。
一条街上,其他房子都着火了,只有一家房子完好如初。 所有人都会对好房子的主人表示不爽和愤怒。
这就是中国(好房子)目前面临的外部环境。
新冠来之后,全球人都活在数字世界里,数字传输管道在每个国家都成为了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这个重要性超过了公路、铁路、航空。
数字管道,一下子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时间: 2020-10-8 15:53
作者: 戴辉Steve
weish 发表于 2020-10-7 16:24
管中窥豹。
现在是全面对抗,如果只局限于通信或者5G,是无法得出正确预测的。
90年的前一年,以及99年,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比现在还要恶劣。 因为中美在经济上有巨大的合作空间,所以都走出来了。 911之后,基于共同反恐的需要,中美又友好合作了十多年。
18年贸易战开启之后,很多人认为贸易已经不足以弥补双方的分歧。但因为新冠,贸易战已经不攻自破了。
中国制造太强,美国从东南亚和印度根本无法买到足够多的产品,还是要大量从中国购买。 美国今年的贸易逆差会再创历史新高。 加关税其实是加在美国消费者自己的身上。 中国则因为粮食减产,也必须大量采购粮食。
中美之间,贸易博弈,转移到了科技博弈。
但是放眼疫情恢复的时候,美国要拯救很多工业,比如航空工业、娱乐工业等,都需要中国来支持,无论是买波音飞机还是买GE的发动机。 所以我觉得,大概率还是可以再合作一段时间的。
巴菲特说:不要浪费一次危机。
时间: 2020-10-8 15:54
作者: 戴辉Steve
digfact 发表于 2020-10-6 21:49
任头下台,楼主上台,问题解决
楼主才疏学浅,没有这个能力。
时间: 2020-10-8 16:01
作者: 戴辉Steve
大头you 发表于 2020-10-7 08:47
数据过少,假设过多,太过于理想化。
引爆网络的只会是应用,不会是终端。
您说得对,尽管有了大量的5G手机,但是业务都是传统的移动互联网业务。
不过随着智能手机的流量越用越大。比如我,一个月经常用掉十几个G(包括抖音定向套餐),那么4G的流量就会越来越不够。 这个时候,要不是4G扩容,要不就是5G新建基站。 本质上都是要花钱的。
带宽过剩并不一定是坏事,让我们看看过去发生的一段故事。
2001年IT泡沫破灭之后,之前大量铺设的光纤带宽,出现了大量的冗余。于是带宽价格变得很低。
一家伟大的公司诞生了,就是YOUTUBE。 视频业务借助廉价的带宽成本,迅速发展了起来。过了几年,光纤的带宽又远远不够了。
时间: 2020-10-8 16:05
作者: 戴辉Steve
aguga007 发表于 2020-10-8 10:16
不必过激,技术团队关于前途的探讨文,非华为官方,
谢谢支持。 这篇文章没有涉及手机和消费者业务,因为我的能力暂时无法准确预测。
我是做管道产品出生的,对管道产品了解比较多。 华为有如此海量的存量用户,新厂家要进入,需要得到华为在技术上的配合。 以前海外有个网络,2G是诺基亚,3G是爱立信的。因为诺基亚不配合,导致爱立信的3G交付失败了。
因此,华为拥兵自重,具有较强的博弈力量和谈判的本钱。 所以我觉得可以找到芯片来延续业务的发展,当然,数量上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限制
时间: 2020-10-8 16:08
作者: 戴辉Steve
aguga007 发表于 2020-10-7 08:47
帖子立意不错,工程师不能光埋头拉车,应该多抬头看路了!
在国际警觉打压下,华为旧模式弊端太多,已经 ...
每个公司都有路径依赖,华为的路径依赖,就是一个一个行业去进行红海竞争。 这个模式,主要是依靠工程和技术上的极致能力。
这个模式有发展瓶颈,而现在就遇到了。美国基于对自身产业的保护,采取了极其严厉的限制措施。
希望华为未来能成功转型,并更好地维护产业生态。
时间: 2020-10-8 16:11
作者: 戴辉Steve
qkb_75@163.com 发表于 2020-10-8 12:37
子言非不辩也。
川普所欲者:美国白人尊而中国黄皮卑也,非汝言之所谓也。
赶快双膝跪下,用额头触地,然 ...
美国作为技术灯塔,以及其军事力量,使得目前在芯片核心技术上依然具有控制权。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也不用懊丧,中国改革开放才40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
但是美国拥有的基础技术,无法直接给全球用户使用,中间还是要经过中国的芯片和整机环节。
所以,本质上,中美是相互依赖的。
时间: 2020-10-8 16:14
作者: 戴辉Steve
aguga007 发表于 2020-10-7 01:12
楼主这话显然错了:“强在设计与整机制造”
大陆工程师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设计能力,只擅长仿造组装集成 ...
过去这些年,中国产智能手机开创了屏下指纹、双卡、美白(从传音开始)、多摄、夜景等各种新的模式。
这些技术,在一段时间里,甚至是超前于苹果的。 国内已经从简单地制造,发展到在设计上,具有了相当的能力。
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低估取得的进步。
时间: 2020-10-8 20:41
作者: ospf666
抵制加班人人做起人人有责
时间: 2020-10-8 20:42
作者: 大头you
戴辉Steve 发表于 2020-10-8 16:01
您说得对,尽管有了大量的5G手机,但是业务都是传统的移动互联网业务。
不过随着智能手机的流量越用越 ...
故事倒是写得挺动人,但是还是要用数据说话。首先冗余就站不住脚,01年已经网络流量大爆发,网络建设速度一直跟不上流量上涨速度,何来冗余一说。其次视频应用并不是01年才有的应用,正是应用有这些应用的存在促进了网络的建设,这个例子更加说明应该让应用来引爆网络,而不是当前5g的先建网络后想应用。
时间: 2020-10-9 10:51
作者: beenlove
自力更生,努力发展科研,少吹些牛。。好好学学别人的经验,比如:隔壁的三星,日本企业,远方的微软和Inter
时间: 2020-10-9 11:01
作者: noname666
大头you 发表于 2020-10-08 20:42:02 故事倒是写得挺动人,但是还是要用数据说话。首先冗余就站不住脚,01年已经网络流量大爆发,网络建设速度...
发个文件要求行车记录仪实时上传,走路记录仪实时上传,随身icu健康记录仪,猫狗行踪记录仪实时上传,能移动的东西都装个视频上传设备,而且不许使用音视频压缩技术。
希捷:太好了!
时间: 2020-10-9 11:18
作者: oooooooo
aguga007 发表于 2020-10-6 23:03
楼主这话有大问题啊:“大陆有巨大的工程师红利与制造红利,强在设计与整机制造。”
应该说,强在仿制和 ...
不要用老眼光看待问题,国内在很多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了。
时间: 2020-10-9 11:25
作者: wanpumiao
老戴出品,必属精品
时间: 2020-10-9 11:47
作者: 大头you
oooooooo 发表于 2020-10-9 11:18
不要用老眼光看待问题,国内在很多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了。
走在前面也意味着没有了榜样,目标。各个方向都可能突破,所以我认为在5g上这样投入是很危险的。
时间: 2020-10-9 11:49
作者: oooooooo
大头you 发表于 2020-10-9 11:47
走在前面也意味着没有了榜样,目标。各个方向都可能突破,所以我认为在5g上这样投入是很危险的。
最起码是个方向,在5G上的投入我没觉得大的过分,比房地产差远了。
时间: 2020-10-9 12:01
作者: 大头you
oooooooo 发表于 2020-10-9 11:49
最起码是个方向,在5G上的投入我没觉得大的过分,比房地产差远了。
这种赌徒的方式,就算赢了这把也可能在下一把输光。
时间: 2020-10-9 14:08
作者: swzxb
楼主太牛了,膜拜一下
时间: 2020-10-9 14:18
作者: swzxb
仔细看了楼主回复的评论,楼主很谦虚很大气
时间: 2020-10-9 14:27
作者: oooooooo
大头you 发表于 2020-10-9 12:01
这种赌徒的方式,就算赢了这把也可能在下一把输光。
国家选择的发展方向是赌徒方式?你这逻辑好神奇。
时间: 2020-10-9 15:24
作者: hyrz001
先留名再观看
时间: 2020-10-9 15:57
作者: sunny0251
膜拜楼主,这才是论坛应有的气象。
时间: 2020-10-9 19:24
作者: stockbug
楼主也是专业人士,说话要点脸皮好不?5G与无人驾驶有关?菊厂以前也这么吹,后来实在没脸皮吹了,现在它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吹了.现在楼主又没话找话,厚着脸皮把"5G自动驾驶"这个梗拿出来吹.5G就是全民传销,绝对会变成遗臭万年的烂尾工程.电费不知啥时能自给自足.
时间: 2020-10-10 10:34
作者: laoyubkd
前排点赞
时间: 2020-10-10 12:19
作者: 戴辉Steve
大肉包 发表于2020-10-06 22:53:12 <p>写的好凌乱…</p><p>没体现出楼主文采!失望…</p>
感谢您的期望,我最初排版失误,现在改好了。
时间: 2020-10-10 12:20
作者: 戴辉Steve
laoyubkd 发表于2020-10-10 10:34:39 <p>前排点赞</p>
感谢支持!
时间: 2020-10-10 12:21
作者: 戴辉Steve
stockbug 发表于2020-10-09 19:24:23 <p>楼主也是专业人士,说话要点脸皮好不?5G与无人驾驶有关?菊厂以前也这么吹,后来实在没脸皮吹了,...
让时间告诉我们一切。谢谢不同的观点。
时间: 2020-10-10 12:23
作者: 戴辉Steve
stockbug 发表于2020-10-09 19:24:23 <p>楼主也是专业人士,说话要点脸皮好不?5G与无人驾驶有关?菊厂以前也这么吹,后来实在没脸皮吹了,...
无人驾驶是边缘计算与智能,云端也有计算与智能。中间管道可以是4G,5G
时间: 2020-10-10 12:23
作者: 戴辉Steve
hyrz001 发表于2020-10-09 15:24:17 <p>先留名再观看</p>
Thanks!
时间: 2020-10-10 12:24
作者: 戴辉Steve
sunny0251 发表于2020-10-09 15:57:28 <p>膜拜楼主,这才是论坛应有的气象。</p>
Thanks!
时间: 2020-10-10 12:24
作者: 戴辉Steve
swzxb 发表于2020-10-09 14:18:33 <p>仔细看了楼主回复的评论,楼主很谦虚很大气{:22:}</p>
Thanks!
时间: 2020-10-10 12:27
作者: 戴辉Steve
大头you 发表于2020-10-09 12:01:32 <p>这种赌徒的方式,就算赢了这把也可能在下一把输光。</p>
3G比5G的建设规模大很多。中国移动的TD一直被质疑,但从此成为强国。比如高通不做TD的手机芯片,结果国产芯片与手机就大发展。
时间: 2020-10-10 12:27
作者: 戴辉Steve
wanpumiao 发表于2020-10-09 11:25:52 <p>老戴出品,必属精品{:22:}</p>
thanks!
时间: 2020-10-10 12:36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我国量子通信世界最领先,且技术自主,USA无法遏制,宜转型量子通信。。。
时间: 2020-10-10 12:45
作者: oooooooo
stockbug 发表于 2020-10-9 19:24
楼主也是专业人士,说话要点脸皮好不?5G与无人驾驶有关?菊厂以前也这么吹,后来实在没脸皮吹了,现在它自己也不 ...
遗臭万年?烂尾工程?搞自媒体的吧?外行听风就是雨
时间: 2020-10-10 12:48
作者: 大头you
戴辉Steve 发表于 2020-10-10 12:27
3G比5G的建设规模大很多。中国移动的TD一直被质疑,但从此成为强国。比如高通不做TD的手机芯片,结果国产 ...
你这三句话根本就不挨着。3g比5g规模大,但是我说的是应用问题,3g当时是有应用背书的。移动的td到底怎么样大家都清楚,更给强国扯不上关系。国产芯片大发展也和td扯不上多少关系,这样强行拉到一起不脸红?
时间: 2020-10-10 12:49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戴辉Steve 发表于 2020-10-10 12:27
3G比5G的建设规模大很多。中国移动的TD一直被质疑,但从此成为强国。比如高通不做TD的手机芯片,结果国产 ...
不是吧,当时H28就是靠WC设备打开国际市场的吧?
时间: 2020-10-10 13:08
作者: 戴辉Steve
wwddhw 发表于2020-10-07 15:53:52 <p>自相矛盾!</p><p>既然承认波束能够提高信噪比,为什么又否认5G的优势。</p><p>通讯...
polar提升了一两个点的编码效率,中国人第一次进入基础编码。射频的创新非常难。5G正在大量优化并增加新能力。晚上自动关机其实是技术进步。
时间: 2020-10-10 14:22
作者: 吕峰
思路混乱了
时间: 2020-10-10 17:12
作者: airluck
好好缕缕,就顺畅了
时间: 2020-10-10 21:22
作者: aguga007
本帖最后由 aguga007 于 2020-10-11 08:21 编辑
先修路,再等应用,也没啥大问题,反正大国亏的起,
这个不用喷28,星球大战,28没这个本事,不过民脂民膏,28刮走不少,
时间: 2020-10-11 11:20
作者: 855629
楼主的意思是:HW上西天?
时间: 2020-10-12 08:00
作者: banzhuanjia
戴辉Steve 发表于 2020-10-10 13:08
polar提升了一两个点的编码效率,中国人第一次进入基础编码。射频的创新非常难。5G正在大量优化并增加新能 ...
那是土耳其人,麻烦搞搞清楚再吹牛
时间: 2020-10-12 11:19
作者: awayz
有点晕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